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6845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好场地:选择海拔1000~1600m范围的自然山坡;(2)选择良种:种麻块茎的选择可以来自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米麻和白麻;(3)选好菌棒材:截成长15~20cm,直径约5cm的段木;(4)蜜环菌接种;(5)适时播种:先把床面上的表层腐殖质土扒开,床底面要求平整,然后以3∶1或者4∶1的新鲜棒材和老菌材的混合段木交替横摆一层做底材,各菌材之间应贴紧,菌材相接处的两头放麻种,菌材的中间部位,可散播小量的米麻种,每窝用麻种0.5kg左右,接着同样以3∶1或者4∶1的新老棒材混合加铺一层盖材,也可用嫩竹技,竹尾做盖材,最后用腐殖质表土覆土10~20cm厚。
【专利说明】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属于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天麻是进化程度较高的异养性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营养主要靠与其共生的真菌提供,种子萌发成原球茎需与萌发菌共生,原球茎到米麻,米麻到白麻,白麻到箭麻(商品麻)都需要蜜环菌共生,并且这一生长过程完全在地下完成,天麻喜冷凉潮湿,土壤酥松的环境。蜜环菌为伞菌目白蘑科的一个属,现被发现有36个种的腐生菌,有好气、喜湿、发光等特点,主要腐生于阔叶树的枝干上。传统的人工栽培天麻需要先在挖好的塘中铺放木材,并接种蜜环菌培养菌材,然后播种天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0004](1)选好场地:选择海拔1000?1600m范围的自然山坡,土层宜深厚,含腐殖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坡度在25度以下,采用窝栽;
[0005](2)选择良种:种麻块茎的选择可以来自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米麻和白麻,它必须是发育良好,色泽正常,无损伤、无病虫害和健壮的个体作种,不得切割;
[0006](3)选好菌棒材:新棒材选包括旱冬瓜、滇青R、板栗、野板栗、栓皮栎在内的质硬耐腐的树种,备料后,截成长15?20cm,直径约5cm的段木,在段木的树皮上每距5cm左右砍成鱼鳞口,深达木质部;老菌材宜选当年大麻种麻产量较高,蜜环菌丝生长良好的老材作菌材;
[0007](4)蜜环菌接种:采用窝栽,根据地形地势,窝长0.5?lm,宽0.5?lm,深40cm,窝底先铺腐殖土或撒一层竹叶约15?20cm,然后平放菌棒5?7根,株距5?10cm,再根据种麻的大小,每隔15?20cm取一个紧放于菌棒一侧,盖土超过菌棒15cm,菌棒之间不能有空隙,充分浇水,首次保持土壤湿度70% ;
[0008](5)适时播种:下种时间为十二月底至立春前,在晴天或阴天,先把床面上的表层腐殖质土扒开,床底面要求平整,然后以3:1或者4:1的新鲜棒材和老菌材的混合段木交替横摆一层做底材,各菌材之间应贴紧,菌材相接处的两头放麻种,菌材的中间部位,可散播小量的米麻种,每窝用麻种0.5kg左右,接着同样以3:1或者4:1的新老棒材混合加铺一层盖材,也可用嫩竹技,竹尾做盖材,最后用腐殖质表土覆土 10?20cm厚,使稍高出地面成龟背形,再盖上枯技落叶或一层杂草,麻床周围采用竹篱或者铁丝网作篱笆,禁止人畜到天麻地里活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0]实施例1
[0011]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选好场地:选择海拔1000?1600m范围的自然山坡,土层宜深厚,含腐殖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坡度在25度以下,采用窝栽;
