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育苗扦插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8189阅读:15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桃树育苗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桃树在我国栽培历史长,分布区域广,易管理,易获高产。桃树传统育苗方法是嫁接育苗,嫁接育苗获得的苗木不够整齐、投资大、效益低,同时存在育苗周期过长的缺陷,往往费时费力,又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基于此,进行桃树扦插繁殖对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中国专利号ZL201610295901.7中公开了一种桃树枝扦插繁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插穗选择:选择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树龄为2-3年的桃树,采集其上的嫩枝为插穗,插穗上具有2个以上的节、3-4个芽,穗长为12-15cm、直径为1-1.5cm,在春季新梢迅速生长期进行扦插;(2)插穗修剪:扦插前用修枝剪在插穗上端距芽的1.8-2cm处平剪,在芽下端削成双斜面楔形,削面要光滑,用清水浸泡10-12h;(3)建立苗床:选择离地面高度40-45cm的苗床作为扦插繁殖区,将土壤翻土,深度为40cm,再撒入腐殖肥,厚度为5-9cm;(4)扦插前准备:扦插前将苗床浇透水,并用质量分数为0.05-0.10%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喷洒消毒,待步骤(2)处理后插穗伤口稍干,再用生根剂溶液浸泡2-3min;(5)扦插与管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插穗插入苗床基质中,扦插深度为6-8cm,扦插后浇1次透水,然后将扦插苗床表面覆盖上地膜,并使插穗上剪口露出地膜,同时上剪口涂抹保水剂,再用薄膜包扎保湿,控制地温在18-20℃、气温在20-28℃,整个育苗过程,喷雾降温保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77%;(6)移栽:扦插苗成活后,待根系发达、上部梢叶生长良好时,可以进行移植,移栽前施足基肥,灌足底水后将苗木栽入苗圃地,然后用土覆盖根部。上述方法在对桃树枝进行扦插时,由于扦插的方式不易生根,故在扦插前,需将桃树枝对插穗伤口用生根剂进行浸泡,扦插用的桃树枝采集的是桃树上的嫩枝,嫩枝的抵抗力较弱,而生根剂一般是采用化学物质生产而成,故采用生根剂浸泡桃树枝会对桃树枝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桃树枝的整体存活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在扦插前,不使用化学物质即可促进桃树育苗生根的扦插繁殖方法。本发明中的桃树育苗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桃树,采摘桃树上的嫩枝为插穗,插穗上具有2个以上的节,4-5个芽,3-4个叶片,插穗的直径1-2cm,插穗的长度为15-20cm;(2)、将步骤(1)中的插穗在背风处用修枝剪在插穗上端距芽的2-2.5cm处平剪,将平剪处的位置削成斜面或双斜面楔形,并将削面处进行光滑处理,修剪后的插穗保留3-4个芽,2-3个叶片,并用修枝剪将叶片的一半剪去;(3)、将步骤(2)得到的插穗按50-60根一组上下不颠倒的捆成一捆;(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插穗进行催根处理,首先将插穗在每天的18:00-次日的6:00在温度为20-25℃的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将浸泡插穗的清水排出,并在插穗上覆盖上草帘,插穗上覆盖的草帘的厚度为0.5-1cm直到当天的18:00,此时取下覆盖在插穗上的草帘,并再次将插穗放置在温度为20-25℃的清水中浸泡到次日6:00,如此反复3-5次;(5)、准备扦插苗床,用砖块砌成长3-4m、宽4-4.5m、高25-30cm的插床,插床底层用稻草杆或麦秆或松树叶铺垫2-4cm,然后在上面铺设电热线,并将珍珠岩、草碳土、粗河沙三种基质混合后铺设在电热线上,形成插穗生长所需的苗床;(6)、将清水与高锰酸钾按质量比为90-100:0.1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消毒液,然后将该消毒液持续浇在苗床上,直到苗床各部分均被消毒液浸透;(7)、将步骤(4)中得到的插穗下端浸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中进行消毒10-20min;(8)将步骤(7)中经过消毒的插穗插入步骤(6)得到的苗床中,扦插深度为整个插穗总长的1/3-1/2,插穗后浇透一次水,使插穗的根部与基质紧密结合;(9)、扦插后,用竹篾形成拱形塑料薄膜覆盖在苗床上,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密封保证内部不透气,并在塑料薄膜上搭盖荫棚架,覆盖遮阳网,整个苗床内的温度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10)待扦插苗生长到根系发达、上部梢叶良好时,即可进行移栽。