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鹃温室幼苗间苗移栽方法

文档序号:24823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杜鹃温室幼苗间苗移栽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杜鹃温室幼苗间苗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组培后苗床的结构与建造:组培后苗床由地上部分、渗透层、人工基质和排水系统构成,培后苗床的规模大小、南北走向、间距,根据设施栽培空间和具体操作方式而定,在间苗前5-7天进行炼苗,炼苗时停止温室加热,将温室通风口打开,控制温室内部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60%-75%;选择长有2-4片真叶,且株距小于5cm的幼苗间苗移栽。
【专利说明】一种杜胃I温室幼苗间苗移栽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杜鹃种植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杜鹃温室幼苗间苗移栽方法。【背景技术】
[0002]杜鹃花是举世公认的名贵观赏花卉,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高山杜鹃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Rhododendron)中的一大类,一般是指无鳞杜鹃花亚属、有鳞杜鹃花亚属、马银花亚属中的常绿杜鹃,以及它们的杂交品种。高山杜鹃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海拔1400~4500m的沟谷阔叶林或山顶灌草丛中,其花冠硕大、颜色丰富、花姿优美、株型漂亮、四季常绿,能耐_26°C的低温,不仅是备受宠爱的年宵花,还是城乡绿化美化的优良种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我国市场上90%以上的高山杜鹃盆花基本上都从国外进口,国内企业提供的高山杜鹃种苗与进口种苗相比,质量差距较大,很难与国外竞争。
[0003]高山杜鹃的种子很小,不仅播种困难且实生苗生长良莠不齐,极易产生变异,不适合大规模繁殖。组织培养虽然具有繁殖系数高、能够有效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等优点,但其成本高、周期长、炼苗成活率低,限制了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扦插繁殖是杜鹃花繁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比利时杜鹃及其近似类型都以扦插繁殖为主,但高山杜鹃的扦插繁殖难度大,常规的扦插繁殖 生根率极低或不生根,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针对国内高山杜鹃种苗奇缺,组培繁殖成本高,不适应优良品种快速繁育的现状,如何有效提高高山杜鹃繁殖成活率,缩短育苗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高山杜鹃产业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杜鹃温室幼苗间苗移栽方法,解决以往的苗移栽后缓苗慢,成活率非常低的问题。
[0005]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杜鹃温室幼苗间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6]组培后苗床的结构与建造:组培后苗床由地上部分、渗透层、人工基质和排水系统构成,培后苗床的规模大小、南北走向、间距,根据设施栽培空间和具体操作方式而定,小型温室内制造简单的组培后苗床为1:150的南北走向且南高北低的斜坡面,四面使用空心砖和砼柱组合成的组培后苗床,苗床内部宽为75~120cm、高6~15cm、长7~15m,组培后苗床中部开挖渗透层,宽5~29cm,深2~46cm,经渗透层将废弃的液体排出,组培后苗床内部铺设标准的空心砖,以防止基质的渗透、流失;
[0007]在间苗前5-7天进行炼苗,炼苗时停止温室加热,将温室通风口打开,控制温室内部的温度为25-30°C、相对湿度60%-75% ;.选择长有2_4片真叶,且株距小于5cm的幼苗间苗移栽;
[0008]营养土按照草炭:园土:珍珠岩:腐熟牛粪=1~3:1~3:1~3的重量比例配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高3cm~4cm,有3条~4条完整根系的优质种苗,移栽时,轻轻取出组培苗,放入清水中洗净根部培养基,再在800倍~1000倍氯霉素或百菌清溶液中浸泡5min~6min,之后立即植入穴盘内,I穴I苗,种苗要分级处理,大苗小苗分开栽植,栽植深度以埋住根系不倒伏为宜,轻轻压实,防止“淹苗”或“浮苗”现象,栽好后将穴盘置于苗床上,立即浇透水;
[0009]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的调控:白天温度控制在20°C~25°C,晚上控制在20°C左右,适当遮阴,移栽I周内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1x以下,之后逐渐提高光照强度,但不能使阳光直射幼苗,前2周,每天进行人工喷水或利用雾喷系统进行喷雾以保持基质表面微湿和植株叶片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2周后,适当减少喷雾次数,空气湿度逐渐降至85%左右,保证苗木不萎蔫。当组培苗出现高生长或长出新叶时说明小苗已经长出新根,之后可对小苗进行常规管理;
