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07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多层育苗层,还包括水泵、电箱以及水管,所述水管包括喷洒水管、出水管和抽水管;所述电箱控制连接所述水泵;所述出水管和抽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接;所述喷洒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在其相接处设有与所述电箱控制连接的电磁阀;沿所述喷洒水管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洒水管位于所述育苗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中的育苗层之间的高度便于育苗进行光合作用,并充分吸收氧气;在每个育苗层的上方均设有雾化喷头,能够均匀的对育苗喷洒水分并保持一定的水分,促进蔬菜苗的生长。
【专利说明】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1957年世界上第一家植物工厂诞生在丹麦,1974年日本也逐步发展起来。相续美 国、奥地利等其他欧洲发达国家开始大量建造植物工厂。我国于2009年建造成功了首例智 能型数字植物工厂。经过数年的发展,植物工厂系统集成技术在国内外虽已经取得了较大 进步,但是依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
[0003] 1)植物栽培方式单一,目前植物工厂中的植株栽培盒主要是立体式垂直放置,这 样非常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0004] 2)营养液供给方式不科学,由于主要是立体式垂直栽培,植物的营养液供给方式 主要是用深液流供给技术。该技术的最大弊端就是影响植株根部对氧气的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 框架内的多层育苗层,还包括水泵、电箱以及水管,所述水管包括喷洒水管、出水管和抽水 管;所述电箱控制连接所述水泵;所述出水管和抽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和进水口 相接;所述喷洒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在其相接处设有与所述电箱控制连接的电磁阀; 沿所述喷洒水管长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洒水管位于所述育苗层的上 方。
[0007] 优选地,所述育苗层为三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第一育苗层、第二育苗层和第三育苗 层;所述第一育苗层位于框架的下方,所述第二育苗层位于所述第一育苗层的上方,所述第 三育苗层位于所述第二育苗层的上方。
[0008] 优选地,所述育苗层的中间为方形的容纳槽。
[0009] 优选地,所述喷洒水管为三根,分别为第一喷洒水管、第二喷洒水管和第三喷洒水 管,所述第一喷洒水管、第二喷洒水管和第三喷洒水管分别安装在第一育苗层、第二育苗层 和第三育苗层的上方。
[0010] 优选地,所述喷洒水管位于育苗层横向中间的正上方。
[0011] 优选地,在所述喷洒水管正对育苗层位置设置有30个所述雾化喷头,并且相邻雾 化喷头之间的间隔相等。
[0012] 优选地,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周向对称设在所述喷头主体的喷嘴以及设 在所述喷头主体上部的防滴阀。
[0013] 优选地,还包括过滤器和水箱;所述过滤器安装在出水管上,所述水箱放置在所述 框架的下部。
[0014] 优选地,所述框架长度为2?6m,宽度为0. 5?0. 8m,高度为1. 5?2m。
[0015] 优选地,所述框架长度为6m,宽度为0. 72m,高度为1. 9m。
[0016] 本实用新型中的育苗层之间的高度便于育苗进行光合作用,并充分吸收氧气;在 每个育苗层的上方均设有雾化喷头,能够均匀的对育苗喷洒水分并保持一定的水分,促进 蔬菜苗的生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全人工或半人工创造的设施环境里,安全健康、无公 害、有序可控、而又连续地自动化控制育苗的生长与生产,实现了蔬菜的集约化、源生态化 和高产能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2]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包括框架10和设置 在所述框架10内的多层育苗层20。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包括多个坚直支架11和水平支架 12,上述坚直支架11和水平支架12焊接或通过螺钉连接为一方形框架,并等间距的分为多 层。育苗层20设置在框架10的坚直支架11和水平支架12之间。
[0023]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水泵30、电箱40以及水管50。本实用新型中的水管50包括喷 洒水管51、出水管52和抽水管53 ;电箱40控制连接水泵30 ;出水管52和抽水管53分别 与水泵30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接,通过水泵30将水源由抽水管53引入至出水管52内,并 引流至喷洒水管51,喷洒水管51与所述出水管52相连接。
[0024]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箱40设置在框架10的一侧,水泵30位于该电箱40的下方。在 电箱40内设有控制水泵30、电磁阀41的电器元件,通过电器元件41能够很好的控制水泵 30的抽水时间、电磁阀41的开合以及相应水源的用量。
[0025] 在喷洒水管51与出水管52的相接处设有与所电箱40控制连接的电磁阀41,电磁 阀41能够精确的控制雾化喷头54水源的开闭,能够达到节水目的。沿喷洒水管51的长度 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雾化喷头54 ;该喷洒水管51位于所述育苗层20的上方,以便使雾化 喷头54对准育苗层进行喷洒。
