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栋式双层膜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8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连栋式双层膜大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包括棚架以及棚膜,所述棚架包括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柱体、所述柱体上部固定上下两层钢丝结构,所述棚膜为两层,分别固定于所述上下两层钢丝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新结构的大棚,棚顶采用特定连接结构的钢丝结构代替了钢结构,相应地柱体设置为钢管或水泥支柱,膜为上下两层,固定在钢丝结构上,因此,采用了新构思的结构,使得大棚总体投资成本大大较低;大棚空间利用在90%以上,土地利用率高,空间大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双层膜采用结构,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新结构下机械性较强,减少人工参与,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专利说明】连栋式双层膜大棚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栋式双层膜大棚。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大棚种植产业飞速发展,现在每个季节人们都可以享受到新鲜美味的蔬菜。大棚结构的好坏决定着蔬菜的种植品种、质量、产量,因此,业内一直在致力于大棚结构的研发。
[0003]现有技术中的大棚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智能温室大棚:该种大棚投资成本极高,很难收不回成本,经常作为参观使用,而且保温性能差,机械化难以作业,管理成本高;(2)厚墙体大棚:投资成本高,土地利用率低(40-50%),机械化不能作业,管理成本高;
[3]单拱棚:保温性能差,土地利用率较低,使用性能差,机械化不能作业,管理成本高;(4)单层连栋:投资费用大,机械化不能作业,保温性能差,管理成本高。
[0004]综上,现有技术中的大棚多存在投资成本高、回报率低、土地利用率差、管理成本高的缺陷,鉴于此,业内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大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栋式双层膜大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棚存在的投资成本高、回报率低、土地利用率差、管理成本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包括棚架以及棚膜,所述棚架包括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柱体、所述柱体上部固定上下两层钢丝结构,所述棚膜为两层,分别固定于所述上下两层钢丝结构上。
[0007]其中,所述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柱体包括中间支柱、分布在所述中间支柱四周的长度比所述中间支柱较短的边缘支柱;所述中间支柱纵向每列位于两端的四根支柱,每两个相邻的支柱之间设有两道斜交叉线,其余的中间支柱,每间隔二十米就有二道斜拉交叉线;所述柱体纵向每列和横向每排均设有相平行的上下两根钢丝,所述柱体纵向每列相邻两根之间均设有一根附杆,所述附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两根钢丝固定,所述附杆的底端分别与相邻的柱体的顶端通过钢丝连接;所述大棚纵向两侧的边缘支柱顶端与其纵向相邻的中间支柱底端通过斜拉钢管固定连接,所述边缘支柱下端与所述斜拉钢管通过角钢固定连接;横向相邻的所述中间柱体每两根之间的中间部位均设有附杆,其下端通过下拉钢丝拉直固定于与地面,使得所述大棚顶部形成M型结构,其中所述下拉钢丝位于所述M型结构的最低端纵向线上,所述柱体横向之间固定间隔设置与所述柱体上纵向每列设置的上下两根钢丝平行的上下两根间隔钢丝。
[0008]其中,所述大棚还包括地锚,所述地锚包括第一地锚、第二地锚,所述柱体和所述下拉钢丝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地锚固定,所述第一地锚包括圆柱地锚体和卡件,所述卡件为两个,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圆柱地锚体,其上端为带弹性钩的结构;所述大棚四周与地连接的钢丝,通过所述第二地锚连接,所述第二地锚为两端设有豁口的长方体。[0009]其中,所述大棚的棚顶、纵向堵头、横向斜面均设有放风口,所述大棚的棚顶设置的放风口,上边用压膜槽与顶边膜连接,下边膜卷在寸管上,并超出底边膜;所述大棚的纵向堵头设置的放风口包括纵向堵头风口膜,其上端用压膜槽固定,下端将膜固定在寸管上;所述大棚的横向斜面设置的放风口,上端用压膜槽固定,下端将膜固定在寸管上。
[0010]其中,所述大棚还包括纵向设置的水槽,所述水槽设置在大棚M型结构的中心部位,所述水槽用镀锌铁板折成梯形,两边带有耳,耳与M斜线平行;所述水槽中间用附杆连接,底部用两个螺丝固定,两侧分别用3个螺丝来固定;水槽与大棚棚膜连接处设有玻璃胶胶底。
[0011]其中,所述大棚的顶部还设有遮阳网层。
[0012]其中,所述棚膜包括外膜和内膜,所述内膜为多片横向子内膜组成,在多片横向子内膜连接处设置有50cm宽的斜拉膜,当封闭时,所述子内膜与所述斜拉膜具有20度夹角,所述斜拉膜由倒三角角钢和钢丝固定;所述子内膜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卷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包括电动卷膜机、卷动杆、爬升管、所述电动卷膜机固定与所述爬升管上,所述电动卷膜机的轴端与所述卷动杆通过所述轴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卷动杆上设置有膜卡件,所述子内膜通过所述膜卡件与所述卷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爬升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子内膜设置方向平行。