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室,特别是一种采用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
背景技术:
太阳能温室就是利用太阳的能量,来提高塑料大棚内或玻璃房内的室内温度,以满足植物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所以人们往往把它称之为人工暖房。太阳能温室在夜间,没有太阳辐射时,温室仍然会向外界散发热量,这时温室处于降温状态,为了减少散热,故夜间要在温室外部加盖保温层。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02095346U提供了 “太阳能温室室内保温系统”,温室北侧面设有保温砖墙,温室其它三面设有墙裙,墙裙外侧设有用混凝土磨皮的素土堆,素土堆外侧与温室墙体顶端之间设有双层充气膜,双层充气膜与温室墙体之间为静态空气层,温室墙体顶端在双层充气膜的外侧设有卷帘式保温被。所述素土堆宽为I米,高度与墙裙相同,素土堆上端面为内侧高外侧低的倾斜面。该太阳能温室室内保温系统,通过在现有温室的外围增设双层充气膜及保温被,静态空气层也起到了很好的隔温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温室冬季保温效果。虽然,它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但是,由于其内部不具有发热源,其温室效果一般,难以达到植物稳定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现有的其它温室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省能源、保温效果好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包括透明的蜂窝状塑料板材的采光棚和位于采光棚内的放热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和储能筒,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固连在采光棚上,密封的储能筒内具有传导液,上述太阳能集热板的热交换管一部分位于储能筒内,所述放热源与储能筒通过热交换管二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管二上具有能控制其开闭的控制阀。采光棚采用透明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白天阳光照射时,太阳能集热板收集的热量经热交换管一传递至储能筒中。由于储能筒是密封的,因此热量被储蓄在储能筒中。夜间需要使温室内达到设定的温度时,打开控制阀,储能筒中传导液将热量传递至热交换管二处,由于放热源位于采光棚内,因此热量传递至放热源后温室内的温度就能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上的热交换管一均位于储能筒内。多个太阳能 集热板能将更多的热量储存在储能筒内。[0013]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的放热源为固连在热交换管二上的散热翅片,所述的热交换管二上具有若干喷淋头。散热翅片能快速的将热交换管二处的热量散发,从而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同时,喷淋头可以与热交换管二相通,此时热交换管二内的流体介质为水,当压力大到喷淋头的工作压力时,热交换管二内的水直接经喷淋头喷出,用于浇灌温室内的农作物。当然,为了避免水温过高,在热交换管二上可以安装与自来水管相接的混水阀。另外,与喷淋头相连接的水管直接贴靠在热交换管二上也是可行的。当热交换管二处于循环状态时,经喷淋头喷出的水也具有一定温度。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的储能筒埋设于采光棚底部的地面以下。将储能筒埋设于地面以下能增加其保温效果,同时,还避免了尺寸较大的储能筒占用空间。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的采光棚内具有控制箱,所述放热源的数量为若干,且每个放热源的控制阀均位于控制箱内。打开控制箱能集中的对其控制。而且不使用时可以将控制箱锁闭,避免恶意破坏或者开启。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的控制箱内还具有控制器,所述的温室内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交换管二上具有增压泵,所述温室内的地面具有水份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和水份传感器均与上述控制器相联,控制器接收上述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后能使上述控制阀开启,控制器接收上述的水份传感器的信号后能使上述的增压泵动作。控制器类似于中 央处理器,它是一个电路。白天时温度传感器的将温室内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由于白天温度较高,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值大于控制器处的设定值,控制阀保持关闭状态。到了晚上,控制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值小于控制器处的设定值,控制器将控制阀打开,热交换管二处于循环状态。当然,控制阀处具有电动执行器,控制器将电动执行器处电源接通,使控制阀打开。这里的设定值可以预先在控制器处设置好。水份传感器位于温室内的地面以下并靠近于地表。当水份传感器将检测的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处,如果控制器接收到的检测的信号值大于或者等于控制器的设定值,表示温室内的农作物不需要浇灌,增压泵不动作。反之,当检测到的信号值小于控制器的设定值,控制器接通增压泵处电源,增压泵动作,从而使喷淋头处水压达到其喷淋水压,喷出的水对温室内的农作物浇灌。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串联在一起。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的采光棚顶部呈圆弧状,上述的太阳能集热板沿直线排列。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固连在采光棚侧部。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的热交换管一和热交换管二上均具有循环泵。[0027]利用循环泵使介质在热交换管一和热交换管二内顺畅的流动。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放热源为呈波形弯折成若干段的热管。这样的结构使得放热源处面积较大,热量能更加集中的在此处散发。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所述的采光棚上具有百叶风口。空气能形成对流,同时,避免较大的杂物进入采光棚内。在上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上述的太阳能集热板固连在采光棚顶部,所述采光棚侧部具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具有一定保温作用,太阳能集热板位于采光棚顶部,能更好的收集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白天时阳光透过采光棚,植物能顺利的进行光合作用,同时,热量经热交换管一储存在储能筒中。夜晚温室内的温度降低后,控制器自动的将控制阀打开,储能筒处的热量经热交换管二输出至每个发热源处,提高温室内的温度。由于不需要额外的热源,因此,它使用成本较低,且能使植物生长时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能得到适当的温度。同时,埋设于地面下的储能筒不占用空间,提高了采光棚内面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另外,温室自动进行储能,并将存储的热能在低温时自动供出使用,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图1是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的原理图。