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53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发射器及具有该发射器的滴灌用输送管。

背景技术:
作为植物的栽培方法之一,已知有滴灌法。滴灌法例如是如下的方法:在栽培植物的土壤上配置滴灌用输送管,从该滴灌用输送管向该土壤缓慢地供给水或液体肥料等灌溉用液体。滴灌法能够使该液体的消耗量最小,近年来尤其受关注。上述滴灌用输送管通常具有输送管及发射器(也称为“滴头”)。发射器通常以将灌溉用液体向土壤滴下的程度的被设定速度,将上述输送管内的空间的灌溉用液体向土壤供给。对于发射器,已知有从外侧向输送管扎入来使用的发射器、和接合于输送管的内壁面的发射器。后者的发射器例如具有:流路,其包括用于使从输送管内的空间向发射器流入的液体一边减压一边流向输送管的通孔的减压部;以及隔膜部,其根据上述空间的液体的压力来使该流路的、减压后的灌溉用液体流动的部分的容积变化。该发射器由接合于上述输送管的内壁面的部件、在其上配置的部件、以及配置于两部件之间的隔膜部这三个部件构成。该隔膜部由硅胶膜那样的具有弹性的膜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发射器能够与输送管内的空间的液体的压力的变动无关地抑制灌溉用液体的排出量的偏差。由此,上述发射器从使多个植物均匀成长的观点来看是有利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609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上述发射器,通过长期使用而在使灌溉用液体流通的流路内形成生物薄膜。生物薄膜随着上述发射器的使用期间变长而随时间变化成长,有时导致堵住所述流路,成为堵塞的原因。这样,对于上述发射器自身,虽然未产生损坏等问题,但是存在以下问题:灌溉用液体由于上述生物薄膜而不被适当地排出,上述液滴灌漑用输送管变得不正常地工作。本发明的第一课题为,提供能够防止由生物薄膜引起的流路的堵塞的发射器。另外,本发明的第二课题为,提供具有该发射器的滴灌用输送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提供发射器,其配置于使灌溉用液体流通的输送管的、与使所述输送管内外连通的排出口对应的位置,用于通过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输送管内的所述灌溉用液体,该发射器包括:取水部,其用于引入所述灌溉用液体;排出部,其用于排出所述灌溉用液体;以及流路,其使所述取水部及所述排出部相连,且使所述灌溉用液体流通,所述流路的内壁面由含有抗菌剂、以及基体树脂或橡胶的组合物构成。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滴灌用输送管,其包括:输送管;以及配置于所述输送管的所述发射器。发明效果本发明的发射器由于灌溉用液体所通过的流路的内壁面表现抗菌性,因此能够抑制流路内的生物薄膜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滴灌用输送管的示意性的纵剖面图,图1B是该滴灌用输送管的示意性的横剖面图。图2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射器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2B是表示该发射器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3A是实施方式1的发射器的俯视图,图3B是该发射器的主视图,图3C是该发射器的侧视图。图4A是实施方式1的发射器的仰视图,图4B是该发射器的、沿图3A中的B-B线的剖面图。图5A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将薄膜接合于发射器主体之前的成型件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5B是表示该成型件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6A是实施方式1中的将薄膜接合于发射器主体之前的成型件的俯视图,图6B是该成型件的仰视图。图7A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1的、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的发射器的、沿图6A中的D-D线的剖面的图,图7B是放大表示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设定值以上时的该发射器的、沿图6A中的D-D线的剖面的图。图8A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1的、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以上时的发射器的、图4B中的A部的图,图8B是放大表示输送管内的上述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以上且小于第二设定值时的该发射器的上述A部的图,图8C是放大表示输送管内的上述压力为第二设定值以上时的上述发射器的上述A部的图。图9A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的、将薄膜接合于发射器主体之前的发射器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9B是表示该发射器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滴灌用输送管的示意性的剖面图。图11A是实施方式2的发射器的俯视图,图11B是该发射器的主视图,图11C是该发射器的仰视图,图11D是该发射器的侧视图。图12A是实施方式2的发射器的沿图11A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12B是该发射器的沿图11A中的B-B线的剖面图。图13A是实施方式2中的第一部件的俯视图,图13B是该第一部件的主视图,图13C是该第一部件的仰视图,图13D是该第一部件的侧视图。图14A是实施方式2中的第一部件的、沿图13A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14B是该第一部件的、沿图13A中的B-B线的剖面图。图15A是实施方式2中的第二部件的俯视图,图15B是该第二部件的主视图,图15C是该第二部件的仰视图,图15D是该第二部件的侧视图,图15E是该第二部件的沿图15A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16A是放大表示实施方式2的、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的发射器的、沿图11A中的D-D线的剖面的图,图16B是放大表示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设定值以上时的该发射器的、沿图11A中的D-D线的剖面的图。图17A是示意性地表示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以上时的图12A中のA部的状态的图,图17B是示意性地表示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以上且小于第二设定值时的图12A中的A部的状态的图,图17C是示意性地表示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第二设定值以上时的图12A中的A部的状态的图。图18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2的发射器的排出部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18B是示意性地表示该排出部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发射器的流量调整阀的变形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500滴灌用输送管110输送管120、420、620发射器130排出口200、400发射器主体201、7311、7321第一表面202、7312、7322第二表面211、216、221、231、241、252、412、7313凹部213、242、413、7314突条214、414、781阀体215、782固定部222、422减压流路部223、234、820孔232、251凸部233端面235、421、431、830槽300、770、900薄膜301狭缝302隔膜部303定位孔304铰链部720取水部721、726、741倒钩725压力传递管730凸缘部731第一圆盘部732第二圆盘部740排出部750减压流路760联络流路780流量调节阀810阀座部901开口部2141、7811薄壁部2142、7812厚壁部2331外环部2332、2413倾斜面2411第一部分2412第二部分7211、7411、7261大直径部7212、7412、7262锥面7315第一凹部7316第二凹部7324凹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1]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滴灌用输送管的示意性的纵剖面图,图1B是该滴灌用输送管的示意性的横剖面图。