[0013](2)选择良种:种麻块茎的选择可以来自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米麻和白麻,它必须是发育良好,色泽正常,无损伤、无病虫害和健壮的个体作种,不得切割;
[0014](3)选好菌棒材:新棒材选包括旱冬瓜、滇青R、板栗、野板栗、栓皮栎在内的质硬耐腐的树种,备料后,截成长15?20cm,直径约5cm的段木,在段木的树皮上每距5cm左右砍成鱼鳞口,深达木质部;老菌材宜选当年大麻种麻产量较高,蜜环菌丝生长良好的老材作菌材;
[0015](4)蜜环菌接种:采用窝栽,根据地形地势,窝长0.5?lm,宽0.5?lm,深40cm,窝底先铺腐殖土或撒一层竹叶约15?20cm,然后平放菌棒5?7根,株距5?10cm,再根据种麻的大小,每隔15?20cm取一个紧放于菌棒一侧,盖土超过菌棒15cm,菌棒之间不能有空隙,充分浇水,首次保持土壤湿度70% ;
[0016](5)适时播种:下种时间为十二月底至立春前,在晴天或阴天,先把床面上的表层腐殖质土扒开,床底面要求平整,然后以3:1或者4:1的新鲜棒材和老菌材的混合段木交替横摆一层做底材,各菌材之间应贴紧,菌材相接处的两头放麻种,菌材的中间部位,可散播小量的米麻种,每窝用麻种0.5kg左右,接着同样以3:1或者4:1的新老棒材混合加铺一层盖材,也可用嫩竹技,竹尾做盖材,最后用腐殖质表土覆土 10?20cm厚,使稍高出地面成龟背形,再盖上枯技落叶或一层杂草,麻床周围采用竹篱或者铁丝网作篱笆,禁止人畜到天麻地里活动。
[0017]经济效益:每窝天麻可产出剑麻2kg,麻种1kg。
[0018]采取立体种植的仿野生模式,可提高天麻的品质;本发明突破天麻原生种植区域,扩大了天麻的种植区域,利用滇中阔叶林下腐殖结构代替或部分代替菌材,为滇中林农找到了一条致富途径,也为云南天麻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001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滇中地区乌天麻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好场地:选择海拔1000?1600m范围的自然山坡,土层宜深厚,含腐殖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坡度在25度以下,采用窝栽; (2)选择良种:种麻块茎的选择可以来自野生或人工栽培的米麻和白麻,它必须是发育良好,色泽正常,无损伤、无病虫害和健壮的个体作种,不得切割; (3)选好菌棒材:新棒材选包括旱冬瓜、滇青K、板栗、野板栗、栓皮栎在内的质硬耐腐的树种,备料后,截成长15?20cm,直径约5cm的段木,在段木的树皮上每距5cm左右砍成鱼鳞口,深达木质部;老菌材宜选当年大麻种麻产量较高,蜜环菌丝生长良好的老材作菌材; (4)蜜环菌接种:采用窝栽,根据地形地势,窝长0.5?lm,宽0.5?lm,深40cm,窝底先铺腐殖土或撒一层竹叶约15?20cm,然后平放菌棒5?7根,株距5?1cm,再根据种麻的大小,每隔15?20cm取一个紧放于菌棒一侧,盖土超过菌棒15cm,菌棒之间不能有空隙,充分浇水,首次保持土壤湿度70% ; (5)适时播种:下种时间为十二月底至立春前,在晴天或阴天,先把床面上的表层腐殖质土扒开,床底面要求平整,然后以3:1或者4:1的新鲜棒材和老菌材的混合段木交替横摆一层做底材,各菌材之间应贴紧,菌材相接处的两头放麻种,菌材的中间部位,可散播小量的米麻种,每窝用麻种0.5kg左右,接着同样以3:1或者4:1的新老棒材混合加铺一层盖材,也可用嫩竹技,竹尾做盖材,最后用腐殖质表土覆土 10?20cm厚,使稍高出地面成龟背形,再盖上枯技落叶或一层杂草,麻床周围采用竹篱或者铁丝网作篱笆,禁止人畜到天麻地里活动。
【文档编号】A01G1/04GK104255264SQ20141051393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9日
【发明者】彭明俊, 杨旭, 温绍龙, 罗婷, 王艺璇, 户连荣, 曾郁珉, 李翠萍, 陈旭 申请人: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