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大豆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注重素食营养,少吃动物蛋白,多吃植物蛋白,大豆就是非常好的植物蛋白,大豆的需求量会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大豆的产量是大豆生产的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其通过豆田前处理、种子处理、播种定苗、喷施叶面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有效增加大豆产量,增加种植户收益。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豆田前处理:播种前5~7天,将豆田深翻20~25cm,施用有机农家肥1800~2000kg/亩以及化肥40~50kg/亩,然后搂平地面,于豆田表面喷施一次中药杀菌液;其中,所述有机农家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腐熟鸡粪200~250份、腐熟兔子粪60~80份、腐熟马粪140~150份、蚯蚓粪50~60份、松针粉30~40份、大豆秸秆粉40~50份、豆糟30~40份、酒糟30~40份以及微生物菌剂1~3份;所述化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尿素50~60份、氯化钾40~50份、过磷酸钙30~60份以及硫酸铵20~30份;所述中药杀菌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荞3~5份、丁香2~4份、蟾酥2~3份、蜈蚣粉1~2份、花椒叶2~3份、紫花地丁1~2份以及水300~500份;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苦荞、丁香、蟾酥、蜈蚣粉、花椒叶以及紫花地丁装入药罐,然后加入100重量份数的水文火熬制2~3h,然后滤去药渣,取滤液与剩余重量份数的水混合,冷却后即制得所述中药杀菌液;S2、种子处理:将大豆种子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溶液在30~35℃条件下浸泡2~3h,然后再用0.15%~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20min,再用清水浸泡4~6h,然后包裹一层拌种剂;拌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壳聚糖粉末150~200份、聚乙二醇30~50份、聚丙烯酸酯10~20份、苯甲酸钠5~10份、水20~40份、赤霉素0.01~0.03份、萘乙酸0.01~0.02份、根瘤菌剂2~3份以及丛枝菌根真菌菌剂1~2份;S3、播种定苗:将包裹拌种剂的大豆种子播种于豆田中,当大豆苗长出至出现两片真叶一片复叶时定苗,每穴留单株,发现缺苗移栽补足后立刻浇透水;S4、喷施叶面肥:当大豆苗长至8~10cm高度时,每隔15~25天对豆苗喷施一次大豆叶面肥;所述大豆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远红外陶瓷粉20~30份、尿素5~10份、过磷酸钙4~8份、氯化钾2~4份、磷酸二氢钾2~3份、硼酸1~2份、钼酸铵0.5~0.8份、硫酸镁0.2~0.4份、硫酸锌0.2~0.3份以及水300~500份;S5、病虫害防治:定苗后5~7天,喷施一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发现蚜虫或豆天蛾时,喷施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发现卷叶螟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00~2000倍液喷雾;发现菌核病或灰霉病病株,喷施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隔6~8天再重复喷施一次;大豆开花期间,在豆田旁设置杀虫灯诱杀害虫。优选的是,S1中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1.1:1.3:0.8:0.7的根瘤菌、白僵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木霉菌。优选的是,S2中大豆种子为颗粒饱满、均匀整齐的种子。优选的是,S2中大豆种子包裹的拌种剂厚度为2~3mm。优选的是,S4中叶面肥制作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酸、钼酸铵、以及硫酸锌溶于上述重量份数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硫酸镁、远红外陶瓷粉,再次搅拌均匀,即制得所述叶面肥;叶面肥喷施过程中需持续搅动,使远红外陶瓷粉均匀分散在叶面肥中。优选的是,S5中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和辅料:乐果原药20~25份、毒死蜱原药10~15份、啶虫脒原药8~10份、乳化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2份、溶剂丁醇80份;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按质量比1:1900~2400兑水后喷施。