滴灌用输送管100由输送管110、和发射器120构成。输送管110例如为聚乙烯制成。发射器120以规定的间隔(例如200~500mm)配置于输送管110的轴向上。各个发射器120接合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发射器120形成为易于与输送管110密接的形状。例如,发射器120的以XZ面切断而得到的剖面中的、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接合的面(后述的第二表面)的形状成为,以沿着送水时的输送管110的内壁面的方式向输送管110的内壁面突出的大致圆弧形状。发射器120配置于覆盖输送管110的排出口130的位置。此外,X方向表示输送管110的轴向或发射器120的长度方向,Y方向表示发射器120的横向(宽度)方向,Z方向表示发射器120的高度方向。排出口130是贯通输送管110的管壁的孔。排出口130的孔径例如是1.5mm。此外,箭头F表示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流动的方向。图2A是表示发射器120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2B是表示发射器120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另外,图3A是发射器120的俯视图,图3B是发射器120的主视图,图3C是发射器120的侧视图。另外,图4A是发射器120的仰视图,图4B是发射器120的、沿图3A中的B-B线的剖面图。如图2A、图2B所示,发射器120具有壳体状的外形。发射器120的平面形状(沿Z方向看的形状)为将各角圆滑地倒角而成的大致矩形,如上所述,发射器120的侧视面形状(沿X方向看的形状)为由半圆和与其连接的矩形构成的形状(钟型)。例如,发射器120的X方向的长度为26mm,Y方向的长度为10mm,Z方向的长度为2.5mm。详细内容后述,但至少发射器120的、灌溉用液体所接触的区域(成为流路的内壁面的区域)表现抗菌性。发射器120具有:接合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的发射器主体200、和接合于发射器主体200的薄膜300。首先,对薄膜300进行说明。薄膜300具有狭缝301、隔膜部302以及定位孔303。至少薄膜300的、灌溉用液体所接触的区域(成为流路的内壁面的区域)表现抗菌性。狭缝301为沿着X方向的细长的三条并列的开口,配置于与后述的突条213重叠的位置。薄膜300的厚度例如为0.5mm。隔膜部302是薄膜300中的、应与后述的凹部231及凸部232重叠的部分。隔膜部302的厚度与薄膜300的其他部分相同,其平面形状为圆形。此外,对于隔膜部302的厚度,能够基于后述的相对于压力的变形量,例如通过计算机仿真或利用试制品进行的实验等来决定。定位孔303为贯通薄膜300的、平面形状为圆形的两个孔,例如配置于薄膜300的一对角线上的、分别与一对相对的角对应的位置。接下来,对发射器主体200进行说明。图5A是表示将薄膜300接合于发射器主体200之前的成型件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5B是表示该成型件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另外,图6A是上述成型件的俯视图,图6B是该成型件的仰视图。如图5A、图5B所示,发射器主体200具有第一表面201及第二表面202。第一表面201是与薄膜300接合的Z方向上的一个面。第二表面202是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接合的Z方向上的另一个面。第一表面201为平面,第二表面202为大致半圆筒形状的非平面。如图5A、图6A、图6B所示,借助于铰链部304将发射器主体200与薄膜300一体地配置。铰链部304配置在发射器主体200的第一表面201侧的、Y方向上的一侧缘。铰链部304例如具有与薄膜300的隔膜部302以外的部分相同的厚度,是与发射器主体200及薄膜300一体地成型的、宽度0.5mm的部分。至少发射器主体200的、灌溉用液体所接触的区域(成为流路的内壁面的区域)表现抗菌性。如图5A及图5B所示,发射器主体200具有:凹部211、在凹部211内配置的突条213、在凹部211的底面形成的阀体214和固定部215、以及从第二表面202到阀体214和固定部215的凹部216。此外,狭缝301、凹部211以及突条213构成取水部。阀体214和固定部215构成取水量调整部。凹部211的平面形状为由矩形和与其一边连接的半圆形构成的钟形,凹部211的距第一表面201的深度例如为0.5mm。该钟形的半圆形部的直径例如为6mm。突条213是配置于凹部211的平面形状中的矩形部的、以其长度方向为Y方向的细长的并列的三条凸部。突条213的从凹部211的底面到突条213的突端面的高度例如为0.5mm。在X方向上的突条213间或突条213与凹部211的壁面之间存在间隙,另外,在Y方向上的突条213的端部与凹部211的壁面之间也存在间隙。如图4B所示,突条213形成为:以XZ面切断而得到的剖面的形状为基端部比突端部的宽度窄。即,X方向上的突条213间或突条213与凹部211的壁面之间的间隙随着凹部211的深度增加而变大。突条213的壁面相对于凹部211的底面所成的角度例如是80~84°。这样,突条213在凹部211内构筑了所谓的楔形线构造。对于阀体214和固定部215,其平面形状都是将圆形分割四份而成的扇形,沿圆周方向交替配置。固定部215的形态为平板,其一方的面构成与凹部211的底面相同的平面。对于阀体214,其圆弧部成为固定端,半径成为自由端,配置于从凹部211的底面以固定部215的厚度的量凹陷的位置。即,阀体214的上游侧的自由端缘与固定部215的下游侧的自由端缘邻接。阀体214和固定部215的上述自由端都配置于俯视时与X方向或Y方向以45°交叉的位置。如图5B、图6B所示,阀体214由从上述固定端延伸的、具有挠性的薄壁部2141、和从薄壁部2141延伸的厚壁部2142构成。薄壁部2141自作为固定端的圆弧具有均匀的、与固定部215相比足够薄的厚度。厚壁部2142是在阀体214的下游侧壁较厚的部分。厚壁部2142例如具有向凹部216突出的大致三角锥形状。厚壁部2142的仰视面形状为以阀体214中的上述扇形的中心为一顶点的直角等腰三角形,具有从上述自由端向下游侧立起的两个壁面、和从上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向下游侧倾斜地延伸的斜面。薄壁部2141与厚壁部2142的平面形状中的边界成为一条直线。将厚壁部2142的顶部稍微切除,例如使得将发射器120接合于输送管110时的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到厚壁部2142为止的距离成为0.5mm左右。如图5B所示,对于凹部216,其平面形状为与凹部211的上述钟形中的半圆形相同直径的圆形,其底部由阀体214和固定部215构成。另外,如图5B、图6B所示,发射器主体200具有凹部221。凹部221为在第二表面202沿X方向延伸的槽。对于凹部221,其一端与凹部216连通,其平面形状为大致矩形。凹部221的距第二表面202的深度例如为0.5mm。凹部221包括减压流路部222(减压部)和孔223。减压流路部222是形成为其平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槽的部分。该锯齿形状为,将从凹部221的侧视面突出的大致三角柱形状的凸部沿着凹部221的长度方向(X方向)交替配置而成。该凸部配置为:在俯视时该凸部的突端不超过凹部221的中心轴。减压流路部222的深度例如是0.5mm,减压流路部222的流路的宽度(图4A中的W)例如是0.5mm。孔223在凹部221的另一端部开口,将发射器主体200贯通。另外,如图5A、图6A所示,发射器主体200包括凹部231、凸部232、端面233、孔234以及槽235。隔膜部302、凸部232、端面233、孔234以及槽235构成排出量调整部。