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坑塘养殖金鱼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0019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鱼饲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坑塘养殖金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鱼起源于我国的野生鲫鱼,我国养殖金鱼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公认的“金鱼的故乡”。现在,金鱼的踪迹已遍及世界各国,她以色彩艳丽、体态端庄、泳姿典雅、恬静温柔而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而深的人们的喜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观赏鱼,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摆上一两条活泼可爱的金鱼,它不仅可以点缀居室,美化环境,使人的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但是金鱼的大规模养殖却存在很多问题,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鱼集体死亡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坑塘养殖金鱼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坑塘养殖金鱼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放养鱼苗前首先对坑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整理,在养殖金鱼前30-35天,将坑塘水排干,挖去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用生石灰清理的方法为: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2-5天后再用泥耙推动池底淤泥,进一步消除淤泥中的敌害;用漂白粉清理的方法为:将漂白粉溶入水中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为3ppm,泼完后,用竹竿在池中搅拌,使药水在池中均匀分布,3天后用泥耙推动池底淤泥的方法也能彻底对坑塘进行消毒;放养鱼苗前必须对池水进行毒性消除的测试,毒性消失后,才能投苗养殖;在放养鱼苗前8-10天,需在塘内施基肥一次,肥料可用发酵过的人、畜粪肥,施肥量位每亩水面500公斤肥料;

(2)金鱼品种的选择及放养方法:

选取体质健壮、生命力较强的草金鱼、龙晴鱼或帽子鱼;放养方法为:可以2-3个品种混养,混养时将游速快的小鱼和游速慢的大鱼一起混养;也可以1个品种单养,单养时将规格一致或游速相近的鱼一起养;

(3)放养鱼苗的时间和密度:

坑塘放养的金鱼苗是亲鱼在鱼盆、鱼池中产卵孵化出来的存鱼,鱼卵孵出后35-40天,到鱼体长到1.5-2厘米,根据体形是否端正,尾鳍中央是否分成四尾,能否呈水平状态游泳等特征来加以挑选,将留下来的鱼投入坑塘继续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260-290尾;放养后饲养30-40天,到鱼体长到3-5厘米时,拉网一次,进行第二次挑选和调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110-130尾;之后再放养60-70天,鱼体长到7-10厘米,即可作为商品投放市场;

(4)施肥与投饵:

鱼苗期不投饵,金鱼苗靠摄取肥料为天然诱饵,随着金鱼的生长,如果池塘水肥力不够,浮游生物不足,需要施肥;每天施肥量为每立方米放150-180克;如果遇到长期阴雨天气,池中有机肥料分解慢,浮游生物不够丰富时,可以补施化肥,每平方米水面投放硫酸铵或尿素80-140克,过磷酸钙40-70克,以提高池水的肥力;水中浮游生物不够摄食时,需要补给饵料,投喂量为每天每千尾喂120-180克,投饵应投放均匀,越冬时减少饵料的投放,结冰后不再投放;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至少要巡视鱼塘二次,经过观察金鱼的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适时注入清水,每次注入的清水量为使水深增加4-6厘米;要预防敌害的袭击,注意清除蛙卵和蛙类,驱除水鸟。

坑塘内施基肥所使用的肥料可以为大草堆肥。

毒性消除的测试方法为:先将池水底部搅拌一下,使底层池水翻起,用盆盛入池水置于阴凉处,放几尾小金鱼,饲养3-5天,如小金鱼没有死,证明毒性消除是安全的。

日常管理中夏季水温很高,控制水深为110-120厘米,防止金鱼烫尾;入秋后天气转凉,控制水深为80厘米;冬天,坑塘结冰之后保持冰层下有1米深的不冻水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坑塘养殖金鱼,坑塘养殖金鱼有饲养管理简便、鱼体生长快,色泽鲜艳,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坑塘养殖金鱼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放养鱼苗前首先对坑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整理,在养殖金鱼前30天,将坑塘水排干,挖去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2天后再用泥耙推动池底淤泥,进一步消除淤泥中的敌害;放养鱼苗前必须对池水进行毒性消除的测试,毒性消失后,才能投苗养殖;在放养鱼苗前8天,需在塘内施基肥一次,肥料用发酵过的人、畜粪肥,施肥量位每亩水面500公斤肥料;

