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山区油菜的轻简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779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菜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山区油菜的轻简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农艺学上将植物中种子含油的多个物种统称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种)类型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种植。油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方,譬如中国的南方。油菜也有许多用处,比如油菜苔在花含苞未放的时候可以食用;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陕西的汉中市就有一片油菜花观赏旅游区);开花结实种子成熟后,油菜籽可以榨油。

恩施州种植油菜,地块小,坡度大,田不集中,不适合机械化种植;山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种田的多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和妇女,劳动力严重不足;传统方法种植油菜病虫草害重,劳力投入大,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使得油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为此必须研究出一套适合山区轻简高产高效老年化农民易学易操作的实用型栽培新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油菜的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山区油菜的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田间无渍水、阳光好、坡度不大的海拔1000米以下的非沙土田块种植油菜;

(2)油菜品种的选择:结合当地海拔及气候选择杂交双低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

(3)培育矮壮苗:低山的育苗时间在8月15日开始,二高山的苗时间在9月5日前,育苗时采用废弃的一次性塑料杯育苗,先将有机肥与泥土按照1:9的比例混匀,将营养土装塑料杯内并轻振落实,每个杯内放2-3粒油菜种子并用浅土层盖上,而相邻的塑料杯之间的距离为15cm左右,育苗杯之间的空隙用土填充,完成后放置在离家较近的田间,以利于管理;待油菜发芽长至3叶时,均匀喷洒多效唑一次;4叶的时候喷施淡水粪或者稀释后的沼液,然后选择长势较好的苗定苗;在移栽前一天,用稀粪水浇透苗床,便于塑料杯和土分离;

(4)大田整理:前茬收割后,尽早抢晴清除秸杆和杂草,抢晴耕整细碎土地;施足农家肥1000kg/亩左右;人工或者机械起垄,垄间距1 米,每2垄为一个单元,两单元间增加50cm管理行,行成宽窄行式栽培。

(5)打孔移栽: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抢晴移栽(苗期40天),移栽前在垄上打孔,株距三尺,选择较大的苗,然后将育苗杯和油菜苗分离,将整株苗带土放进孔内,用细土将油菜苗根部四周压紧压实,保证栽直、根稳、苗正、苗齐,油菜移栽一个星期以内,根施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和硼肥,与油菜苗间隔5寸以上施后盖土;油菜8叶左右开始喷施三康叶面肥,隔10~15天施一次,年前施三次,年后施两次;在油菜管理过程中,进行1-2次中耕培土,并清沟;

(6)田间管理;移栽后当天用根施型有机水溶肥浇施根部(喷施根施型三康水溶性有机肥料时,每500克肥料兑水500克),油菜移栽一个星期以内,将50kg生物有机肥、60kg无机复混肥和中油种乐硼400g混匀,与油菜苗间隔15cm以上施后盖土;油菜8叶左右开始喷施三康叶面肥,隔10~15天施一次,年前施三次,年后施两次;在油菜管理过程中,进行1-2次中耕培土并清沟;

(7)综合防治病虫害:结合油菜的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防治,以药物防治为主,苗期、11~12月、竖年5月初用吡虫啉防治;或者移栽时亩施吡虫啉颗粒40克防治蚜虫;在初花期、盛花期用咪鲜胺15克/亩或啶酰菌胺防治菌核病;抽苔期观察,病株率达到20%用甲霜灵和百菌清进行防治霜霉病;连续防治两次,间隔7-10天;

(8)适时收割:待全株角果变黄,油菜种子变黑时收割。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选择的油菜种子为油研50、中油杂12或华油杂15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喷洒多效唑时,多效唑的浓度100~150pp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有机肥选用的有机肥这中,氮、磷、钾总含量10%,生物菌每克大于2亿个,有机质含量大于3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6)生物有机肥50㎏,无机复混肥60㎏,而硼肥400g,三者混合拌匀即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6)中喷施根施型三康水溶性有机肥料时,每500克肥料兑水500g,喷施三康叶面肥时,每50克三康叶面肥需要兑水45千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合山区的地理环境(不宜机械操作)和油菜的生长习性,采用省种、省工、便于管理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从而获得平均亩产高达300千克,最高可达410千克的油菜产量。

