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096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磨机,包括给料机构和筒体,给料机构为空心圆柱且一端延伸至筒体内部,给料机构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叶轮,给料机构和筒体之间还设置有螺旋筒和螺旋鼓,螺旋筒和螺旋鼓同以给料机构为轴并排设置在筒体内外并与筒体固定,螺旋筒和螺旋鼓内部相通且紧密连接,螺旋筒和螺旋鼓内均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固定在螺旋筒和螺旋鼓外壁且与给料机构外圆柱面相距一定间隙,螺旋筒面向筒体内部一侧设置有开口。该种球磨机结构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安装的同心度要求,另一方面增强了球磨机的密封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球磨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粉碎设备,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球磨机。
【背景技术】
[0002]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它广泛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与有色金属材料以及玻璃陶瓷等材料的生产行业,对各种矿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进行干式或湿式粉磨。生产中使用的球磨机装置一般由给料机构、回转部筒体、出料机构和传动装置(包括减速机,小传动齿轮,电机,电控设备)等主要部分组成,由于给料机构与回转部筒体之间一般有20?30mm的缝隙,随着球磨机筒体的运转,矿浆与磨矿介质从上落下时直接撞击在回转部筒体处挡板内壁和进料机构上,并沿着进料机构与回转部筒体之间的缝隙流出,而且矿浆与磨矿介质从下向上运动时,在回转部筒体内挡板与衬套的夹角处产生的反作用力下,也可能从进料机构与筒体之间的缝隙中流出,而从进料端溢流出的矿浆将对设备以及生产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例如,1,溢流出的矿浆顺着轴端壁进入大瓦润滑系统,导致油管堵塞、油泵损坏、大瓦流瓦;2、造成润滑油消耗周期不稳定,更换频繁,油路系统备件损坏数量增多;3、造成启停车时跑矿吐球严重;4、造成单系列最终磁选品位波动较大,球磨机利用系数降低。
[0003]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球磨机普遍采用的一种密封形式,其在球磨机的入料部分采用压盖内增加填充料12的形式进行密封,其密封性能较差,且需更换填充料的次数频繁、复杂,造价高;且该密封形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球磨机机体磨损,球磨机机体与物料输送装置的同心度变差,在入料部分和筒体连接处会出现缝隙,物料直接从入料口渗漏出来,使生产中产品质量难以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0004]因此,如何解决球磨机的渗漏问题及提供一种有效的密封装置成为了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球磨机,该球磨机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球磨机入料口处的密封性,解决入料端与球磨机筒体连接处的泄漏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磨机,包括给料机构和筒体,所述给料机构为空心圆柱且一端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给料机构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叶轮,所述给料机构和筒体之间还设置有螺旋筒和螺旋鼓,所述螺旋筒和螺旋鼓同以给料机构为轴并排设置在筒体内外并与筒体固定,所述螺旋筒和螺旋鼓内部相通且紧密连接,所述螺旋筒和螺旋鼓内均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螺旋筒和螺旋鼓外壁且与给料机构外圆柱面相距一定间隙,所述螺旋筒面向筒体内部一侧设置有开口。该球磨机密封装置完全置换了以前所采取的在压盖内增加填充物的方式,此种结构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安装的同心度要求,产品安装精度容易保证;另一方面增强了球磨机的密封效果,当有物料溅出进入螺旋筒时,同时由于螺旋筒内部设置了螺旋叶片且与筒体固定连接,所以进入螺旋筒的物料会伴随螺旋筒内螺旋叶片的旋转而返流入筒体内部,同时,在螺旋筒外部还并排增设相通螺旋鼓,采用二次旋流,可以防止球磨机在停机时物料突然被抛出,进一步防止球磨机的泄露。
[0007]为了防止筒体内入料时物料倒流现象,优选的,所述螺旋筒和螺旋鼓内螺旋叶片与中轴线均呈45°夹角。
[0008]为充分利用物料的自重与流动性,即保证当物料进入螺旋筒时其可以顺着螺旋筒外壁自动流入球磨机筒体,所述螺旋筒外壁与中轴线呈10°至20°夹角。
[0009]优选的,所述螺旋筒外壁与中轴线呈15°夹角。
[0010]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球磨机磨损后球磨机筒体与给料机构同心度变差会给螺旋叶片造成损伤,同时又为了保证防泄漏效果,所述螺旋叶片与给料机构外圆柱面相距
10-15mmo
[0011]为了方便给料机构的固定支撑,所述给料机构上设置有外壳。
[0012]为了给料方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给料口且与给料机构内部相通。
[0013]为了增加入料端进口处的进料空间,同时为了内部的维修方便,故采用轴瓦座代替轴承座,并将其安装位置移动至给料机构中间段,所述给料机构中部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外壳固定连接且通入给料机构内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轴瓦座,所述轴瓦座内设置有转动轴。