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新结构的大棚,棚顶采用特定连接结构的钢丝结构代替了钢结构,相应地柱体设置为钢管或水泥支柱,膜为上下两层,固定在钢丝结构上,因此,采用了新构思的结构,使得大棚总体投资成本大大较低;大棚空间利用在90%以上,土地利用率高,空间大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双层膜采用结构,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新结构下机械性较强,减少人工参与,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体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棚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向堵头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体纵向每列交叉线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体纵向附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向与纵向钢丝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体地锚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地锚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内膜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拉膜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膜机构结构示意图a ;
[0026]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膜槽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膜机构示意图b ;
[0028]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膜机构示意图c ;
[0029]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风口结构示意图a ;[0030]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风口结构示意图b ;
[0031]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风口结构示意图c ;
[0032]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口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1-横向,12-纵向,21-横向斜面,22-纵向堵头,31-角钢,32-斜拉钢管,41-斜拉交叉线,51-附杆,61-上钢丝,62-下钢丝,71-下拉钢丝,81-圆柱地锚体,82-卡件,91-第二地锚,92-豁口,101-卷动杆,102-内膜,111-斜拉膜,112-倒三角角钢,121-电动卷膜机,123-轴接头、122-爬升管,124-膜卡件,131-压膜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包括棚架以及棚膜,所述棚架包括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柱体、所述柱体上部固定上下两层钢丝结构,所述棚膜为两层,分别固定于所述上下两层钢丝结构上。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新结构的大棚,棚顶采用特定连接结构的钢丝结构代替了钢结构,相应地柱体设置为钢管或水泥支柱,膜为上下两层,固定在钢丝结构上,因此,采用了新构思的结构,使得大棚总体投资成本大大较低;大棚空间利用在90%以上,土地利用率高,空间大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双层膜采用结构,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新结构下机械性较强,减少人工参与,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柱全部由钢柱或水泥柱作为支撑,中间每排间距是
13.2米,东西间距是5米;
[0039]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四周以斜面设计,加强了风荷载,增加了大棚的安全性,斜面设计的难点在于棚架结构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棚架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斜面设计的问题。
[0040]本实用新型的顶端以波浪M形设计,充分的利用太阳的光线,增加了大棚的采光量,同样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体的棚架结构使得顶端呈M型结构。
[0041]如图3所示,纵向堵头2.2m最低柱顶和第二个柱体底部用20*2钢管(内注混凝土)斜交,此种结构可以提闻纵向堵头的风荷载能力。
[0042]如图4、图5所示,纵向柱体每列的第一根住体至第四根住体之间,每二根柱体间都有二道交叉线,最后的四根柱体同样都有二道交叉线;中间柱体,每间隔二十米就有二道斜拉交叉线。纵向柱体每二根柱体间都有一道附杆。
[004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所有纵向柱体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强整体受力强度,增加棚架稳定性。
[0044]如图6、图7所示,横向M型4.0钢丝每2.5m就有一道,在M斜拉线上,最低点处有四个附杆,中间水槽有一道。在M线的最低处,用4.0的下拉钢丝拉中心地锚,将M线拉直,形成空间结构。在上膜纵、横方向每间隔10 — IOOcm设有一道直径为2.5mm钢丝。
[0045]采用上述具体结构,可以使得大棚顶端呈M型状,从而产生有益效果。[0046]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柱体以及钢丝与地面的连接件,每根柱体下端放一个直径为350mm*150mm圆柱体混凝土垫板。每个M型最低端有一个中心线与地锚相连接。横向地锚为部分钢丝与地面连接时使用的,200mm*200mm*150mm的长方形地锚,两端是10mm*150mm的小豁口。大棚四周的钢丝由900mm*80mm*80mm方地锚固定。
[0047]采用上述地锚,首先解决了柱体以及钢丝的固定问题,另外成本也比较低,结构简单。
[0048]如图10、11、12、13、14、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层膜固定设计的方式,包括:外膜、内膜梆扎在纵、横方向每间隔10 — IOOcm设有一道直径为2.5mm钢丝上;钢丝与膜交叉点,由22#镀锌铁丝梆扎,钢丝间交叉点由18#铁丝梆扎;膜与风口和水槽口边沿由压膜槽连接。