(2)本发明不仅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创新了传统的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了油菜单产,增加了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由此解决了山区传统油菜种植工序繁琐、产量不高,甚至亏本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山区油菜的轻简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田间无渍水、阳光好、坡度不大的海拔1000米以下的非沙土田块种植油菜;

(2)油菜品种的选择:结合当地海拔及气候选择杂交双低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油菜种子为油研50、中油杂12或华油杂15号;

(3)培育矮壮苗:低山的育苗时间在8月15日开始,二高山的苗时间在9月5日前,育苗时采用废弃的一次性塑料杯育苗,先将有机肥与泥土按照1:9的比例捣碎并混匀(有机肥选用的有机肥这中,氮、磷、钾总含量10%,生物菌每克大于2亿个,有机质含量大于30%),分装在多个塑料杯内并轻振落实,每个杯内放2-3颗油菜种子并用浅土层盖上,而相邻的塑料杯之间的距离为五寸并将之间的空隙用土填充,完成后放置在离家较近的田间,以利于管理;待油菜发芽长至3叶时,均匀喷洒浓度100~150ppm多效唑一次;4叶的时候喷施淡水粪或者稀释后的沼液,然后选择长势较好的苗定苗;在移栽前一天,用稀粪水浇透苗床,便于塑料杯和土分离;

(4)大田整理:前茬收割后,尽早抢晴清除秸杆和杂草,抢晴耕整细碎土地;施足农家肥1000kg/亩左右;人工或者机械起垄,垄间距1 米,每2垄为一个单元,两单元间增加50cm管理行,行成宽窄行式栽培。

(5)打孔移栽: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抢晴移栽,移栽前在垄上打孔,株距三尺,选择较大的苗,然后将育苗杯和土分离,将整株苗带土放进孔内,用土将油菜苗根部四周压紧压实,保证栽直、根稳、苗正、苗齐;

(6)田间管理;移栽后当天用根施型有机水溶肥浇施根部(喷施根施型三康水溶性有机肥料时,每500克肥料兑水500克),油菜移栽一个星期以内,根施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和硼肥(生物有机肥50㎏,无机复混肥60㎏,而硼肥400g,三者混合拌匀即可),与油菜苗间隔5寸以上施后盖土;油菜8叶左右开始喷施三康叶面肥(每50克三康叶面肥需要兑水45千克),隔10天施一次,年前施三次,年后施两次;在油菜管理过程中,进行1次中耕培土,并清沟;

(7)综合防治病虫害:结合油菜的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防治,以药物防治为主,苗期、11月、竖年5月初用吡虫啉防治;或者移栽时亩施吡虫啉颗粒40克防治蚜虫;在初花期、盛花期用咪鲜胺15克/亩或啶酰菌胺防治菌核病;抽苔期观察,病株率达到20%用甲霜灵和百菌清进行防治霜霉病;连续防治两次,间隔7天。

(8)适时收割:待全株角果变黄,油菜种子变黑时收割。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山区油菜的轻简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田间无渍水、阳光好、坡度不大的海拔1000米以下的非沙土田块种植油菜;

(2)油菜品种的选择:结合当地海拔及气候选择杂交双低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油菜种子为油研50、中油杂12或华油杂15号;

(3)培育矮壮苗:低山的育苗时间在8月15日开始,二高山的苗时间在9月5日前,育苗时采用废弃的一次性塑料杯育苗,先将有机肥与泥土按照1:9的比例捣碎并混匀(有机肥选用的有机肥这中,氮、磷、钾总含量10%,生物菌每克大于2亿个,有机质含量大于30%),分装在多个塑料杯内并轻振落实,每个杯内放2-3颗油菜种子并用浅土层盖上,而相邻的塑料杯之间的距离为五寸并将之间的空隙用土填充,完成后放置在离家较近的田间,以利于管理;待油菜发芽长至3叶时,均匀喷洒浓度为100~150ppm多效唑一次;4叶的时候喷施淡水粪或者稀释后的沼液,然后选择长势较好的苗定苗;在移栽前一天,用稀粪水浇透苗床,便于塑料杯和土分离;

(4)大田整理:前茬收割后,尽早抢晴清除秸杆和杂草,抢晴耕整细碎土地;施足农家肥1000kg/亩左右;人工或者机械起垄,垄间距1 米,每2垄为一个单元,两单元间增加50cm管理行,行成宽窄行式栽培。

