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具体包括先将落叶松在大田直播育苗,再将一年生落叶松幼苗移栽容器育苗。本发明将大田直播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取长避短,充分利用资源,延长了造林时间,节省土地使用量,使造林不受季节限制,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专利说明】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属于林业生产【技术领域】,涉及树木的育苗造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落叶 松两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落叶松(Lariz例)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其具有生长快,树干通直, 节少,材质坚韧,纹理直,耐腐朽等优点,适宜作建筑、电杆、桥梁、舟车、枕木、矿柱、家具、器 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使用。落叶松耐寒、喜光、耐干旱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是我国 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属于三大针叶用材林 树种之一,是山地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良好树种。
[0003] 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是营建速生丰产林的关键技术。目前落叶松育苗多采用大 田高床直播育苗,裸根苗造林,许多林业工作者对落叶松大田育苗进行了研究,而且技术比 较成熟,如王志波等(《内蒙古林业科技》2013年第2期:华北落叶松育苗丰产技术研究)从 圃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方法和时间、苗期抚育管理等几个关键环节对华北落叶松育苗技 术进行研究,总结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育苗技术;任凤琴等(《绿 色科技》2013年10期:兴安落叶松育苗及切根技术)详细介绍了兴安落叶松采种、育苗一系 列的技术措施及切根技术。
[0004] 目前随着造林绿化工程的推进,待造林地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 裸根苗造林普遍存在"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容器苗造林具有成活率和保存率高、造林 季节长、缓苗期短、前期苗木生长快等优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韩清等(《青海农林 科技》2001年第1期:油松和落叶松容器育苗及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了落叶松容器苗和裸 根苗造林对比试验,落叶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25. 79Γ26. 3%,造林保 存率高24. 39Γ28%,而且容器苗没有明显的缓苗现象,造林初期幼树生长量高于非容器苗造 林。因此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难以保证情况下,要想提高造林质量,有必要采用容器苗造 林。近年来不少人对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如张守连(《林业勘查设计》2014年 第1期:落叶松容器育苗培养技术)、樊亚鹏等(《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华北落叶松 容器育苗技术初探)、李敏等(《甘肃科技》2008年第24卷第16期:日本落叶松容器育苗技 术研究)、张强等(《北京农业》2011年12月下旬刊),但是落叶松幼苗期喜阴,需要适当遮阴 生长更好,王志波等(《内蒙古林业科技》2013年第2期:华北落叶松育苗丰产技术研究)研 究认为,落叶松播种苗最佳密度为每平方米500?600株,幼苗生长最好,产量最高。
[0005] 由此可见,目前现有的落叶松大田直播育苗方法单位面积产苗量高,节约土地,但 造林成活率低;容器直播苗造林成活率高,但存在着单位面积产苗量低,浪费土地等问题。 寻找一种既可以节约土地用量以及提高造林成活率的育苗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落叶松的育苗技术中存在浪费 土地和造林成活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延长造林时间,节省土地使用量,提高造林成活 率,造林不受季节限制,苗木强壮的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落叶松大田直播育苗 (1) 种子的采集:在落叶松球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及时采收,采收后放在阳光下晒 至球果开裂脱出种子,然后去除种翅和杂质后晾晒,使其含水率89Γ9%间,放入冷库中储 存; (2) 苗床准备:在3月底~4月初,选择向阳、平坦、浇水设施齐备的地块,整地做苗床, 苗床采用高床,兼做排水沟和灌水渠; (3) 种子催芽与播种:在4月下旬飞月上旬气温达到1(T15°C时播种,播种前5~7d进 行种子催芽,先用〇. 29ΓΟ. 