图4是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第二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第三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第四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中喷淋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采光棚;2、放热源;3、太阳能集热板;4、储能筒;4a、保温层;5、热交换管一 ;6、热交换管二 ;7、控制阀;8、控制箱;8a、分配器;9、喷淋头;10、循环泵;11、百叶风口 ;12、温度传感器;13、水份传感器;14、控制器;15、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 示,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包括采光棚1、放热源2、太阳能集热板3、储能筒4和控制阀7等。本实施例中,采光棚I侧部具有保温材料,太阳能集热板3固连在米光棚I顶部。如图1和图2所示,采光棚I采用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而成,采光棚I的形状也可以各种各样,采光棚上具有百叶风口,如图4和图5和图6所示。太阳能集热板3固连在采光棚I上,密封的储能筒4内具有传导液,储能筒4埋设在地面以下,并且在储能筒4外侧具有保温层4a。太阳能集热板3的热交换管一 5部分位于储能筒4内,放热源2与储能筒4通过热交换管二 6相连接,控制阀7位于热交换管二 6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热交换管一 5和热交换管二 6的循环性能,热交换管一 5和热交换管二 6上均设有循环泵。太阳能集热板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串联在一起,并且它们都固连在采光棚I顶部,采光棚I顶部呈圆弧状,太阳能集热板3沿直线排列成一排。根据实际情况,将多个太阳能集热板3不串联也行,每个太阳能集热板3的热交换管一 5直接与储能筒4连通也是可行的。当然,将太阳能集热板3固连在采光棚I侧部也是可行的。如图7所示,放热源2为固连在热交换管二 6上的散热翅片,热交换管二 6上具有若干喷淋头9。如图2和图3所示,采光棚I内具有控制箱8,放热源2的数量为若干,且每个放热源2的控制阀均位于控制箱8内。控制箱8内还具有分配器8a,用于将储能筒4内的热能分配至每个放热源2处,分配器8a的结构类似于暖通系统中的分集水器。控制箱8内还具有控制器7,温室内具有温度传感器12,热交换管二 6上具有增压泵15,温室内的地面具有水份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2和水份传感器13均与上述控制器14相联,控制器14接收上述的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后能使上述控制阀7开启,控制器14接收上述的水份传感器13的信号后能使上述的增压泵15动作。白天时受阳光照射,温室内具有足够高的温度,该温度值大于控制器14的设定温度值。控制阀7保持关闭状态,热交换管二 6不处于循环状态。到了晚上,温室内的温度降低。当温度传感器12检测到的温度值小于控制器14处的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器14将控制阀14处的电动执行器电源导通,控制阀14打开,热交换管二 6处于循环状态。放热源2散发热量,提高温室内的温度,直至温室内的温度与控制器14的温度设定值持平才将 控制阀7关闭。控制器7处的温度设定值可以预先设置好。位于温室内的地面以下并靠近于地表的水份传感器13检测的信号值小于控制器14处的水分设定值时,增压泵15处电源导通,从而使喷淋头9处达到其喷射的水压要求,喷淋头9喷出的水对温室内的农作物浇灌。反之,如果水份传感器13检测的信号值大于控制器14的设定值,则增压泵不处于工作状态。另外,温室内的热量除了供温室内温度调节外,还可以作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等用途的保暖。大棚旁通常有供菜农住的简易房屋,上述放热源也可以设置在简易房屋内,为菜农日常生活供暖以及提供生活热水。
权利要求1.一种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包括透明的蜂窝状塑料板材的采光棚(I)和位于采光棚(I)内的放热源(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太阳能集热板(3)和储能筒(4),所述太阳能集热板(3)固连在采光棚(I)上,密封的储能筒(4)内具有传导液,上述太阳能集热板(3 )的热交换管一(5 )部分位于储能筒(4 )内,所述放热源(2 )与储能筒(4 )通过热交换管二( 6)相连接,所述的热交换管二( 6 )上具有能控制其开闭的控制阀(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上的热交换管一(5)均位于储能筒(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热源(2)为固连在热交换管二(6)上的散热翅片,所述的热交换管二(6)上具有若干喷淋头(9 )且喷淋头(9 )与热交换管二( 6 )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筒(4)埋设于采光棚(I)底部的地面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光棚(I)内具有控制箱(8 ),所述放热源(2 )的数量为若干,且每个放热源(2 )的控制阀(7)均位于控制箱(8)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8)内还具有控制器(14),所述的温室内具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热交换管二(6)上具有增压泵(15),所述温室内的地面具有水份传感器(13),上述温度传感器(12)和水份传感器(13)均与上述控制器(14)相联,控制器(14)接收上述的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后能使上述控制阀(7)开启,控制器(14)接收上述的水份传感器(13)的信号后能使上述的增压泵(15)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板(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串联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光棚(I)顶部呈圆弧状,上述的太阳能集热板(3)沿直线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板(3)固连在采光棚(I)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一(5)和热交换管二(6)上均具有循环泵(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太阳能温室的温室效果一般、难以达到植物稳定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的问题。本蜂窝状塑料板材搭建的太阳能温室,包括透明的蜂窝状塑料板材的采光棚和位于采光棚内的放热源,它还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和储能筒,太阳能集热板固连在采光棚上,密封的储能筒内具有传导液,太阳能集热板的热交换管一部分位于储能筒内,放热源与储能筒通过热交换管二相连接,热交换管二上具有能控制其开闭的控制阀。本太阳能温室在夜晚时,储能筒处的热量经散发,提高温室内的温度。本太阳能温室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G9/24GK203072512SQ2013200092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刘至国 申请人:伯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