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蝇灭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3651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蚊蝇灭杀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蚊蝇灭杀器属于蚊蝇灭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蚊子和苍蝇能够传染疾病,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尤其是居室、饭店等场所,应该尽可能地灭杀蚊子和苍蝇。

最传统的灭杀蚊蝇的方法是用蚊蝇拍直接将蚊蝇拍死,这种方式成本低,但由于直接依赖杀手的操作水平,因此在很多时候,灭杀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这种方式必须由人直接参与,因此无法解放劳动力;

采用杀虫剂灭杀蚊蝇的方式也很常见,这种方式只需进行一次喷洒即可实现较长时间灭杀,效果好,并且能够解放劳动力,但是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在于容易污染环境,损害健康,同时,由于杀虫剂多数为可燃物品,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还有一种安放粘纸的方式也很常见,粘纸可以将误撞或落在粘纸上的蚊蝇粘住,进而实现灭杀,这种方式同样成本较低,安全,且能够解放劳动力,但是由于粘纸面积远小于室内空间,因此蚊蝇被粘住的概率较低,灭杀效果不理想;

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渐发展,以及各种灭杀方式相结合,又出现了许多种全新灭杀蚊蝇的方式。例如将传统蚊蝇拍与电网相结合,只要蚊蝇接触到电网就会被电死,提高了灭杀效率;还出现了具有引诱功能的蚊蝇灭杀工具,利用气味或者灯光将蚊蝇吸引过来,再结合粘纸或电网的方式,进行自动灭杀。可见,多种方式相结合,实现自动灭杀,是目前蚊蝇灭杀工具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蚊蝇灭杀器,无毒无害,安全环保,其灭杀蚊蝇过程无需人的参与,能够解放劳动力;没有二次投入,降低了灭杀蚊蝇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具有脑电波诱捕功能,因此灭杀蚊蝇的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蚊蝇灭杀器,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四个角留有通孔,面板后方设置有吸盘,面板前方设置有诱杀板;所述诱杀板包括海绵层、保护层、蚊蝇吸引层、分隔层和蚊蝇灭杀层,还设置有电池;所述蚊蝇吸引层为平行设置的正负极相间的金属线阵列;所述分隔层为随机金属网格结构;所述蚊蝇灭杀层为平行设置的正负极相间的金属线阵列。

上述蚊蝇灭杀器,所述分隔层的加工方法为:

步骤a、在基底上喷涂泥浆;

步骤b、对基底进行烘烤,将泥浆烘干,并使泥浆出现龟裂;

步骤c、在龟裂缝隙中添加纳米银;

步骤d、对纳米银进行固化;

步骤e、洗去烘干后的泥浆,脱去基底,得到随机金属网格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a中的泥浆混合有山药。

进一步地,将步骤e执行后得到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放置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

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蚊蝇灭杀器,面板的四个角留有通孔,面板后方设置有吸盘,在这种结构下,本发明蚊蝇灭杀器既可以吸附在墙面或镜面等光滑表面上,又可以利用通孔,安装在墙面屋顶等位置,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

第二、本发明蚊蝇灭杀器的核心仅包括面板、吸盘和诱杀板,且诱杀板仅包括海绵层、保护层、蚊蝇吸引层、分隔层、蚊蝇灭杀层和电池,不仅核心元件数量少,而且整套核心元件均无需二次投入,因此成本低廉。

第三、本发明在诱杀板中设置海绵层,有效避免个头大的苍蝇撞向诱杀板时发出的撞击噪音,具有环保作用。

第四、本发明蚊蝇吸引层为平行设置的正负极相间的金属线阵列,分隔层为随机金属网格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利用随机金属网格的电磁选择特性,蚊蝇吸引层所产生的普通磁场,变化成与蚊蝇脑电波形成共鸣的磁场,起到诱捕蚊蝇的作用,提高灭杀蚊蝇的效果。

第五、本发明蚊蝇灭杀层为平行设置的正负极相间的金属线阵列,利用电击方式灭杀蚊蝇,无需人的参与,解放劳动力,灭杀蚊蝇效率高,无毒无害,安全环保。

第六、由于本发明蚊蝇吸引层为随机金属网格结构,这种结构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够同时诱捕苍蝇和蚊子,具有一机多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蚊蝇灭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随机金属网格结构的图案。