(5)打孔移栽: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抢晴移栽,移栽前在垄上打孔,株距三尺,选择较大的苗,然后将育苗杯和土分离,将整株苗带土放进孔内,用土将油菜苗根部四周压紧压实,保证栽直、根稳、苗正、苗齐;

(6)田间管理;移栽后当天用根施型有机水溶肥浇施根部(喷施根施型三康水溶性有机肥料时,每500克肥料兑水500克),油菜移栽一个星期以内,根施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和硼肥(生物有机肥50㎏,无机复混肥60㎏,而硼肥400g,三者混合拌匀即可),与油菜苗间隔5寸以上施后盖土;油菜8叶左右开始喷施三康叶面肥(每50克三康叶面肥需要兑水45千克),隔12天施一次,年前施三次,年后施两次;在油菜管理过程中,进行1次中耕培土,并清沟;

(7)综合防治病虫害:结合油菜的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防治,以药物防治为主,苗期、11月中旬、竖年5月初用吡虫啉防治;或者移栽时亩施吡虫啉颗粒40克防治蚜虫;在初花期、盛花期用咪鲜胺15克/亩或啶酰菌胺防治菌核病;抽苔期观察,病株率达到20%用甲霜灵和百菌清进行防治霜霉病;连续防治两次,间隔8天。

(8)适时收割:待全株角果变黄,油菜种子变黑时收割。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山区油菜的轻简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田间无渍水、阳光好、坡度不大的海拔1000米以下的非沙土田块种植油菜;

(2)油菜品种的选择:结合当地海拔及气候选择杂交双低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油菜种子为油研50、中油杂12或华油杂15号;

(3)培育矮壮苗:低山的育苗时间在8月15日开始,二高山的苗时间在9月5日前,育苗时采用废弃的一次性塑料杯育苗,先将有机肥与泥土按照1:9的比例捣碎并混匀(有机肥选用的有机肥这中,氮、磷、钾总含量10%,生物菌每克大于2亿个,有机质含量大于30%),分装在多个塑料杯内并轻振落实,每个杯内放2-3颗油菜种子并用浅土层盖上,而相邻的塑料杯之间的距离为五寸并将之间的空隙用土填充,完成后放置在离家较近的田间,以利于管理;待油菜发芽长至3叶时,均匀喷洒浓度为100~150ppm多效唑一次;4叶的时候喷施淡水粪或者稀释后的沼液,然后选择长势较好的苗定苗;在移栽前一天,用稀粪水浇透苗床,便于塑料杯和土分离;

(4)大田整理:前茬收割后,尽早抢晴清除秸杆和杂草,抢晴耕整细碎土地;施足农家肥1000kg/亩左右;人工或者机械起垄,垄间距1 米,每2垄为一个单元,两单元间增加50cm管理行,行成宽窄行式栽培。

(5)打孔移栽: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抢晴移栽(苗期40天),移栽前在垄上打孔,株距三尺,选择较大的苗,然后将育苗杯和土分离,将整株苗带土放进孔内,用土将油菜苗根部四周压紧压实,保证栽直、根稳、苗正、苗齐;

(6)田间管理;移栽后当天用根施型有机水溶肥(每500克肥料兑水500克)浇施根部,油菜移栽一个星期以内,根施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和硼肥(生物有机肥50㎏,无机复混肥60㎏,而硼肥400g,三者混合拌匀即可),与油菜苗间隔5寸以上施后盖土;油菜8叶左右开始喷施三康叶面肥(每50克三康叶面肥需要兑水45千克),隔15天施一次,年前施三次,年后施两次;在油菜管理过程中,进行2次中耕培土,并清沟;

(7)综合防治病虫害:结合油菜的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防治,以药物防治为主,苗期、12月、竖年5月初用吡虫啉防治;或者移栽时亩施吡虫啉颗粒40克防治蚜虫;在初花期、盛花期用咪鲜胺15克/亩或啶酰菌胺防治菌核病;抽苔期观察,病株率达到20%用甲霜灵和百菌清进行防治霜霉病;连续防治两次,间隔10天。

(8)适时收割:待全株角果变黄,油菜种子变黑时收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