凹部231是在第一表面201开口的有底的凹部。凹部231的平面形状是圆形,在凹部231的底开口有孔234。该圆形的直径例如是6mm,凹部231的距第一表面201的深度例如是2mm。凸部232是从凹部231的底的中央部立起的壁较厚的大致圆筒体。凸部232的高度比凹部231的深度小。例如,从第一表面201到凸部232为止的Z方向上的距离为0.25mm。端面233是凸部232的突端面。端面233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其直径例如为3mm。端面233包括与XY平面平行的外环部2331、和从外环部2331的内周缘到端面233的中心部向第二表面202侧倾斜的倾斜面2332(图8A)。倾斜面2332是相对于第一表面201侧稍微凹陷的曲面,这样构成凹面部。倾斜面2332形成为与如下假想的曲线重叠,该假想的曲线是与凹部231的包含其中心轴的剖面中的凹部231的开口端缘相接的假想的曲线。所谓的该假想的曲线包括:在受到了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设定值以上的压力时,隔膜部302在上述剖面中所描绘的曲线(图8A、图8C)。该曲线例如是曲率半径R为12mm的曲线。这样,倾斜面2332成为隔膜部302可附着的阀座部。孔234在端面233的中心开口,将发射器主体200贯通。孔234为随着沿Z方向从端面233侧靠近凹部241侧而直径渐增的锥状的孔。孔234的端面233侧的开口比凹部241侧的开口小,孔234的端面233侧的孔径例如为1mm。槽235形成于端面233,从端面233的外周缘至孔234。即,槽235将凹部231与孔234连通。槽235的数量既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一条以上。例如,槽235的宽度为2mm,槽235的深度为0.05mm。另外,如图5B、图6B所示,发射器主体200具有凹部241和突条242。凹部241成为应面向排出口130的排出部。从上述凹部211(取水部)到上述凹部241(排出部),成为使灌溉用液体流通的流路。凹部241的平面形状为大致矩形。更详细地来说,凹部241的平面形状是将X方向上的凹部221侧的第一部分2411、更深的第二部分2412、使第一部分2411与第二部分2412连上的倾斜面2413、以及在第一部分2411的凹部221侧的端缘开口的孔234合并而得到的形状。这样,凹部241的平面形状成为,将基于孔234的半圆与矩形的一边连接而成的形状。第一部分2411及第二部分2412的平面形状都是大致矩形。倾斜面2413的、相对于第二部分2412的底面的倾斜角例如为60°。在第一部分2411沿着与倾斜面2413的边界配置突条242。另外,突条242的高度与第一部分2411的深度相同。在X方向上,突条242与孔234分离。另外,在Y方向上,突条242的长度比第一部分2411的长度短,突条242的两端都与第一部分2411的内壁面分离。这样,在沿X方向从第二部分2412侧观察时,突条242配置为与孔234完全重叠。另外,发射器主体200具有:图5A、图6A所示从第一表面201突出的凸部251;以及图5B、图6B所示在第二表面202开口的凹部252。凸部251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具有与薄膜300的定位孔303嵌合的大小。凸部251分别配置于与定位孔303对应的位置。凹部252分别配置于X方向上的凹部216与凹部241之间的、Y方向上的凹部221与发射器主体200的侧缘之间的位置。至少流路的内壁面由含有抗菌剂、以及基体树脂或橡胶的组合物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射器主体200及薄膜300由含有抗菌剂、和基体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发射器主体200及薄膜300的整体表现抗菌性。作为该基体树脂的例子,包括聚乙烯及硅树脂。并且,该抗菌剂可以是无机系的抗菌剂,也可以是有机系的抗菌剂,也可以是有机/无机混合系。无机系的抗菌剂既可以是银、铜、锌等具有抗菌性的金属单体,也可以是含有银、铜、锌等具有抗菌性的金属的化合物。作为这些无机系的抗菌剂的例子,包括:NANOPURE(日本ION株式会社)、NOVARONAG(东亚合成株式会社)、洁而美客(株式会社SINANENZEOMIC)、抗菌剂BACTEKILLER(富士化学株式会社)、GRAFIGHTER(株式会社TYK)、BACTIBLOCK(NanoBioMattersIndustriesS.L)、ILISHEN(日新新素材株式会社)等。特别地,含有银的抗菌剂的抗菌效果较高,能够发挥抗菌效果的细菌的种类较多,因此是更优选的。作为有机系的抗菌剂的例子,包括主要成分为DIIODOMETHYL-P-TOLYLSULFONE的PBM-OK(MIC株式会社)等。另外,作为有机/无机混合系的抗菌剂的例子,包括KABINON(东亚合成株式会社)、ESSEN-GUARD(株式会社SINANENZEOMIC)等。对于上述的抗菌剂相对于基体树脂的混合量,只要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能够表现抗菌性,不特别地进行限定。另外,流路的内壁面、与其他的部分例如能够通过射出成型而一体成型。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流路的内壁面涂敷含有上述的抗菌剂、和基体树脂或橡胶的组合物并使其固化,来对流路的内壁面赋予抗菌性。另外,发射器主体200及薄膜300都具有挠性。能够通过使用具有弹性的树脂,来调整发射器主体200及薄膜300的挠性,例如,能够利用具有弹性的树脂的种类、或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相对于硬质的树脂材料的混合比等进行调整。发射器主体200及薄膜300的一体成型件例如能够通过射出成型来进行制造。通过使薄膜300以铰链部304为轴转动,接合于发射器主体200的第一表面201,来构成发射器120。薄膜300例如通过构成发射器主体200或薄膜300的树脂材料的熔接、或利用粘接剂进行的粘接、薄膜300向发射器主体200的压接等,接合于发射器主体200。通过将薄膜300与第一表面201接合,使得凹部231被隔膜部302水密性地堵住,成为发射器120中的灌溉用液体的流路的一部分。如此,形成了从凹部211(取水部)到凹部241(排出部)的一连串的上述流路。此外,铰链部304既可以直接保留,也可以通过切断来拆除。通过将发射器120以其第二表面202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接合,来构成滴灌用输送管100。发射器120例如也通过构成发射器主体200或输送管110的树脂材料的熔接、或利用粘接剂进行的粘接、发射器主体200向输送管110的压接等,而接合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排出口130形成为在发射器120中的第二部分2412开口。排出口130通常在发射器120向输送管110的接合后形成,但是也可以在接合前形成。接着,对发射器120中的灌溉用液体的流动进行说明。首先,向输送管110内例如供给水,作为灌溉用液体。此外,作为该灌溉用液体的例子,包括水、液体肥料、农药及它们的混合液。为了防止输送管110及发射器120的损坏,在水压不超过0.1MPa的范围内进行水向滴灌用输送管110的供给。输送管110内的水通过薄膜300的狭缝301,并通过凹部211与突条213之间的间隙。狭缝301的长度方向与突条213的长度方向彼此交叉,因此分散有凹部211的相对于输送管110的开口部并且各开口的面积较小。由此,抑制了输送管110内的水中的悬浮物向凹部211的侵入。这样,狭缝301、突条213及凹部211还构成用于收集从输送管110内向发射器120引入的水中的悬浮物的筛网部。另外,突条213构筑了所谓的楔形线构造,因此抑制了流入到凹部211内的水的压力损失。凹部211内的水到达凹部211内的阀体214及固定部215的位置。图7A是放大表示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的发射器120的、沿图6A中的D-D线的剖面的图,图7B是放大表示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为设定值以上时的发射器120的、沿图6A中的D-D线的剖面的图。图7A、7B中的箭头表示水的流动。凹部211内的水将阀体214及固定部215从凹部211侧向凹部216侧按压。若凹部211内的水压小于设定值(例如0.005MPa),则如图7A所示,阀体214和固定部215均不向凹部216侧弯曲,水的流路被阀体214及固定部215关闭。若凹部211内的水压成为设定值以上,则如图7B所示,由于薄壁部2141比固定部215薄,因此,固定部215不弯曲而仅薄壁部2141弯曲,固定部215不向凹部216侧打开而仅阀体214向凹部216侧打开。