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2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包括移植器,细管,外套管。移植器与细管连接;外套管套于细管上;移植器移植用外套管是硬质、有弹性的塑料细管;本实用新型能使胚胎始终处于无菌状态,整个操作简便,速度快、安全并能确保胚胎能够移植到位。
【专利说明】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胚胎移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

【背景技术】
[0002]胚胎移植(Embry transfer,ET)技术被誉为家畜繁殖技术上的第二次革命。哺乳动物的胚胎移植始于1890年.当时英国剑桥大学的Heape首次获得兔受精卵移植的成功,并被第一次证实了受精卵在寄主体内发育的可能性,从而奠定了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胚胎移植是实现胚胎移植产业化的一种技术手段,胚胎移植装置是胚胎移植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工具,可以使某一个动物群体在短时间内快速扩繁。
[0003]现有胚胎移植过程中,在进行移卵管移植时,用移植管直接从输卵管伞部插入输卵管.但是,目前通过移卵管进行胚胎移植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0004]1、移植器难以插入较深的部位,至使胚胎不能移到最合适的部位,从而影响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0005]2、移植器直接从输卵管伞部插入输卵管,在插入的过程中,由于移植器内膜上粘液的吸附作用,很容易造成胚胎的丢失,从而影响胚胎移植的效率。
[0006]3、移植器直接从输卵管伞部插入输卵管,在操作的过程中稍有不慎,或受体稍有骚动,移植器很容易出来,耽误操作时间,严重的还会造成受体动物生殖道的损伤及外界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旨在解决现有移植器进行胚胎移植过程中胚胎易丢失、移植成功率低、操作繁琐以及易受污染等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包括移植器,细管,外套管。移植器与细管连接;外套管套于细管上,大口端套于移植器口紧密相连;移植器移植用外套管是硬质、有弹性的塑料细管。
[0009]相比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操作安全快速,可在羊场简陋条件下全天候实施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中移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中细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中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在透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4所示,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中移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中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中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在透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包括移植器1、细管2、外套管3 ;移植器I与细管2连接,外套管3套于细管2上;移植器移植用外套管3是硬质、有弹性的塑料细管。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外套管3为塑料质地,可以将其捋进细管2很深的部位,使胚胎能移到最合适的部位,从而大大提高胚胎移植的成功率。此外,由于移植器I是通过细管2和外套管3插入移植部位,移植器I与细管2在插入的过程中不与输卵管内膜,从而克服了输卵管内膜的粘液对细管2内胚胎的吸附作用,不会造成胚胎的丢失,有效提高了胚胎移植的效率。最后,由于外套管3为塑料质地,并且大口端套于移植器口,在插入输卵管的过程中,即使操作者有些许不慎、或受体有骚动,也不会造成外套管3的折断或破碎,不会因此造成的移植失败或受体生殖道的损伤。本装置使胚胎始终处于无菌状态,整个操作简便,速度快、安全并能确保胚胎能够移植到位。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辅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植器、细管、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为硬质、有弹性的塑料管;其中,所述移植器与细管连接,外套管套于细管上;外套管大口端与移植器口端相连。
【文档编号】A61D19/04GK203970613SQ20142037461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楚秋霞, 王二耀, 辛晓玲, 施巧婷, 魏成斌, 李建林, 蔺萍, 丁岩 申请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