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63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浮架、悬挂于该浮架下方的网衣以及设置该网衣底端外沿上的底框,还包括用于提供氧气的增氧机、设置于所述网衣外沿上间隔竖直布置的多组输氧组件以及控制系统;通过位于不同深度范围内设有的溶氧测定传感探头对网箱中的海水进行含氧量测定,并将该所检测的数值传输到与其相连的处理芯片中进行对比分析,处理芯片得出处理结果后并将该处理信号发送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进而驱动电子调节阀进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对网箱内不同深度区域内的氧气调节控制,可以更好的保证网箱内不同深度区域内的氧气含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专利说明】—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水产养殖增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借助网箱进行水产品经济作物的养殖作业。通常来讲,适合网箱养殖的区域一般为溶氧状况较好、具有一定流速的海区,然而随着近年来水产养殖行业的持续扩大和近海岸区生态环境的破坏,适合自然养殖的区域已经逐渐减少。对于在静水区进行养殖作业,往往由于污损生物清理不及时,造成水流交换不充足,当养殖密度较大时会出现缺氧状况。
[0003]为此许多网箱增氧设备陆续出现,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201110432567.2的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具有增氧机构的网箱”的专利文件,该网箱包括浮架、网衣以及设置在该网衣底端的底框,并且该底框上侧的网衣上还设有充气盘,工作时,通过相应的充气设备对该网衣上的充气盘进行充气,进而提高网箱内部的氧气含量。虽然该网箱结构能够对其内部的进行充氧作业,但是其充氧量不能得到自动控制,不能很好的与实际网箱中的含氧量相结合进行自动作业,通常情况下,其增氧时间也多是根据个人的日常经验来做出判断的,使得生产效率不高,此外对于大规模养殖范围而言,其养殖情况更加复杂,使得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效果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工作稳定以及能科学有效作业的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浮架、悬挂于该浮架下方的网衣以及设置该网衣底端外沿上的底框,还包括用于提供氧气的增氧机、设置于所述网衣外沿上间隔竖直布置的多组输氧组件以及控制系统;每组输氧组件包括连接管、电子调节阀、环形输送管以及若干个溶氧测定传感探头,其中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增氧机出口相连,另一端通过串联有所述电子调节阀与环形输送管相连,该环形输送管上设有至少一个氧气输出孔;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多组所述输氧组件相对应的多个处理芯片,每一处理芯片包括接受模块、处理模块以及输出模块,其中接受模块分别与所述溶氧测定传感探头和处理模块相连,分别用于接受传感信号和输出接受信号,该处理模块还与所述输出模块相连,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输出模块与所述电子调节阀相连,用于控制该电子调节阀动作。
[0006]通过在网箱内不同深度区布置有输氧组件,可以更加精确的对网箱内的含氧量进行控制。具体的,就是通过位于不同深度范围内设有的溶氧测定传感探头对网箱中的海水进行含氧量测定,并将该所检测的数值传输到与其相连的处理芯片中进行对比分析,处理芯片得出处理结果后并将该处理信号发送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进而驱动电子调节阀进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对网箱内不同深度区域内的氧气调节控制,可以更好的保证网箱内不同深度区域内的氧气含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有远程通讯传输装置,该远程通讯传输装置包括远程信号发送模块、远程信号接受模块以及移动式报警器,其中所述控制系统中的处理芯片与该远程信号发送模块相连,用于发出远程控制信号;该远程信号接受模块内置于该移动式报警器,用于接受所述远程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的远程控制信号。通过增加一套与控制系统相连的远程通讯传输装置,可以在输氧组件出现动作故障时,通过控制系统对接受到的网箱内含氧测定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来驱动移动式报警器是否动作,从而发出报警信号,可以快速将网箱故障信号传输给操作管理人员,防止网箱内出现缺氧或氧气过足的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控制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增氧机和溶氧测定传感探头未示出)。
