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栽培步骤,(1)构建塑料大棚;(2)品种选择与栽培密度;(3)幼树管理;(4)扣棚时间;(5)棚内管理:光照控制,花果管理,树体管理,肥水管理;(6)揭棚后的管理。本发明的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品质好,果实糖度高口味佳,品质优;栽培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好,极具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技术,特别是一种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自然条件下,桃树的生长周期基本相同,上市时间与供桃期也大同小异,由于水桃生长周期不能调整,造成桃品集中上市,加之桃品不耐储存,极易腐烂,从而给经济上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改变桃树生长周期,延长市场供给时间,是避免损失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种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的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栽培步骤,
(1)、构建塑料大棚: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大棚宽度为7?8米,长度50?80米,背高
2.8?3.2米,后墙高1.6?1.8米,后坡长1.5米,后墙与两侧的墙壁,通常采用干打垒土墙,厚度为60?80厘米,立柱为水泥支柱,骨架为竹木结构,骨架间距60?80厘米,棚膜采用新型的聚乙烯无滴膜,棚面与地面夹角23度左右;
(2)、品种选择与栽培密度:选择自花授粉,果实生育期以60?70天为宜的品种;栽培时需培植授粉树,栽植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3?4,成行排列或行内间隔栽植;
(3)、幼树管理:定植后在30?40厘米处定干,一般每株留2个主枝,当新梢长到3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增加营养面积,对其他部位的新梢要反复进行摘心并及时疏除过密、直立生长的新梢,对角度较好的新梢进行捋枝,留作辅养枝,也可直接定植二年生苗,从4月底5月初开始,每隔15?20天连续追肥三次,尿素8公斤/亩,磷酸二氢钾5公斤/亩,施肥后浇水,锄地增温;
(4)、扣棚时间:采用扣棚初期降温,人工促进完成休眠的在11月下旬白天覆膜盖草帘子,阻隔阳光射入棚内,使棚内温度处在7.2°C以下,晚上揭开草帘子续冷,持续15?20天,然后转入升温,白天逐步加大揭帘面积,使桃树慢慢适应进入正常升温阶段;
(5)、棚内管理:包括温湿度控制,光照控制,花果管理,树体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米收;
温湿度控制,在扣棚前一个月浇水后,覆地膜提高地温,这样覆膜扣棚后,地下部和地上部才能协调生长,从扣棚开始经过7?10天的升温期,棚内温度逐步升到15?20°C,地温升至14?18°C,空气相对湿度达到40?60% ;
光照控制,光照太弱时要人工辅助光照,保证正常生长;
花果管理,包括放蜂传粉和疏果,坐果后要对过多的果子进行人工疏除,以保证增大果个,疏果一般在开花后三周进行,一般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I?2个,果个大的品种要适当上留;
树体管理,及时去萌叶,对留下的新梢进行摘心、捋梢、扭梢控制旺长,对下垂的果实要进行吊梢,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
肥水管理,肥要在萌芽前,开花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复合肥为好,要特别注意叶面肥的喷施,花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布I次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连续2?3次;
(6)、揭棚后的管理:对旺长的重叠新梢,直立新梢和交叉新梢等进行疏除过密的枝条。
[000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品质好,果实糖度高口味佳,品质优;栽培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好,极具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栽培步骤,
(1)、构建塑料大棚: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大棚宽度为7?8米,长度80米,背高3.2米,后墙高1.8米,后坡长1.5米,后墙与两侧的墙壁,通常采用干打鱼土墙,厚度为80厘米,立柱为水泥支柱,骨架为竹木结构,骨架间距80厘米,棚膜采用新型的聚乙烯无滴膜,棚面与地面夹角23度左右;
(2)、品种选择与栽培密度:选择自花授粉,果实生育期以70天为宜的品种;栽培时需培植授粉树,栽植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3?4,成行排列或行内间隔栽植;