(2)金鱼品种的选择及放养方法:

选取体质健壮、生命力较强的草金鱼;放养方法为单养,将规格一致、游速相近的草金鱼一起养;

(3)放养鱼苗的时间和密度:

坑塘放养的金鱼苗是亲鱼在鱼盆、鱼池中产卵孵化出来的存鱼,鱼卵孵出后35天,到鱼体长到1.5厘米,根据体形是否端正,尾鳍中央是否分成四尾,能否呈水平状态游泳等特征来加以挑选,将留下来的鱼投入坑塘继续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260尾;放养后饲养30天,到鱼体长到3厘米时,拉网一次,进行第二次挑选和调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110尾;之后再放养60天,鱼体长到7厘米,即可作为商品投放市场;

(4)施肥与投饵:

鱼苗期不投饵,金鱼苗靠摄取肥料为天然诱饵,随着金鱼的生长,如果池塘水肥力不够,浮游生物不足,需要施肥;每天施肥量为每立方米放150克;如果遇到长期阴雨天气,池中有机肥料分解慢,浮游生物不够丰富时,可以补施化肥,每平方米水面投放硫酸铵或尿素80克,过磷酸钙40克,以提高池水的肥力;水中浮游生物不够摄食时,需要补给饵料,投喂量为每天每千尾喂120克,投饵应投放均匀,越冬时减少饵料的投放,结冰后不再投放;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至少要巡视鱼塘二次,经过观察金鱼的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适时注入清水,每次注入的清水量为使水深增加4厘米;要预防敌害的袭击,注意清除蛙卵和蛙类,驱除水鸟。

毒性消除的测试方法为:先将池水底部搅拌一下,使底层池水翻起,用盆盛入池水置于阴凉处,放几尾小金鱼,饲养3天,如小金鱼没有死,证明毒性消除是安全的。

日常管理中夏季水温很高,控制水深为110厘米,防止金鱼烫尾;入秋后天气转凉,控制水深为80厘米;冬天,坑塘结冰之后保持冰层下有1米深的不冻水体。

本发明采用坑塘养殖金鱼,坑塘养殖金鱼有饲养管理简便、鱼体生长快,色泽鲜艳,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2:

一种坑塘养殖金鱼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放养鱼苗前首先对坑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整理,在养殖金鱼前35天,将坑塘水排干,挖去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消毒,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5天后再用泥耙推动池底淤泥,进一步消除淤泥中的敌害;放养鱼苗前必须对池水进行毒性消除的测试,毒性消失后,才能投苗养殖;在放养鱼苗前10天,需在塘内施基肥一次,肥料用发酵过的人、畜粪肥,施肥量位每亩水面500公斤肥料;

(2)金鱼品种的选择及放养方法:

选取体质健壮、生命力较强的龙晴鱼和帽子鱼;放养方法为两种鱼混养,混养时将游速快的小鱼和游速慢的大鱼一起混养

(3)放养鱼苗的时间和密度:

坑塘放养的金鱼苗是亲鱼在鱼盆、鱼池中产卵孵化出来的存鱼,鱼卵孵出后40天,到鱼体长到2厘米,根据体形是否端正,尾鳍中央是否分成四尾,能否呈水平状态游泳等特征来加以挑选,将留下来的鱼投入坑塘继续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290尾;放养后饲养40天,到鱼体长到5厘米时,拉网一次,进行第二次挑选和调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130尾;之后再放养70天,鱼体长到10厘米,即可作为商品投放市场;

(4)施肥与投饵:

