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春荞麦和赤小豆的间作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390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春荞麦和赤小豆的间作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荞麦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随着我国荞麦科研和产业开发的发展,荞麦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也在逐步的提高。正在由救灾补种作物转变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可以想象荞麦的种植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传统的荞麦种植采用单一种植模式,管理粗放,产量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寻求新的种植模式,套种间作是不错的选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荞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一种喜高温喜湿的短日照作物,适应性强,是理想的填闲作物和备荒救灾的补种作物,而赤小豆耐瘠性和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类型土壤均可生长。两者间种,既丰富了土地种植品种,又可倒茬,避免重茬,能每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荞麦和赤小豆作物而不贫瘠土地,造成减产,且基本无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荞麦种植模式单一、管理粗放等缺陷,提供一种春荞麦和赤小豆的间作栽培技术,该技术省时省工、易于接受、合理利用土地,使土地产值利益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春荞麦和赤小豆的间作栽培技术,同一地块内采用春荞麦和赤小豆间隔轮替种植模式,其具体步骤包括:

⑴造墒整地:在3月中下旬,选水肥条件好的无盐碱地块,精细整地,施加基肥,深耕细耙,蓄水保墒;

⑵春荞麦播种:于4月上旬,选择春荞麦良种种子,进行晒种、浸种、拌种处理后,按1.6-2.2m为一种植带,间隔播种,进行单行条播,行距为16-22cm,播幅为8-11cm,深度为4-6cm;

⑶赤小豆播种:于4月下旬,选择赤小豆良种种子,进行晒种、浸种、拌种处理后,在春荞麦播完后剩余间隔种植带内,进行单行条播,行距32-44cm,播幅为8-11cm,深度为3-5cm;

⑷田间管理:及时镇压,查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溉,排水防涝;

⑸按期收获:待春荞麦全株有2/3籽实成熟,籽粒呈现品种固有的深褐色或银灰色时,收获春荞麦;待赤小豆全部荚果的2/3变成褐黑色时,,收获赤小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⑴与现有春荞麦种植方法相比,本发明在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丰富了种植品种,使土地产值利益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⑵本发明结合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特点,采用春荞麦和赤小豆的间隔交替种植模式,能每年在同一地块上种植荞麦和赤小豆作物,可避免重茬造成减产和土壤贫瘠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