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瓜侧芽嫁接的方法

文档序号:259689阅读:1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冬瓜侧芽嫁接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生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冬瓜侧芽嫁接的方法,是待冬瓜苗生长至8~10节时,除去顶芽,以促生侧芽;待侧芽长至3~5cm时,直接切下作为接穗;待南瓜苗长至2片子叶完全张开即可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后即时浇水,注意防止伤口沾水,然后覆盖遮阴网;嫁接成活后按常规育苗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待接穗长至三片叶后即可大田移栽。本发明嫁接操作简单,采用冬瓜侧芽为接穗,打破现有一对一的嫁接模式,能大幅度降低嫁接苗生产成本,所得嫁接苗具有成活率高、抗病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为推动冬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专利说明】一种冬瓜侧芽嫁接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生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嫁接方法,具体是一种冬瓜侧芽嫁接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冬瓜(学名:Benincasa hispida(Thunb. )Cogn.)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葫芦目、葫芦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也称冬瓜,为球形或长圆柱形,包括果肉、瓤和籽,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不含脂肪,膳食纤维高 达0.8%,营养丰富而且结构合理,营养质量指数表明,冬瓜为有益健康的优质食物。
[0003] 冬瓜主产区由于多年连作,枯萎病、和南方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日趋严重,影响了 冬瓜产量与效益,制约了冬瓜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植株抗性,降低枯萎病、疫病、霜 霉病发生率,生产上利用其它瓜类与冬瓜嫁接亲和性好的特点,以南瓜或葫芦瓜为砧木,冬 瓜种苗为接穗,采用一对一的嫁接方式进行嫁接(即以一株砧木苗对应一株接穗苗,利用 顶接法或靠接法,把冬瓜苗的根削掉,将冬瓜苗嫁接到砧木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嫁 接苗栽培可以有效防治土传病害,提高丰产性,不仅解决了冬瓜连作障碍的问题,而且产量 高,品质好。随着冬瓜嫁接苗的成功推广,原来的传统自根苗已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冬瓜 嫁接苗推广覆盖率已占到栽培面积的50?60%。
[0004] 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冬瓜种子价格高、种子出芽率低等因素的影响,采用 现有一对一模式嫁接的冬瓜嫁接苗数量少,劳动力成本高,导致其价格上涨,增加了冬瓜种 植成本,严重影响冬瓜嫁接苗栽培应用推广,阻滞冬瓜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冬瓜侧芽嫁接的方法,采用冬瓜 侧芽为接穗,打破现有一对一的嫁接模式,实现"一粒种子"生产"多株嫁接苗",能大幅度降 低嫁接苗生产成本,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从而为推动冬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 展提供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 -种冬瓜侧芽嫁接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0008] 1、将冬瓜种子按传统培育方式进行培育育苗,待冬瓜苗生长至8?10节时,除去 顶芽,以促生一级侧芽。
[0009] 2、待一级侧芽长至3?5cm时,直接切下,作为接穗;或者一级侧芽长至3?5节 时,除去顶芽,以促生二级侧芽;二级侧芽长至3?5cm时,切下,作为接穗。
[0010] 3、将南瓜种子按常规培育方式进行培育育苗,待南瓜苗长至2片子叶完全张开即 可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先将砧木的两片子叶各剪掉一半,去除其生长点,再用竹签沿着砧木 一侧子叶基部斜向下插入到另一子叶下部〇. 4?0. 6cm处,竹签插入方向与砧木茎夹角为 40?50度,插时要求竹签不刺破表皮。
[0011] 4、将切下的接穗(冬瓜侧芽)下端削成0.5?0.7cm长楔形,然后拔出砧木上的 竹签,迅速将接穗(冬瓜侧芽)斜面向下插入,并用手轻按使接触面结合紧密,使砧木与接 穗吻合。
[0012] 5、嫁接后覆盖薄膜保湿,遮盖3?7天,加盖遮阴网,浇水注意防止伤口沾水;嫁接 成活后(12?17天),然后按常规育苗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待接穗长至三片叶后即可大田移 栽。
