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23730阅读:4565来源:国知局
茯苓的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材茯苓的种植方法,方法包括菌种选种、菌种培养、土壤酸碱度调整、杀虫、木头备料、接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除,采收加工,得到的优质茯苓满足市场上的需要,用本发明种植方法得到的茯苓纯天然,质量上乘,产量高。
【专利说明】茯苓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种植方法,特别是茯苓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别名云苓、松茯苓,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 及保肝脏作用。
[0003]药理功效:传统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最新发现的功效,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
[0004]茯苓多寄生于马尾松或段木上,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和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逐渐形成菌核(亦称结等)。结苓大小与菌种的优劣、营养条件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不同品种的菌种,结苓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有的品种栽后3~4个月开始结苓,有些则较慢,需6~7个月。早熟种栽后9~10个月即可收获,晚熟的品种则需12~14个月。
[0005]茯苓喜温暖、干燥、向阳的场地,忌北风吹刮,以海拔在700米左右的松林中分布最广,温度以10~35为宜。茯苓的人工种植需要使用松树,种植每亩茯苓松树的的用量在6-10吨左右木材,茯苓菌种每亩需要1800-2000袋,一般亩产大约1000-2000公斤,但目前由于各地种植不科学,松树用量较大,产量低,所以成本较高,如何在减少松树木材用量的情况下,提高茯苓的产量和质量,目前还有很多人努力进行探索研究。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为了在使用较少的松树木材生产出产量高、质量好的茯苓,满足市场上的需要。
[000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茯苓的种植方法,包括菌种选种、菌种培养、扩大培养、土壤整地和酸碱度调整、杀虫、木头备料、接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除,采收加工,得到优质茯苓的过程,
所述的菌种选种是从高产稳产的刚收获的茯苓中选取单个重2.5公斤以上的大苓,特别采用适应当地温度、气候的优质品种;菌体近球形,外皮较薄,颜色淡黄色或棕红色。生长旺盛,外表有明显的裂纹。内部苓肉白,浆汁较多-茯苓气味浓郁、外皮无虫咬损伤,无腐烂异样,采集的种苓用湿抄掩埋,以防干燥。
[0008]所述的菌种培养是将上述选好的种苓表面清洗和消毒后取中间的茯苓肉,接入试管斜面或三角瓶的培养基上,移入22~25°C恒温箱内培养5-7天,得到菌种;其中的杂菌用灼热的接种铲将杂菌烫死或挖出处理。具体是将上述选好的种苓用清水冲洗至无泥沙,用纱布擦干,然后在接种室内用50-70%酒精冲洗整个菌球,进行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2-4次,待种苓表面干后,用无菌刀切开成两半,再挑取黄豆大小的白色苓肉,接入试管斜面或三角瓶的培养基上,接种后贴上标签,注明种苓来源和接种时间等。移入22~25°C恒温箱内培养,5-7天,得到菌种。
[0009]本发明所使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或红薯200克,葡萄糖3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I克,硫酸镁0.3克,硫酸亚铁0.5克,水1000毫升;培养基做好后需要灭菌。
[0010]所述的扩大培养是将松木切成大小0.5~3厘米的碎片,110~125°C蒸汽灭菌,20~30分钟,将茯苓菌丝接入扩大培养基和碎片中培养,在20~28°C的恒温室内培养5-10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即可;5-7天以后,菌种培养的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即可扩大培养,将松木切成大小0.5~3厘米的碎片,110~125°C蒸汽灭菌,20~30分钟,与培养基拌均匀,摆放在平板 上,将茯苓菌丝接入扩大培养基培养。
[0011 ] 所述的培养基为玉米粉30-5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_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5-18重量份,硫酸镁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C蒸汽灭菌,20~30分钟。
[0012]所述的土壤整地和是选择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土壤以以黄砂土为主;或者将黄粘土加1/3~2/3的细砂混合。
[0013]酸碱度调整,茯苓喜欢弱酸性土壤,pH值为4.5至6.5 ;所以要根据种植地的土质情况,用石灰、硫酸铝、硫酸亚铁或带酸性、碱性的有机肥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整,如果在
4.5以下,可以适当施用少量石灰,调节pH来减少某些重金属元素危害。而碱性过高的土地时,可加少量硫酸铝、硫酸亚铁、腐殖酸肥等,使土壤增加酸性。重金属含量必须严格控制,还要求远离城市和工业区以及村庄与公路,以防止城乡灰尘、废水、废气及过多人为活动给茯苓带来污染。
[0014]杀虫,整理好土地以后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防止白蚁蛀咬松树。
