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叶韭花序采收方法

文档序号:252829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叶韭花序采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调味品采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细叶韭人工栽培条件下花序采收时不能保证花序品质,商品质量差,且产量得不到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细叶韭花采收方法。初花期到盛花期选择80%-10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开花后期选择60%-9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且采摘的花序不带水滴;先采摘边缘花序,再采摘中部花序;地面花序与植株上的花序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所述容器为藤条编制的竹篮或箩筐。本发明方法,有效避免了将花薹茎秆混入采收的花序中,提高了采收的产品的品质、质量得到了保证,且商品性状良好,收获产量高,也有效的控制了采收的花序品质的一致性。有效地解决细叶韭花序采收中存在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细叶韭花序采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调味品采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细叶韭花序采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细叶韭(Allium tenuissimum L.)俗称麻麻花,杂麻花等。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百合科,葱属。多年生细叶韭植株6月底开始见花,7月上旬初花期,7月中旬进入盛花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细叶韭做调味品食用的部分为花序,由10~60朵小花组成,同一个花序中,各小花生育进程相差较大,外部小花发育较早,内部较晚,开花次序是近外部小花先开,中间最晚,往往是近外部小花开花结实,外部小花正在开放,而内部小花尚在花蕾孕育之中,花序花期较长,一般在20~30d左右。同一簇植株,主分蘖花序先开花,上一年形成的分蘖后开花,先后相差在25~30d左右。
[0003]细叶韭花营养丰富,芳香诱人,适口性好,是优良牧草,也是解毒植物,当牲畜误食醉马豆等有毒草类后,牧民常喂以细叶韭等葱属植物解毒;细叶韭为须根系,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耐瘠薄,生长能力强,是很好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植物;同时细叶韭花花色洁白或淡紫,花期长,是良好的观赏植物;细叶韭的花序作为北方地区传统调味品,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是陕北人民的嗜好性食用调味品;细叶韭还可以作为蔬菜,春夏采嫩叶,可做馅、炒食、凉拌,味道鲜美,经常食用还有补肾壮阳等功效。
[0004]细叶韭人工栽培条件下,花序的采收,国内外有关文献尚无报道,既无采收标准,也没有可供参考的技术指导,随意性很大,花序的品质、颜色得不到保证。为了保证细叶韭花序品质,提高商品质量,同时又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我们对人工栽培条件下细叶韭开花规律、花序特性、采收方法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采收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细叶韭花序采收中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了解决细叶韭人工栽培条件下花序采收时不能保证花序品质,商品质量差,且产量得不到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细叶韭花采收方法。
[0006]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细叶韭花采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初花期到盛花期选择80%-10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开花后期选择60%-9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且采摘的花序不带水滴;
(2)选择采收顺序:先采摘边缘花序,再采摘中部花序;
(3)选择存放地点:地面花序与植株上的花序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
[0007]所述容器为藤条编制的竹篮或萝筐。
[0008] 细叶韭花序由几十朵小花组成,各小花开花时间很不一致,前后相差20余天,最后小花开放时,前面开花的已经产生种子,影响花序品质;而采收过老、过嫩都会影响细叶韭花序的色泽、品质。采收过早,花序较嫩,有机物积累较少,产量较低;采收过晚,产生了种子,影响细叶韭花序品质、风味。初花期到盛花期,细叶韭花序中小花开发集中,选择80%-10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盛花期花序太多,且开花较快,采摘的花序以不影响下部花序生长为度采收;开花后期,开花与种子形成同时进行,选择60%-90%小花开发的花序进行采摘;此时收获产量较高,色泽好,风味较佳。采摘时不能带水,包括露水和雨水也不可以存在;因为带水的花序不仅不利于保存;而且由于水分冲洗掉一部分小花色素,晾干后细叶韭花序颜色由粉红色变白、变黄,商品性状变差。
