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生物生态防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30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坡面生物生态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对城市建设,包括公路交通、水利工程、矿山开采、市政建设,都形成了各种裸露创面,这些坡面物质松散,在风力、雨水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扬尘和土壤侵蚀,进而影响坡体稳定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所有对自然裸露的山体、废弃矿山、公路挖填坡面、弃渣堆土坡面、河坡岸堤进行坡面防护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如何采用有效的生物生态防护技术措施实现有效防护并且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坡面生物生态防护方法,通过本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坡面水土流失、稳固坡体,快速实现坡面生态植被的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循环发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茎秆收获:将芦竹在离地面4-8cm处收割;

(2)茎秆储藏:将收割后的芦竹茎秆保留外侧的叶皮和顶端的花穗,按照直径25-35cm打捆,堆垛覆盖保湿或挖坑保湿堆放贮藏,备用;

(3)设计使用:施工使用前,将贮藏的芦竹成捆取出、解捆,将芦竹茎秆梢部未完全木质化部分连同花穗部分一并截去,并且根据芦竹长度,分类分堆截齐,茎秆外部叶皮颖苞保留;

将准备好的芦竹茎秆沿等高线方向排列,茎秆间间隔8-15 cm;各列芦竹茎秆之间搭茬不少于15cm,并用U型钉固定;再在坡面撒少量土壤,保证芦竹茎秆一半浮埋在土中,以利于保湿;

(4)后期维护:工程实施后,及时喷水保湿,芦竹利用其节间生根能力,在各与土壤接触的节间部位,发芽并生长出须根,长出新的植株,通过地上部分拦截和地表根系固着,实现对土质坡面的防护和植被的恢复。

其中,步骤(3)设计使用中芦竹茎秆要保持湿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芦竹是在我国广泛分布、生态适应性广泛的护坡植物,除在我国的江淮、华东、华北等都有分布,在欧洲、北非、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栽培分布。但是以往主要是采用分根繁殖方式较多,扩繁较慢,并且通过根茎点式栽植方式对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大面积裸露、松散坡面防护的及时性和不能实现近期防护目的,所以采用茎秆横向布设,一能利用茎秆本身在坡面的连续排布,能够起到拦截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同时利用芦竹能够节间生根、萌发的生物学特征,能快速形成单体植株和群落,实现坡面的快捷、生物生态防控。并且由于材料易于获取、成本低廉,能够得到快速推广的效果,与其它工程防护来比,具有明显的经济可行性及生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坡面生物生态防护方法护坡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面生物生态防护方法。

该方法步骤如下:

(1)茎秆收获: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上旬至生长期结束,将生长健壮的芦竹在离地面约5cm处收割;

(2)茎秆储藏:将收割后的芦竹茎秆保留外侧的叶皮和顶端的花穗,按照直径30cm左右打捆,堆垛覆盖保湿或是挖坑保湿堆放贮藏,至来年开春,土地解冻、植物萌动季节,取出施工待用;

(3)设计使用:开春工程施工使用前,将贮藏的芦竹成捆取出、解捆,将芦竹茎秆梢部未完全木质化部分连同花穗部分一并截去,并且根据芦竹现状长度,分类分堆截齐,茎秆外部叶皮颖苞保留。注意处理运输过程中都要保持湿度;

如图1所述,将需要保护防护的坡面整理平整,将准备好的芦竹茎秆沿等高线方向排列,茎秆间间隔约10cm;各列芦竹茎秆之间搭茬不少于15cm,并用U型钉固定;再在坡面撒少量壤土,保证芦竹茎秆一半浮埋在土中,以利于保湿;

(4)后期维护:工程实施后,及时覆盖、喷水保湿,大约持续1个月,芦竹就能利用其节间生根能力,在各与土壤接触的节间部位,发芽并生长出须根,满足其自身生长发育的需求,长出新的植株,通过分蘖分根形成株丛,通过地上部分拦截和地表根系固着,实现对土质坡面的防护和植被的恢复。每年生长期结束可以对已经实现覆盖、成熟植株进行收割,用于其它坡面的防护材料。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