[0015]木头备料,干段木备料法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小枝条,直径10厘米以上的松树劈开成6-8片,直径6厘米以下的劈开成2-4片,劈开去除部分树皮而不是全部树皮,经10~20天晒干,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雨季必须盖上塑料薄膜。
松树的松树为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马尾松和油松,本发明可以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的不成材的松树为原料。
[0016]接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沟,沟里的泥土拌好防治白蚁药,摆上松树段,松树段锯开或削开小口,将扩大培养的长满茯苓菌丝的小木片植入在松树段上,植入菌丝的松树段间隔为5-10厘米,木段上方盖上干净的松树碎片或松树干薄片,然后覆土 10~15cm,上面搭盖凉棚,保持土壤的温度20-30°C,含水量20-40%。
[0017]田间管理,接种后7~10天,便可长出白色的茯苓菌丝,这时应检查各地段内的菌情,以便及时补缺。茯苓接种后1-2个月,不见基面长出菌丝,也未闻到有茯苓气味,要补种。补种是将未上菌的段木全部挖出,晒干水分,将创口重新削过,另接上菌种。 [0018]接种7~10天后,如果发现白蚁,应立即用杀白蚁药喷洒在白蚁身上或蚁路上,进行防治。
[0019]茯苓形成菌核(结苓)后,如发现茯苓露出地面应及时培土和除草,雨季要注意排水。
[0020]采收加工,茯苓一般在接种后8~10个月成熟。将采收的茯苓堆放在室内避风处,用稻草盖严放置5~6天,然后摊开晾I~2天。待水分蒸发后,重新堆起,再用稻草盖严放5~6天后,去皮,放入蒸笼内隔水蒸熟至透心,或用水煮熟至透心,煮时要换水3~4次,然后切成方块,摆放在竹席或竹筛里,上覆I张白纸,置阳光下晒至全干,如遇阴雨天可用炭火烘干或热风干燥,但不可用明火烘烤,避免烟熏使茯苓片变黄,影响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1、从高产稳产的刚收获的茯苓中选种,采用适应当地温度、气候的优质品种,保证了菌种质量;
2、对土壤酸碱度调整,用石灰和硫酸亚铁或腐植酸有机肥调整土壤pH值。
[0021]3、采用自己经过多年研究的培养基,玉米粉30-5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5-18重量份,硫酸镁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保证扩大菌种的培养。特别是木薯渣,是淀粉厂的废料,含有少量淀粉,可以废物利用。
[0022]4、采用合理的管理技术,保证优质高产。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本发明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马山乡进行人工种植茯苓,具体步骤如下:
2012年从当地高产稳产的刚收获的适应当地温度、气候的优质茯苓品种中选取单个重
2.5公斤以上的大苓,菌体近球形,外皮较薄,颜色淡黄色或棕红色。生长旺盛,外表有明显的裂纹。内部苓肉白,浆汁较多-茯苓气味浓郁、外皮无虫咬损伤,无腐烂异样,采集的种苓用湿抄掩埋,以防干燥。
[0025]然后将选好的种苓表面清洗和消毒后取中间的茯苓肉,接入试管斜面或三角瓶的培养基上,移入22~25°C恒温箱内培养5-7天,得到菌种;其中的杂菌用灼热的接种铲将杂菌烫死或挖出处理。具体是将上述选好的种苓用清水冲洗至无泥沙,用纱布擦干,然后在接种室内用50-70%酒精冲洗整个菌球,进行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2-4次,待种苓表面干后,用无菌刀切开成两半,再挑取黄豆大小的白色苓肉,接入试管斜面或三角瓶的培养基上,接种后贴上标签,注明种苓来源和接种时间等。移入22~25°C恒温箱内培养,5-7天,得到菌种。
[0026]所使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或红薯200克,葡萄糖3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I克,硫酸镁0.3克,硫酸亚铁0.5克,水1000毫升;培养基做好后需要灭菌。
[0027]得到菌种后,即可扩大培养,是将松木切成大小0.5~3厘米的碎片,110~125°C蒸汽灭菌,20~30分钟,将茯苓菌丝接入扩大培养基和碎片中培养,在20~28 °C的恒温室内培养5-10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即可;5-7天以后,菌种培养的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即可扩大培养,将松木切成大小0.5~3厘米的碎片,110~125°C蒸汽灭菌,20~30分钟,与培养基拌均匀,摆放在平板上,将茯苓菌丝接入扩大培养基培养。
[0028]本发明的培养基是经过多次试验的培养基,为玉米粉30-5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洛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5-18重量份,硫酸镁
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_90%,110~125°C蒸汽灭菌,20~30分钟。
[0029]在扩大培养菌种的同时,我们对土壤进行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土壤以以黄砂土为主;或者将黄粘土加1/3~2/3的细砂混合。
[0030]酸碱度调整,茯苓喜欢弱酸性土壤,pH值为4.5至6.5 ;所以要根据种植地的土质情况,用石灰、硫酸铝、硫酸亚铁或带酸性、碱性的有机肥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整,如果在
4.5以下,可以适当施用少量石灰,调节pH来减少某些重金属元素危害。而碱性过高的土地时,可加少量硫酸铝、硫酸亚铁、腐殖酸肥等,使土壤增加酸性。重金属含量必须严格控制,还要求远离城市和工业区以及村庄与公路,以防止城乡灰尘、废水、废气及过多人为活动给茯苓带来污染。
[0031]杀虫,整理好土地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防止白蚁蛀咬松树。
