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079阅读:4160来源:国知局
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包括主缸、底滤缸、水泵、上水管和下水管,底滤缸中安装水泵,上水管一端连接水泵,另一端伸入主缸中,主缸底部对应底滤缸开设溢流口,下水管置于主缸中,其底端固定在溢流口处,所述下水管由若干套管依次首尾可拆卸式连接而成,可通过拆分组合配置出不同的水位溢流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组合不同数量、规格的套管,控制下水管的长度,从而达到任意控制主缸水位的目的。
【专利说明】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大型观赏鱼缸主要由上部的主缸和下部的底滤缸两部分组成。主缸用于饲养观赏鱼,底滤缸中设有过滤系统,用于过滤净化水质,主缸中设置垂直通至底滤缸中的下水管,当主缸中的水位超过设定水位线后,水就会溢流进入下水管,由下水管引流至底滤缸中,经过过滤系统的过滤净化后由水泵通过上水管导入主缸中,从而形成循环的水系统,保持主缸中水的清洁。
[0003]这种传统技术下,由于主缸水体系通过溢流导入底滤缸,故水体必须达到额定水位线后方能溢流进入通往底滤缸的下水管。从而造成观赏鱼饲养主缸内水位无法任意升降调节,对饲养不同品种、尺寸的观赏鱼以及节水节能方面存在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解决了现有技术鱼缸无法任意调节控制主缸水位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包括主缸、底滤缸、水泵、上水管和下水管,底滤缸中安装水泵,上水管一端连接水泵,另一端伸入主缸中,主缸底部对应底滤缸开设溢流口,下水管置于主缸中,其底端固定在溢流口处,所述下水管由若干套管依次首尾可拆卸式连接--? 。
[0007]作为优选,所述若干套管依次通过螺纹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水管从溢流口伸入下水管中,从下水管顶端伸出进入主缸内。
[0009]这种结构有利于节约安装空间,鱼缸整体结构更紧凑。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在主缸内一角处的溢流区组件,上水管、下水管均置于该溢流区组件围成的溢流区中。
[0011]作为优选,该溢流区组件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插板构成,第一侧板一端和第二侧板一端垂直固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另一端对应开设插槽,插板两侧插入插槽中,插板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
[0012]作为优选,所述插板为弧形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组合不同数量、规格的套管,控制下水管的长度,从而达到任意控制主缸水位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溢流区组件中插板的正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包括主缸1、底滤缸2、水泵3、上水管4、下水管5和溢流区组件6。
[0020]主缸I为立方体结构,底滤缸2位于主缸I下方。溢流区组件6固定在主缸I内一角处,该溢流区组件6由第一侧板61、第二侧板62和插板63构成,第一侧板61 —端和第二侧板62 —端垂直固接,第一侧板61和第二侧板62另一端对应开设插槽,插板63两侧插入插槽中,插板63为弧形板,其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64。第一侧板61和第二侧板62背面粘接固定在主缸I内壁,第一侧板61、第二侧板62、插板63和主缸I底面围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扇形溢流区7。
[0021]所述第一侧板61和第二侧板62可以一体化整体成型。
[0022]在扇形溢流区7底部的主缸I底部对应底滤缸2开设溢流口,在溢流口处固定由若干套管8依次首尾螺纹连接构成的下水管5。水泵3安装在底滤缸2中,上水管4 一端连接水泵3,另一端从溢流口伸入下水管5中,从下水管5顶端伸出进入主缸I内。
[0023]所述组成下水管5的套管8可以制成长度100mm、50mm两种规格,可根据拟定水位线任意相互拆分组合若干套管8,从而将水位分解成以10mm和50mm为单位的刻度,达到任意控制水位的目的。
[0024]溢流区组件6可以起到阻挡观赏鱼进入溢流区7的作用,避免观赏鱼碰撞破坏下水管5、上水管4,同时也防止观赏鱼撞伤。插板63为弧形板,其表面过渡圆滑也能起到避免观赏鱼撞伤的目的。插板63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更换溢流区7中的下水管5和上水管4。
[0025]在实际使用时,主缸I内的水通过插板63上的通孔64流入溢流区7中,当水位达到下水管5管口位置时(即水位线位置),水就会溢流进入下水管5中,由溢流口下端的引流管9引流入底滤缸2中,经过底滤缸2过滤净化后的水由水泵3通过上水管4引入主缸I中。可以通过采用不同数量、规格的套管8组合为不同长度的下水管5,从而达到任意控制水位的目的。这种能够任意控制水位的鱼缸更加适合不同尺寸的鱼类生长、治疗,对节约用水、用电起到环保作用。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包括主缸、底滤缸、水泵、上水管和下水管,底滤缸中安装水泵,上水管一端连接水泵,另一端伸入主缸中,主缸底部对应底滤缸开设溢流口,下水管置于主缸中,其底端固定在溢流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由若干套管依次首尾可拆卸式连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套管依次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管从溢流口伸入下水管中,从下水管顶端伸出进入主缸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主缸内一角处的溢流区组件,上水管、下水管均置于该溢流区组件围成的溢流区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其特征在于:该溢流区组件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插板构成,第一侧板一端和第二侧板一端垂直固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另一端对应开设插槽,插板两侧插入插槽中,插板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水位控制式底滤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为弧形板。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985573SQ20142033068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刘劲秋 申请人:刘劲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