[0026] 本实用新型中的育苗层20为三层,育苗层20的中间为方形的容纳槽24,可以通过 放置多个穴格在该容纳槽24内,进行培植蔬菜苗。当然根据需要也可已将育苗层20设为 一层、两层或更多层。本实用新型中的育苗层20由下至上分别为第一育苗层21、第二育苗 层22和第三育苗层23,其中第一育苗层21位于框架10的下方,第二育苗层22位于第一育 苗层21的上方,第三育苗层23位于第二育苗层20的上方,在第三育苗层23的上方为框架 10的顶部支架13。上述第一育苗层21与第二育苗层22、第二育苗层22和第三育苗层23 之间的间隔为特定尺寸,大概为〇. 3?0. 5m之间,在此高度能保证育苗层20内的蔬菜苗充 分的吸收氧气、充分的进行光合作用,促进蔬菜苗的生长。
[0027] 为便于本实用新型中夜间能够针对一些需要光源的植物,在第一育苗层21与第 二育苗层22、第二育苗层22和第三育苗层23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多个育苗灯,供育苗提供光 源。
[0028]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喷洒水管51为三根,分别为第一喷洒水管511、第二喷 洒水管512和第三喷洒水管513。第一喷洒水管511、第二喷洒水管512和第三喷洒水管 513分别安装在第一育苗层21、第二育苗层22和第三育苗层23的上方。具体安装是,将第 一喷洒水管511安装在第二育苗层22的底部沿其长度的中间位置,第二喷洒水管512安装 在第三育苗层23的底部沿其长度的中间位置,第三喷洒水管513安装在顶部支架13上,位 于其中间位置。
[0029]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喷洒水管511、第二喷洒水管512和第三喷洒水管513正对第 一育苗层21、第二育苗层22和第三育苗层23的位置设有30个所述雾化喷头54,并且相邻 雾化喷头54之间的间隔相等,以保证能够均匀的喷洒。
[0030] 如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雾化喷头54包括喷头主体541、周向对称设在喷头主体 541的四个喷嘴542以及设在所述喷头主体541上部的防滴阀543,本实用新型中四个喷嘴 542等间距排列,能够均匀的为育苗供水、喷洒;防滴阀543能够防止出喷洒水管51内水源 的外泄,达到节水的效果。
[0031]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过滤器55和水箱56 ;过滤器55安装在出水管52上,用于过 滤出水管52内水源的杂质,以保证所供水的纯净。水箱56放置在所述框架10的下部,靠 近水泵30的位置,该水箱56的容积可以根据蔬菜育苗所需要的水量而定,或将本实用新型 放置于水池一侧,取代水箱56为其供水。
[0032]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10的尺寸如下:长度为2?6m,宽度为0. 5?0. 8m,高度为 1. 5?2m。在本实用新型中以框架长度为6m,宽度为0. 72m,高度为1. 9m为最佳的尺寸组 合。
[0033] 本实用新型中的育苗层之间的高度便于育苗进行光合作用,并充分吸收氧气;在 每个育苗层的上方均设有雾化喷头,能够均匀的对育苗喷洒水分并保持一定的水分,促进 蔬菜苗的生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全人工或半人工创造的设施环境里,安全健康、无公 害、有序可控、而又连续地自动化控制育苗的生长与生产,实现了蔬菜的集约化、源生态化 和高产能化。
[0034]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范畴。
【权利要求】
1. 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多层育苗层,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水泵、电箱以及水管,所述水管包括喷洒水管、出水管和抽水管;所述电箱控制连接 所述水泵;所述出水管和抽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接;所述喷洒水管与 所述出水管相连接,在其相接处设有与所述电箱控制连接的电磁阀;沿所述喷洒水管长度 方向等间距设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洒水管位于所述育苗层的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层为三层,由 下至上分别为第一育苗层、第二育苗层和第三育苗层;所述第一育苗层位于框架的下方,所 述第二育苗层位于所述第一育苗层的上方,所述第三育苗层位于所述第二育苗层的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层的中间为 方形的容纳槽。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水管为三根, 分别为第一喷洒水管、第二喷洒水管和第三喷洒水管,所述第一喷洒水管、第二喷洒水管和 第三喷洒水管分别安装在第一育苗层、第二育苗层和第三育苗层的上方。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 水管位于育苗层横向中间的正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 洒水管正对育苗层位置设置有30个所述雾化喷头,并且相邻雾化喷头之间的间隔相等。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 头主体、周向对称设在所述喷头主体的喷嘴以及设在所述喷头主体上部的防滴阀。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和 水箱;所述过滤器安装在出水管上,所述水箱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长度为2? 6m,宽度为0· 5?0· 8m,高度为1. 5?2m。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体蔬菜智能生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长度为6m, 宽度为0· 72m,高度为1. 9m。
【文档编号】A01G27/02GK203896929SQ201420330230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戴夕强 申请人:上海胜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