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1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它包括采摘头本体,所述采摘头本体通体为圆柱形,其一端除料呈扁状的夹持部,另一端为圆柱形滚动部,滚动部后端固接有转轴,转轴末端布置有齿轮,夹持部边缘还设有带后角的棱边。该采摘头的旋转采用对转式结构,角速度相同,旋转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对茶青茎的夹紧及提升,近似人类的手指采摘,不会因金属刀片的切割导致茶青的断面迅速变黑,影响成品茶的色泽品相,且还不会损伤茶叶和茶树,防止成品茶中碎叶的出现,进一步保证了质量,同时保证了茶树的发芽率,产量不受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属于农机的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了保证茶青的品质,手工采摘依旧是茶青的普遍采摘方法,一般由数名采茶工人完成,分为挑选、折断式采摘和收集等步骤,手工采摘虽能保证茶青品质,却存在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弊端,且由于手工采摘缓慢会导致优质茶青老化,而不能及时采摘,影响了优质茶青的收益,进而使得茶青采摘成为茶青生产过程中最耗时耗力的一道工序。
[0003]另一种米摘方法为机械式米摘,机械式米摘是通过茶青米摘机来完成的,茶青米摘机一般由汽油发动机或电动机带动机器内的刀片作切割运动来实现茶青的采摘,虽能大幅提升茶青的采摘效率,但由于通过锋利的刀刃来切割茶青,使得切割后茶青的切口迅速变黑,严重影响成品茶的色泽品相;且锋利的刀片在高速运动时,部分茶青未完全处于正常切割状态,只能切割到茶青的叶片部分,使得茶叶中积攒很多碎叶,后续工序需筛除这些碎叶,使得茶青的原材料大量浪费,成本很高;同时,茶青采摘机还可能损伤茶树,而导致茶树的发芽量变低,不利于长期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破坏茶青和茶树、能保证茶青品质和色泽的提升式茶青采摘头。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包括采摘头本体,所述采摘头本体通体为圆柱形,其一端除料呈扁状的夹持部,另一端为圆柱形滚动部,滚动部后端固接有转轴,转轴末端布置有齿轮,夹持部边缘还设有带后角的棱边。
[0007]所述棱边的后角α大小为0°?60°。
[0008]所述棱边的水平宽度为0.2?3mm。
[0009]所述滚动部长度为夹持部长度的1/4?1/3。
[0010]所述夹持部前端为梯形、锥形或半锥形。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式茶青采摘头,采摘头的旋转采用对转式结构,角速度相同,旋转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对茶青茎的夹紧及提升,仿生形式,近似人类的手指采摘,不会因金属刀片的切割导致茶青的断面迅速变黑,影响成品茶的色泽品相,且还不会损伤茶叶和茶树,防止成品茶中碎叶的出现,进一步保证了品质,同时保证了茶树的发芽率,产量不受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5]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6]图4是图3中虚线部分放大图;
[0017]图中:1-夹持部,2_滚动部,3_转轴,4_齿轮,5_棱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包括采摘头本体;所述采摘头本体通体为圆柱形,其一端除料呈扁状的夹持部1,另一端为圆柱形滚动部2,滚动部2后端固接有转轴3,转轴3末端布置有齿轮4,夹持部I边缘还设有带后角的棱边5。
[0020]为了保证夹持力度,所述棱边5的后角α大小为0°?60°。
[0021]为了保证所述棱边5的强度,棱边5的水平宽度为0.2?3mm。
[0022]所述滚动部2长度为夹持部I长度的1/4?1/3 ;其能防止滚动部2过短导致的旋转偏移。
[0023]为了便于茶青的导入和分筛,所述夹持部I前端为梯形、锥形或半锥形。
[0024]实施例1:取八个采摘头水平布置,采摘头各项参数分别为:棱边5的后角为5°,宽度为0.2mm,滚动部2的长度为夹持部I长度的1/4,采摘头前端为梯形;八个采摘头中,相邻两个之间通过齿轮4实现同速反向旋转,当夹持部I之间的间隙最大时(即夹持部I竖直向下),待采茶青被导入采摘头之间,随着采摘头的相互反向旋转,间隙逐渐缩小,棱边5夹住茶青的茎部并向上提拉,最终将茶青从茶青茎上拉断,即完成了茶青的提升式采摘。
[0025]实施例2:取六个采摘头水平布置,采摘头各项参数分别为:棱边5的后角为35°,宽度为1.5mm,滚动部2的长度为夹持部I长度的3/10,采摘头前端为锥形,六个采摘头中,相邻两个之间通过齿轮4实现同速反向旋转,当夹持部I之间的间隙最大时(即夹持部I竖直向下),待采茶青被导入采摘头之间,随着采摘头的相互反向旋转,间隙逐渐缩小,棱边5夹住茶青的茎部并向上提拉,最终将茶青从茶青茎上拉断,即完成了茶青的提升式米摘。
[0026]实施例3:取10个采摘头水平布置,采摘头各项参数分别为:棱边5的后角为60°,宽度为3mm,滚动部2的长度为夹持部I长度的1/3,采摘头前端为半锥形;10个采摘头中,相邻两个之间通过齿轮4实现同速反向旋转,当夹持部I之间的间隙最大时(即夹持部I竖直向下),待采茶青被导入采摘头之间,随着采摘头的相互反向旋转,间隙逐渐缩小,棱边5夹住茶青的茎部并向上提拉,最终将茶青从茶青茎上拉断,即完成了茶青的提升式米摘。
【权利要求】
1.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包括采摘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头本体通体为圆柱形,其一端除料呈扁状的夹持部(1),另一端为圆柱形滚动部(2),滚动部(2)后端固接有转轴(3),转轴(3)末端布置有齿轮(4),夹持部(I)边缘还设有带后角的棱边(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边(5)的后角α大小为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边(5)的水平宽度为 0.2 ?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部(2)长度为夹持部⑴长度的1/4?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式茶青采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I)前端为梯形、锥形或半锥形。
【文档编号】A01D46/04GK203618384SQ20132083428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何林, 张晶磊, 王信刚 申请人:安顺市虹翼特种钢球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