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305751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美洲鳗鱼的养殖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美洲鳗鱼黑仔的养殖方法。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美洲鳗鱼经过初期的环境适应的白仔养殖过程后,进入到黑仔养殖过程,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下步骤,(1)准备养殖池,(2)黑仔养殖:①黑仔投放,②养殖池升温,③黑仔喂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养殖方法可以确保非本地美洲鳗鱼,特别是美洲鳗鱼在中国境内,特备是大别山境内的养殖成功,黑仔在经过白仔的养殖后,到黑仔养殖池,可保证存活率达百分之百,黑仔的成长速度较快。
【专利说明】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美洲鳗鱼的养殖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美洲鳗鱼黑仔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美洲鳗鱼由幼鱼(即白仔)到半成鱼(即黑仔)的养殖过程,由于养殖环境的改变,在养殖过程中,对环境中养殖池内的水的水位、水温度等许多水质理化指标的控制成为美洲鳗鱼黑仔养殖的成功率的重要依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本地美洲鳗鱼半成鱼黑仔阶段的养殖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美洲鳗鱼经过初期的环境适应的白仔养殖过程后,进入到黑仔养殖过程,主要包括一下步骤,
(1)准备养殖池:
选择水泥地面的养殖池,在养殖池底铺上三合土,在养殖池顶部采用不透光的薄膜覆盖形成保温棚,在养殖池面积为100-120 m2范围内即要安装一台0.75千瓦的增氧机,在养殖池安装水尺和排污箱网片,给养殖池整体及其上内的设备进行消毒清洗,最后向养殖池内注水,备用;
(2)黑仔养殖:
①黑仔投放,将在白仔养殖池内的白仔经过人工捕捞转运的方法投放到黑仔养殖池内,静养12小时;
②养殖池升温,在美洲鳗鱼投放静养12小时后,开始逐步升温,保持每日升温1_2°C,直至28 C后保持稳定;
③黑仔喂食,在美洲鳗鱼投放后第二天傍晚开始喂食,需用制作的成品饵料,将饵料搅拌均匀,按照100尾/kg的标准将饵料投放在饵料台上。
[0005]优选的,(I)中向养殖池内注入水,需要保持水水位、水温、盐度水质理化指标与白仔养殖池用水质理化指标相近。
[0006]优选的,(I)中向养殖池内注入水水位60cm—80cm。
[0007]在美洲鳗鱼投放初期养殖水位一般按白仔培育的后期水位或略高5cm左右,以让黑仔更好地适应水环境,在养殖的过程中再依据美洲鳗鱼的生长变化逐步调高水位;每日换水1-2次,日换水量达30%-50%,每日下池洗池排污1-2次,一般安排在早晚餐喂食2~2.5小时后,同时每日可根据需要安排每隔1-2小时拔臭一次。
[0008]黑仔养殖阶段每日投喂2次,投喂时间:5:00和7:00,为了是大多数的美洲鳗鱼都可一同上台摄食,饵料台的面积为0.8 Hf,投喂饲料前,将饲料搅拌均匀,依据美洲鳗鱼的规格大小、饲料品种及水温来确定搅拌时间、加水比例与软硬程度,黑仔养殖阶段的饲料搅拌加水比例为1:1.5^1:1.4,搅拌用水水温偏高时,加水比例在1:1.4^1:1.3左右。[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养殖方法可以确保非本地美洲鳗鱼,特别是美洲鳗鱼在中国境内,特別是大别山境内的养殖成功,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美洲鳗鱼引进后在我国大别山地区采用本地原生态水进行养殖的方法,黑仔在经过白仔的养殖后,到黑仔养殖池,可保证存活率达百分之百,黑仔的成长速度较快。
【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0011]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美洲鳗鱼经过初期的环境适应的白仔养殖过程后,进入到黑仔养殖过程,主要包括一下步骤,
(1)准备养殖池:
选择水泥地面的养殖池,在养殖池底铺上三合土,在养殖池顶部采用不透光的薄膜覆盖形成保温棚,在养殖池面积为100-120 m2范围内即要安装一台0.75千瓦的增氧机,在养殖池安装水尺和排污箱网片,给养殖池整体及其上内的设备进行消毒清洗,最后向养殖池内注水,备用;
(2)黑仔养殖:
①黑仔投放,将在白仔养殖池内的白仔经过人工捕捞转运的方法投放到黑仔养殖池内,静养12小时;
②养殖池升温,在美洲鳗鱼投放静养12小时后,开始逐步升温,保持每日升温1_2°C,直至28 C后保持稳定;
③黑仔喂食,在美洲鳗鱼投放后第二天傍晚开始喂食,需用制作的成品饵料,将饵料搅拌均匀,按照100尾/kg的标准将饵料投放在饵料台上。
[0012](I)中向养殖池内注入水,需要保持水水位、水温、盐度水质理化指标与白仔养殖池用水质理化指标相近,向养殖池内注入水水位60cm—80cm。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养殖方法可以确保非本地美洲鳗鱼,特别是美洲鳗鱼在中国境内,特备是大别山境内的养殖成功,黑仔在经过白仔的养殖后,到黑仔养殖池,可保证存活率达百分之百,黑仔的成长速度较快。
[0014]上述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美洲鳗鱼经过初期的环境适应的白仔养殖过程后,进入到黑仔养殖过程,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下步骤, (1)准备养殖池: 选择水泥地面的养殖池,在养殖池底铺上三合土,在养殖池顶部采用不透光的薄膜覆盖形成保温棚,在养殖池面积为100-120 m2范围内即要安装一台0.75千瓦的增氧机,在养殖池安装水尺和排污箱网片,给养殖池整体及其上内的设备进行消毒清洗,最后向养殖池内注水,备用; (2)黑仔养殖: ①黑仔投放,将在白仔养殖池内的白仔经过人工捕捞转运的方法投放到黑仔养殖池内,静养12小时; ②养殖池升温,在美洲鳗鱼投放静养12小时后,开始逐步升温,保持每日升温1_2°C,直至28 C后保持稳定; ③黑仔喂食,在美洲鳗鱼投放后第二天傍晚开始喂食,需用制作的成品饵料,将饵料搅拌均匀,按照100尾/kg的标准将饵料投放在饵料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中向养殖池内注入水,需要保持水水位、水温、盐度水质理化指标与白仔养殖池用水质理化指标相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美洲鳗鱼黑仔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中向养殖池内注入水水位60cm—80cm。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461236SQ201310361121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班伟, 卢贤, 董水亮, 曹红军 申请人:安徽华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