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1758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即要附着变态,大小在1200微米以上的脉红螺幼体收集后,放入10-12升含2‰-3‰的KCI海水溶液的容器中,浸泡6-8小时,使其不附着直接变态成稚螺,然后将稚螺放入用60-80目聚乙烯筛网做成长5-6米、宽2-3米、高0.3-0.4米的浮动网箱中(根据育苗池大小而定),网箱的四边有浮力,每天投喂牡蛎肉糜2-3次,投喂时保持低水位,浮动网箱沉于池底,变态的稚螺摄食沉于箱底和附着基上的饵料,投饵结束3-4小时,再加水提高水位网箱浮起,吸底清除残留在池底的粪便和残饵。本发明的培育方法能克服脉红螺室内育苗中投喂肉食性牡蛎肉糜饵料利用率低、易污染水质的问题,由于残饵粪便可及时清除,不污染水质,使稚螺始终处于优质的水质中,稚螺成活率高,出苗量可提高60%以上,生产的苗种健壮。
【专利说明】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脉红螺(Rapana Venosa)又称红螺,是生活在黄渤海沿岸的特有经济贝类,足部特别肥大,肉质鲜嫩肥美、营养丰富,其增养殖前景广阔。由于脉红螺具有养殖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其增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对苗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由于脉红螺是肉食性贝类,稚螺附板之后是以肉食性饵料为主,因而附板之后的饵料转化是脉红螺稚螺培育的瓶颈,因此,脉红螺人工育苗出苗量极低,达不到生产的水平,满足不了养殖单位对苗种的需求,针对脉红螺稚螺培育这一技术难题,开发一种新的培育方法是解决其难题的关键。目前,脉红螺稚螺培育主要是采用聚乙烯波纹板作附着基进行附着后,定期投喂贝类肉糜,使附着在波纹板上的稚螺很难摄食,饵料利用率较低,很易造成池底水质恶化,造成稚螺大量死亡,无法达到生产育苗的水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0004]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即要附着变态,大小在1200微米以上的脉红螺幼体收集后,放入10-12升含2%。-3%。的KCI海水溶液的容器中,浸泡6-8小时,使其不附着直接变态成稚螺,然后将稚螺放入用60-80目聚乙烯筛网做成长5-6米、宽2-3米、高0.3-0.4米的浮动网箱中(根据育苗池大小而定),网箱的四边有浮力,每天投喂牡蛎肉糜2-3次,投喂时保持低水位,浮动网箱沉于池底,变态的稚螺摄食沉于箱底和附着基上的饵料,投饵结束3-4小时,再加水提高水位网箱浮起,吸底清除残留在池底的粪便和残饵。
[0005]本发明的培育方法能克服脉红螺室内育苗中投喂肉食性牡蛎肉糜饵料利用率低、易污染水质的问题,由于残饵粪便可及时清除,不污染水质,使稚螺始终处于优质的水质中,稚螺成活率高,出苗量可提高60%以上,生产的苗种健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浮动网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即要附着变态,大小在1200微米以上的脉红螺幼体收集起来后,放入10-12升含2%。-3%。的KCI海水溶液的容器中,浸泡6-8小时,使其不附着直接变态成稚螺,然后将稚螺放入用60-80目聚乙烯筛网做成长5-6米、宽2-3米、高0.3-0.4米的浮动网箱中(根据育苗池大小而定),网箱的四边有浮力,每天投喂牡蛎肉糜2-3次,投喂时保持低水位,浮动网箱沉于池底,变态的稚螺摄食沉于箱底和附着基上的饵料,投饵结束3-4小时后,再加水提高培育水位让网箱浮起,及时吸底清除残留在池底的粪便和残饵。[0007]本发明的培育方法能克服脉红螺室内育苗中投喂肉食性牡蛎肉糜饵料利用率低、易污染水质的问题,残饵、粪便可及时清除,不污染水质,使稚螺始终处于优质的水质中,稚螺成活率高,出苗量可提高60%以上,生产的苗种健壮。
【权利要求】
1.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即要附着变态,大小在1200微米以上的脉红螺幼体收集后,放入10-12升含2%。-3%。的KCI海水溶液的容器中,浸泡6-8小时,使其不附着直接变态成稚螺,然后将稚螺放入用60-80目聚乙烯筛网(I)做成长5—6米、宽2-3米、高0.3-0.4米的浮动网箱(2)中(根据育苗池大小而定),网箱(2)的四边有浮力(3),每天投喂牡蛎肉糜2-3次,投 喂时保持低水位,浮动网箱(2)沉于池底,变态的稚螺摄食沉于箱底和附着基上的饵料,投饵结束3-4小时,再加水提高水位网箱(2)浮起,吸底清除残留在池底的粪便和残饵。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535296SQ201310436703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于瑞海, 李琪, 刘剑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