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 5~2h消毒,再用4(T50°C温水浸种,搅 拌至2(T30°C时放置24~30h,捞出后掺入等量粒径小于1mm的干净细河沙,放在背风向阳的 地方进行催芽,保持湿润,待种子有1/3~1/2裂嘴露白时即可播种,播前3?5d苗床喷1次 透水,待半干半湿时播种,采用撒播的方法,把种子均匀撒入床面,然后用木滚来回压2遍, 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覆〇. 5~lcm厚的细沙,再镇压一遍,然后立即喷水,以后每天喷水 保持床面湿润,10?15d出苗; (4) 管理: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要保持床面湿润;速生期应见干见湿,浇则浇透; 追肥结合浇水进行,以氮肥为主,8月中旬停止使用氮肥,叶面喷施一次0. 2%磷酸二氢钾,7 月以前,每周要喷〇. 1%硫酸亚铁1次,幼苗出齐后间除过密小苗,保持幼苗均匀分布,株距 3?4cm,最终每平方米留苗600?800株; 步骤二将步骤一方法获得的一年生落叶松幼苗移栽容器育苗 (5) 容器育苗基质的配制:基质原料选自香菇渣、牛粪或污水污泥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基质原料经过腐熟发酵,过5_筛后,配合田园土作为容器育苗基质,既得; (6) 移栽:3月下旬~4月上中旬,将1年生落叶松幼苗定植于装有育苗基质的营养钵 中,移栽前首先对幼苗修根,即剪断过长根、受伤根,使其长度适宜容器栽培,修根后苗木根 系蘸生根粉泥浆,然后栽入容器中; (7) 移栽后管理:移栽后及时浇透水,间隔3~5d再浇一次,以后减少浇水次数但一定要 浇透,以见干见湿为度; (8) 苗木出圃:容器苗出圃前疒10d停止浇水,出圃时容器育苗基质含水率以609Γ80% 为宜。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容器育苗基质的配方选自以下体积百分比的任一种: A. 30%?50%香菇渣+50%?70%田园土; B. 25%香菇渣+25%牛粪+50%田园土; C. 20%?30%污水污泥+709Γ80%田园土。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容器育苗基质的配方选自以下体积比的任一种: D. 香菇渣:田园土 =4:6 ; E. 城市污水污泥:田园土 =2:8。
[0010] 进一步的,步骤⑵所述的高床为:床面宽10(Tl20cm,高15cm,畦长20?30m,床 间步道宽40cm。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的生根粉泥浆通过以下方式配制:用ABT6号生根粉每 5g兑水15~20kg,加入细土,搅拌成稀粥样泥浆。
[0012] 为了寻找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适合落叶松的育苗方法,本申请发明人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尝试,在此过程中惊奇的发现从大田向容器中移栽时间的选择和 容器育苗的基质尤其重要,发明人经过深入的观察和摸索,得到了本发明的各步骤协同的 达到最后效果的技术方案。
[0013] 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发现采种期适宜与否对种子的质量影响很大,而且落叶松球 果成熟后种鳞容易开裂,种粒轻、有翅,短期内便极易飞散,从成熟到飞散15~20d,为了保证 种子的优良品质,球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要及时采收。
[0014] 本发明中,将1年生落叶松幼苗定植于营养钵中,移栽前首先对幼苗修根,即剪断 过长根、受伤根,使其长度适宜容器栽培,既可以避免损伤根系感染、腐烂,又可以促发更多 的须根,经试验适当修根可以使须根数量提高40%左右。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大田直播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长避短,充分利用资源, 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本发明与目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大田直播育苗法比,落叶松 幼苗生长更健壮,根系更发达,侧根数是大田直播苗的1. 2~1. 5倍,而且容器苗造林不受季 节限制,造林后不缓苗,造林成活率提高26%左右,保存率也大大提高;与普通的容器育苗 技术相比,第一年减少409Γ50%的土地利用面积,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 落叶松1年生苗较容器直播苗健壮,第二年移栽入容器中时对幼苗进行修根,可以促发更 多新的须根,提高造林效果,延长造林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实施例1 育苗前一年秋季8、月,在落叶松球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要及时采收。采收后放在 阳光下暴晒,每天翻动:Γ4次,5~7d球果开裂时轻轻敲打使种子脱出,然后将种子装入袋中 搓擦去翅,清除杂质充分晾晒,使其含水率89Γ9%间,放入冷库中储存。
[0018] 育苗第一年4月初,选择向阳、平坦、浇水设施齐备的地块,整地做床,苗床采用高 床,床面宽10(Tl20cm,高15cm,畦长20?30m,床间步道宽40cm,兼做排水沟和灌水渠。播 种前3?5d苗床喷1次透水,待半干半湿时播种。