(3)、幼树管理:定植后在40厘米处定干,一般每株留2个主枝,当新梢长到3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增加营养面积,对其他部位的新梢要反复进行摘心并及时疏除过密、直立生长的新梢,对角度较好的新梢进行捋枝,留作辅养枝,也可直接定植二年生苗,从4月底5月初开始,每隔20天连续追肥三次,尿素8公斤/亩,磷酸二氢钾5公斤/亩,施肥后浇水,锄地增温;
(4)、扣棚时间:采用扣棚初期降温,人工促进完成休眠的在11月下旬白天覆膜盖草帘子,阻隔阳光射入棚内,使棚内温度处在7.2°C以下,晚上揭开草帘子续冷,持续20天,然后转入升温,白天逐步加大揭帘面积,使桃树慢慢适应进入正常升温阶段;
(5)、棚内管理:包括温湿度控制,光照控制,花果管理,树体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米收;
温湿度控制,在扣棚前一个月浇水后,覆地膜提高地温,这样覆膜扣棚后,地下部和地上部才能协调生长,从扣棚开始经过10天的升温期,棚内温度逐步升到20°C,地温升至15°C,空气相对湿度达到50% ;
光照控制,光照太弱时要人工辅助光照,保证正常生长;
花果管理,包括放蜂传粉和疏果,坐果后要对过多的果子进行人工疏除,以保证增大果个,疏果一般在开花后三周进行,一般长果枝留3个,中果枝留3个,短果枝留2个,果个大的品种要适当上留;
树体管理,及时去萌叶,对留下的新梢进行摘心、捋梢、扭梢控制旺长,对下垂的果实要进行吊梢,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
肥水管理,肥要在萌芽前,开花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复合肥为好,要特别注意叶面肥的喷施,花后10天开始每隔15天喷布I次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连续2次;(6)、揭棚后的管理:对旺长的重叠新梢,直立新梢和交叉新梢等进行疏除过密的枝条。
[000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棚桃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栽培步骤, .(1)、构建塑料大棚: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大棚宽度为7?8米,长度50?80米,背高2.8?3.2米,后墙高1.6?1.8米,后坡长1.5米,后墙与两侧的墙壁,通常采用干打垒土墙,厚度为60?80厘米,立柱为水泥支柱,骨架为竹木结构,骨架间距60?80厘米,棚膜采用新型的聚乙烯无滴膜,棚面与地面夹角23度左右; .(2)、品种选择与栽培密度:选择自花授粉,果实生育期以60?70天为宜的品种;栽培时需培植授粉树,栽植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3?4,成行排列或行内间隔栽植; .(3)、幼树管理:定植后在30?40厘米处定干,一般每株留2个主枝,当新梢长到3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增加营养面积,对其他部位的新梢要反复进行摘心并及时疏除过密、直立生长的新梢,对角度较好的新梢进行捋枝,留作辅养枝,也可直接定植二年生苗,从4月底5月初开始,每隔15?20天连续追肥三次,尿素8公斤/亩,磷酸二氢钾5公斤/亩,施肥后浇水,锄地增温; .(4)、扣棚时间:采用扣棚初期降温,人工促进完成休眠的在11月下旬白天覆膜盖草帘子,阻隔阳光射入棚内,使棚内温度处在7.2°C以下,晚上揭开草帘子续冷,持续15?20天,然后转入升温,白天逐步加大揭帘面积,使桃树慢慢适应进入正常升温阶段; .(5)、棚内管理:包括温湿度控制,光照控制,花果管理,树体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米收; 温湿度控制,在扣棚前一个月浇水后,覆地膜提高地温,这样覆膜扣棚后,地下部和地上部才能协调生长,从扣棚开始经过7?10天的升温期,棚内温度逐步升到15?20°C,地温升至14?18°C,空气相对湿度达到40?60% ; 光照控制,光照太弱时要人工辅助光照,保证正常生长; 花果管理,包括放蜂传粉和疏果,坐果后要对过多的果子进行人工疏除,以保证增大果个,疏果一般在开花后三周进行,一般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I?2个,果个大的品种要适当上留; 树体管理,及时去萌叶,对留下的新梢进行摘心、捋梢、扭梢控制旺长,对下垂的果实要进行吊梢,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 肥水管理,肥要在萌芽前,开花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复合肥为好,要特别注意叶面肥的喷施,花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布I次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连续2?3次; .(6)、揭棚后的管理:对旺长的重叠新梢,直立新梢和交叉新梢等进行疏除过密的枝条。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4365432SQ20141070034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唐培忠 申请人:苏州青青生态种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