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笼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1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物笼舍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笼舍,其包括至少两套笼舍本体,所述笼舍本体包括横向组合的第一笼体和第二笼体;保定转笼通道,其纵向组合在所述第一笼体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笼体的一侧延伸至相邻笼体本体;所述保定转笼通道内设有通过拉轨纵向移动的推拉板,将所述保定转笼通道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通道门与所述第一笼体贯通,所述通道门下缘距离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底面距离不小于50cm;在所述第一笼体内还设有通向所述通道门的台阶,所述台阶的斜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为香蕉状。本实用新型所述动物笼舍布局合理、方便打扫、安全卫生、方便合笼、分笼及动物转移。
【专利说明】一种动物笼舍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连接通道能够实现金丝猴等动物在笼舍之间合笼、分笼转移的笼舍。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饲喂金丝猴的单位不多,笼舍建造无标准参考,各单位均是按自己的经验建造。存在清扫不方便、设计布局不合理,卫生环境差等问题,金丝猴等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生病的、配对的或者需要采集血样的金丝猴等动物进行隔离,现有的笼舍各个单独笼舍之间无连接系统不方便动物在笼舍之间进行转移隔离。另外,设置在金丝猴等动物笼舍内的供金丝猴等动物活动嬉戏的原木栖架、秋千、绳索等物,经常需要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局合理、方便打扫、安全卫生、方便合笼、分笼及转移的饲养金丝猴等珍贵、大型灵长类动物笼舍。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笼舍,尤其是适用于金丝猴养殖的动物笼舍,至少两套笼舍本体,所述笼舍本体包括横向组合的第一笼体和第二笼体;
[0005]保定转笼通道,其纵向组合在所述第一笼体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笼体的一侧延伸至相邻笼体本体;
[0006]其中,所述保定转笼通道内设有通过拉轨纵向移动的推拉板,所述推拉板将所述保定转笼通道分隔成多个间隔;所述间隔可更加需要设置不同大小,为隔离动物提供合适大小的独立空间。
[0007]所述保定转笼通道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笼体一侧的通道门与所述第一笼体贯通,所述通道门下缘距离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底面距离不小于50cm。当动物通过所述通道门进入保定转笼通道之后,由于距离所述通道门有一定的高度,有效避免动物通过通道门重新回到所述第一笼体内。
[0008]在所述第一笼体内还设有通向所述通道门的台阶,所述台阶的斜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为香蕉状。所述台阶利用动物例如金丝猴的攀爬特性,起到诱导动物例如金丝猴进入所述通道门,同时利用阶面上凹槽的性状进一步诱导动物例如金丝猴沿着台阶上爬,减少对动物例如金丝猴的惊吓。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笼体包括:具有镂空结构的底板部,其距离地面50-60cm ;至少局部为栅栏的顶部,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者关闭的顶门;以及至少局部为栅栏的外周部,所述笼门设置于所述外周部上。
[0010]优选地,所述保定转笼通道为至少部分为栅栏的长方形通道,其高为80-100cm,宽为 80_100cm。
[0011]优选地,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一笼体的底板部,所述保定转笼通道为钢质材料制成。
[0012]优选地,所述保定转笼通道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距离所述保定转笼的顶部距离为10-20cm ;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两端壁,并沿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3]优选地,所述顶门为滑轨栅栏门,所述滑轨栅栏门的滑轨设置在所述顶部上,所述顶门的长度为1.6-2.2m,宽度为1.6-2.2m。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笼体的底板部为钢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一笼体下方的地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倾斜角度为5° < a < 20°。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笼体为多面封闭结构,其与所述第一笼体之间通过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笼体由木质材料制成。
