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生态暂养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700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生态暂养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生态暂养的装置,将贝类养殖的暂养网笼用竹竿或者密封的塑料管撑起,将挂有海参幼苗的网袋或者网片装入网目仅小于海参幼苗的网袋中,再将网袋装入贝类养殖暂养网笼中,并在网笼中放浮子,在网笼两端用连接绳连接沙袋,网笼的一端通过吊绳与筏身连接组成一个装置,该装置在没有潮流时网笼能与海底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潮流流速较大时网笼与海底的距离会变小,能使网笼更贴近于海底在这个过程中泥沙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网笼,并在网袋或者网片上附着为海参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填补海参网箱海上生态育苗与海参海底生态养成中间的技术空白,使其形成海参生态养殖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专利说明】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生态暂养的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海水浮筏网笼养殖,是利用现有的养殖贝类的浮筏的筏身、网笼网袋等养殖器具通过较小的调整改动,在海底越冬生态暂养海参幼苗的一种装置。
[0002]技术背景
多年以来,我国海参幼苗暂养主要采取育苗室暂养,其弊端是:单位水体养殖密度过大,通过大量使用药物控制病害,导致海参幼苗药物残留。近年一种“网箱海上海参生态育苗的新技术”正在辽宁省长海县蓬勃兴起,2012年颁布了辽宁省地方标准。这种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彻底摆脱了海参幼苗对抗生素的依赖。但遗憾的是在北纬39度的自然状态,当年育出的海参幼苗入冬前只有绿豆粒般大小,(每斤2000— 5000头)直接底播难以躲避、抵抗鱼、虾、螃蟹这些敌害,成活率不足20%。2011年11月4日大连日报发表了《长海县原生态海参苗切盼一个暂养的“家”》文章写道:“一年多来,他们(养殖户)一有机会就聚在一起讨论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去哪里为原生态海参幼苗种寻找一个暂养的“家”。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海参幼苗个体小直接底播难以躲避、抵抗鱼、虾、螃蟹这些敌害,成活率不足20%,为原生态海参幼苗种寻找一个暂养的“家”。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现有的养殖贝类的浮筏的筏身、网笼网袋等养殖器具在贝类养殖浮筏下面的海底暂养海参幼苗的装置。
[0004]本发明提供的海参幼苗生态暂养的技术方案是:将挂有海参幼苗的网袋或者网片装入网目仅小于海参幼苗的网袋中,再将网袋装入贝类养殖的暂养网笼中并在网笼中放密封的矿泉水瓶或者塑料浮漂,在网笼两端各用连接绳连接沙袋,网笼的一端通过吊绳与筏身连接组成一个装置,该装置随筏身依潮流的变化每天在海底作两个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给海参幼苗在海底大面积的获取食物提供了方便。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填补海参网箱海上生态育苗与海参海底生态养成中间的技术空白,使其形成海参网箱海上生态育苗——海参幼苗网笼海底生态暂养——海参海底生态养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浮力与潮流冲击力的组合改善网笼的受力状态,减轻网笼与海底的摩擦力,防止网笼在海底泥沙摩擦过程中导致的破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海参幼苗暂养装置原理图。图1中(I)是网笼、(2)是浮子、(3)是竹竿(塑料管)、(4)是筏身、(5)是连接绳、(6)是吊绳、(7)是沙袋。A、表示海底的位置。
[0007]图1-1表示潮流流速较小或者潮流流速趋近于零时,网笼的状态。
[0008]图1-2表示潮流流速较大时,网笼的状态。
[0009]图2是网笼隔板图,是在普通的网笼隔板上加工出I个以圆孔为主体的放射型的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利用网目在0.5-0.8公分的普通贝类暂养的网笼,在其网笼隔板中央加工一个圆孔,圆孔周围有多个长短相等均匀分布缝隙,组成以圆孔为主体的放射型的空腔。将直径大于网笼中间圆孔的竹竿或者密封的塑料管依次从每个网笼隔板中央的圆孔穿过,并将网笼拉直到最长状态,每个网笼隔板中间的圆孔会利用塑料本身具有的弹性自动箍紧竹竿或者塑料管,使网笼保持撑起状态。入冬前,将挂有海参幼苗的网袋或者网片从网箱中取出,装入网目仅小于海参幼苗的网袋中并用线绳将网袋口扎紧后装入所述的网笼中,每层隔板装40头左右海参幼苗为宜,然后在网笼两头向内数第3或者第4层隔板中各放两个密封的空矿泉水瓶或者塑料浮漂使网笼整体能在海水中产生2公斤以上的浮力为宜,用缝口线将网笼缝合。用吊绳将网笼的一端与筏身连接,通过连接绳在网笼两端连接沙袋,其沙袋的总重量以在海水中足以克服2公斤以上的浮力为宜,吊绳与连接绳的长度均为0.3米一0.5米。在原有养殖贝类的海底的泥沙中沉积着各种腐烂海洋生物的尸体碎屑、贝壳碎片、养殖贝类的排泄物等有机物和细菌这些都是海参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该装置在潮流流速较小或者潮流流速趋近于零时,靠网笼中的浮子产生的浮力与海底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图1一 1,在潮流流速较大,潮流的水平方向冲击力远大于浮力时,网笼与海底的距离会变小甚至能使网笼贴近海底如图1一2,在这个过程中泥沙总有机会进入网笼并在网袋上附着,该装置随筏身依潮流的变化每天在海底作两个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给海参幼苗在海底大面积的获取泥沙中的营养物质提供了方便。次年春季当海参幼苗长到大于网笼的网目时,将网袋口打开然后将网笼缝合,按原样放回海底,6月末65%以上的海参幼苗可长到每斤200头,个体符合底播要求可直接用于海底生态养成,剩余35%个体较小的海参幼苗可继续暂养到入冬前再进行底播生态养成,该技术方案填补了海参网箱海上生态育苗与海参海底生态养成中间的技术空白,使海参生态养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权利要求】
1.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生态暂养的装置,将贝类养殖的暂养网笼用竹竿或者密封的塑料管撑起,竹竿或者密封的塑料管都能在海水中产生浮力,将挂有海参幼苗的网袋或者网片装入网目仅小于海参幼苗的网袋中,再将网袋装入贝类养殖的暂养网笼中并在网笼中放浮子一一密封的矿泉水瓶或者塑料浮漂,在网笼两端用连接绳连接沙袋,网笼的一端通过吊绳与筏身连接组成一个装置,其特征是:连接绳与吊绳的长度均为0.3米一0.5米,沙袋的重量足以克服网笼整体产生的总浮力为宜,该装置在没有潮流时网笼能与海底保持0.3米一0.5米的距离,在潮流流速较大对网笼水平方向的冲击力远大于网笼产生的总的浮力时,网笼与海底的距离会变小,能使网笼更贴近于海底在一个过程中泥沙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网笼,并在网袋或者网片上附着为海参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参幼苗海底生态暂养的装置,其特征是:将挂有海参幼苗的网袋或者网片装入网目仅小于海参幼苗的网袋中,装入后将网袋用线绳封口,次年春季当海参幼苗长到大于网笼网目时,再将扎网袋的线绳解开。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4412919SQ20131039720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敖志辉 申请人:敖志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