如此,在阀体214和固定部215之间形成有间隙,凹部211内的水通过该间隙而向凹部216供给。凹部216内的水通过凹部221而向减压流路部222供给。由于减压流路部222的平面形状(锯齿形状)带来的压力损失,使在减压流路部222中流动的水减压。另外,该水中的悬浮物卷入在减压流路部222的上述凸部间产生的涡流中,在减压流路部222中滞留。这样利用减压流路部222,进一步从上述水中除去悬浮物。通过了减压流路部222而被减压、且被除去了上述悬浮物的水,通过孔223而被供给到凹部241内。在此,图8A是放大表示输送管110内的水压为第一设定值以上时的图4B中的A部的图,图8B是放大表示输送管110内的水压为第一设定值以上且小于第二设定值时的上述A部的图,图8C是放大表示输送管110内的水压为第二设定值以上时的上述A部的图。若水充满凹部241内,则如图8A所示,通过薄膜300和端面233的间隙而向孔234供给水。若输送管110内的水压为第一设定值(例如0.02MPa)以上,则与输送管110内的水压的提高相应,上述取水部中的水的流量也增加,向凹部231供给的水的量也增加。另一方面,若输送管110内的水压变为第一设定值以上,则如图8B所示,隔膜部302被输送管110内的水压按压而向凹部231侧弯曲。因此,隔膜部302与端面233之间的间隔变窄。例如,从端面233到隔膜部302的距离变为0.15mm。由此,在端面233与隔膜部302之间的间隙流动的水的量减少。若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变为第二设定值(例如0.05MPa)以上,则如图8C所示,隔膜部302更向凹部231侧按压而进一步弯曲,与倾斜面2332密接。孔234被隔膜部302堵住,而另一方面,由于端面233包括槽235,所以槽235将凹部231与孔234连通。因此,凹部231内的水通过槽235而从凹部231向孔234供给。因此,在高水压时,孔234中的水的流量被限制为能够通过槽235的一定的流量。突条242在将发射器120粘接于输送管110时配置于处于将孔234与排出口130连结的直线上的位置,另外,使从孔234向排出口130的水的流动迂回。这样,突条242成为如上述那样对凹部241中的水的流动进行控制的整流部件。通过了孔234的水向凹部241供给。即,通过了孔234的水首先向第一部分2411供给,通过凹部241的内壁面与突条242之间的间隙而向第二部分2412供给。供给到第二部分2412的水通过在第二部分2412开口的排出口130,而向输送管110外流出。此外,可以考虑到,若使用了滴灌用输送管100,则植物的根寻求水而从排出口130向凹部241内侵入的情况。利用突条242对这样的异物的侵入进行遮挡。由此,防止了由该异物将孔234堵住的情况。这样,上述排出部包括防止异物从排出口130侵入的侵入防止部(突条242)。根据上述说明可知,发射器120配置于使灌溉用液体流通的输送管110的、与使输送管110内外连通的排出口对应的位置,用于使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通过排出口排出,发射器120具有:取水部,其用于引入灌溉用液体;排出部,其用于使灌溉用液体排出;以及流路,其使取水部及排出部连上,且使灌溉用液体流通,流路的内壁面由含有抗菌剂、以及基体树脂或橡胶的组合物构成。在发射器120中,在流路壁上附着有机物或离子而形成调节膜。接下来,在调节膜上附着真菌或细菌等。附着于调节膜的细菌繁殖,并且分泌胞外多糖,从而形成生物薄膜。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滴灌用输送管100的发射器120表现抗菌性,因此在流路的内壁面不会形成生物薄膜。另外,发射器120通过接合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来安装于输送管110,发射器120还具有:取水量调整部,其用于根据取水部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调整从取水部引入的灌溉用液体的流量;减压流路部222,其用于使从取水量调整部供给的灌溉用液体减压的同时流通;以及排出量调整部,其用于根据输送管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调整从减压部供给的灌溉用液体的流量,排出部应面向排出口,是用于由排出量调整部调整了流量的灌溉用液体定量地向输送管外排出的部位。由此,能够充分且迅速地将输送管110内的压力维持为较高,而使输送管110内的水的排出量稳定。另外,利用树脂组合物,使流路的内壁面与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因此,与由三个部件构成的以往的发射器相比,能够进一步消减发射器120的制造成本。此外,在得到上述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改变滴灌用输送管100或发射器120的上述的构成要件的一部分,另外,滴灌用输送管100或发射器120也可以还具有其他的构成要件。例如,输送管110既可以是无缝输送管,也可以是沿长度方向将细长的板材接合而成的输送管。另外,排出口130也可以是在上述板材的接合部以将输送管110的内外连通的方式形成的间隙、或是在该接合部被上述板材夹住的管等。并且,排出口的轴向上的形状也可以不是一直线状。作为具有该排出口的输送管的例子,包括以下输送管:在上述板材的表面形成有作为流路的所期望的形状的凹陷,通过上述板材的接合在上述接合部构成作为该流路的上述排出口。另外,将发射器120配置为上述取水部位于输送管110中的水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但是也可以配置为,上述取水部位于下游侧。另外,一条输送管110中的多个发射器的朝向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射器主体200与薄膜300由相同材料构成,但是也可以不同。另外,上述筛网部由并列的多个狭缝301、以及在与狭缝301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并列的多个上述凹部构成,但是狭缝301及上述凹部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另外,上述筛网部包括楔形线构造,但是也可以不包括该构造。例如,突条213也可以从凹部211的底垂直地立起。另外,上述取水量调整部由阀体214和固定部215构成,但是阀体214和固定部215可以不在平面方向(周向)上交替配置,或者也可以不包括固定部215而仅由阀体214构成。另外,阀体214只要是在所设定的水压以上时适度地打开的阀体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均匀厚度的切片。另外,减压流路部222只要能够适度地降低应该向上述排出量调整部供给的水的压力即可,例如,其平面形状可以是直线状的流路,或者也可以是流路面积根据输送管110内的水压而变化的流路。另外,上述那样的减压流路也可以是发射器主体200中的、被薄膜300覆盖的第一表面201上的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阀座部为能够与隔膜部302密接的倾斜面2332,但是在能够在孔234的周围与隔膜部302密接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其他的适当形态,例如也可以是平面部。另外,上述排出量调整部中,隔膜部302将发射器120中的流路(孔234)直接开闭,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将配置为将发射器120中的流路自由开闭的盖通过隔膜部302与该盖的接近、和分离而开闭。利用这样的排出量调整部,也能够对与输送管110中的水压相应的排出量适当地进行调整。另外,上述侵入防止部只要能够遮挡根等从排出口130向孔234侵入即可,也可以不是上述整流部件。例如,上述侵入防止部既可以是配置于与上述整流部件相同的位置的格子或筛网等,也可以是配置为使已侵入的根从排出口130向孔234相反侧引导的挡板等。此外,第二表面202也可以是平面。(变形例)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滴灌用输送管由输送管110及发射器420构成。本变形例的滴灌用输送管仅发射器42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滴灌用输送管不同。因此,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发射器12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对不同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发射器420由至少具有凹部及通孔的树脂成型体构成,具有接合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的发射器主体400、和接合于发射器主体400的薄膜900。