本发明中步骤(1)选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得桃树上的嫩枝作为插穗,同时选择的插穗需要具有2个以上的节,4-5个芽,3-4个叶片,直径在1-2cm,长度在15-20cm,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插穗的质量。步骤(2)中将步骤(1)中得到的插穗进行修剪,并将修剪处削成斜面或双斜面楔形,这样可以增加插穗扦插后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插穗的生根成活,同时还将插穗上的叶片剪去一半,可有效的减少插穗内部水分的蒸腾作用,进一步促进插穗的成活。步骤(3)将插穗按50-60根一组上下不颠倒的捆成一捆,可方便后续步骤对插穗的处理。步骤(4)中采用自然的方法对插穗进行催根处理,将插穗放在20-25℃的清水中进行浸泡,不仅能为插穗提供足够的水分,同时还能促进插穗修剪处伤口的愈合,利于后续的生根,由于插穗的生根还需要适宜的温度,覆盖草帘能使插穗始终保持一个适合生根的温度范围,如此反复,则可为插穗的生根提供适合的温度和足够的水分,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插穗的生根,同时该方法未使用任何促进生根的化学物质,保证了插穗后续生长的成活率。步骤(5)中准备的苗床底层用稻草杆或麦秆或松树叶铺垫2-4cm,然后在上面铺设电热线,并将珍珠岩、草碳土、粗河沙三种基质混合后铺设在电热线上,由于插穗育苗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苗床上铺设的电热线可始终为插穗提供需要的温度,苗床底层铺设的稻草或麦秆或松树叶等能有效的减少电热线上产生的热量散发,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步骤(6)中采用消毒液对苗床进行消毒,为后续插穗的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步骤(7)在进行扦插前,将插穗下端浸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中进行消毒10-20min,能有效防止插穗根部的腐烂,保证了插穗的成活率。步骤(8)在扦插后及时的对苗床浇透一次水,使得插穗的根部能与苗床中的基质进行充分的接触,有利于后续的生长。步骤(9)中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并搭盖荫棚架,使得苗床内能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又能避免阳光对苗床内插穗的直接照射,满足了插穗的生长需求。步骤(10)中待扦插的插穗生长到根系发达、上部梢叶良好时即可进行移栽。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本方案通过上述步骤之间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插穗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同时本方案与传统扦插采用生根剂促进插穗生根的方式不同,本方案在扦插前,不采用化学物质来促进插穗的生根,这种生根方式尤其对于像桃树嫩枝这种抵抗力较弱的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方案这种桃树育苗扦插繁殖的方法,插穗的生根成活率达98%以上,同时整个育苗时间也较短,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在步骤(1)中,插穗的直径为1-1.5cm时,插穗的长为18-20cm,插穗的直径为1.5-2cm时,插穗的长度为插穗的长为15-18cm。在进行插穗的选择时,直径较粗时,需选择长度较短的插穗,直径较细时,可选用长度较长的插穗,这样的选择是申请人在多年的实际生产中总结出的规律,有利于插穗后续的生根和存活。进一步,在步骤(4)中,将步骤(3)得到的插穗进行催根处理,首先将插穗在每天的18:00-次日的6:00在温度为22℃的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将浸泡插穗的清水排出,并在插穗上覆盖上草帘,插穗上覆盖的草帘的厚度为0.8cm直到当天的18:00,此时取下覆盖在插穗上的草帘,并再次将插穗放置在温度为22℃的清水中浸泡到次日6:00,如此反复4次。在对插穗进行浸泡时,清水的温度越高,插穗生根的速度越快,但温度过高会导致生出的根粗细不均匀,不利于后续的存活,将清水的温度控制在22℃即使得插穗生根需要的时间不会太长,同时生出的根也比较的均匀,能满足一般生产的需要。进一步,在步骤(4)中,将步骤(3)得到的插穗进行催根处理,首先将插穗在每天的18:00-次日的6:00在温度为20℃的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将浸泡插穗的清水排出,并在插穗上覆盖上草帘,插穗上覆盖的草帘的厚度为1cm直到当天的18:00,此时取下覆盖在插穗上的草帘,并再次将插穗放置在温度为20℃的清水中浸泡到次日6:00,如此反复5次。在用清水对插穗进行浸泡时,20℃的温度浸泡后在用1cm后的草帘进行覆盖,整个插穗的生根情况较好,插穗生出来的根较为均匀,在后续生长过程中的成活率最高。进一步,步骤(8)中,将步骤(7)中经过消毒的插穗插入步骤(6)得到的苗床中,扦插深度为整个插穗总长的2/5,扦插后插穗之间的行距为10-12cm,同一行两株插穗之间的距离为3-4cm。