[0009]细叶韭人工移栽时按穴种植,每穴20~30株,随着栽培年限的推进,植株分蘖的不断发生,群体会变得很大,达到每平米1500~2000株,甚至更多。开花时花序重重叠叠,覆盖于植株上面,且花薹交错,采收次序不当,就会将花薹折断,把无用的花薹茎杆混杂于花序中,影响品质,因而采收次序要合理,先采收边缘花序,再进行中部花序的收获;有效的避免了将无用的花薹茎杆混入采收好的花序中,提高了采收的商品的品质。
[0010]由于下雨等原因,地表土壤容易冲溅到地表花序上,造成污染,因此,将地表花序和植株上的花序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避免了商品的污染以及避免了商品品质变差的问题。
[0011]细叶韭花的采收应在晴天细叶韭花序上的露水蒸发干后进行,不应该在雨后或有露水时采收,因为在此情况下采收的花序带有水分,带水的花序不仅不利于保存,而且由于水分冲洗掉一部分小花色素,晾干后细叶韭花序由粉红色变白、变黄,商品性状变差。
[0012]细叶韭花序采收属于新鲜收获,收获后花序仍然进行呼吸,放置工具不合理也会影响收获质量。塑料袋放置,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小气候,袋内局部温度升高,花序呼吸加快,除消耗养分外,水分不能散发,凝聚于袋壁和花序上,也会降低花序质量;采用尼龙沙袋放置,由于没有隔断与土壤的接触,增加底部花序的污染;所采的花序放置在用藤条编制的竹篮、萝筐的容器中,既可以减少底部污染,又避免凝结水分,保证了花序的质量。本发明也也适用于葱属其它植物人工栽培条件下的花序采收。
[0013]细叶韭花序作为调味品,首先要保证花序品质,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采收的细叶韭花序,色泽粉红,香味纯正,质量得到了保证,商品性状良好,且收获产量较高,有效控制采收的花序品质一致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0015]一种细叶韭花采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初花期到盛花期选择80%-10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开花后期选择60%-9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且采摘的花序不带水滴;初花期到盛花期,细叶韭花序中小花开发集中,选择80%-10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盛花期花序太多,且开花较快,采摘的花序以不影响下部花序生长为度采收;开花后期,开花与种子形成同时进行,选择60%-90%小花开发的花序进行采摘;
(2)选择采收顺序:先采摘边缘花序,再采摘中部花序,防止花薹茎杆混入采收好的花序中;
(3)选择存放地点:地面花序与植株上的花序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
[0016]所述容器为藤条编制的竹篮或萝筐。
[0017]细叶韭花序由几十朵小花组成,各小花开花时间很不一致,前后相差20余天,最后小花开放时,前面开花的已经产生种子,影响花序品质;而采收过老、过嫩都会影响细叶韭花序的色泽、品质。采收过早,花序较嫩,有机物积累较少,产量较低;采收过晚,产生了种子,影响细叶韭花序品质、风味。初花期到盛花期,细叶韭花序中小花开发集中,选择80%-10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盛花期花序太多,且开花较快,采摘的花序以不影响下部花序生长为度采收;开花后期,开花与种子形成同时进行,选择60%-90%小花开发的花序进行采摘;此时收获产量较高,色泽好,风味较佳。采摘时不能带水,包括露水和雨水也不可以存在;因为带水的花序不仅不利于保存;而且由于水分冲洗掉一部分小花色素,晾干后细叶韭花序颜色由粉红色变白、变黄,商品性状变差。
[0018]细叶韭人工移栽时按穴种植,每穴20株,随着栽培年限的推进,植株分蘖的不断发生,群体会变得很大,达到每平米1500~2000株,甚至更多。开花时花序重重叠叠,覆盖于植株上面,且花薹交错,采收次序不当,就会将花薹折断,把无用的花薹茎杆混杂于花序中,影响品质,因而采收次序要合理,先采收边缘花序,再进行中部花序的收获;有效的避免了将无用的花薹茎杆混入采收好的花序中,提高了采收的商品的品质。
[0019]由于下雨等原因,地表土壤容易冲溅到地表花序上,造成污染,因此,将地表花序和植株上的花序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避免了商品的污染以及避免了商品品质变差的问题。
[0020]细叶韭花序采收属于新鲜收获,收获后花序仍然进行呼吸,放置工具不合理也会影响收获质量。塑料袋放置,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小气候,袋内局部温度升高,花序呼吸加快,除消耗养分外,水分不能散发,凝聚于袋壁和花序上,也会降低花序质量;采用尼龙沙袋放置,由于没有隔断与土壤的接触,增加底部花序的污染;所采的花序放置在用藤条编制的竹篮、萝筐的容器中 ,既可以减少底部污染,又避免凝结水分,保证了花序的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细叶韭花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初花期到盛花期选择80%-10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开花后期选择60%-90%的小花开花的花序进行采摘,且采摘的花序不带水滴; 选择采收顺序:先采摘边缘花序,再采摘中部花序; 选择存放地点:地面花序与植株上的花序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叶韭花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藤条编制的竹篮或 萝筐。
【文档编号】A01D91/04GK103988641SQ20141019734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张未芳, 栗利元, 郑联寿, 邢荣平 申请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