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的、将薄膜900接合于发射器主体400之前的发射器420的俯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图9B是表示该发射器420的仰视面、主视面及侧视面的图。薄膜900接合于发射器主体400的第一表面201。薄膜900在覆盖第一表面201时的与凹部211对应的位置具有矩形的开口部901。如图9A、图9B所示,发射器主体400具有:在第一表面201形成的取水部、在Z方向上贯通发射器主体400的取水量调整部、在第二表面202形成的减压流路部(减压部)422、在第一表面201开口的排出量调整部、以及作为在第二表面202形成的排出部发挥功能的凹部241。另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使取水部及排出部连上、且使灌溉用液体流通的流路的内壁面由含有抗菌剂、以及基体树脂或橡胶的组合物构成。取水部具有:凹部211、在凹部211内配置的突条213、凹部412、以及在凹部412内配置的突条413。凹部412形成于第一表面201,将凹部211与取水量调整部连接。从凹部412的底面到突条413的突端面为止的距离(突条413的高度)例如为0.5mm。突条413与凹部412一起构成收集灌溉用液体中的悬浮物的筛网部。突条413是在凹部412内以X方向为长度方向而在Y方向上并列的三条凸部。在X方向上的突条413的端部、与在X方向上与突条413相邻的突条213之间形成有间隙。取水量调整部具有阀体414。阀体414由具有挠性的4片开闭部构成。通过以十字的狭缝将从第一表面201侧向第二表面202侧突出的大致半球的壁厚较薄的圆顶分割来构成该开闭部。若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设定值(例如0.005MPa)以上,则阀体414被向第二表面202侧按压,阀体414的狭缝扩展。如此,灌溉用液体被引入到发射器主体400内。阀体414在灌溉用液体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抑制灌溉用液体向发射器主体400内的流入。对于阀体414,只要能够调节液体的流量,不特别限定其形状,也可以不像实施方式1那样具有固定部215。减压流路部422是形成为其平面形状为锯齿形状的槽的部分。该锯齿形状为:将从槽421的侧视面突出的大致三角柱形状的凸部沿着槽421的长度方向(X方向)交替配置而成。对于在减压流路部422中通过的水,使其水压减压,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对于减压流路部422,其配置及凸部的数量与实施方式1不同,但是只要能够发挥上述功能,不特别限定配置或凸部的数量等。排出量调整部包括:凹部231、凸部232、端面233、孔234及槽235。排出量调整部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如图9B所示,减压流路部422的一端通过在第二表面202形成的直线状的槽431与取水量调整部连接,减压流路部422的另一端与在第二表面202形成的直线状的槽421连接。并且,槽421通过从槽421将发射器主体400贯通而在第一表面201开口的孔223,与排出量调整部连接。槽431、421及孔223的宽度(Y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为1mm。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的发射器420中,薄膜900的形状、以及发射器主体400的突条413、取水量调整部及减压流路部422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发射器120不同。以下,对发射器420的灌溉用液体的滴下进行说明。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通过薄膜900的开口部901,通过凹部211与突条213之间的间隙。接下来,通过凹部412与突条413之间的间隙到达取水量调整部。如此,到达取水量调整部的灌溉用液体被从取水量调整部引入到发射器主体400内。具体而言,若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以上,则阀体414被向第二表面202侧按压,阀体414的狭缝扩展。如此,到达取水量调整部的灌溉用液体被从取水量调整部引入到发射器主体400内。从取水量调整部引入的灌溉用液体通过凹部216及槽431而向减压流路部422供给。通过了减压流路部422、被减压、除去了上述悬浮物的灌溉用液体通过槽421及孔223,而向排出量调整部的凹部231内供给。若灌溉用液体充满凹部231内,则灌溉用液体通过薄膜900及端面233的间隙,向凸部232的孔234供给。通过了孔234的灌溉用液体到达排出部(凹部241),通过面向作为排出部发挥功能的凹部241而开口的排出口130,向输送管110外排出。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发射器420也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发射器120相同的功能,该发射器120使取水部及排出部连上,且灌溉用液体流通的流路的内壁面由含有抗菌剂、和基体树脂或橡胶的组合物构成。根据上述说明可知,发射器420具有:取水部,其用于引入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取水量调整部,其用于根据该取水部内的水压,调整从该取水部引入的水的流量;减压流路部(减压部)422,其用于使从取水部及取水量调整部引入的灌溉用液体减压的同时流动;排出量调整部,其用于根据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控制从减压流路部422供给的灌溉用液体的流量;以及凹部241,其被供给由排出量调整部控制了流量的灌溉用液体,作为应面向排出口130的排出部而发挥功能。取水部及取水量调整部在发射器主体400的第一表面201开口。所述排出量调整部包括:开口部,其在第一表面201开口;薄膜900,其堵住该开口部,切断比减压流路部422靠下游侧的流路与输送管110内部之间的连通,且具有挠性;凹面部(倾斜面2332),其面向薄膜900而与薄膜900非接触地配置于比减压流路部422靠下游侧的流路,能够与薄膜900密接,相对于薄膜900凹陷;孔234,其在该凹面部开口,与排出部(凹部241)相连;以及槽235,其形成于上述凹面部,将比上述凹面部靠外侧的上述流路与孔234连通。而且,发射器420通过粘接于与输送管110的内壁面的排出口130对应的位置,从而配置于输送管110,构成滴灌用输送管。薄膜900在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上述第一设定值以上时开始弯曲,在为上述第二设定值以上时与上述凹面部密接。由此,即使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上升,发射器420也以在槽235中通过的量为上限来排出灌溉用液体。这样,发射器420根据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从排出口130定量地排出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因此能够使灌溉用液体的排出量稳定。另外,使取水部及排出部连上、且使灌溉用液体流通的流路的内壁面由含有抗菌剂、和基体树脂或橡胶的组合物构成,因此在内壁面不会形成生物薄膜。此外,阀座部为能够与薄膜900密接的倾斜面2332,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能够在孔234的周围与薄膜900密接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其他适当形态,例如也可以是平面部。另外,薄膜900不具有实施方式1的定位孔303,发射器主体400不具有凸部251。从容易地进行薄膜900与发射器主体400之间的接合的观点来看,优选具有定位孔303及凸部251,但是只要能够将形成于发射器主体400的凹部及通孔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堵住,并形成流路,也可以不具有定位孔303和凸部251。[实施方式2]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滴灌用输送管500的示意性的剖面图。滴灌用输送管500由输送管110及发射器620构成。