[0010]肥水管理和病害防治:幼苗期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质中分布较浅,不耐干旱,应每天喷水2次~3次,保持基质湿润,以促发新根,I个月后进行叶面喷肥,病虫害防治:生产中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常擦洗地面绿苔,喷洒75%百菌清,或每隔IOd左右喷I次2500倍~3000倍氯霉素或新植霉素,每种药剂最多使用3次,最好进行交叉使用,以降低病、虫的耐药性,此阶段幼苗容易被蚜虫侵害,特别是新发的幼叶。可选用黄色板涂重油诱粘,或一遍净2500倍~3000倍液,或天霸800倍~1600倍液等进行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组培后苗床的结构与建造:组培后苗床由地上部分、渗透层、人工基质和排水系统构成,培后苗床的规模大小、南北走向、间距,根据设施栽培空间和具体操作方式而定,小型温室内制造简单的组培后苗床为1:150的南北走向且南高北低的斜坡面,四面使用空心砖和砼柱组合成的组培后苗床,苗床内部宽为75~120cm、高6~15cm、长7~15m,组培后苗床中部开挖渗透层,宽5~29cm,深2~46cm,经渗透层将废弃的液体排出,组培后苗床内部铺设标准的空心砖,以防止基质的渗透、流失;
[0012]在间苗前5-7天进行炼苗,炼苗时停止温室加热,将温室通风口打开,控制温室内部的温度为25-30°C、相对湿度60%-75% ;.选择长有2_4片真叶,且株距小于5cm的幼苗间苗移栽;
[0013]营养土按照草炭:园土:珍珠岩:腐熟牛粪=1~3:1~3:1~3的重量比例配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高3cm~4cm,有3条~4条完整根系的优质种苗,移栽时,轻轻取出组培苗,放入清水中洗净根部培养基,再在800倍~1000倍氯霉素或百菌清溶液中浸泡5min~6min,之后立即植入穴盘内,I穴I苗,种苗要分级处理,大苗小苗分开栽植,栽植深度以埋住根系不倒伏为宜,轻轻压实,防止“淹苗”或“浮苗”现象,栽好后将穴盘置于苗床上,立即浇透水;
[0014]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的调控:白天温度控制在20°C~25°C,晚上控制在20°C左右,适当遮阴,移栽I周内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1x以下,之后逐渐提高光照强度,但不能使阳光直射幼苗,前2周,每天进行人工喷水或利用雾喷系统进行喷雾以保持基质表面微湿和植株叶片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2周后,适当减少喷雾次数,空气湿度逐渐降至85%左右,保证苗木不萎蔫。当组培苗出现高生长或长出新叶时说明小苗已经长出新根,之后可对小苗进行常规管理;
[0015]肥水管理和病害防治:幼苗期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质中分布较浅,不耐干旱,应每天喷水2次~3次,保持基质湿润,以促发新根,I个月后进行叶面喷肥,病虫害防治:生产中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常擦洗地面绿苔,喷洒75%百菌清,或每隔IOd左右喷I次2500倍~3000倍氯霉素或新植霉素,每种药剂最多使用3次,最好进行交叉使用,以降低病、虫的耐药性,此阶段幼苗容易被蚜虫侵害,特别是新发的幼叶。可选用黄色板涂重油诱粘,或一遍净2500倍~3000倍液,或天霸`800倍~1600倍液等进行防治。
【权利要求】
1.一种杜鹃温室幼苗间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组培后苗床的结构与建造:组培后苗床由地上部分、渗透层、人工基质和排水系统构成,培后苗床的规模大小、南北走向、间距,根据设施栽培空间和具体操作方式而定,小型温室内制造简单的组培后苗床为1:150的南北走向且南高北低的斜坡面,四面使用空心砖和砼柱组合成的组培后苗床,苗床内部宽为75~120cm、高6~15cm、长7~15m,组培后苗床中部开挖渗透层,宽5~29cm,深2~46cm,经渗透层将废弃的液体排出,组培后苗床内部铺设标准的空心砖,以防止基质的渗透、流失; (2)在间苗前5-7天进行炼苗,炼苗时停止温室加热,将温室通风口打开,控制温室内部的温度为25-30°C、相对湿度60%-75% ;.选择长有2_4片真叶,且株距小于5cm的幼苗间苗移栽; (3)营养土按照草炭:园土:珍珠岩:腐熟牛粪=1~3:1~3:1~3的重量比例配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高3cm~4cm,有3条~4条完整根系的优质种苗,移栽时,轻轻取出组培苗,放入清水中洗净根部培养基,再在800倍~1000倍氯霉素或百菌清溶液中浸泡5min~6min,之后立即植入穴盘内,I穴I苗,种苗要分级处理,大苗小苗分开栽植,栽植深度以埋住根系不倒伏为宜,轻轻压实,防止“淹苗”或“浮苗”现象,栽好后将穴盘置于苗床上,立即浇透水; (4)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光照的调控:白天温度控制在20°C~25°C,晚上控制在20°C左右,适当遮阴,移栽I周内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1x以下,之后逐渐提高光照强度,但不能使阳光直射幼苗,前2周,每天进行人工喷水或利用雾喷系统进行喷雾以保持基质表面微湿和植株叶片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2周后,适当减少喷雾次数,空气湿度逐渐降至85%左右,保证苗木不萎蔫。当组培苗出现高生长或长出新叶时说明小苗已经长出新根,之后可对小苗进行常规管理; (5)肥水管理和病害防治:幼苗期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质中分布较浅,不耐干旱,应每天喷水2次~3次,保持基质湿润,以促发新根,I个月后进行叶面喷肥,病虫害防治:生产中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常擦洗地面绿苔,喷洒75%百菌清,或每隔IOd左右喷I次2500倍~3000倍氯霉素或新植霉素,每种药剂最多使用3次,最好进行交叉使用,以降低病、虫的耐药性,此阶段幼苗容易被蚜虫侵害,特别是新发的幼叶。可选用黄色板涂重油诱粘,或一遍净2500倍~3000倍液,或天霸800倍~1600倍液等进行防治。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814736SQ201410083648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徐华超, 许亚峰, 谢淮北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