[0016]优选地,所述笼舍本体为多套并相互连接,所述保定转笼通道沿所述笼舍本体延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笼体。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动物笼舍,所述第一笼体例如是钢结构无遮盖露天场所,较大、较高,满足通风、光照因素。所述第一笼体中央例如设有原木栖架、秋千、绳索等物,供动物例如金丝猴活动嬉戏。栖架选用枝干多、粗、结实的活木如野樱桃树等去枝叶后为宜。为方便打扫,保证活动区卫生,防止食物受污染,所述露天第一笼体的底板部采用钢架钢和钢筋铺设,抬高离地50cm左右,有利于金丝猴食物残渣、粪便尿液落地后,不至污染新鲜食物,保持笼舍清洁,减少个体间疾病传染;硬化地面与笼舍底部保持50cm并形成一定的坡度,便于消毒、打扫和用水冲洗,确保笼舍清洁,环境清新;所述动物笼舍顶部设计2mX 2m滑轨栅栏门,可随时安装更换动物笼舍内的大型原木栖架,有利于再现原生态环境,使动物例如金丝猴的群落关系进行混合展现,所述动物笼舍接近野生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美观,创造出一个“自然与动物”的和谐氛围。所述第二笼体例如为栖息区,是实木结构多面封闭,一面向活动嬉戏区开小门敞开,上有遮盖,是动物例如金丝猴休息遮风避雨防寒的场所。
[0018]所述保定转笼通道例如为钢结构,规格例如为10cmX 10cmXn cm,用于连接多个单独笼舍本体,巧妙设计使每个笼舍本体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可使每个笼舍本体中的动物例如金丝猴准确到达任意目标笼舍内,有利于避免动物例如金丝猴在繁育种源调配、疾病监测、个体转运、分析样品采集及疾病隔离时,捕捉个体导致对动物例如金丝猴惊吓,减少人与动物安全风险。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动物笼舍布局合理、方便打扫、安全卫生、方便合笼、分笼及转移的饲养金丝猴等珍贵、大型灵长类动物笼舍。为动物园及动物繁育中心小种群笼舍建设及饲养动物管理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动物笼舍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动物笼舍的侧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动物笼舍的所述第一笼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动物笼舍的多个笼舍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笼舍,尤其是适用于金丝猴养殖的动物笼舍,至少两套笼舍本体,所述笼舍本体包括横向组合的第一笼体I和第二笼体2 ;
[0027]保定转笼通道3,其纵向组合在所述第一笼体I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笼体I的一侧延伸至相邻笼体本体;
[0028]其中,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内设有通过拉轨纵向移动的推拉板34,所述推拉板34将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分隔成多个间隔。所述所述推拉板34上还设有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外部的外置把手35,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为至少部分为栅栏的长方形通道,其高为80-100cm,宽为80-100cm。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笼体I 一侧的通道门32与所述第一笼体I贯通,所述通道门32下缘距离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的底面距离不小于50cm。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与所述通道门3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至少局部为栅栏的笼门。
[0029]在所述第一笼体I内还设有通向所述通道门32的台阶33,所述台阶33的斜面上设置有凹槽36,所述凹槽36的形状为香蕉状。
[0030]所述第一笼体I包括:具有镂空结构的底板部11,其距离地面50_60cm ;至少局部为栅栏的顶部12,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者关闭的顶门13 ;以及至少局部为栅栏的外周部15,所述通道门32设置于所述外周部15的一侧。
[0031]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一笼体I的底板部11,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为钢质材料制成。所述保定转龙通道的宽例如为100cm,高例如为100cm。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例如自笼舍本体的第一笼体起始,至相邻笼舍本体的第一笼体结束。连接相邻两个笼舍本体的第一笼体。
[0032]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内设置有横杆31,所述横杆31距离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的顶部距离为10-20cm ;所述横杆3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的两端壁,并沿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的长度方向延伸。
[0033]所述顶门13为滑轨栅栏门,所述滑轨栅栏门13的滑轨14设置在所述顶部12上,所述顶门13的长度为2m,宽度为2m。所述滑轨14的长度例如为2m
[0034]所述第一笼体I的底板部11为钢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一笼体I下方的地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倾斜角度为5° Sa <20°。
[0035]所述第二笼体2例如为多面封闭结构,其与所述第一笼体I之间通过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笼体2由木质材料制成。