输送管110构成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图11A是发射器620的俯视图,图11B是发射器620的主视图,图11C是发射器620的仰视图,图11D是发射器620的侧视图。另外,图12A是发射器620的、沿图11A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12B是发射器620的、沿图11A中的B-B线的剖面图。如图11B及图11C所示,发射器620具有:取水部720、压力传递管725、凸缘部730及排出部740。从取水部720到排出部740,成为灌溉用液体流通的流路。在此,Z方向是沿着取水部720的轴的方向,也是将发射器620向输送管110插入的方向。X方向是与Z方向正交的一方向,Y方向是与Z方向及X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凸缘部730的沿Z方向看到的形状(平面形状)为圆形。凸缘部730的外径例如为16mm。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取水部720配置于凸缘部730的平面形状的中央,如图11B、图11C及图11D所示,压力传递管725及排出部740配置于从凸缘部730的平面形状的中央向X方向错开的位置。通过取水部720及压力传递管725侧的第一圆盘部731与排出部740侧的第二圆盘部732的合体来构成凸缘部730。取水部720及压力传递管725与第一圆盘部731一体地成型,排出部740与第二圆盘部732一体地成型。以后,将取水部720、压力传递管725及第一圆盘部731的一体成型物也称为“第一部件”,将排出部740与第二圆盘部732的一体成型物也称为“第二部件”。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取水部720是从第一圆盘部731的第一表面7311立起的筒状体。在取水部720的前端部形成有倒钩721。倒钩721由从取水部720的外周面沿XY平面扩展的大直径部7211、和外径从大直径部7211向取水部720的前端逐渐减少的锥面7212构成。例如,大直径部7211的外径为3.2mm,锥面7212的前端的外径为2.6mm。如图12A及图12B所示,与取水部720同样地,压力传递管725也是从第一圆盘部731的第一表面7311立起的筒状体。在压力传递管725的前端部也形成有倒钩726。倒钩726由从压力传递管725的外周面沿XY平面扩展的大直径部7261、和外径从大直径部7261向压力传递管725的前端逐渐减少的锥面7262构成。例如,大直径部7261的外径为4mm,锥面7262的前端的外径为3.3mm。图13A是上述第一部件的俯视图,图13B是该第一部件的主视图,图13C是该第一部件的仰视图,图13D是该第一部件的侧视图。另外,图14A是上述第一部件的、沿图13A中的A-A线的剖面图,图14B是该第一部件的、沿图13A中的B-B线的剖面图。如图13A及图13C所示,对于第一圆盘部731,在第一表面7311侧具有凹部7313,在Z方向上第一表面7311相反侧的第二表面7312侧包含:突条7314、第一凹部7315、减压流路750、联络流路760、第二凹部7316及流量调节阀780。流路调整阀780相当于上述取水量调整部。如图14A所示,凹部7313是在第一表面7311形成的凹部。如图13A所示,凹部7313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凹部7313的底成为后述的薄膜770。凹部7313的直径例如为3mm,凹部7313的距第一表面7311的深度例如为0.65mm。压力传递管725与凹部7313连通。对于突条7314,如图13C所示,配置于第二表面7312的周缘部,如图14A及图14B所示,从第二表面7312突出。突条7314的距第二表面7312的高度例如为1mm。如图13C所示,第一凹部7315形成于第二表面7312的中央。第一凹部7315的平面形状为圆形。第一凹部7315与取水部720的内部连通,第一凹部7315的直径比取水部720的内径稍微大。第一凹部7315的距第二表面7312的深度例如为0.5mm。如图13C所示,第一凹部7315形成于第二表面7312的中央。第一凹部7315的俯视形状为圆形。第一凹部7315与取水部720的内部连通,第一凹部7315的直径比取水部720的内径稍微大。第一凹部7315的距第二表面7312的深度例如为0.5mm。如图14B所示,减压流路750是在第二表面7312作为槽而形成的部分。如图13C所示,减压流路750与第一凹部7315连接,沿第二表面7312的径向,向第二表面7312的周缘部延伸。减压流路750的平面形状为与上述的减压流路部222相同的锯齿形状,减压流路750的宽度(图13C中的W)例如为0.45mm。如图14A及图14B所示,联络流路760作为槽而形成于第二表面7312。如图13C所示,联络流路760的基端在第二表面7312的周缘部处与减压流路750连接,联络流路760沿减压流路750的延伸方向延伸。联络流路760的前端虽然到达第一凹部7315的附近,但是联络流路760的前端部与第一凹部7315不连通。如图14A所示,第二凹部7316是形成于第二表面7312的凹部。如图13C所示,第二凹部7316与联络流路760的前端部相邻,第二凹部7316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第二凹部7316在Z方向上与第一表面7311侧的凹部7313重叠,该重复部成为壁厚较薄的薄膜770。从而,薄膜770的平面形状为圆形。第二凹部7316的距第二表面7312的深度例如为0.2mm,薄膜770的厚度例如为0.15mm。对于薄膜770的厚度,基于后述的针对压力的变形量,例如通过计算机仿真或利用试制品进行的实验等来决定。与发射器120相同,流量调节阀780由阀体及固定部构成。对于阀体781及固定部782,其平面形状都是将圆形分割四份而成的扇形,沿圆周方向交替配置。阀体781及固定部782的上述自由端都配置于俯视时与X方向或Y方向以45°交叉的位置(图13C)。固定部782的形态为平板。对于阀体781,其圆弧部成为固定端,半径成为自由端。阀体781及固定部782配置为:阀体781的上游侧的自由端缘与固定部782的下游侧的自由端缘相接。阀体781由从上述固定端延伸的、具有挠性的薄壁部7811、和从薄壁部7811延伸的厚壁部7812构成。薄壁部7811自作为固定端的圆弧具有均匀的、与固定部782相比足够薄的厚度(参照图16A、16B)。厚壁部7812是向取水部的下游侧突出的壁较厚的部分。厚壁部7812例如具有向第一凹部7315突出的大致三角锥形状。厚壁部7812的仰视面形状为以阀体781中的上述扇形的中心为一顶点的直角等腰三角形(图14C),具有从上述自由端垂直地立起的两个壁面、和从上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倾斜地延伸的斜面(图16A、16B)。这样,薄壁部7811与厚壁部7812的平面形状中的边界成为一条直线。将厚壁部7812的顶部稍微切除,例如使得从第二圆盘部732的第二表面7322到厚壁部7812为止的距离成为0.5mm左右。如图12A所示,排出部740是从第二圆盘部732的第一表面7321立起的筒状体。与取水部720相同,在排出部740的前端部也形成有倒钩741。倒钩741由从排出部740的外周面沿XY平面扩展的大直径部7411、和外径从大直径部7411向排出部740的前端逐渐减少的锥面7412构成。例如,大直径部7411的外径为5mm,锥面7412的前端的外径为4mm。图15A是上述第二部件的俯视图,图15B是该第二部件的主视图,图15C是该第二部件的仰视图,图15D是该第二部件的侧视图,图15E是该第二部件的、沿图15A中的A-A线的剖面图。第二圆盘部732包括:凹条7324、阀座部810、孔820及槽830。薄膜770、阀座部810、孔820及槽830构成上述排出量调整部。对于凹条7324,如图15A所示,配置于在Z方向上第一表面7321相反侧的第二表面7322的周缘部,如图15B及图15D所示,从第二表面7322凹陷。凹条7324的距第二表面7322的深度例如为1mm。如图12A所示,阀座部810为形成于第二表面7322的、与薄膜770相对的位置的凹部。如图15A所示,阀座部810的平面形状为圆形。阀座部810的直径例如为1.8mm。阀座部810由从第二表面7322稍微凹陷的曲面形成,并形成为:当薄膜770受到压力传递管725内的灌溉用液体的设定值以上的压力而弯曲时,薄膜770与阀座部810的至少包围孔820的部分密接。如图15A所示,孔820在阀座部810的中央部开口。孔820的阀座部810侧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如图15E所示,孔820沿Z方向将第二圆盘部732贯通,与排出部740的内部相连。孔820的阀座部810侧的孔径例如为1mm,比排出部740侧的开口小。即,孔820为随着沿Z方向从阀座部810侧靠近排出部740侧而直径渐增的锥状的孔。