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淮山栽培管及套管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385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淮山栽培管及套管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淮山栽培管,其特征是:管体为长筒状,管口处设有加强环,管底为半球形。同时还提供了与栽培管配套的套管器。当套管器扣住栽培管管口时,可用撬杠穿过套管器侧面的圆孔,撬出栽培管和其中的淮山薯。该栽培管有利于淮山无阻力垂直向地心结薯,保证淮山薯的质量和产量。同时,配合使用套管器,可轻松收获淮山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淮山栽培管及套管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淮山专用栽培收获器具。

【背景技术】
[0002]淮山又称山药,其肥大的块根常被当作粮食或蔬菜食用,同时也是一种滋补品和药材,应用广泛。淮山根系是在浅土发散性生长,结薯却是垂直向地心,且下蹿能力很强,这给淮山薯的收获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人们发明用套管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引导淮山薯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斜向生长,以便收获,但该方法部分抑制了淮山薯向下生长的特性。也有人通过垂直打孔或垂直方向埋套管的方法种植淮山,但存在收获淮山薯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淮山栽培收获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淮山种植的栽培管以及与之配套的、用于收获的套管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淮山栽培管,管体为长筒状,管口处设有管口加强环,底部为半球形。
[0005]所述的栽培管材质优选为水稻育秧软盘用材。
[0006]所述的管体优选长度为50_150cm,管内直径为4_7cm。
[0007]所述的管口加强环优选沿着管体方向的宽度h为0.8-2cm,其外沿距离管体内壁的距离w为0.5_lcm。
[0008]所述的管体管壁壁厚优选为由管口加强环下沿向管底方向,由0.3-0.5cm过渡到
0.2-0.25cm。
[0009]所述的管体管壁内径优选为由管口加强环下沿向管底方向逐渐减小。
[0010]与所述的淮山栽培管配套的套管器,包括两个半圆柱形活页片;两个活页片通过转轴连接;活页片的内径略大于管口加强环的外径;两个活页片中部分别对应开有孔;活页片内壁上位于孔的一侧或者两侧上设有半圆环状加强筋,活页片合拢时,半圆环状加强筋能够对应卡住栽培管的加强环。
[0011]所述的套管器活页片材质优选为冷轧钢板。
[0012]所述的活页片远离转轴的一边上设有锁紧扣,用于扣紧两个活页片。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栽培管不会影响淮山的生长特性,使得淮山可自由向下生长,产量和品质均得到提高。收获淮山薯的时候,先把淮山芦头附近的泥土耙去,露出管口加强环部分,结薯较小的用手抓住芦头往上拔即可拔起淮山薯,结薯较大或长满管子的,切去芦头,用套管器扣住管口加强环,再取一根撬杠穿过活页片中部的孔,以撬杠和地面接触点为支点,撬起套管器,通过套管器带起栽培管,即可通过较小的力气将淮山薯和栽培管一起拔出,倒转栽培管,住枕木上冲一下,即可轻松取出淮山薯,节省挖淮山薯的大量人工,省工省劳,节省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栽培管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器横截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管器侧面示意图。
[0017]图中:1-管体,2-加强环,3-h,4-w, 5-活页片,6-转轴,7-孔,8_加强筋,9_锁紧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9]一种淮山栽培管,材质为水稻育秧软盘用材。栽培管设计为长筒状,总长度100cm,管底部为半球形。管口加强环2内径6cm,沿着管体I方向的宽度h为Icm,加强环外沿距离管体I内壁的距离w为0.6cm。管体I管壁壁厚由管口加强环2下沿处的0.4cm过渡到管底处的0.25cm,内径由管口加强环2下沿处的5.4cm过渡到管底处的4.5cm。
[0020]配套的套管器为Q255普通碳素结构钢0.2cm冷轧钢板冲压而成,结构为两个通过转轴6连接的半圆柱形活页片5。活页片5设计长度12.6cm,内径6.6cm,壁厚0.2cm,中穿直径5cm的圆孔7。在距离活页片5上下两端1.8cm的内壁处焊接内径5.4cm的半圆环状加强筋8。在活页片5外壁远离转轴6的一边上,距离活页片5上下两端1.8cm处各焊接一个锁紧扣9。锁紧扣9采用不锈钢饭盒上压盖的扣子,可扣紧两个活页片5,使套管器内壁上的半圆环状加强筋8分别对合成两个圆环。
[0021]种植淮山时,使用农用打孔钻头在准备种植的地上打孔,将事先塞满早造稻草的淮山栽培管插入孔穴内,然后在管口周围施下基肥,开沟分垄,使栽培管位于垄中部。在管口上方稻草中央部位安放淮山种薯,上方覆盖泥土 r5cm。淮山芦头的根系在浅土发散性生长,同时淮山薯垂直向地心结薯,顺着栽培管延伸。淮山开始结薯时,管内稻草已开始腐烂,淮山薯正好往管内无阻力定向伸长,结薯速度快,薯形直而圆,商品性好,产量高。收获时,先把淮山芦头附近的泥土耙去,露出管口加强环2。结薯较小的用手抓住芦头往上拔即可拔起淮山薯。结薯较大或长满栽培管的,切去芦头,用套管器扣住栽培管管口。当向上提套管器时,加强筋8向上卡住加强环2,活页片5中部的圆孔7露出栽培管管口。取一根撬杠穿过圆孔7,以撬杠与地面的接触点为支点,用较小的力气撬套管器,通过套管器带起栽培管,即可将淮山薯和栽培管一起撬起。再倒转栽培管,住枕木上冲一下,即可轻松取出淮山薯,节省挖淮山薯的大量人工,节省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I)为长筒状,其管口处设有管口加强环(2),其底部为半球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材质为水稻育秧软盘用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I)的长度为50-150cm,其管内直径为4-7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口加强环(2)沿着管体(I)方向的宽度h (3)为0.8-2cm,其外沿距离管体(I)内壁的距离w (4)为0.5_l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I)管壁由管口加强环(2)下沿向管底方向,由壁厚0.3-0.5cm过渡到壁厚0.2-0.2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I)管壁内径由管口加强环(2 )下沿向管底方向逐渐减小。
7.—种淮山栽培管套管器,配合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活页片(5);所述的两个活页片(5)通过转轴(6)连接;所述的活页片(5)内径略大于管口加强环(2)的外径;所述的两个活页片(5)的中部分别对应开有孔(7);所述的活页片(5)内壁上位于孔(7)的一侧或者两侧上设有半圆环状加强筋(8),活页片(5 )合拢时,该半圆环状加强筋(8 )能够对应卡住栽培管的加强环(2 )。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套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页片(5)的材料为冷车L钢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淮山栽培管套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页片(5)远离转轴(6 )的一边上设有锁紧扣(9 ),用于扣紧两个活页片(5 )。
【文档编号】A01G7/06GK203912685SQ201420375290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9日
【发明者】陈忠伟 申请人:陈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