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28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距离光伏板10m的范围内种植羊茅,在光伏板下方也种植羊茅;羊茅的种植方式为播羊茅种子;

在距离光伏板10-20m的范围内种植桂花或茶树,桂花或茶树的种植采用植苗,且桂花栽植密度为每亩150-320株,茶树栽植密度为每亩250-420株;

在距离光伏板20m以外的地方种植白桦,白桦栽植密度为每亩80-220株;

在播种或植苗前,在土壤表面撒施肥料80-600g/m2;在播种或植苗后,在播种与植苗区域浇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桂花栽植密度为每亩200-300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茶树栽植密度为每亩300-400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白桦栽植密度为每亩100-200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或植苗前,在土壤表面撒施肥料120-400g/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沼渣10-40份、木薯渣5-25份、腐殖酸1-10份、尿素5-20份、过磷酸钙20-40份、氯化钾10-35份、保水剂1-8份、微生物菌剂1-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沼渣20-30份、木薯渣10-15份、腐殖酸3-6份、尿素8-12份、过磷酸钙30-38份、氯化钾20-30份、保水剂2-3份、微生物菌剂1.5-3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合治理光伏板下高原石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的制备方法,将沼渣、木薯渣、腐殖酸、微生物菌剂混合发酵6-10天,每4天翻堆一次,再加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保水剂混合均匀、造粒即得。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