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8581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事实证明,大面积推广种植大球盖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栽培场地广阔,山地、果园、大田均可栽培大球盖菇;二是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三是栽培原料主要为稻草、麦秸等秸秆,原料来源丰富,可以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四是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出菇;五是大球盖菇由于产量高,营养丰富,被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接受。

目前,大多采用利用纯稻草在冬闲田中栽培大球盖菇,由于大球盖菇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仅靠冬闲田利用纯稻草种植大球盖菇,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菇农逐步占用大量优质土地人工栽培大球盖菇,加之栽培原料单一,各种制约因素影响了大球盖菇的栽培推广。

由于大球盖菇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仅靠采摘野生的大球盖菇,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采用人工栽培需要占用大量优质土地。2014年以来,随着全省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的实施,按照“城固示范、汉中突破、陕南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猕猴桃面积迅速扩张,到2020年陕西省猕猴桃面积达到160万亩,其中陕西汉中猕猴桃面积将达到20万亩,为大球盖菇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汉中属于农业大市,截止目前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17.92万亩、玉米110.5万亩,油菜116.28万亩,这些农作物秸秆为大球盖菇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同时这些秸秆生产了大球盖菇后菌料还可以继续还田作为肥料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农作秸秆循环利用,符合陕南循环发展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秦巴地区是薯蓣皂素的主产区,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环境严重。目前,从黄姜及穿地龙等根茎类生产皂素的工业方法是:用酸水解原料,再用干燥的水解物提取皂素,酸水解薯蓣皂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COD酸性废水,一般1吨薯蓣皂素产生废渣污水15-20吨,废渣废水中主要成分为薯蓣皂素、硫酸、蛋白质、胶体、可溶性糖分等有机物,pH值在4.0以下;同时,提取皂素后,还产生了大量固体废渣,约占原料总量的20%,由于目前技术条件所限,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渣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企业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首先,猕猴桃植株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生长良好,pH值适宜范围在5.5~6.5,通过使用薯蓣皂素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渣废水改良猕猴桃栽培土壤,一方面降低了猕猴桃土壤改良成本,另一方面,利用了薯蓣皂素废渣废水,解决了企业薯蓣皂素废渣废水处理难题,保护了生态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猕猴桃栽培土壤改造和覆盖费用高,大球盖菇栽培中占用耕地面积大、栽培原料单一、需搭架遮荫,以及薯蓣皂素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渣废水综合利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其技术方案:在猕猴桃园区套种大球盖菇,通过采用猕猴桃树枝屑、农作物秸秆(水稻、小麦、玉米秸秆等一种或混合)作为辅料,薯蓣皂素生产的废渣废水调节土壤pH值,秸秆覆盖畦床用于出菇的技术生产大球盖菇。本发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猕猴桃树枝屑、农作物秸秆、薯蓣皂素废渣废水,解决了薯蓣皂素废渣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猕猴桃土壤改造和覆盖成本,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在不改变猕猴桃产量的同时生产大球盖菇,猕猴桃与大球盖菇形成互补,达到了增产创收的目的。

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采取猕猴桃树枝屑、农作物秸秆、薯蓣皂素生产的废渣酸水为原料,其方法步骤为原料加工、原料浸泡、培养基配制、堆制发酵、栽培季节和场地的选择、场地整理及杀虫、铺料及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培养基还园处理,具体如下:

(1)原料加工

原料可选用冬夏季修剪下来的猕猴桃果树枝条,选用专业的枝条粉碎机械,粒度大小控制在5~10 mm,制成猕猴桃树枝屑;水稻、小麦、玉米秸秆等一种或混合秸秆切成2cm-3cm小段,制成秸秆短料。

(2)原料浸泡

培养基A料为50%的猕猴桃树枝屑、50%的秸秆短料混合物,将混合均匀的培养基A料装入透水袋子放入水沟、水池中浸泡2d,然后自然沥干,控制含水量为70%~75%;另外浸泡稻草或麦草原草,浸泡时要边浸边踩,以便浸透水分,稻草浸泡2d,麦草浸泡1d,然后自然沥干,控制含水量为70%~75%,用于畦床发菌阶段的保温、保湿和出菇阶段幼蕾防晒。