[0032]木头备料,干段木备料法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油松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小枝条,直径10厘米以上的松树劈开成6-8片,直径6厘米以下的劈开成
2-4片,劈开去除部分树皮而不是全部树皮,经10~20天晒干,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和塑料薄膜防雨。
接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沟,沟里的泥土拌好防治白蚁药,摆上松树段,松树段锯开或削开小口,将扩大培养的长满茯苓菌丝的小木片植入在松树段上,植入菌丝的松树段间隔为5-10厘米,木段上方盖上干净的松树碎片或松树干薄片,然后覆土 10~15cm,上面搭盖凉棚,保持土壤的温度20-30°C,含水量20-40%。
[0033]田间管理,接种后7~10天,便可长出白色的茯苓菌丝,这时应检查各地段内的菌情,以便及时补缺。茯苓接种后1-2个月,不见基面长出菌丝,也未闻到有茯苓气味,要补种。补种是将未上菌的段木全部挖出,晒干水分,将创口重新削过,另接上菌种。
[0034]接种7~10天后,如果发现白蚁,应立即用杀白蚁药喷洒在白蚁身上或蚁路上,进行防治。
[0035]茯苓形成菌核(结苓)后,如发现茯苓露出地面应及时培土和除草,雨季要注意排水。[0036]采收加工,茯苓一般在接种后8~10个月成熟。将采收的茯苓堆放在室内避风处,用稻草盖严放置5~6天,然后摊开晾I~2天。待水分蒸发后,重新堆起,再用稻草盖严放5~6天后,去皮,放入蒸笼内隔水蒸熟至透心,或用水煮熟至透心,煮时要换水3~4次,然后切成方块,摆放在竹席或竹筛里,上覆I张白纸,置阳光下晒至全干,如遇阴雨天可用炭火烘干或热风干燥,但不可用明火烘烤,避免烟熏使茯苓片变黄,影响产品质量。。
[0037]上述实施例得到的茯苓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无化肥农药,无重金属,无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目前已 经在国内市场上有销售,得到市场上的欢迎。
【权利要求】
1.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种选种、菌种培养、扩大培养、土壤整地和酸碱度调整、杀虫、木头备料、接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除,采收加工,得到优质茯苓的过程, 所述的菌种选种是从高产稳产的刚收获的茯苓中选取单个重2.5公斤以上的大苓,特别采用适应当地温度、气候的优质品种; 所述的菌种培养是将上述选好的种苓表面清洗和消毒后取中间的茯苓肉,接入试管斜面或三角瓶的培养基上,移入22~25°C恒温箱内培养5-7天,得到菌种; 其中的杂菌用灼热的接种铲将杂菌烫死或挖出处理; 所述的扩大培养是将松木切成大小0.5~3厘米的碎片,110~125°C蒸汽灭菌,20~30分钟,摆放在平板上,将茯苓菌丝接入扩大培养基和碎片中培养,在20~28°C的恒温室内培养5-10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即可; 所述的土壤整地和是选择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土壤以以黄砂土为主;或者将黄粘土加1/3~2/3的细砂混合; 所述的酸碱度调整,是根据种植地的土质情况,用石灰、硫酸铝、硫酸亚铁或带酸性、碱性的有机肥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整,重金属含量必须严格控制,还要求远离城市和工业区,防止污染; 所述的杀虫是对整理好土地以后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防止白蚁蛀咬松树;所述的木头备料是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或取材后留下的头尾,砍去小枝条,劈开成2-8片,劈开后去除部分树皮但要保留部分树皮,晒干,锯成小段,堆垛于干燥向阳处,段木垛上盖草料,雨季必须盖上塑料薄膜; 所述的接种是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沟,沟里的泥土拌好防治白蚁药,摆上松树段,松树段锯开或削开小口,将扩大培养的长满茯苓菌丝的小木片植入在松树段上,植入后上方盖上干净的松树碎片或松树干薄片,然后覆土,保持土壤的温度20-30°C,含水量20-40% ; 所述的田间管理,是接种后7~10天,检查各地段内的菌情,以便及时补缺; 茯苓接种后1-2个月,不见基面长出菌丝,也未闻到有茯苓气味,要补种; 茯苓形成菌核后,如发现茯苓露出地面应及时培土和除草,雨季要注意排水; 所述的采收加工,是将采收的茯苓堆放在室内避风处,用稻草盖严放置5~6天,然后摊开晾I~2天,待水分蒸发后,重新堆起,再用稻草盖严放5~6天后,去皮,放入蒸笼内隔水蒸熟,然后切块,晒干,或热风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培养的培养基为:马铃薯或红薯200克,葡萄糖3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I克,硫酸镁0.3克,硫酸亚铁0.5克,水1000毫升;培养基做好后需要灭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培养基为:玉米粉30-50重量份,麦麸15~20重量份,木薯渣20-40重量份,糖厂废糖蜜10_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5-18重量 份,硫酸镁1-3重量份,硫酸亚铁1-3重量份,松木锯末150-200重量份,加水混合使其含水量60-90%,110~125°C蒸汽灭菌,20~30分钟。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548578SQ201310575834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陈永林 申请人:陈永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12月05日 13:43
    油松是否可以种茯苓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