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及其应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产动物疾病呈现出高危害、多发性和复杂化的特点,时刻影响着水产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江苏部分地区水产养殖基地出现了蟹农俗称的“水瘪子”病,发病率达15%~30%,目前该病害的发病率在不断加重。当前对其病因的研究已经开展,但尚未达到共识。有人认为是病毒或微孢子虫感染所致,也有人认为是养殖环境恶劣等共同作用所产生。发病时间在6月中下旬、河蟹第3次蜕壳之后,前期在5月份也有少部分塘口发生,但很少被发现。7月中旬开始普遍发生。发病池塘的河蟹一般活力尚好,最初出现“上草、吊网、爬岸”等行为,吃食量明显减少,附肢不坚硬、空瘪;绝大部分病蟹仍可继续蜕壳。出现病症后多数病蟹并不会马上死亡,但一旦发病则往往难以治愈,给蟹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在河蟹养殖上急需开发一种集保肝护肝、抑菌促长、促进消化、防病抗病于一体的复合制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背景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及其应用,该复合制剂利用中草药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和碘进行合理组配,快速有效地抑制养殖环境中的病原生物,修复河蟹机体内环境,保肝护肝,增强肠道消化能力,起到修复机体受损组织、减少河蟹因机体功能退化产生的“水瘪子”病害、促进生长的作用,提高河蟹的养殖产量和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中草药制剂,按重量份计包含如下原料组分:姜粉70~80份,大青叶5~10份,茴香7~10份,桂枝8~10份。
上述的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中草药制剂,将所述的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8~10倍的水,煮沸2小时后冷却,滤除药渣,加入0.5~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即成中草药制剂。
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该复合制剂按重量份计包含如下组分:上述的中草药制剂40~50份,复合芽孢杆菌38~45份,蛋氨酸碘12~15份。
上述的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其所述复合芽孢杆菌的菌液中芽孢含量不低于109个/mL。
上述的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按重量份计,所述的蛋氨酸的有效含量为4.5~6.0%。
上述的中草药制剂在防治河蟹水瘪子病中的应用。
上述的复合制剂在防治河蟹水瘪子病中的应用。
上述的应用,其在于将复合制剂用池塘水稀释200~300倍使用,每立方水体每次用量为稀释后液体60~100克,泼洒于水面。
一种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方法,为将上述的复合制剂用池塘水稀释200~300倍使用,每立方水体每次用量为稀释后液体60~100克,泼洒于水面。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用组份的功效如下:
1、姜粉:由生姜风干磨碎后所得,内含姜醇、α-姜烯、β-水芹烯、柠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α-龙脑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具发表,散寒,止呕,开痰之功效,常用于防治风湿痛、腰腿痛、胃、十二指肠溃疡、疟疾、急性细菌性痢疾、蛔虫性肠梗阻等,也可用于中毒的急救。本发明应用姜粉的抗虫、抗菌、提高消化能力和抗氧化的作用,提高河蟹的机体的免疫力和消化。
2、大青叶:大青叶(Leaf of Indigowoad),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枝叶。性苦,寒。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等。本发明应用大青叶清热、解毒、提高肝脏功能,提高消化功能,保护河蟹的肝脏系统不受损害。
3、茴香:茴香又名小怀香、香丝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贵州)丶浑香,嫩叶作菜蔬。茴香为多年生草本,高40-200厘米,全株表面有粉霜,无毛,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光滑,灰绿色或苍白色,有分枝。茴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胡萝卜素以及纤维素。茴香干燥成熟的果实中主要含茴香醚50~60%、小茴香酮18~20%,此外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莰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爱草脑。另含顺式茴香醚,对聚伞花素。导致它具有特殊的香辛气味的是茴香油,可以刺激肠胃的神经血管,具有健胃理气的功效,小茴香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果实是重要的中药,味辛性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腹胁痛、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等。本发明应用茴香作为调节免疫、保护肝脏、健脾健肠的药物,促进河蟹生长。
4、桂枝:别名柳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本发明应用桂枝作为抗菌抑菌、清热解毒的功效,防止有害细菌等侵染河蟹机体。
5、十二烷基硫酸钠:别称月桂醇硫酸钠,分子式C12H25SO4Na,白色或淡黄色粉状,溶于水,对碱和硬水不敏感。具有去污、乳化和优异的发泡力,是一种无毒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生物降解度>90%,广泛用于牙膏、香波、洗发膏、洗发香波、洗衣粉、液洗、化妆品和塑料脱模,润滑以及制药、造纸、建材、化工等行业。本发明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增溶、洗涤蟹体表面脏污的成分,提高中草药成分的有效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6、蛋氨酸碘:为蛋氨酸与碘的络合物。在水中释放游离的分子碘而起杀微生物作用。碘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也可杀灭真菌、病毒、原虫。碘主要以分子(I2)形式发挥杀菌作用,其原理是碘化和氧化菌体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的氨基结合而导致蛋白变性和抑制菌体的代谢酶系统。可用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以及各种病毒性疾病。本发明应用蛋氨酸碘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7、复合芽孢杆菌:复合芽孢杆菌是相应机构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并采用多年保存菌株选育生产而成。该产品是目前适用范围广,稳定性好,耐高温耐酸碱能力强,繁殖速度较快的菌株。内含枯草芽孢杆菌腊状芽孢杆菌及生物酶、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辅助剂。可修复水体环境质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缓解动物不进食,生长缓慢等不良应激反应状态,恢复由于用药造成的动物体质下降,提高疫苗抗体水平等综合抗病力。本发明应用其改善环境、提高机体活力、促进摄食等功效。