(3)培养基配制

将浸泡后的培养基A料中按以下重量份加入草炭、麦麸和水:培养料A料80~90份(干料计)、草炭10~15份、麦麸3~5份,水适量,将以上物料混合均匀,控制水分为60%~70%,然后建堆发酵。

(4)堆制发酵

将上述混合培养基堆成底宽3m、高1.5m、长不限的梯行堆,料堆好后从料堆顶面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孔距40cm,孔10cm以上,并在料堆两侧面间距40cm扎两排孔洞至料堆中心底部,防止料堆中部和底部缺氧。料堆四周用草帘封围,3~4d堆内开始升温,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时,开始计时,保持48h以上,当料内有白色粉末状高温放线菌出现,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的部位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地面领近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重新建堆后扎孔洞,当料温再现55℃以上时,再保持2~3d,检查培养料理化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粉状白化物,无氨臭及料酸味,质地松软即为发酵好的标志。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当料温降到25℃以下时方可铺料播种使用。在散堆时,要进行一次调水措施,水分控制为65~70%。发酵后培养基称为培养基B料。

(5)栽培季节的选择

栽培季节选择冬春两季栽培。

(6)场地的选择

大球盖菇场地选择猕猴桃园区猕猴桃架之间的空地上,切忌选择低洼积水和过于阴湿的场地。

(7)场地整理及杀虫

栽培场地确定后,根据土壤pH值状况,采用薯蓣皂素酸性废渣废水均匀覆洒,混合均匀,调整猕猴桃生产最适土壤pH 值为5.5~6.5之间,水分控制在40%,然后把地整成畦床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高25cm、宽80cm、长不限的畦床,挖出的表层土堆放在一侧,作覆土用。畦建成后,在畦上在畦上泼浇2.0%~3.0%羊粪沼气粪肥水,喷洒2000倍液辛硫磷,进行全面的杀虫处理。

(8)铺料及播种

先在畦床底部铺一层10cm厚的稻谷壳,然后铺一层10cm厚的培养基B料,在培养基B料中播一层菌种,播种时将菌种掰成2~3cm的块状,菌种按8×8cm穴播,穴深4cm;一层培养基B料加一层菌种,培养基铺成梯形,共铺2层,每平方米用培养基为50kg,用种量为500g。培养基和菌种播种结束,将培养基B料用木板轻轻拍平,从畦床培养基两侧面扎两排3~5cm粗的孔洞至畦床中心下部床面,呈品字型,孔洞间隔15~20cm,使畦床培养基中心有充足的氧气,并防止畦床中心培养基升温伤菌。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为2cm,覆土土壤pH值控制在5.5~6.0之间,水分控制在40%;覆土后在畦面铺一层2~3 cm厚的稻草或麦草,用于发菌阶段的保温、保湿和出菇阶段幼蕾防晒。

(9)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培养料温、湿度的控制。播种后40~50天内将料温控制在20~25℃之间,培养基B料含水量65~70%,空气相对湿度85%~90%。若发菌前期气温低于12℃以下,应考虑在畦面覆膜保温,以促进菌丝尽快生长,并避免因培养基B料在畦中发酵产生高温而导致烧菌。采取覆盖秸秆上面喷水保湿,以喷水于秸秆上时多余的水分不会渗入培养料为度,采用少量多次喷水的原则。若畦床温度过高要加盖遮阳网降温,或增加插孔散热措施。