[0010]图3为图2中A处环形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浮架,2-网衣,3-底框,4-增氧机,5-输氧组件,501-连接管,502-电子调节阀,503-环形输送管,504-氧气输出孔,6-控制系统,601-处理模块,602-接收模块,603-输出模块,7-远程通讯传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该网箱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浮架1、悬挂于该浮架I下方的网衣2以及设置于该网衣2底部外沿上的底框3,同时该网箱机构还包括提供氧气的增氧机4、用于向网箱内部输送氧气的多组输氧组件5以及用于控制氧气输出的控制系统6。
[0014]本方案中为了可以对网箱内部不同深度范围内的水质含氧量进行提取和控制,该多组输氧组件5呈竖直方向间隔布置在网衣2外沿周围。具体来讲,输氧组件5包括用于输送氧气的连接管501、电子调节阀502、设置于网衣2外沿上的环形输送管503以及若干个溶氧测定传感探头(图中未示出)。每一输氧组件5通过其内的连接管501与增氧机4输出口的主管相连,并且连接管501还通过串连有电子调节阀502与环形输送管503相连(参见附图3所示),环形输送管503内侧上设有多个均与布置的氧气输出孔504,用于向网箱内输出氧气。同时为了能过自动控制输氧量,本方案中还通过设置于网衣2中的溶氧测定传感探头采取的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中的多个处理芯片分别与对应的网箱内的不同深度设置的溶氧测定传感探头相连,具体来讲,为处理芯片中的接受模块602与溶氧测定传感探头相连,接受模块602将接受的传感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601,处理模块601将处理后的控制信号传输至输出模块603,输出模块603进而驱动相应的电子调节阀502动作,从而控制网箱内相应深度处的氧气供应。
[0015]此外,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网箱中氧气含量的稳定可靠性,该方案还增设了一套报警系统。具体来讲,控制系统6还连接有一套远程通讯传输装置7,该远程通讯传输装置7包括远程信号发送模块、远程信号接收模块以及移动式报警器。控制系统6中的处理芯片与该远程信号发送模块相连,用于发出远程控制信号。远程信号接收模块内置于该移动式报警器中,用于接受远程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的远程控制信号。
[0016]工作时,控制系统6中的多个处理芯片对接受到网箱内不同深度处的溶氧测定传感探头传送的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该多个处理芯片内置有人工设定的氧气设定参数值,该多个处理芯片中的氧气设定参数值与接受到的检测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后,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子调节阀502,电子调节阀502相应的进行动作。具体来讲,当网箱内的检测到的氧气含量接近于处理芯片中设定的氧气设定参数值时,电子调节阀502截止,停止输氧;当网箱内的检测到的氧气含量低于处理芯片中设定的氧气设定参数值时,电子调节阀502动作,进行输氧。此外,当检测到的氧气含量远低于处理芯片中设定的氧气设定参数值时,处理芯片发送报警信号至远程信号发送模块,远程信号发送模块进而发出报警信号至移动式报警器中的远程信号接收模块,移动式报警器进而发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检测故障,及时供氧。
[001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浮架(I)、悬挂于该浮架(I)下方的网衣(2)以及设置该网衣(2)底端外沿上的底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氧气的增氧机(4)、设置于所述网衣(2)外沿上间隔竖直布置的多组输氧组件(5)以及控制系统(6);每组输氧组件(5)包括连接管(501)、电子调节阀(502)、环形输送管(503)以及若干个溶氧测定传感探头,其中连接管(501)—端与所述增氧机(4)出口相连,另一端通过串联有所述电子调节阀(502 )与环形输送管(503 )相连,该环形输送管(503 )上设有至少一个氧气输出孔(504);所述控制系统(6)包括与多组所述输氧组件(5)相对应的多个处理芯片,每一处理芯片包括接受模块(601)、处理模块(602)以及输出模块(603),其中接受模块(601)分别与所述溶氧测定传感探头和处理模块(602)相连,分别用于接受传感信号和输出接受信号,该处理模块(602 )还与所述输出模块(603 )相连,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输出模块(603 )与所述电子调节阀(502)相连,用于控制该电子调节阀(502)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增氧的网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连接有远程通讯传输装置(7),该远程通讯传输装置(7)包括远程信号发送模块、远程信号接受模块以及移动式报警器,其中所述控制系统(6)中的处理芯片与该远程信号发送模块相连,用于发出远程控制信号;该远程信号接受模块内置于该移动式报警器,用于接受所述远程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的远程控制信号。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952150SQ20142040805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王春忠, 郑吉鹏, 陈斌, 欧清峰, 欧国原 申请人:莆田市天然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