[0049]另外,还提供了一种内膜为滑动结构的设计,其中,所述棚膜包括外膜和内膜,所述内膜为多片横向子内膜组成,在多片横向子内膜连接处设置有50cm宽的斜拉膜,当封闭时,所述子内膜与所述斜拉膜具有20度夹角,所述斜拉膜由倒三角角钢和钢丝固定;所述子内膜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卷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包括电动卷膜机、卷动杆、爬升管、所述电动卷膜机固定与所述爬升管上,所述电动卷膜机的轴端与所述卷动杆通过所述轴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卷动杆上设置有膜卡件,所述子内膜通过所述膜卡件与所述卷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爬升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子内膜设置方向平行。
[0050]牵引内膜,用电动减速机做为动力。
[0051]如图16、17、18所示,作为大棚新结构整体的一部分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放风口的结构,棚顶放风口,上边用压膜槽与顶边膜连接,下边膜卷在寸管上,并超出底边膜;纵向堵头风口膜,上端用压膜槽固定,下端将膜固定在寸管上;横向斜面放风口,上端用压膜槽固定,下端将膜固定在寸管上。放风口结构很好地实现了与大棚新结构的衔接,具有很好地通风效果。
[0052]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水槽结构,用厚度为2.3mm的镀锌铁板折成梯形,两边带有6cm耳,耳与M斜线平行。水槽长度为2600mm,每个水槽中间用附杆连接,底部用8mm的两个螺丝固定,两侧分别用3个8mm来固定。水槽连接处在安装之前,用玻璃胶打好胶底,再进行连接。
[0053]上述水槽结构是在大棚整体结构下完成,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水只能往大棚内排的缺陷,结构简单、效果较好。
[005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遮阳网层,在每个柱顶的顶部,留有5cm的螺丝,上接带有内丝的钢管,利用所述钢管铺设遮阳网层。
[00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包括棚架以及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包括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柱体、所述柱体上部固定上下两层钢丝结构,所述棚膜为两层,分别固定于所述上下两层钢丝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分布的多个柱体包括中间支柱、分布在所述中间支柱四周的长度比所述中间支柱较短的边缘支柱;所述中间支柱纵向每列位于两端的四根支柱,每两个相邻的支柱之间设有两道斜交叉线,其余的中间支柱,每间隔二十米就有二道斜拉交叉线;所述柱体纵向每列和横向每排均设有相平行的上下两根钢丝,所述柱体纵向每列相邻两根之间均设有一根附杆,所述附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两根钢丝固定,所述附杆的底端分别与相邻的柱体的顶端通过钢丝连接;所述大棚纵向两侧的边缘支柱顶端与其纵向相邻的中间支柱底端通过斜拉钢管固定连接,所述边缘支柱下端与所述斜拉钢管通过角钢固定连接;横向相邻的所述中间柱体每两根之间的中间部位均设有附杆,其下端通过下拉钢丝拉直固定于与地面,使得所述大棚顶部形成M型结构,其中所述下拉钢丝位于所述M型结构的最低端纵向线上,所述柱体横向之间固定间隔设置与所述柱体上纵向每列设置的上下两根钢丝平行的上下两根间隔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还包括地锚,所述地锚包括第一地锚、第二地锚,所述柱体和所述下拉钢丝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地锚固定,所述第一地锚包括圆柱地锚体和卡件,所述卡件为两个,其下端固定于所述圆柱地锚体,其上端为带弹性钩的结构;所述大棚四周与地连接的钢丝,通过所述第二地锚连接,所述第二地锚为两端设有豁口的长方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的棚顶、纵向堵头、横向斜面均设有放风口,所述大棚的棚顶设置的放风口,上边用压膜槽与顶边膜连接,下边膜卷在寸管上,并超出底边膜;所述大棚的纵向堵头设置的放风口包括纵向堵头风口膜,其上端用压膜槽固定,下端将膜固定在寸管上;所述大棚的横向斜面设置的放风口,上端用压膜槽固定,下端将膜固定在寸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还包括纵向设置的水槽,所述水槽设置在大棚M型结构的中心部位,所述水槽用镀锌铁板折成梯形,两边带有耳,耳与M斜线平行;所述水槽中间用附杆连接,底部用两个螺丝固定,两侧分别用3个螺丝来固定;水槽与大棚棚膜连接处设有玻璃胶胶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的顶部还设有遮阳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式双层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膜包括外膜和内膜,所述内膜为多片横向子内膜组成,在多片横向子内膜连接处设置有50cm宽的斜拉膜,当封闭时,所述子内膜与所述斜拉膜具有20度夹角,所述斜拉膜由倒三角角钢和钢丝固定;所述子内膜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卷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包括电动卷膜机、卷动杆、爬升管、所述电动卷膜机固定与所述爬升管上,所述电动卷膜机的轴端与所述卷动杆通过所述轴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卷动杆上设置有膜卡件,所述子内膜通过所述膜卡件与所述卷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爬升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子内膜设置方向平行。
【文档编号】A01G9/14GK203735171SQ20132087638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炜 申请人:天津市六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