[0014]为方便监测给料机构内部工况和维修方便,所述固定支架处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与给料机构内部相通。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筒和螺旋鼓的设置,一方面降低了球磨机安装时的同心度要求,产品安装精度容易保证,另一方面增强了球磨机的密封效果,物料在溅入螺旋筒后,由于螺旋筒内螺旋叶片的阻挡和旋转,物料又被重新带至筒体内部,由于螺旋筒外壁设置了 一定坡度,故进入的物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流入筒体内部;同时,通过在螺旋筒外部并排增设相通螺旋鼓,采用二次旋流,可以防止球磨机在停机时物料突然被抛出,进一步防止球磨机的物料泄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球磨机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筒正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筒A-Al向剖视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筒B-Bl向剖视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鼓正视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鼓A-Al向剖视图;[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鼓B-Bl向剖视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球磨机,在球磨机的入料部分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压盖,压盖内增设有填充料。
[0028]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磨机,包括给料机构I和筒体2,给料机构I为空心圆柱且延伸至筒体2内部,给料机构I内设置有转动轴3,转动轴3上设置有螺旋叶轮4,给料机构I和筒体2之间设置有螺旋筒5和螺旋鼓6,螺旋筒5和螺旋鼓6同以给料机构I为轴并排设置在筒体2内外并与筒体2固定,螺旋筒5和螺旋鼓6内部相通且紧密连接,螺旋筒5和螺旋鼓6内均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固定在螺旋筒5和螺旋鼓6外壁且与给料机构I外圆柱面相距10至15mm间隙,螺旋筒5面向筒体2内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给料机构I上设置有外壳7,外壳7上设置有入料口 8,入料口 8与给料机构I内部相通;外壳7中部设置有固定支架9,固定支架9与外壳7固定且通入给料机构I内部,固定支架9下端设置有轴瓦座10,转动轴3设置在该轴瓦座10内,为方便监测给料机构I内部工况和维修方便,固定支架9上端设置有观察口 11。
[0029]附图3至5为螺旋筒5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螺旋筒正视图,图4为螺旋筒A-Al向剖视图,图5为螺旋筒B-Bl向剖视图,该螺旋筒5包括螺旋筒外壁501和螺旋叶片1502,螺旋叶片1502设置在螺旋筒5内部且固定在螺旋筒外壁501上,螺旋叶片1502与中轴线的夹角Al为45°,螺旋筒5外壁具有一定坡度,螺旋筒外壁501与中轴线夹角Θ为15°,进入螺旋筒的物料可顺着螺旋筒外壁501流进筒体2中,虚线L为螺旋叶片1502的边缘轮廓线,箭头指向表示螺旋筒5的旋转方向。
[0030]附图6至8为螺旋鼓6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螺旋鼓正视图,图7为螺旋鼓A-Al向剖视图,图8为螺旋鼓B-Bl向剖视图,该螺旋鼓6包括螺旋鼓外壁601和螺旋叶片11602,螺旋叶片II602设置在螺旋鼓6内部且固定在螺旋鼓外壁601上,螺旋叶片II602与中轴线的夹角A2为45°,虚线S为螺旋叶片II602的边缘轮廓线,箭头指向表示螺旋鼓6的旋转方向。
[0031]附图9为固定支架9的放大示意图,固定支架9下端设置有轴瓦座10,现有技术中一般将轴承座12设置在给料机构I的两端(参见附图1),采用该种形式时筒体2处的轴承座12会造成物料进料时的阻挡,通过设置固定支架9,并在该处设置轴瓦座10代替轴承座,有效消除了该种阻挡现象。
[0032]具体实施时,物料从给料机构I外壳7上设置的入料口 8输入,给料机构I内部设置的转动轴3带动螺旋叶轮4旋转,将物料输送至筒体2内部。当有物料进入螺旋筒5后,一方面由于螺旋叶片1502的阻挡和旋转,物料又重新带至筒体2内部,另一方面由于螺旋筒外壁501设置了一定坡度,故进入的物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流入筒体2内部,同时,通过在螺旋筒5外部并排增设相通螺旋鼓6,采用二次旋流,可以防止球磨机在停机时物料突然被抛出,进一步防止球磨机的泄露。[003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球磨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球磨机,包括给料机构(I)和筒体(2),所述给料机构(I)为空心圆柱且一端延伸至筒体(2)内部,所述给料机构(I)内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上设置有螺旋叶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I)和筒体(2)之间还设置有螺旋筒(5)和螺旋鼓(6),所述螺旋筒(5)和螺旋鼓(6)同以给料机构(I)为轴并排设置在筒体(2)内外并与筒体(2)固定,所述螺旋筒(5)和螺旋鼓(6)内部相通且紧密连接,所述螺旋筒(5)和螺旋鼓(6)内均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螺旋筒(5)和螺旋鼓(6)外壁且与给料机构(I)外圆柱面相距一定间隙,所述螺旋筒(5)面向筒体(2)内部一侧设置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筒(5)和螺旋鼓(6)内螺旋叶片与中轴线均呈45°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筒(5)的螺旋筒外壁(501)与中轴线呈10°至2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筒(5)的螺旋筒外壁(501)与中轴线呈1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与给料机构(I)外圆柱面相距 10_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I)上设置有外壳(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上设置有给料口(8)且与给料机构(I)内部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I)中部设置有固定支架(9),所述固定支架(9)与外壳(7)固定连接且通入给料机构(I)内部,所述固定支架(9)上设置有轴瓦座(10 ),所述轴瓦座(10 )内设置有转动轴(3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9)处设置有观察口(II),所述观察口(11)与给料机构(I)内部相通。
【文档编号】B02C23/02GK203648672SQ201320772538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李剑庆, 刘建强, 徐长江, 邓斌 申请人:湘煤洁净煤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