图3是分隔层的加工方法。

图中:1面板、2吸盘、3诱杀板、31海绵层、32保护层、33蚊蝇吸引层、34分隔层、35蚊蝇灭杀层、3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蚊蝇灭杀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蚊蝇灭杀器包括面板1,所述面板1的四个角留有通孔,面板1后方设置有吸盘2,面板1前方设置有诱杀板3;所述诱杀板3包括海绵层31、保护层32、蚊蝇吸引层33、分隔层34和蚊蝇灭杀层35,还设置有电池36;所述蚊蝇吸引层33为平行设置的正负极相间的金属线阵列;所述分隔层34为随机金属网格结构;所述蚊蝇灭杀层35为平行设置的正负极相间的金属线阵列。

本实施例中随机金属网格结构的图案如图2所示。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30平米的封闭室内放置150只蚊子和150只苍蝇,利用本实施例的蚊蝇灭杀器对蚊蝇进行灭杀,在10分钟内共灭杀蚊子61只,苍蝇64只;此时,将蚊蝇吸引层33分别替换为食物诱饵和光线诱饵,进行相同的实验,替换为实物诱饵时,10分钟内共灭杀蚊子39只,苍蝇43只,替换为光线诱饵时,10分钟内共灭杀蚊子40只,苍蝇42只;以上结果说明本发明具有很强的诱捕功能。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蚊蝇灭杀器,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分隔层34的加工方法为:

步骤a、在基底上喷涂泥浆;

步骤b、对基底进行烘烤,将泥浆烘干,并使泥浆出现龟裂;

步骤c、在龟裂缝隙中添加纳米银;

步骤d、对纳米银进行固化;

步骤e、洗去烘干后的泥浆,脱去基底,得到随机金属网格结构。

该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具体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蚊蝇灭杀器,在具体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步骤a中的泥浆混合有山药。

在制作随机金属网格的过程中,发现在烘干泥浆的过程中,泥浆龟裂后会出现翘边,在这种情况下,添加的纳米银会进入翘边,此时进行固化,会造成随机金属网格结构的线宽过宽,降低了蚊蝇吸引层33信号的透过功率,也降低了对蚊蝇的诱捕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在泥浆中添加山药,利用山药在加热状态下能够分解出一种粘液,使泥浆即使出现龟裂,也始终粘贴在基底上,这样能够降低随机金属网格结构的线宽,提高蚊蝇吸引层33信号的透过功率,进而提高了对蚊蝇的诱捕效果。

为了验证在添加山药后能够提高诱捕效果,在30平米的封闭室内放置150只蚊子和150只苍蝇,在上述条件下,分别放置两台蚊蝇灭杀器,第一台蚊蝇灭杀器分隔层34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在加工过程中,泥浆中不混合有山药,第二台蚊蝇灭杀器分隔层34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在加工过程中,泥浆中混合有山药。实验结果为,第一台蚊蝇灭杀器在10分钟内共灭杀蚊子43只,苍蝇41只,第二台蚊蝇灭杀器在10分钟内共灭杀蚊子61只,苍蝇64只,可见,在泥浆中添加山药,能够提高对蚊蝇的诱捕效果。

具体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蚊蝇灭杀器,在具体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将步骤e执行后得到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放置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

随机金属网格结构放置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能够提高诱捕效果,为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将没有进行浸泡过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在葡萄汁中浸泡24小时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在橘子汁中浸泡24小时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进行对比,对比方法如具体实施例三,实验结果为:四台蚊蝇灭杀器灭杀蚊蝇数量分别为61+64只、66+67只、69+72只、121+123只,可见,将随机金属网格结构单独浸泡在葡萄汁或橘子汁中,也能提高诱捕效果,但是浸泡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诱捕效果大幅提高。

第二、将分别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浸泡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的随机金属网格结构进行对比,对比方法如具体实施例三,实验结果为:四台蚊蝇灭杀器灭杀蚊蝇数量分别为88+87只、96+94只、102+100只、121+123只,可见,虽然将随机金属网格结构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短时浸泡也会提高诱捕效果,但是浸泡24小时诱捕效果大幅提高。

以上说明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中,在葡萄汁和橘子汁混合液中浸泡与浸泡24小时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征,这两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对于大幅提高诱捕效果均起到决定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发明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发明所公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