本发明的复合制剂具有多效、安全、快速、吸收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等特点,直接投入水体,起到抑菌净水、保肝健体、防治“水瘪子”病、促进生长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是对河蟹安全无毒的中草药、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和碘等各种物质,集保肝护肝、促进消化、抑制病原、防病促长等多功能于一体,成分明确,效果稳定,可直接泼洒,使用方便,生物可利用率高,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使用后可快速修复河蟹养殖生态环境、有效地抑制养殖环境中的病原生物、改善机体受损组织、增强机体肠道消化能力,减少河蟹因机体功能退化产生的“水瘪子”病害,起到净水护肝、健体防病、促进生长的功效。经使用治疗后,能使严重发病河蟹症状转好,对河蟹水瘪子病的治愈率为54.0%,最终增产109.3%;经过预防,河蟹发病率降低40%以上,产量增加5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姜粉、大青叶、茴香和桂枝均购自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复合芽孢杆菌(芽孢含量≥109个/mL)购自南京农业大学生物源农药创制有限公司,蛋氨酸碘(有效含量为4.5~6.0%)购自山西菲尔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
按重量份数计:取姜粉77份,大青叶8份,茴香7份,桂枝8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10倍的水,煮沸2小时后冷却,滤除药渣,加入1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即成中草药制剂。
取中草药制剂45份,复合芽孢杆菌40份,蛋氨酸碘15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在常温下混合均分装制得复合制剂,最后包装入库。
实施例2: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
按重量份数计:取姜粉80份,大青叶5份,茴香7份,桂枝8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10倍的水,煮沸2小时后冷却,滤除药渣,加入1.5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即成中草药制剂。
取中草药制剂50份,复合芽孢杆菌38份,蛋氨酸碘12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在常温下混合均分装制得复合制剂,最后包装入库。
实施例3: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
按重量份数计:取姜粉78份,大青叶7份,茴香7份,桂枝8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10倍的水,煮沸2小时后冷却,滤除药渣,加入1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即成中草药制剂。
取中草药制剂42份,复合芽孢杆菌43份,蛋氨酸碘15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在常温下混合均分装制得复合制剂,最后包装入库。
实施例4: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
按重量份数计:取姜粉70份,大青叶5份,茴香7份,桂枝8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8倍的水,煮沸2小时后冷却,滤除药渣,加入0.5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即成中草药制剂。
取中草药制剂40份,复合芽孢杆菌38份,蛋氨酸碘12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在常温下混合均分装制得复合制剂,最后包装入库。
实施例5:一种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
按重量份数计:取姜粉80份,大青叶10份,茴香10份,桂枝10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10倍的水,煮沸2小时后冷却,滤除药渣,加入2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即成中草药制剂。
取中草药制剂50份,复合芽孢杆菌45份,蛋氨酸碘15份,将以上原料组份按比例称重后在常温下混合均分装制得复合制剂,最后包装入库。
应用实施例1应用于江苏兴化地区的河蟹养殖
在江苏兴化一家大闸蟹养殖户进行塘口养殖试验,池塘平均水深1.0米,放养密度为1500只/亩,共计放养2亩,平均分成对照组合试验组,每组1亩水塘。从5月份开始,将按实例1制备的应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用池塘水稀释300倍,每立方水体每次泼洒稀释后液体量为100克,整个养殖期共计使用6次。
在养殖户自己的对照水塘中,有病蟹出现,水瘪子病发病率约为40%,病蟹吃食减少,出水活力减弱,最终亩产量130斤,应用本技术后螃蟹的发病率大约为8%,亩产量210斤。发病率降低32%,产量增加61%。
应用实施例2应用于江苏盐城地区的河蟹养殖
在江苏盐城大丰一家多年养殖河蟹塘口,养蟹塘平均水深1.5米,放养密度为1000只/亩,共计放养2亩。5月份该塘口河蟹表现出零星水瘪子病症状,部分河蟹可见拉黄、少食现象,底板发黄、发黑,有的病蟹鳃丝不正常。6月初使用本发明技术对该塘口进行处理。将按实例2制备的应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用池塘水稀释250倍,每立方水体每次用稀释后液体量为90克,整个养殖周期泼洒4次。
经过本发明处理后,河蟹水瘪子病出现好转,到后期螃蟹健康状况良好,进食正常,经解剖发现,肝脏胰脏眼观正常,总体抗应激能力强,无河蟹腹腔积水、空瘪。
应用实施例3应用于江苏宜兴地区的河蟹养殖
在江苏宜兴一家河蟹养殖塘口重复作了本发明技术对河蟹水瘪子病的治疗作用,平均水深1.0米,放养密度为1500只/亩,共计放养1亩,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时塘口河蟹已经出现水瘪子病。将按实例3制备的应用于防治河蟹水瘪子病的复合制剂用池塘水稀释280倍,每立方水体每次用稀释后液体量为80克,共计泼洒4次。
对照组的有60%的发病,病蟹腹腔积水、水肿、萎缩,肠道无食,可见“拉黄”现象。本发明处理组的发病率为6%,对螃蟹水瘪子病的治愈率为54%。产量方面,对照的亩产量为86斤,本发明处理组180斤,增产109.3%,而且成品蟹质量较好,商品率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