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减少肥料用量的三明治式果树定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494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树的定植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适用于在受化肥和农药污染,已失去活力的土地上种植果树。



背景技术:

1、土壤现状方面:目前我国98%以上的耕地都被化肥和农药污染,普遍存在土壤板结,肥力减退的现象。而果树在板结的土壤上,无法实现健康生长,只能陷入需要更多化肥的恶性循环中。在这样的土地上实现生态种植必须要进行土壤转换,而土壤自然转换需要三年,时间太长,并且自然转换对表层土壤效果较好,对深层土壤效果较差。本发明能缩短土壤转换的时间,操作简单可行,并对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的效果都很好。

2、种植时间和精力方面:果树成活后需要大量的养分供期生长、开花、结果,传统的做法是在不同阶段为果树补充不同营养,每年的春天和秋冬都在不断给果树施加肥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本发明一步到位,从改良土壤成分入手,在根本上解决了土壤的肥力问题,达到减少肥料用量的目的。同时节省了时间、精力和肥料,对种植者来说也是降低了管理成本。

3、劳动力方面:每年多次给果树施肥需要有青壮年的男性劳动者才能完成,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人才零落,缺少劳动力,导致田地荒废很多。原有种植的果树也因为无人管理而不再挂果,这是一个让人心痛的现象。本发明在果树定值的时候就解决了很多后续问题。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妇女都能完成。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基于化肥和农药的各种种植方法,在不依赖化肥和农药的生态种植方面研究很少,尤其是在减少果树肥料用量的定植方式方面,目前还处于技术空白阶段。希望本发明能帮助更多人以简单、有效、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生态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后期肥料用量的,发明人对果树定植方法进行了多种技术改良,主要核心发明在于两点,第一步是深度挖坑、第二步是分层埋入有机物和营养物。

通过深度挖坑翻土,让深层土壤暴露在阳光下,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的自然洗礼,可以明显改善土壤之前所受的肥毒,解决板结的问题,为后期蚯蚓等小动物和微生物的繁殖打下基础;

通过三明治式埋入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方式,解决果树生长前三年所需要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由于所埋入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都纯天然。非常适合微生物繁殖,加上土壤改良后疏松度和通气度都良好,为蚯蚓等有益于提升土壤肥力的小动物的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埋入的养分消耗完之后,还可以依靠蚯蚓保持续肥力,众所周知,蚯蚓活跃的地方土壤都会很肥沃,能够少用或者不用额外添加肥料。

具体实施方式

1、选好需要定植果树的位置之后,用挖掘机挖出大坑,规格为深度1.2m,宽度1.5m,挖出的土壤堆放坑边,通过日晒风吹的敝露过程,自然清除土壤中的肥毒和农药残留。

2、准备好河沙、直径超过6厘米左右的粗枯枝和腐熟的鸡粪、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枯枝和腐熟的豆渣、枯草落叶和腐熟的猪粪等物品;

3、三明治式回填坑:

(1)底层回填:先在坑底撒一层河沙,厚度1cm左右;把直径6cm左右的粗枯枝放在河沙上,在枯枝之间的间隙处撒上腐熟的鸡粪,底层总厚度约10cm左右,再覆盖30cm厚的泥土,压实后,开始第二层回填;

(2)中层回填:先撒一层河沙,厚度约0.5cm左右,把直径3cm左右的枯枝放在河沙上,在枯枝之间的简写处撒上腐熟的豆渣。中层总厚度约5cm左右,再覆盖30cm厚泥土,压实后,开始表层回填;

(3)表层回填:先撒一层河沙,厚度约0.3cm左右,把枯枝落叶和腐熟的猪粪一起放在河沙上,表层总厚度约5cm左右,再覆盖30cm的厚泥土,

(4)准备果树定植:到预备种树的坑距离地面约20cm左右时开始准备果树定植,把选好的果树苗放到中间位置,把根系铺开,然后覆盖表土,到距离地面大约3cm的时候,把果树苗往上提,使根系舒展在泥土里,此时再把土压实,最后用表土回填到与周围地面持平的位置,再次压土。然后再浇透定根水,根据种植环境和种植的时间,不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半月内即可成活。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做替代、补充和修改,只要没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