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有机农家肥包括腐熟鸡粪、腐熟兔子粪、腐熟马粪、蚯蚓粪、松针粉、大豆秸秆粉、豆糟、酒糟以及微生物菌剂,化肥包括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以及硫酸铵,将有机农家肥与化肥共同作为底肥施用,能发挥相互协同促进的作用,共同作为种植大豆的高效底肥,有效增加大豆产量;第二、中药杀菌液由苦荞、丁香、蟾酥、蜈蚣粉、花椒叶、紫花地丁以及水共同制成;苦荞、丁香、蟾酥、蜈蚣粉、花椒叶、紫花地丁都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的作用,能有效杀死豆田表面的镰刀菌、青枯假单胞菌、灰霉菌等有害菌类,有效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繁殖,防止豆苗发生病害;第三、拌种剂包括壳聚糖粉末、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酯、苯甲酸钠、水、赤霉素、萘乙酸、根瘤菌剂以及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壳聚糖粉末能促进种子生根后根的生长,增强吸肥吸水能力,还具极强的成膜能力;苯甲酸钠能能抑制土壤中霜霉菌、胞囊菌等有害菌的生长;聚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赤霉素、萘乙酸能促进种子的萌发,根瘤菌剂为大豆根部提供更多的可利用的根瘤菌,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也能有效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第四、大豆叶面肥由远红外陶瓷粉、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酸、钼酸铵、硫酸镁、硫酸锌以及水共同制成;其中的远红外陶瓷粉能够辐射出比正常物体更多的远红外线,在太阳光照射下,能激活了大豆植株内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使生物体的分子能够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状态,这样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水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增强了组织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远红外的热效应改善了微循环,由此达到提高大豆产量的目的;第五、微生物菌剂包括根瘤菌、白僵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木霉菌;根瘤菌能进一步为大豆根部提供可利用的根瘤菌;白僵菌通过寄生在害虫体内不断繁殖并产生毒素杀死害虫,对人和农作物无害、不污染环境、害虫不会产生抗性;解淀粉芽孢杆菌能预防植物病害,活化土壤养分,降解农药、化肥残留;光合菌促进土壤物质转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使之共同参与土壤生态的物质循环,能增强作物抗病防病能力,光合菌还含有抗细菌、抗病毒的物质;木霉菌能抑制致有害病菌的生长繁殖;微生物菌剂能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一种能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豆田前处理:播种前5天,将豆田深翻20cm,施用有机农家肥1800kg/亩以及化肥40kg/亩,然后搂平地面,于豆田表面喷施一次中药杀菌液;其中,所述有机农家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腐熟鸡粪200份、腐熟兔子粪60份、腐熟马粪140份、蚯蚓粪50份、松针粉30份、大豆秸秆粉40份、豆糟30份、酒糟30份以及微生物菌剂1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1.1:1.3:0.8:0.7的根瘤菌、白僵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木霉菌;所述化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尿素50份、氯化钾40份、过磷酸钙30份以及硫酸铵20份;所述中药杀菌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荞3份、丁香2份、蟾酥2份、蜈蚣粉1份、花椒叶2份、紫花地丁1份以及水300份;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苦荞、丁香、蟾酥、蜈蚣粉、花椒叶以及紫花地丁装入药罐,然后加入100重量份数的水文火熬制2h,然后滤去药渣,取滤液与剩余重量份数的水混合,冷却后即制得所述中药杀菌液;S2、种子处理:选取颗粒饱满、均匀整齐的大豆种子,将大豆种子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溶液在30℃条件下浸泡2h,然后再用0.