(10)出菇期管理

播种后40~50d内菌丝即可走满培养料,并向覆土和秸秆覆盖物上生长蔓延,覆土层中有粗菌束伸延,菌丝束分枝上有小米粒大小白状物是幼菇的菇蕾,即可出菇,从幼菇露出白点到成熟需5~7d。此阶段的重点是搞好保湿、控温和加强通风换气等工作。大球盖菇在出菇阶段要求空间相对湿度达到90%~95%,保持覆土层呈湿润状态和基质含水量达到65%是菇体良好发育的关键。每天喷两次水,采用少量多次喷水的原则,可根据天气变化及畦床中培养料湿度情况灵活掌握,视覆土层湿润即可。大球盖菇出菇的最适宜温度为14~25℃,温度低于4℃或高于30℃均不长菇。因此,在不同季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高温、防低温。在出菇前用1500倍液辛硫磷溶液再次杀虫处理,防止出菇期害虫危害子实体。

(11)采收

整个生长期可收三潮菇,一般以第二潮的产量最高。不同成熟度的菇,其品质、口感差异甚大,以没有开伞的为佳。当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适期,最迟应在菌盖内卷,菌褶呈灰白色时采收,若等到成熟,菌褶转变成暗紫灰色或黑褐色,菌盖平展时才采收就会降低商品价值。达到采收标准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的下部,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向上拔起。注意避免松动周围的小菇蕾。采收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口要及时补平,清除留在菌床上的残菇,以免腐烂后招引虫害而危害健康的菇。采收的鲜菇应切去其带泥的菇脚,去除残留的泥土和培养料等污物,剔除有病、虫菇,进行鲜菇销售,鲜菇在2~5℃温度保鲜2~3d。

(12)培养基还园处理

大球盖菇采收后,根据培养基pH值状况,采用薯蓣皂素酸性废渣废水均匀覆洒,混合均匀,调整培养基pH 值为5.5~6.5之间,用于猕猴桃园土壤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充分利用猕猴桃树枝屑、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综合利用果枝、秸秆、薯蓣皂素酸性废渣废水三废物生产大球盖菇,提高了生物转化率,为果农、粮农、企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在猕猴桃园栽培大球盖菇,薯蓣皂素酸性废渣废水调节土壤pH值,降低了栽培猕猴桃时土壤改良和管理成本;

3、猕猴桃枝条及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后为猕猴桃提供了大量的腐殖质,有利于保护猕猴桃生长环境;

4、采取猕猴桃园区套种大球盖菇的复合立体、生态、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稳定了果业、食用菌面积,实现了菌果双收的效果,达到增产创收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收集和加工

原料选用冬夏季修剪下来的猕猴桃果树枝条,选用专业的枝条粉碎机械,粒度大小控制在5~10 mm,制成猕猴桃树枝屑;水稻、小麦、玉米秸秆切成1cm-3cm小段,水稻、小麦、玉米秸秆以1:1:1为比例混合制成秸秆短料;

(2)材料浸泡

培养基A料为50%的猕猴桃树枝屑、50%的秸秆短料混合物,将混合均匀的培养基A料装入透水袋子放入水沟、水池中浸泡2d,然后自然沥干,控制含水量为70%~75%;另外浸泡稻草或麦草原草,浸泡时要边浸边踩,以便浸透水分,稻草浸泡2d,麦草浸泡1d,然后自然沥干,控制含水量为70%~75%,用于畦床发菌阶段的保温、保湿和出菇阶段幼蕾防晒。

(3)培养基配制

将浸泡后的培养基A料中按以下重量份加入草炭、麦麸和水:培养料A料85份(干料计)、草炭10份、麦麸5份,水适量,将以上物料混合均匀,控制水分为60%~70%,然后建堆发酵。

(4)堆制发酵

将培养料堆成底宽3m,高1.5m,长不限的梯行堆,料堆好后从料堆顶面向下打孔洞至地面,孔距40cm,孔10cm以上,并在料堆两侧面间距40cm扎两排孔洞至料堆中心底部,防止料堆中部和底部缺氧。料堆四周用草帘封围,3天后堆内开始升温,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时,开始计时,保持48h以上,当料内有白色粉末状高温放线菌出现,开始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内层温度较高的部位料翻到地面层,表层及地面领近的低温料翻到高温层位置。重新建堆后扎孔洞,当料温再现55℃以上时,再保持2~3d,检查培养料理化程度,当料呈茶褐色,料中有大量粉状白化物,无氨臭及料酸味,质地松软即为发酵好的标志。发酵好的料要及时散堆降温,当料温降到25℃以下时方可铺料播种使用。在散堆时,要进行一次调水措施,控制水分为65%。发酵后培养基称为培养基B料。