[0036]当有动物例如金丝猴需要单独从群体中隔离时,将需要隔离的动物例如金丝猴引诱到所述第一笼体I的通道门32处,收到台阶的诱导,动物例如金丝猴会沿着台阶向上攀爬至通道门32,并攀爬至所述横杆31上,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内例如放置有动物例如金丝猴喜欢的玩具或者食物,诱导动物例如金丝猴跳下,当动物例如金丝猴跳至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之后,由于所述通道门32距离其底面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可以避免动物例如金丝猴重新回到所述第一笼体1,如果需要将动物例如金丝猴隔离,那么关闭所述推拉板34就可以将动物例如金丝猴单独隔离在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的单个隔间内。如果需要将动物例如金丝猴转移,只需将所述推拉板34打开,使动物例如金丝猴沿着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进行转移即可。
[0037]实施例2
[0038]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物笼舍,所述第一笼体I例如是钢结构无遮盖露天场所,较大、较高,满足通风、光照因素。所述第一笼体I中央例如设有原木栖架、秋千、绳索等物,供动物例如金丝猴活动嬉戏。栖架选用枝干多、粗、结实的活木如野樱桃树等去枝叶后为宜。为方便打扫,保证活动区卫生,防止食物受污染,所述露天第一笼体I的底板部11采用钢架钢和钢筋铺设,抬高离地50cm左右,有利于金丝猴食物残渣、粪便尿液落地后,不至污染新鲜食物,保持笼舍清洁,减少个体间疾病传染;硬化地面与笼舍底部11保持50cm并形成一定的坡度,便于消毒、打扫和用水冲洗,确保笼舍清洁,环境清新;所述动物笼舍顶部12设计2mX 2m滑轨栅栏门14,可随时安装更换动物笼舍内的大型原木栖架,有利于再现原生态环境,使动物例如金丝猴的群落关系进行混合展现,所述动物笼舍接近野生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美观,创造出一个“自然与动物”的和谐氛围。所述第二笼体2例如为栖息区,是实木结构多面封闭,一面向活动嬉戏区开小门敞开,上有遮盖,是动物例如金丝猴休息遮风避雨防寒的场所。
[0039]所述保定转笼通道31例如为钢结构,规格例如为10cmX 10cmXn cm,用于连接多个单独笼舍本体,巧妙设计使每个笼舍本体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可使每个笼舍本体中的动物例如金丝猴准确到达任意目标笼舍内,有利于避免动物例如金丝猴在繁育种源调配、疾病监测、个体转运、分析样品采集及疾病隔离时,捕捉个体导致对动物例如金丝猴惊吓,减少人与动物安全风险。
[004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套笼舍本体,所述笼舍本体包括横向组合的第一笼体和第二笼体; 保定转笼通道,其纵向组合在所述第一笼体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笼体的一侧延伸至相邻笼体本体; 其中,所述保定转笼通道内设有通过拉轨纵向移动的推拉板,所述推拉板将所述保定转笼通道分隔成多个间隔; 所述保定转笼通道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笼体一侧的通道门与所述第一笼体贯通,所述通道门下缘距离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底面距离不小于50cm ; 在所述第一笼体内还设有通向所述通道门的台阶,所述台阶的斜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为香蕉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体包括: 具有镂空结构的底板部,其距离地面50-60cm ; 至少局部为栅栏的顶部,其上设置有可开启或者关闭的顶门; 以及至少局部为栅栏的外周部,所述笼门设置于所述外周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定转笼通道为至少部分为栅栏的长方形通道,其高为80-100cm,宽为80-10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底面低于所述第一笼体的底板部,所述保定转笼通道为钢质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定转笼通道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距离所述保定转笼的顶部距离为10-20cm ;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两端壁,并沿所述保定转笼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门为滑轨栅栏门,所述滑轨栅栏门的滑轨设置在所述顶部上,所述顶门的长度为1.6-2.2m,宽度为1.6-2.2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体的底板部为钢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一笼体下方的地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倾斜角度为5° SaS 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笼体为多面封闭结构,其与所述第一笼体之间通过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笼体由木质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笼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笼舍本体为多套并相互连接,所述保定转笼通道沿所述笼舍本体延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笼体。
【文档编号】A01K1/02GK203934460SQ201420368615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廖明尧, 杨敬元, 熊兵, 袁子建, 余辉亮, 姚辉, 杨开华, 周捷 申请人: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