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再用清水浸泡4h,然后包裹一层厚度为2mm的拌种剂;拌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壳聚糖粉末150份、聚乙二醇30份、聚丙烯酸酯10份、苯甲酸钠5份、水20份、赤霉素0.01份、萘乙酸0.01份、根瘤菌剂2份以及丛枝菌根真菌菌剂1份;S3、播种定苗:将包裹拌种剂的大豆种子播种于豆田中,当大豆苗长出至出现两片真叶一片复叶时定苗,每穴留单株,发现缺苗移栽补足后立刻浇透水;S4、喷施叶面肥:当大豆苗长至8cm高度时,每隔15天对豆苗喷施一次大豆叶面肥;所述大豆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远红外陶瓷粉20份、尿素5份、过磷酸钙4份、氯化钾2份、磷酸二氢钾2份、硼酸1份、钼酸铵0.5份、硫酸镁0.2份、硫酸锌0.2份以及水300份;所述叶面肥制作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酸、钼酸铵、以及硫酸锌溶于上述重量份数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硫酸镁、远红外陶瓷粉,再次搅拌均匀,即制得所述叶面肥;叶面肥喷施过程中需持续搅动,使远红外陶瓷粉均匀分散在叶面肥中;S5、病虫害防治:定苗后5天,喷施一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发现蚜虫或豆天蛾时,喷施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发现卷叶螟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00倍液喷雾;发现菌核病或灰霉病病株,喷施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6天再重复喷施一次;大豆开花期间,在豆田旁设置杀虫灯诱杀害虫;所述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和辅料:乐果原药20份、毒死蜱原药10份、啶虫脒原药8份、乳化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份、溶剂丁醇80份;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按质量比1:1900兑水后喷施。<实施例2>一种能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豆田前处理:播种前7天,将豆田深翻25cm,施用有机农家肥2000kg/亩以及化肥50kg/亩,然后搂平地面,于豆田表面喷施一次中药杀菌液;其中,所述有机农家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腐熟鸡粪250份、腐熟兔子粪80份、腐熟马粪150份、蚯蚓粪60份、松针粉40份、大豆秸秆粉50份、豆糟40份、酒糟40份以及微生物菌剂3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1.1:1.3:0.8:0.7的根瘤菌、白僵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木霉菌;所述化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尿素60份、氯化钾50份、过磷酸钙60份以及硫酸铵30份;所述中药杀菌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荞5份、丁香4份、蟾酥3份、蜈蚣粉2份、花椒叶3份、1~2份以及水500份;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苦荞、丁香、蟾酥、蜈蚣粉、花椒叶以及紫花地丁装入药罐,然后加入100重量份数的水文火熬制3h,然后滤去药渣,取滤液与剩余重量份数的水混合,冷却后即制得所述中药杀菌液;S2、种子处理:选取颗粒饱满、均匀整齐的大豆种子,将大豆种子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溶液在35℃条件下浸泡3h,然后再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再用清水浸泡6h,然后包裹一层厚度为3mm的拌种剂;拌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壳聚糖粉末200份、聚乙二醇50份、聚丙烯酸酯20份、苯甲酸钠10份、水40份、赤霉素0.03份、萘乙酸0.02份、根瘤菌剂3份以及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份;S3、播种定苗:将包裹拌种剂的大豆种子播种于豆田中,当大豆苗长出至出现两片真叶一片复叶时定苗,每穴留单株,发现缺苗移栽补足后立刻浇透水;S4、喷施叶面肥:当大豆苗长至10cm高度时,每隔25天对豆苗喷施一次大豆叶面肥;所述大豆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远红外陶瓷粉30份、尿素10份、过磷酸钙8份、氯化钾4份、磷酸二氢钾3份、硼酸2份、钼酸铵0.8份、硫酸镁0.4份、硫酸锌0.3份以及水500份;所述叶面肥制作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酸、钼酸铵、以及硫酸锌溶于上述重量份数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硫酸镁、远红外陶瓷粉,再次搅拌均匀,即制得所述叶面肥;叶面肥喷施过程中需持续搅动,使远红外陶瓷粉均匀分散在叶面肥中;S5、病虫害防治:定苗后7天,喷施一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发现蚜虫或豆天蛾时,喷施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发现卷叶螟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发现菌核病或灰霉病病株,喷施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8天再重复喷施一次;大豆开花期间,在豆田旁设置杀虫灯诱杀害虫;所述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和辅料:乐果原药25份、毒死蜱原药15份、啶虫脒原药10份、乳化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份、溶剂丁醇80份;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按质量比1:2400兑水后喷施。