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18459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包括:1)选择培育池及水质控制:培育池面积30~200m2、池深100~120cm,鱼苗下池前14~16天对培育池消毒并排尽池将池底晒干,鱼苗下池前1~3天进无污染水质,并加入老水;2)控制培育池水深30~60cm,调节水的肥度,3)培育鱼苗:将鱼苗放入培育池中,养殖密度为100—200尾/m2;4)起捕:鱼苗长至30mm,即捕捞销售。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成功培育中华沙鳅苗种。
【专利说明】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0002]【背景技术】:
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Giinther)为我国特有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中华沙鳅苗种培育技术方面报道。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单且能成功培育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培育池及水质控制:培育池面积30~200m2、池深100~120cm,鱼苗下池前14~16天对培育池消毒并排尽池水、将池底晒干,鱼苗下池前I~3天进无污染水质,并加入水量为无污染质水量的2/5~3/5的用60~100目的过滤网滤的老水;
2)控制培育池水深30~60cm,调节水的肥度,以使鱼苗在体长15mm前池中有足够的浮游动物;
3)培育鱼苗:将鱼苗放入培育池中,养殖密度为100—200尾/m2,鱼苗培育前期的饵料以轮虫为主、以豆浆为辅,当鱼苗长到1.5—2.0mm时,逐渐过渡为水蚯蚓;
4)起捕:鱼苗长至30mm,即可作为商品鱼苗捕捞销售。
[0005]上述的捕捞运输前,要根据运输时间将鱼苗拉网锻炼至少I次。
[0006]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成功培育中华沙鳅苗种。
[0007]【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华沙鳅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选择培育池及控制水质:培育池为水泥池,面积为150m2,池深100cm,进排水方便,鱼苗下塘前15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排尽水将池底晒干,鱼苗下塘前2天进水,要求水质无污染,并加入水量为无污染水的水量的1/3老水,并用80目的密网布过滤;
2,鱼苗下塘时培育池水深控制在45cm左右,以后根据水质情况和鱼苗的生长情况逐渐补充新鲜水,同时通过泼豆浆和加水来调节水的肥度,以使鱼苗在体长15_前池塘中有足够的浮游动物;
3,培育鱼苗:将鱼苗放入培育池中,养殖密度为150尾/m2,鱼苗培育前期的饵料以轮虫为主,以豆浆为辅,当鱼苗长至1.5mm时,逐渐过渡为水蚯蚓;
4,起捕,经约4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长至30mm时,即可作为商品鱼苗捕捞销售,捕捞运输前,要根据运输时间将鱼苗拉网锻炼I~2次。
[0008]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培育池及水质控制:培育池面积30~200m2、池深100~120cm,鱼苗下池前14~16天对培育池消毒并排尽池水、将池底晒干,鱼苗下池前I~3天进无污染水质,并加入水量为无污染质水量的2/5~3/5的用60~100目的过滤网滤的老水; 2)控制培育池水深30~60cm,调节水的肥度,以使鱼苗在体长15mm前池中有足够的浮游动物; 3)培育鱼苗:将鱼苗放入培育池中,养殖密度为100—200尾/m2,鱼苗培育前期的饵料以轮虫为主、以豆浆为辅,当鱼苗长到1.5—2.0mm时,逐渐过渡为水蚯蚓; 4)起捕:鱼苗长至30mm,即可作为商品鱼苗捕捞销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沙鳅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捕捞运输前,要根据运输时间将鱼苗拉网锻炼至`少I次。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478043SQ201310449833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强, 何斌, 陈先均, 周波, 卢华, 刘光迅, 代绍祥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