(5)栽培季节的选择

栽培选择在冬春两季开始栽培;

(6)场地的选择

场地选择猕猴桃园区猕猴桃架之间的空地上。

(7)场地整理及杀虫

栽培场地确定后,根据土壤pH值状况,采用薯蓣皂素酸性废渣废水均匀覆洒,混合均匀,调整猕猴桃生产最适土壤pH 值为5.5~6.5之间,水分控制在40%,然后把地整成畦床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高25cm、宽80cm、长不限的畦床,挖出的表层土堆放在一侧,作覆土用。畦建成后,在畦上泼浇2.0%羊粪沼气粪肥水,喷洒2000倍液辛硫磷,进行全面的杀虫处理,杀菌3d后进行铺料及播种。

(8)铺料及播种

先在畦床底部铺一层10cm厚的稻谷壳,然后铺一层10cm厚的培养基B料,在培养基B料中播一层菌种,播种时将菌种掰成2~3cm的块状,菌种按8×8cm穴播,穴深4cm;一层培养基B料加一层菌种,培养基铺成梯形,共铺2层,每平方米用培养基为50kg,用种量为500g。培养基和菌种播种结束,将培养基B料用木板轻轻拍平,从畦床培养基两侧面扎两排3~5cm粗的孔洞至畦床中心下部床面,呈品字型,孔洞间隔15~20cm,使畦床培养基中心有充足的氧气,并防止畦床中心培养基升温伤菌。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为2cm,覆土土壤pH值控制在5.5~6.5之间,水分控制在40%;覆土后在畦面铺一层2~3 cm厚的稻草、麦草或草帘,用于发菌阶段的保温、保湿和出菇阶段幼蕾防晒。

(9)发菌期管理

播种后40~50天内将料温控制在20~25℃之间,培养料含水量65~70%,空气相对湿度85%~90%。采取覆盖秸秆上面喷水保湿,加盖遮阳网或增加插孔散热措施。

(10)出菇期管理

在出菇前用1500倍液辛硫磷溶液再次杀虫处理,防止出菇期害虫危害子实体。控制培养料温度为14~25℃,保持覆土层呈湿润状态,培养料含水量控制65%,空间相对湿度达到90%~95%。每天翻动覆土层上面的秸秆一次,有利于通风,秸秆上面喷两次水,以喷水于草帘上时多余的水分不会渗入培养料为度,采用少量多次喷水的原则。

(11)采收

从幼菇露出白点到成熟需5~7天,整个生长期可收三潮菇,一般以第二潮的产量最高,以没有开伞的为佳。当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适期,最迟应在菌盖内卷,菌褶呈灰白色时采收。达到采收标准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的下部,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向上拔起。注意避免松动周围的小菇蕾。采收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口要及时补平,清除留在菌床上的残菇,以免腐烂后招引虫害而危害健康的菇。采收的鲜菇应切去其带泥的菇脚,去除残留的泥土和培养等污物,剔除有病、虫菇,进行鲜菇销售,鲜菇在2~5℃温度保鲜2~3d。

(12)培养基还园处理

大球盖菇采收后,根据培养基pH值状况,采用薯蓣皂素酸性废渣废水均匀覆洒,混合均匀,调整培养基pH 值为5.5~6.5之间,用于猕猴桃园土壤覆盖。

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大球盖菇每亩产量可达2000~3000kg,大球盖菇出菇结束后培养料又可以作为猕猴桃土壤覆盖基肥,每亩可节省土壤改造成本和肥料款200元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