在进行插穗时,插穗之间的行距为10-12cm,同一行两株插穗之间的距离为3-4cm,即不会造成插穗过稀疏造成的基质浪费,也不会由于插穗之间过密造成生长相互影响的情况,该距离使得各插穗之间均能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保证了苗床中插穗的正常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桃树育苗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桃树,采摘桃树上的嫩枝为插穗,插穗上具有3个节,4个芽,4个叶片,插穗的直径1cm,插穗的长度为20cm;(2)、将步骤(1)中的插穗在背风处用修枝剪在插穗上端距芽的2cm处平剪,将平剪处的位置削成斜面或双斜面楔形,并将削面处进行光滑处理,修剪后的插穗保留3个芽,3个叶片,并用修枝剪将叶片的一半剪去;(3)、将步骤(2)得到的插穗按50根一组上下不颠倒的捆成一捆;(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插穗进行催根处理,首先将插穗在每天的18:00-次日的6:00在温度为20℃的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将浸泡插穗的清水排出,并在插穗上覆盖上草帘,插穗上覆盖的草帘的厚度为1cm直到当天的18:00,此时取下覆盖在插穗上的草帘,并再次将插穗放置在温度为20℃的清水中浸泡到次日6:00,如此反复5次;(5)、准备扦插苗床,用砖块砌成长3m、宽4m、高25cm的插床,插床底层用稻草杆或麦秆或松树叶铺垫2cm,然后在上面铺设电热线,并将珍珠岩、草碳土、粗河沙三种基质混合后铺设在电热线上,形成插穗生长所需的苗床;(6)、将清水与高锰酸钾按质量比为90:0.1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消毒液,然后将该消毒液持续浇在苗床上,直到苗床各部分均被消毒液浸透;(7)、将步骤(4)中得到的插穗下端浸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中进行消毒20min;(8)将步骤(7)中经过消毒的插穗插入步骤(6)得到的苗床中,扦插深度为整个插穗总长的1/3,扦插后插穗之间的行距为10cm,同一行两株插穗之间的距离为3cm,插穗后浇透一次水,使插穗的根部与基质紧密结合;(9)、扦插后,用竹篾形成拱形塑料薄膜覆盖在苗床上,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密封保证内部不透气,并在塑料薄膜上搭盖荫棚架,覆盖遮阳网,整个苗床内的温度控制在20℃,空气相对湿度在80%;(10)待扦插苗生长到根系发达、上部梢叶良好时,即可进行移栽。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4):(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插穗进行催根处理,首先将插穗在每天的18:00-次日的6:00在温度为22℃的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将浸泡插穗的清水排出,并在插穗上覆盖上草帘,插穗上覆盖的草帘的厚度为0.8cm直到当天的18:00,此时取下覆盖在插穗上的草帘,并再次将插穗放置在温度为22℃的清水中浸泡到次日6:00,如此反复4次。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4):(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插穗进行催根处理,首先将插穗在每天的18:00-次日的6:00在温度为25℃的清水中进行浸泡,然后将浸泡插穗的清水排出,并在插穗上覆盖上草帘,插穗上覆盖的草帘的厚度为0.5cm直到当天的18:00,此时取下覆盖在插穗上的草帘,并再次将插穗放置在温度为25℃的清水中浸泡到次日6:00,如此反复3次。对比例:(1)插穗选择:选择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树龄为2-3年的桃树,采集其上的嫩枝为插穗,插穗上具有2个以上的节、3-4个芽,穗长为12-15cm、直径为1-1.5cm,在春季新梢迅速生长期进行扦插;(2)插穗修剪:扦插前用修枝剪在插穗上端距芽的1.8-2cm处平剪,在芽下端削成双斜面楔形,削面要光滑,用清水浸泡10-12h;(3)建立苗床:选择离地面高度40-45cm的苗床作为扦插繁殖区,将土壤翻土,深度为40cm,再撒入腐殖肥,厚度为5-9cm;(4)扦插前准备:扦插前将苗床浇透水,并用质量分数为0.05-0.10%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喷洒消毒,待步骤(2)处理后插穗伤口稍干,再用生根剂溶液浸泡2-3min;(5)扦插与管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插穗插入苗床基质中,扦插深度为6-8cm,扦插后浇1次透水,然后将扦插苗床表面覆盖上地膜,并使插穗上剪口露出地膜,同时上剪口涂抹保水剂,再用薄膜包扎保湿,控制地温在18-20℃、气温在20-28℃,整个育苗过程,喷雾降温保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77%;(6)移栽:扦插苗成活后,待根系发达、上部梢叶生长良好时,可以进行移植,移栽前施足基肥,灌足底水后将苗木栽入苗圃地,然后用土覆盖根部。采用以上各实施例分别生产500株插穗,其中生产插穗的周期和成活率如下表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育苗周期52515050成活率99%98%97%95%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实施例1、2、3未采用生根剂促进插穗的生根,生根时间较对比例时间长,但整个育苗周期的时间相差并不多,但实施例1、2、3的育苗成活率较对比例有了较大提升,同时本实施例1、2、3中的在扦插前,不采用化学物质即可促进插穗的生根,这种生根方式,与对比例相比,对插穗的进一步生长更加有利。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