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一次性机械收获减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1294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油菜一次性机械收获减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设计一种油菜一次性机收减损方法,属于农业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民普遍使用了一次性机械收获技术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收获。油菜一次性机械收获对于油菜的成熟度要求高,要求推迟油菜收获期到油菜完熟期,其收获损失率(7-15%)才能接近人工收获损失率(5-8%),若不推迟收获期,损失率可达40-50%;但是推迟收获期又会导致后季作物(水稻)的减产。因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提前收获期、保持低损失率(7-15%)、可操作性强的油菜一次性机收技术。

该技术药剂成本10元/亩,机械作业费用10元/亩,可提高油菜产量40kg/亩以上,减损148元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秸秆禁燃政策的颁布,农民普遍使用了一次性机械收获技术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收割。但一次性机械收获对于油菜的成熟度(完熟期)要求高,在传统收获期(黄熟期)损失率非常高,导致了油菜的减产减收,而推迟收获期又会严重影响后季作物的生产,因此,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催枯剂,提前油菜的收获期尤为重要。

本试验旨在探索不同的油菜催枯剂在缩短油菜收获期十天的前提下对降低机械联合收获损失率的作用、以及油菜品质的情况,以期筛选高效无残留的油菜催枯剂在生产上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油菜机械收获技术,在提前油菜一次性机收时间的前提下,保持机收低损失率,达到经济高效地收获油菜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

观察大田油菜,待油菜黄熟期,准备触杀灭生性除草剂(如:敌草快、草甘膦等,推荐使用敌草快)、植保无人机。

配制触杀灭生性除草剂水溶液,每亩药剂用量为说明书推荐用量的1/2,兑水1L,混合均匀。注意,若该触杀灭生性除草剂水溶液浓度过高,容易导致油菜干燥过快,机械收获操作不及,损失率高于预期;浓度过低,不能达到预期催枯的效果。

操控植保无人机起飞,飞行高度约高于大田油菜1米,操控飞行速度保持在1-2分钟1亩。施药完成后72小时,采用稻油一体式联合收获机进行机械收获。

1、在油菜黄熟期飞机喷施敌草快,能显著降低一次性机收损失率。

2、在油菜黄熟期飞机喷施乙烯利,能降低一次性机收损失率。

3、敌草快和乙烯利的施用,相对于人工收获,对菜籽的千粒重没有造成显著影响。

4、敌草快的施用,比人工收获每亩可增收69元。

附图说明

图1为5月10日,喷药剂后,油菜颗粒图片,其中,P1为喷立收谷(敌草快),P2为喷40%乙烯利水剂,P3为喷清水。

图2为5月11日,喷药剂后,油菜颗粒图片,其中,P1为喷立收谷(敌草快),P2为喷40%乙烯利水剂,P3为喷清水。

图3为5月12日,喷药剂后,油菜颗粒图片,其中,P1为喷立收谷(敌草快),P2为喷40%乙烯利水剂,P3为喷清水。

图4为5月11日,喷药剂后,大田油菜图片,其中,P1为喷立收谷(敌草快),P2为喷40%乙烯利水剂。

图5为5月12日,喷药剂后,大田油菜图片,其中,P1为喷立收谷(敌草快),P2为喷40%乙烯利水剂,P3为喷清水。

以上附图若提供彩色图,则更易看出菜籽颗粒及田间油菜的枯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地点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任家岗村一组,海拔169米,经度111.566,纬度31.207。

试验设计

1、试验材料

中油36: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油菜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

立收谷:敌草快有效成分含量200g/L,由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40%乙烯利水剂:由上海华邦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2、试验地点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任家岗村,农科院远安试验基地。

3、试验设计

共设置五个处理,三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亩。

处理1(P1):油菜黄熟期用无人机喷施立收谷,每公顷用量为1.5L敌草快兑水15L。

处理2(P2):油菜黄熟期用无人机喷施40%乙烯利水剂,每公顷用量为2.25L药剂兑水15L。

处理3(P3):油菜黄熟期用无人机喷施清水,每公顷15L。

处理4(P4):油菜黄熟期用割晒机割倒。

处理5(P5):人工收获,油菜黄熟期人工割倒。

试验执行情况。

田间管理

试验田土质为红壤,肥力优等,地势平坦,前作中稻,水稻收获后炕田。9月28日-9月30日旋耕机耕田开沟,厢宽2米,沟0.4米。9月29日-10月1日施基肥,人工整理箱沟;9月30日-10月2日播种,撒播,播种量450-500克/亩;10月2-4日封闭除草。11月下旬追施尿素;5月9日每个小区取样、调查外的部分单打单收,籽粒风干后称重;大田部分P1、P2、P3采用无人机进行施药操作,P4机械割倒,P5人工割倒。5月13日,P1、P2、P3采用联合收获机进行一次性机收,处理4采用分段收获机人工抱捡脱粒,处理5人工脱粒。

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成熟期每个小区内选择有代表的植株10株,调查千粒重、单株生产力。每个小区选择3点,每点5m2,割倒油菜后装入网袋,晒干脱粒后称重。

气候对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油菜播种降雨量适宜,土壤墒情好,出苗整齐一致。秋季日照充足,气温较高,雨水充沛,油菜长势好;冬季气温适宜,没有冻害发生,2月末倒春寒,对油菜生长影响不大;花期阳光充足,低温阴雨天气少,对授粉有利,且菌核病发生轻;角果期日照充足,气温适宜,菌核病发生轻,但真菌性黑斑病普遍发生。油菜整个生育期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排水良好,没有干旱、渍害发生。

试验结果

2、产量结果。

表1各处理产量结果分析汇总

注意:田间密度从15000-20000不等。

表2前期管理生产成本及劳动用工概况

表3各处理生产效益分析汇总表

备注:人工割倒工费100元/亩,人工脱粒工费150元/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