[0013] 本发明嫁接操作简单,采用冬瓜侧芽为接穗,打破现有一对一的嫁接模式,实现 "一粒种子"生产"多株嫁接苗",能大幅度降低嫁接苗生产成本,所得嫁接苗具有成活率高、 抗病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为推动冬瓜产业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 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 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15] 实施例一
[0016] 1、取冬瓜种子50粒按传统培育方式进行培育育苗,待冬瓜苗生长至8节时,除去 顶芽,以促生一级侧芽。
[0017] 2、待一级侧芽长至3?5cm时,选取生长健壮的一级侧芽200个,直接切下,作为 接糖,备用。
[0018] 3、取南瓜种子按常规培育方式于育苗盘进行育苗,待南瓜苗长至2片子叶完全张 开时,选取生长健壮的幼苗200株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先将砧木的两片子叶各剪掉一半,去 除其生长点,再用竹签沿着砧木一侧子叶基部斜向下插入到另一子叶下部0. 5cm处,竹签 插入方向与砧木茎夹角为45度,插时要求竹签不刺破表皮。
[0019] 4、将切下的接穗(冬瓜侧芽)下端削成0.5?0.7cm长楔形,然后拔出砧木上的 竹签,迅速将接穗(冬瓜侧芽)斜面向下插入,并用手轻按使接触面结合紧密,用芽接绳捆 绑伤口,使砧木与接穗吻合。
[0020] 5、嫁接后覆盖薄膜保湿(遮盖3?7天),加盖遮阴网,浇水时注意防止伤口沾水; 然后按常规育苗管理方式进行管理,12?17天待接穗长至3片真叶后即可大田移栽。记录 各项指标,结果见表1、表2、表3。
[0021] 实施例二
[0022] 1、取冬瓜种子30粒按传统培育方式进行培育育苗,待冬瓜苗生长至10节时,除去 顶芽,以促生一级侧芽。
[0023] 2、待一级侧芽长至3?5cm时,除去顶芽,以促生二级侧芽;二级侧芽长至3?5cm 时,选取生长健壮的二级侧芽200个,直接切下,作为接穗,备用。
[0024] 3、取南瓜种子按常规培育方式于育苗盘中进行育苗,待南瓜苗长至2片子叶完全 张开时,选取生长健壮的幼苗200株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先将砧木的两片子叶各剪掉一半, 去除其生长点,再用竹签沿着砧木一侧子叶基部斜向下插入到另一子叶下部0. 4cm处,竹 签插入方向与砧木茎夹角为40度,插时要求竹签不刺破表皮。
[0025] 4、将切下的接穗(冬瓜侧芽)下端削成0.5?0.7cm长楔形,然后拔出砧木上的 竹签,迅速将接穗(冬瓜侧芽)斜面向下插入,并用手轻按使接触面结合紧密,使砧木与接 穗吻合。
[0026] 5、嫁接后覆盖薄膜保湿(遮盖3?7天),加盖遮阴网,浇水时注意防止伤口沾水; 嫁接成活后,然后按常规育苗管理方式进行管理,12?17天待接穗长至3片真叶后即可大 田移栽。记录各项指标,结果见表1、表2、表3。
[0027] 实施例三
[0028] 1、取冬瓜种子20粒按传统培育方式进行培育育苗,待冬瓜苗生长至9节时,除去 顶芽,以促生一级侧芽。
[0029] 2、待一级侧芽长至3?5cm时,除去顶芽,以促生二级侧芽;二级侧芽长至3?5cm 时,选取生长健壮的二级侧芽200个,直接切下,作为接穗,备用。
[0030] 3、取南瓜种子按常规培育方式于育苗盘中进行育苗,待南瓜苗长至2片子叶完全 张开时,选取生长健壮的幼苗200株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先将砧木的两片子叶各剪掉一半, 去除其生长点,再用竹签沿着砧木一侧子叶基部斜向下插入到另一子叶下部0. 4cm处,竹 签插入方向与砧木茎夹角为50度,插时要求竹签不刺破表皮。
[0031] 4、将切下的接穗(冬瓜侧芽)下端削成0.5?0.7cm长楔形,然后拔出砧木上的 竹签,迅速将接穗(冬瓜侧芽)斜面向下插入,并用手轻按使接触面结合紧密,使砧木与接 穗吻合。
[0032] 5、嫁接后覆盖薄膜保湿(遮盖3?7天),加盖遮阴网,浇水时注意防止伤口沾水; 嫁接成活后按常规育苗管理方式进行管理,12?17天待接穗长至3片真叶后即可大田移 栽。记录各项指标,结果见表1、表2、表3。
[0033] 对照试验:
[0034] 采用冬瓜种子的常规地栽种植作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对照。实验 步骤:取冬瓜种子按常规培育方式于育苗盘中进行育苗,待冬瓜苗长至3?5片真叶后,选 取200株生长健壮的幼苗进行大田移栽,记录各项指标,结果见表1、表2、表3。
[0035] 表1冬瓜侧芽嫁接苗与自根苗栽培比较
[0036]

【权利要求】
1. 一种冬瓜侧芽嫁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 、将冬瓜种子按传统培育方式进行培育育苗,待冬瓜苗生长至8?10节时,除去顶 芽,以促生一级侧芽; 2) 、待一级侧芽长至3?5cm时,直接切下,作为接穗;或者一级侧芽长至3?5节时, 除去顶芽,以促生二级侧芽;二级侧芽长至3?5cm时,切下,作为接穗; 3) 、将南瓜种子按常规培育方式进行培育育苗,待南瓜苗长至2片子叶完全张开即可 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先将砧木的两片子叶各剪掉一半,去除其生长点,再用竹签沿着砧木 一侧子叶基部斜向下插入到另一子叶下部〇. 4?0. 6cm处,竹签插入方向与砧木茎夹角为 40?50度,插时要求竹签不刺破表皮; 4) 、将切下的接穗下端削成0. 5?0. 7cm长楔形,然后拔出砧木上的竹签,迅速将接穗 斜面向下插入,并用手轻按使接触面结合紧密,使砧木与接穗吻合; 5) 、嫁接后覆盖薄膜保湿,遮盖3?7天,加盖遮阴网,浇水注意防止伤口沾水;嫁接成 活后按常规育苗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待接穗长至三片叶稳定后即可大田移栽。
【文档编号】A01G1/06GK104082047SQ201410338988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廖道龙, 邓长智, 蔡兴来 申请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