[0019] 4月下旬飞月上旬气温达到1(T15°C时播种,播种前5~7d进行种子催芽,具体催 芽方法为:先用〇. 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消毒,再用40°C温水浸种,搅拌至2(T30°C时 放置24h,捞出后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进行催芽,保持湿润,待种子有1/3露白时播种。采 用撒播的方法,把种子均匀撒入床面,然后用木滚来回压2遍,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覆 0. 5cm厚的细沙,再镇压一遍,然后立即喷水,以后每天喷水保持床面湿润,干土层不能超过 种子层,10?15d出苗。
[0020] 幼苗出齐后间除过密小苗,保持幼苗均匀分布,株距3~4Cm。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 期要适量勤浇,保持床面湿润;速生期应见干见湿,浇则浇透。追肥结合浇水进行,前期以 氮肥为主,8月中旬停止使用氮肥,喷施一次0. 2%磷酸二氢钾。出苗后到7月,及时喷0. 1% 硫酸亚铁、多菌灵等药剂,防治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等。初冬需要灌冻水,可以将苗木出圃假 植。
[0021] 育苗第二年3月底~4月初,将1年生落叶松幼苗移栽到营养钵中。移栽前首先对 幼苗修根,剪断过长根、损伤根,使其长度适宜容器栽培,用ABT6号生根粉5g兑水15~20kg, 加入细土制成泥浆蘸根,然后栽入lOcmX 15cm的营养钵中。容器育苗复配基质依据就地取 材的原则,选择香菇渣:田园土 =4:6 (体积比)作为容器育苗基质,所有的原料经过腐熟发 酵,过5_筛,混匀即可。移栽后及时浇透水,间隔3~5d再浇一次,以后减少浇水次数但一 定要浇透。生长期内及时拔除杂草,进行病虫害防治。造林出圃前控水,出圃时容器育苗基 质含水率60%?80%。
[0022] 效果例1 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育苗方式和传统的大田育苗及容器直播育苗的造林试验结果进 行对比,具体见表1。
【权利要求】
1. 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落叶松大田直播育苗 (1) 种子的采集:在落叶松球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及时采收,采收后放在阳光下晒 至球果开裂脱出种子,然后去除种翅和杂质后晾晒,使其含水率89Γ9%间,放入冷库中储 存; (2) 苗床准备:在3月底~4月初,选择向阳、平坦、浇水设施齐备的地块,整地做苗床, 苗床采用高床,兼做排水沟和灌水渠; (3) 种子催芽与播种:在4月下旬飞月上旬气温达到1(T15°C时播种,播种前5~7d进 行种子催芽,先用〇. 29ΓΟ. 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 5~2h消毒,再用4(T50°C温水浸种,搅 拌至2(T30°C时放置24~30h,捞出后掺入等量粒径小于1mm的干净细河沙,放在背风向阳的 地方进行催芽,保持湿润,待种子有1/3~1/2裂嘴露白时即可播种,播前3?5d苗床喷1次 透水,待半干半湿时播种,采用撒播的方法,把种子均匀撒入床面,然后用木滚来回压2遍, 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覆〇.5~lcm厚的细沙,再镇压一遍,然后立即喷水,以后每天喷水 保持床面湿润,10?15d出苗; (4) 管理:在出苗期和幼苗生长初期要保持床面湿润;速生期应见干见湿,浇则浇透; 追肥结合浇水进行,以氮肥为主,8月中旬停止使用氮肥,叶面喷施一次0. 2%磷酸二氢钾,7 月以前,每周要喷〇. 1%硫酸亚铁1次,幼苗出齐后间除过密小苗,保持幼苗均匀分布,株距 3?4cm,最终每平方米留苗600?800株; 步骤二将步骤一方法获得的一年生落叶松幼苗移栽容器育苗 (5) 容器育苗基质的配制:基质原料选自香菇渣、牛粪或污水污泥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基质原料经过腐熟发酵,过5_筛后,配合田园土作为容器育苗基质,既得; (6) 移栽:3月下旬~4月上中旬,将1年生落叶松幼苗定植于装有育苗基质的营养钵 中,移栽前首先对幼苗修根,即剪断过长根、受伤根,使其长度适宜容器栽培,修根后苗木根 系蘸生根粉泥浆,然后栽入容器中; (7) 移栽后管理:移栽后及时浇透水,间隔3~5d再浇一次,以后减少浇水次数但一定要 浇透,以见干见湿为度; (8) 苗木出圃:容器苗出圃前疒10d停止浇水,出圃时容器育苗基质含水率以609Γ80% 为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容 器育苗基质的配方选自以下体积百分比的任一种: A. 30%?50%香菇渣+50%?70%田园土; B. 25%香菇渣+25%牛粪+50%田园土; C. 20%?30%污水污泥+709Γ80%田园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容 器育苗基质的配方选自以下体积比的任一种: D. 香菇渣:田园土 =4:6 ; E. 城市污水污泥:田园土 =2:8。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 高床为:床面宽10(Tl20cm,高15cm,畦长20?30m,床间步道宽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落叶松两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 的生根粉泥浆通过以下方式配制:用ABT6号生根粉每5g兑水15~20kg,加入细土,搅拌成 稀粥样泥浆。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041299SQ20141029603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王春荣, 毕君, 刘国臣, 高红真, 武亚敬, 王超, 杨靖宇 申请人: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