<实施例3>一种能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豆田前处理:播种前6天,将豆田深翻22cm,施用有机农家肥1900kg/亩以及化肥45kg/亩,然后搂平地面,于豆田表面喷施一次中药杀菌液;其中,所述有机农家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腐熟鸡粪230份、腐熟兔子粪70份、腐熟马粪145份、蚯蚓粪55份、松针粉35份、大豆秸秆粉45份、豆糟35份、酒糟35份以及微生物菌剂2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2:1.1:1.3:0.8:0.7的根瘤菌、白僵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光合菌和木霉菌;所述化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尿素55份、氯化钾45份、过磷酸钙45份以及硫酸铵25份;所述中药杀菌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荞4份、丁香3份、蟾酥2.5份、蜈蚣粉1.5份、花椒叶2.5份、紫花地丁1.5份以及水400份;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苦荞、丁香、蟾酥、蜈蚣粉、花椒叶以及紫花地丁装入药罐,然后加入100重量份数的水文火熬制2.5h,然后滤去药渣,取滤液与剩余重量份数的水混合,冷却后即制得所述中药杀菌液;S2、种子处理:选取颗粒饱满、均匀整齐的大豆种子,将大豆种子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小苏打溶液在32℃条件下浸泡2.5h,然后再用0.18%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min,再用清水浸泡5h,然后包裹一层厚度为2.5mm的拌种剂;拌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壳聚糖粉末180份、聚乙二醇40份、聚丙烯酸酯15份、苯甲酸钠8份、水30份、赤霉素0.02份、萘乙酸0.01份、根瘤菌剂2.5份以及丛枝菌根真菌菌剂1.5份;S3、播种定苗:将包裹拌种剂的大豆种子播种于豆田中,当大豆苗长出至出现两片真叶一片复叶时定苗,每穴留单株,发现缺苗移栽补足后立刻浇透水;S4、喷施叶面肥:当大豆苗长至9cm高度时,每隔20天对豆苗喷施一次大豆叶面肥;所述大豆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远红外陶瓷粉25份、尿素8份、过磷酸钙6份、氯化钾3份、磷酸二氢钾2.5份、硼酸1.5份、钼酸铵0.6份、硫酸镁0.3份、硫酸锌0.25份以及水400份;所述叶面肥制作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酸、钼酸铵、以及硫酸锌溶于上述重量份数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上述重量份数硫酸镁、远红外陶瓷粉,再次搅拌均匀,即制得所述叶面肥;叶面肥喷施过程中需持续搅动,使远红外陶瓷粉均匀分散在叶面肥中;S5、病虫害防治:定苗后6天,喷施一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倍液;发现蚜虫或豆天蛾时,喷施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发现卷叶螟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900倍液喷雾;发现菌核病或灰霉病病株,喷施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隔7天再重复喷施一次;大豆开花期间,在豆田旁设置杀虫灯诱杀害虫;所述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和辅料:乐果原药22份、毒死蜱原药12份、啶虫脒原药9份、乳化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5份、溶剂丁醇80份;乐果、毒死蜱、啶虫脒复配乳油制剂按质量比1:2200兑水后喷施。<对比试验>使用传统方法种植大豆,种植前,将土地翻耕,施用常规肥料,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种子处理,播种定苗,再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将此方法种植的生菜作为对比例1,通过对大豆的出芽率、成活率和大豆产量与实施例1~3进行对比,得出如下数据: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对大豆发芽率、成活率和大豆产量的影响对比例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出芽率(%)92.397.898.298.7成活率(%)90.295.996.597.1大豆产量(kg/亩)172.6222.6224.3226.2从表1可看出,按本发明实施例1~3种植的大豆,播种后出芽率在97.8%~98.7%,大于传统方法的92.3%;实施例1~3种植的大豆的成活率在95.9%~97.1%,高于传统方法的90.2%;本发明实施例1~3种植的大豆产量为222.6~226.2kg/亩,高于传统方法种植的大豆产量172.6kg/亩。本发明方法种植大豆的出芽率、成活率能得到提高,产量也得到显著增加,显著提高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