如图15E所示,槽830形成为:在包含阀座部810的第二表面7322将阀座部810沿其径向横切。如图12A所示,发射器620中,槽830将联络流路760与孔820连通。槽830的宽度例如为0.2mm,槽830的距第二表面7322的深度例如为0.05mm。(参照图17A~17C)。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流路的内壁面也由表现抗菌性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上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都由表现抗菌性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对于表现抗菌性的树脂组合物,能够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发射器主体200及薄膜300相同的组合物。通过使第一圆盘部731的突条7314与第二圆盘部732的凹条7324嵌合,而使第一圆盘部731的第二表面7312与第二圆盘部732的第二表面7322密接,构成了发射器620(图12A、12B)。也可以将第二表面7312、7322通过树脂材料的熔接或利用粘接剂进行的粘接、一方向另一方的压接等来进一步接合。通过将取水部720及压力传递管725从输送管110的外侧向排出口插入,来将发射器620安装于输送管110(图10)。对于发射器620的安装,既可以利用取水部720及压力传递管725将输送管110的管壁贯穿来进行,也可以向预先形成于输送管110的管壁的插入用的开口部插入取水部720及压力传递管725来进行。前者对于以任意的配置将发射器620向输送管110安装是适宜的,后者对于防止自输送管110的灌溉用液体的漏出是适宜的。取水部720及压力传递管725都在前端部具有倒钩,因此防止发射器620从输送管110脱落。接着,对发射器620中的灌溉用液体(例如水)的流动进行说明。为了防止输送管110及发射器620的损坏,在水压不超过0.1MPa的范围内进行水向滴灌用输送管500的供给。若向输送管110内供给了水,则水在取水部720通过而到达流量调节阀780,另外,在压力传递管725内充满。图16A是放大表示取水部720内的水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的发射器620的、沿图11A中的D-D线的剖面的图,图16B是放大表示取水部720内的水的压力为设定值以上时的发射器620的、沿图11A中的D-D线的剖面的图。图16A、16B中的箭头表示水的流动。取水部720内的水将阀体781及固定部782从取水部720侧向第一凹部7315侧按压。若取水部720内的水压小于设定值(例如0.005MPa),则如图16A所示,阀体781及固定部782都不向第一凹部7315侧弯曲,水的流路被阀体781及固定部782关闭。若取水部720内的水压成为设定值以上,则如图16B所示,由于薄壁部7811比固定部782薄,因此,固定部782不弯曲而仅薄壁部7811弯曲,由此,固定部782不向第一凹部7315侧打开而仅阀体781向第一凹部7315侧打开。如此,在阀体781及固定部782之间形成有间隙,取水部720内的水通过该间隙而向第一凹部7315供给。这样,流量调节阀780在水的压力小于上述设定值时,抑制水在发射器620内的流通。因此,能够迅速且稳定地进行水向输送管110的高压供给,因此发射器620具有流量调节阀780例如对构成更长的滴灌用输送管500是适宜的。第一凹部7315中的水向减压流路750供给。由于减压流路750的平面形状(锯齿形状)带来的压力损失,使在减压流路750中流动的水减压。另外,水中的悬浮物卷入在减压流路750的上述凸部间产生的涡流中,在减压流路750中滞留。这样利用减压流路750,进一步从水中除去悬浮物。通过了减压流路750、被减压、除去了上述悬浮物的水通过联络流路760,而向第二凹部7316(由薄膜770及阀座部810夹着的空间)供给,通过孔820。图17A是示意性地表示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以上时的图12A中的A部的状态的图,图17B是示意性地表示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以上且小于第二设定值时的图12A中的A部的状态的图,图17C是示意性地表示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为第二设定值以上时的图12A中的A部的状态的图。若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例如0.02MPa)以上,则与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的提高相应,从取水部720引入到发射器620内的水的流量也增加,向第二凹部7316供给的水量也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为第一设定值以上且小于第二设定值,则如图17B所示,薄膜770被压力传递管725内的水按压而弯曲。在压力传递管725的内部没有产生特别的压力损失的构造,所以压力传递管725内的水实际上具有与输送管110内的水相同的压力。这样,压力传递管725将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传递到薄膜770的背面。因此,薄膜770由于输送管内的水的压力而从压力传递管725侧被按压,薄膜770与阀座部810之间的间隔变窄。例如,该间隔从0.25mm变为0.15mm。由此,在薄膜770与阀座部810之间通过的水的量减少,抑制了从排出部740排出的水的排出量的增加。若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变为第二设定值(例如0.05MPa)以上,则如图17C所示,薄膜770被输送管110内的水按压而进一步弯曲,与阀座部810密接。这样,薄膜770作为限制水的流通的阀体而发挥功能,阀座部810作为阀座而发挥功能。但是,即使薄膜770与阀座部810密接,由于槽830未被堵住,所以通过了联络流路760的水也通过槽830向孔820供给。由此,将在孔820通过的水的量限制为能够通过槽830的流量,从排出部740排出的水的排出量实际上成为一定。如此,发射器620定量地排出输送管110内的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射器620也表现抗菌性,所以不会形成生物薄膜。根据上述说明可知,发射器620通过被从输送管110的外壁面插入,而被安装在输送管110上,该发射器620还具有:取水量调整部,其用于根据取水部72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对从取水部720引入的灌溉用液体的流量进行调整;减压部,其用于使从取水量调整部供给的灌溉用液体减压的同时流通;以及排出量调整部,其用于根据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对从减压部供给的灌溉用液体的流量进行调整,取水部是应该向输送管110内从输送管110的外侧插入排出口的筒状的部位,排出部是用于使由排出量调整部调整了流量的灌溉用液体定量地向输送管110外排出的部位,因此,能够使从发射器620排出的水的排出量稳定。在得到上述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改变滴灌用输送管500或发射器620的上述的构成要件的一部分,另外,滴灌用输送管500或发射器620也可以还具有其他的构成要件。例如,对于排出部740,如图18A所示,也可以不具有倒钩741,如图18B所示,也可以是在第二圆盘部732的第一表面7321开口的开口部。另外,输送管110既可以是无缝输送管,也可以是沿长度方向将细长的板材接合而成的输送管,也可以是具有在上述板材的接合部以将输送管110的内外连通的方式形成的间隙、或在该接合部被上述板材夹住的管等的输送管。另外,也可以使上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与它们一体地形成的铰链部而能够转动,且一体地构成。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少发射器620的部件数,即由一个部件制作发射器620。另外,上述取水量调整部由阀体781和固定部782构成,但是阀体781和固定部782可以不在平面方向(周向)上交替配置,或者,也可以不包括固定部782而仅由阀体781构成。另外,阀体781只要是在所设定的水压以上时适度地打开的阀体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均匀厚度的切片。另外,减压流路750只要能够适度地降低应该向上述排出量调整部供给的水的压力即可,例如,其平面形状可以是直线状的流路,或者也可以是流路面积根据输送管110内的水压而变化的流路。