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4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大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食用菌大棚,包括内棚,在内棚外还安装有外棚,外棚与内棚的距离大于50cm,所述内棚为保温棚,外棚为遮阳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食用菌高、低温季节出菇难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投入资金较小,操作简便。内棚与外棚均可选用常见材料安装,材料来源广泛,可以不使用特殊设备,因此更便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食用菌大棚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
【背景技术】
[0002]食用菌的生产,分为工厂化生产和基地化生产。工厂化生产投入资金较高,而基地化生产的投入相对较低。基地化生产必须建设食用菌生产大棚。大棚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分为普通大棚、温室大棚和智能大棚。普通大棚成本低,构造简单,通常只具备避雨、遮风的基本要求。高温季节不能达到遮阴,低温季节不能达到保温的作用。温室大棚成本高于普通大棚,构造复杂,可以安装一定的设备。智能大棚成本高,构造复杂,设备比较齐全。
[000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温室大棚和智能大棚的成本较高,因此并不适用资金薄弱的生产企业。安装温控设备,需要基地配备电力设施。虽然现在电力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但在一些地区还是会受到限制。安装温控设备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设施进行定期管理、维护,在增加设备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0005]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高、低温季节棚内温度均适用于食用菌种植的大棚。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大棚,包括内棚,在内棚外还安装有外棚,外棚与内棚的距离大于50cm,所述内棚为保温棚,外棚为遮阳棚。
[0007]优选地,所述外棚与内棚的顶部最大距离为100-150CH1。
[0008]优选地,所述外棚与内棚底部距离为50-80CH1。
[0009]优选地,所述外棚通过支撑架支撑在内棚外侧。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由水平设置在内棚棚顶的横梁和垂直于横梁的立柱构成。
[0011]优选地,所述外棚的上部为弧形棚顶,下部为倾斜棚墙。
[0012]优选地,所述弧形棚顶的弦长为200cm,弦高为150cm。
[0013]优选地,所述内棚的跨度为500-550cm。
[0014]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棚由内支架和覆盖在内支架上的塑料膜构成。
[0015]进一步地,所述遮阳棚由外支架和覆盖在外支架上的遮阳网构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食用菌高、低温季节出菇难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投入资金较小,操作简便。内棚与外棚均可选用常见材料安装,材料来源广泛,可以不使用特殊设备,因此更便于推广应用。[0018]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保温棚和遮阳棚。保温棚,可长时间保持棚内的空气稳定,水分含量稳定,这有利于吸收地面自身向大气发射的地面辐射,有利于在低温条件下使棚内温度维持在适宜于食用菌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遮阳棚,可反射大部分太阳辐射,并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仅非常小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够到达内棚。同时,在内棚与外棚之间设置了缓冲空间,在高温季节,该缓冲空间内的空气长时间处于阴凉环境下,温度较棚外温度低,同样能够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有利于在高温环境下,使内棚温度保持适宜于食用菌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更进一步地,地面辐射的强度取决于地面温度高低,外棚扩大了遮盖地面的范围,在夏季阳光照射下,根据热传递的原理,在缓冲空间的地面上,地面温度从外棚到内棚的温度逐渐降低,减小了外棚外地面温度对内棚内地面辐射的影响。
[0019]3、外棚与内棚作用上相互影响,安装上又相互独立,可单独拆卸,方便管理、维护。
[0020]4、本实用新型设置外棚,在夏季覆盖后起到挡光、挡雨、保湿、降温的作用,冬季可以起到抗雪、抗冰雹的作用,保护内棚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I内棚,21弧形棚顶、22倾斜棚墙,3横梁、4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食用菌大棚,包括内棚I和外棚。外棚安装在内棚I外侧,将内棚I完全覆盖。内棚为保温棚,由内支架和覆盖在内支架上的塑料膜构成。外棚为遮阳棚,由外支架和覆盖在外支架上的遮阳网构成。内支架和外支架均可使用竹杆、木杆、轻型钢管或塑料管材搭建,内支架还可选用水泥杆搭建。
[0027]在内棚I的顶部,水平安装有多根横梁3,每根横梁3的中部垂直安装有一根立柱4,横梁3和立柱4组成支撑架,该支撑架是外支架的一部分。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外棚的棚顶。外棚的棚顶为弧形棚顶21。外棚的下部为倾斜棚墙22,其上端向内棚I倾斜。
[0028]外棚与内棚之间必须保持50cm以上的距离,根据不同的部位,该距离可以不一致,最好是从棚顶到棚脚距离逐渐变小,距离变化可以不是成线性的变化。
[0029]作为优选的方案,内棚的跨度LI的距离为500-550CH1,根据地形条件可以选择其中任意值。外棚与内棚的顶部最大距离L3为150cm,也可以是100-150cm之间的任意值。如图所示,L3也是弧形棚顶21的弦高,作为最佳实施方案,弧形棚顶21的弦长设置为200cm,弦高设置为150cm。外棚与内棚底部距离L2为80cm,也可以是50-80cm之间的任意距离。其实,内棚与外棚各部分的最大距离是可以不用限定的,只要外棚能够满足遮阳的要求即可。但是内棚与外棚的距离过大,会增加大棚的占地面积,增加外棚的材料成本,因此,上述距离的选择是综合技术效果、成本投入而考量的。
[003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棚(1),在内棚外还安装有外棚,外棚与内棚的距离大于50cm,所述内棚为保温棚,外棚为遮阳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与内棚的顶部最大距离为 100-150cm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与内棚底部距离为50-80cm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通过支撑架支撑在内棚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水平设置在内棚棚顶的横梁(3)和垂直于横梁的立柱(4)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棚的上部为弧形棚顶(21),下部为倾斜棚墙(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顶(21)的弦长为200cm,弦高为 15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棚的跨度为500-550CH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棚由内支架和覆盖在内支架上的塑料膜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棚由外支架和覆盖在外支架上的遮阳网构成。
【文档编号】A01G9/14GK203597164SQ201320728450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周元友 申请人:叙永县山地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