鱼苗期不投饵,金鱼苗靠摄取肥料为天然诱饵,随着金鱼的生长,如果池塘水肥力不够,浮游生物不足,需要施肥;每天施肥量为每立方米放180克;如果遇到长期阴雨天气,池中有机肥料分解慢,浮游生物不够丰富时,可以补施化肥,每平方米水面投放硫酸铵或尿素140克,过磷酸钙70克,以提高池水的肥力;水中浮游生物不够摄食时,需要补给饵料,投喂量为每天每千尾喂180克,投饵应投放均匀,越冬时减少饵料的投放,结冰后不再投放;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至少要巡视鱼塘二次,经过观察金鱼的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适时注入清水,每次注入的清水量为使水深增加6厘米;要预防敌害的袭击,注意清除蛙卵和蛙类,驱除水鸟。

毒性消除的测试方法为:先将池水底部搅拌一下,使底层池水翻起,用盆盛入池水置于阴凉处,放几尾小金鱼,饲养5天,如小金鱼没有死,证明毒性消除是安全的。

日常管理中夏季水温很高,控制水深为120厘米,防止金鱼烫尾;入秋后天气转凉,控制水深为80厘米;冬天,坑塘结冰之后保持冰层下有1米深的不冻水体。

本发明采用坑塘养殖金鱼,坑塘养殖金鱼有饲养管理简便、鱼体生长快,色泽鲜艳,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3:

一种坑塘养殖金鱼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放养鱼苗前首先对坑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整理,在养殖金鱼前32天,将坑塘水排干,挖去淤泥,然后用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溶入水中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为3ppm,泼完后,用竹竿在池中搅拌,使药水在池中均匀分布,3天后用泥耙推动池底淤泥的方法也能彻底对坑塘进行消毒;放养鱼苗前必须对池水进行毒性消除的测试,毒性消失后,才能投苗养殖;在放养鱼苗前9天,需在塘内施基肥一次,肥料用大草堆肥,施肥量位每亩水面500公斤肥料;

(2)金鱼品种的选择及放养方法:

选取体质健壮、生命力较强的草金鱼、龙晴鱼和帽子鱼;放养方法三种鱼混养,混养时将游速快的小鱼和游速慢的大鱼一起混养;

(3)放养鱼苗的时间和密度:

坑塘放养的金鱼苗是亲鱼在鱼盆、鱼池中产卵孵化出来的存鱼,鱼卵孵出后37天,到鱼体长到1.8厘米,根据体形是否端正,尾鳍中央是否分成四尾,能否呈水平状态游泳等特征来加以挑选,将留下来的鱼投入坑塘继续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280尾;放养后饲养35天,到鱼体长到4厘米时,拉网一次,进行第二次挑选和调整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120尾;之后再放养65天,鱼体长到8厘米,即可作为商品投放市场;

(4)施肥与投饵:

鱼苗期不投饵,金鱼苗靠摄取肥料为天然诱饵,随着金鱼的生长,如果池塘水肥力不够,浮游生物不足,需要施肥;每天施肥量为每立方米放170克;如果遇到长期阴雨天气,池中有机肥料分解慢,浮游生物不够丰富时,可以补施化肥,每平方米水面投放硫酸铵或尿素100克,过磷酸钙50克,以提高池水的肥力;水中浮游生物不够摄食时,需要补给饵料,投喂量为每天每千尾喂160克,投饵应投放均匀,越冬时减少饵料的投放,结冰后不再投放;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至少要巡视鱼塘二次,经过观察金鱼的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适时注入清水,每次注入的清水量为使水深增加5厘米;要预防敌害的袭击,注意清除蛙卵和蛙类,驱除水鸟。

毒性消除的测试方法为:先将池水底部搅拌一下,使底层池水翻起,用盆盛入池水置于阴凉处,放几尾小金鱼,饲养4天,如小金鱼没有死,证明毒性消除是安全的。

日常管理中夏季水温很高,控制水深为115厘米,防止金鱼烫尾;入秋后天气转凉,控制水深为80厘米;冬天,坑塘结冰之后保持冰层下有1米深的不冻水体。

本发明采用坑塘养殖金鱼,坑塘养殖金鱼有饲养管理简便、鱼体生长快,色泽鲜艳,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保证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