另外,对于阀座部810,在能够在孔820的周围与薄膜770密接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其他的适当形态,例如也可以是平面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薄膜770将发射器620中的流路(孔820)直接开闭,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将配置为将发射器620中的流路自由开闭的盖通过薄膜770与该盖的接近、分离而开闭。利用这样的排出量调整部,也能够对与输送管110中的水压相应的排出量适当地进行调整。另外,代替压力传递管725,发射器620也可以包含:将与输送管110内的水的压力相应的薄膜770的弯曲量向薄膜770传递的其他装置、或能够将输送管内的水的压力直接或间接地向薄膜770的背面传递的其他构成。另外,流量调节阀780也可以配置于取水部720内。此外,流量调整阀780也可以由四个开闭部构成。如图19所示,以十字状的狭缝将从取水部720的内部的基端向第一凹部7315突出的大致半球状壁厚较薄的圆顶分割来构成该开闭部。在该情况下,狭缝的宽度例如为0mm,开闭部的厚度例如为0.2mm。流量调整阀780在灌溉用液体的压力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对灌溉用液体的发射器620内的流通进行抑制。因此,能够进行灌溉用液体向输送管110的高压供给,因此发射器620具有流量调节阀780例如对构成较长的滴灌用输送管500是适宜的。另外,在本变形例中,至少流路的内壁面也由表现抗菌性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上述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都由表现抗菌性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对于表现抗菌性的树脂组合物,能够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发射器主体200及薄膜300相同的组合物。根据上述说明可知,发射器620具有:筒状的取水部720,被从输送管110的外侧向使灌溉用液体流通的输送管110内插入,用于引入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减压流路750,用于使从取水部720引入的灌溉用液体减压的同时流动;流量控制部,其用于根据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对从减压流路750供给的灌溉用液体的流量进行控制;以及排出部740,用于使由该流量控制部控制了流量的灌溉用液体向输送管110外排出。而且,在将取水部720的插入到输送管110侧的一端设为前端、将另一端设为基端时,在取水部720的基端配置有凸缘部730。凸缘部730由在取水部720的基端配置的第一圆盘部731与配置有排出部740的第二圆盘部732的合体构成,且包含减压流路750及上述流量控制部。另外,上述流量控制部具有:薄膜770,其面向比减压流路750靠下游侧的流路而配置且具有挠性;压力传递部,其用于向薄膜770的背面传递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阀座部810,其面向薄膜770而与薄膜770非接触地配置于比减压流路750靠下游侧的流路,能够与薄膜770密接,相对于薄膜770凹陷;孔820,其在阀座部810开口,与排出部740相连;以及槽830,其形成于阀座部810,将比阀座部810靠外侧的上述流路与孔820连通。而且,通过将取水部720插入输送管110,来将发射器620配置于输送管110,构成滴灌用输送管500。薄膜770在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为上述第一压力值以上时开始弯曲,在为上述第二压力值以上时与阀座部810密接。由此,即使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上升,发射器620也以在槽830中通过的量为上限来排出灌溉用液体。这样,发射器620根据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的压力,从排出部740定量地排出输送管110内的灌溉用液体,因此能够使灌溉用液体的排出量稳定。另外,流路的内壁面由含有抗菌剂、和基体树脂或橡胶的组合物构成,因此在内壁面不会形成生物薄膜。[实验]1.试验片的制作作为树脂组合物的基体树脂,准备了聚乙烯树脂。另外,作为抗菌剂,准备了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DIIODOMETHYL-P-TOLYLSULFONE的PBM-OK(主要成分为DIIODOMETHYL-P-TOLYLSULFONE;MIC株式会社)、和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银(Ag+)的BACTIBLOCK(NanoBioMattersIndustriesS.L)。将未添加抗菌剂的聚乙烯树脂设为树脂组合物1。将向聚乙烯树脂添加0.5%的PBM-OK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设为树脂组合物2。将向聚乙烯树脂添加1.0%的PBM-OK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设为树脂组合物3。将以使Ag+成为0.5%的方式向聚乙烯树脂添加BACTIBLOCK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设为树脂组合物4。将以使Ag+成为1.0%的方式向聚乙烯树脂添加BACTIBLOCK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设为树脂组合物5。使用树脂组合物1通过射出成型制作了序号1的试验片。相同地,使用树脂组合物2制作了序号2的试验片,使用树脂组合物3制作了序号3的试验片,使用树脂组合物4制作了序号4的试验片,使用树脂组合物5制作了序号5的试验片。2.耐霉性试验对序号1~5的试验片分别接种作为发霉的原因的真菌,在温度35±1℃、湿度90%下,培养28天(4个星期),每7日(1个星期)对菌的生长通过目视进行观察。对于接种了菌的面积,将菌完全不生长的情况评价为“A”、将生长的菌的面积为10%以下的情况评价为“B”、将生长的菌的面积为10~30%的范围内的情况评价为“C”、将生长的菌的面积为30~60%的范围内的情况评价为“D”、将生长的菌的面积为60%以上的情况评价为“E”。在表1中表示试验结果。此外,由于在本试验中为菌易于生长的环境,所以7天的培养天数相当于约3个月的实际使用。相同地,14天的培养天数相当于约1年的实际使用,21天的培养天数相当于约2年的实际使用,28天的培养天数相当于约3年的实际使用。【表1】如表1所示,在使用了未添加抗菌剂的树脂组合物的序号1的试验片中,在培养开始起第7日的时间点,能看出菌的生长,能看出菌随着培养天数的经过而繁殖。另一方面,在使用了添加作为抗菌剂的Ag+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序号4、序号5的试验片中,至少到培养天数为第7日为止,未能看出菌的生长。另外,在使用了添加作为抗菌剂的DIIODOMETHYL-P-TOLYLSULFONE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序号2、序号3的试验片中,至少到培养天数为第28日为止,未能看出菌的生长。这些结果考虑为是以下原因:利用混合于树脂组合物的抗菌剂妨碍了菌的生长。此外,虽然未特别地表示,在使用其他的抗菌剂的情况下、或使用含有抗菌剂及橡胶的组合物的情况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根据以上的结果,启示了在本发明的发射器中,抑制了一定期间生物薄膜的形成。本申请要求基于在2013年11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245228号及在2014年10月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4-206487号的优先权。将该申请说明书及附图中记载的内容全部引用到本申请说明书中。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能够简易地提供不会长期堵塞的发射器。从而,可期待上述发射器向滴灌或耐久试验等需要长期滴下的技术领域的普及及该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