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诱鱼钓珠辅助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4212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鱼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诱鱼钓珠辅助器。

背景技术:
普通垂钓方式,江河,湖泊都采用静态饵钓鱼方式,大鱼不咬钩,小鱼抢食快,诱钓大鱼困难,耗费体力的问题。根据淡水垂钓对象鱼的生活习性发现,多种鱼有捕食动态昆虫,抢食,对饵料产生试探性行为,对悬浮于水体中,而非落底食物有本能觅食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诱鱼钓珠辅助器,可以将静态饵改良为动态饵,提高鱼类本能觅食习惯,用双杠杆原理,实现鱼轻微拉动触发的自锁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中大型鱼类诱钓困难,诱钓耗费体力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诱鱼钓珠辅助器,包括:自动起钓装置、自锁装置、钓竿装置、第一定滑轮、鱼线、固定装置、鱼钩以及摆动装置;所述自动起钓装置固定到岸边;所述自锁装置设置在所述自动起钓装置内,用于控制所述自动起钓装置的开合度;所述钓竿装置设置在所述自动起钓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自锁装置的右侧,为所述鱼线提供导向,所述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鱼钩,所述鱼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自锁装置固定到所述钓竿装置上,所述鱼线上设置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可卡接在所述自锁装置上,所述摆动装置旋转时间断地触碰所述鱼线、用于带动与所述鱼线连接的所述鱼钩上下位移,所述鱼钩通过外部拉力带动所述鱼线触动所述自锁装置、所述自动起钓装置带动所述钓竿装置自动弹起。所述自动起钓装置包括:主杆、斜杆以及弹簧,所述斜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铰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钓竿装置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靠近所述主杆与所述斜杆铰接处的所述主杆和所述斜杆之间,所述斜杆和所述钓竿装置的重量小于所述弹簧压缩后的弹力。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连接件、第一杠杆以及第二杠杆,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为圆锥结构、中间开设有长圆孔、另一端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杠杆一端设置有开口、中间开设有多个通孔、另一端与所述主杆中部铰接,所述开口与所述鱼线间隙配合,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杠杆左侧,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杠杆开设的所述圆形孔连接;所述第一杠杆通过铰接件穿过所述第一杠杆开设的所述长圆孔与所述斜杆铰接,且所述第一杠杆与所述铰接件紧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杠杆的所述圆锥结构穿入所述第二杠杆开设的所述通孔内与之配合、且能够自由分离。所述钓竿装置包括:鱼竿、鱼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鱼竿的多个卡环,所述鱼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斜杆上端,所述鱼线轮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鱼竿的大头端,所述卡环均布在所述鱼竿上;所述鱼线一端绕接在所述鱼线轮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杠杆设置的所述开口、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穿过所述卡环与所述鱼钩连接。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支撑杆、电源、马达以及旋转杆,所述支撑杆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杆上,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杆,所述电源为所述马达供电。所述固定装置为太空豆,所述太空豆套接在所述鱼线上、且与所述鱼线过盈配合,所述太空豆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杠杆设置的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连接件为柔性件。还包括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主杆固定到岸边,防止所述主杆倾倒。还包括第二定滑轮,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第二定滑轮,可以减少与所述鱼线的摩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普通钓鱼海竿、矶竿的附加物,利用低转速马达带动物体顶高和回落鱼线使连接鱼线的鱼饵上下往返低速运动,可实现轻微鱼线拉力触发自锁装置,使受弹簧压迫的鱼竿向上弹动钩牢鱼,使钓鱼杜绝小鱼,省时、省力、提高钓鱼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弹簧弹起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一杠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二杠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自动起钓装置;2-自锁装置;3-钓竿装置;4-第一定滑轮;5-鱼线;6-固定装置;7-鱼钩;8-摆动装置;9-固定件;11-主杆;12-斜杆;13-弹簧;21-连接件;22-第一杠杆;23-第二杠杆;31-鱼竿;32-鱼线轮;33-卡环;81-支撑杆;82-电源;83-马达;84-旋转杆;85-第二定滑轮;A-鱼竿的大头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诱鱼钓珠辅助器,包括:自动起钓装置1、自锁装置2、钓竿装置3、第一定滑轮4、鱼线5、固定装置6、鱼钩7以及摆动装置8;自动起钓装置1固定到岸边;自锁装置2设置在自动起钓装置1内,用于控制自动起钓装置1的开合度;钓竿装置3设置在自动起钓装置1的一端,第一定滑轮4固定设置在自锁装置2的右侧,为鱼线5提供导向,鱼线5的一端连接鱼钩7,鱼线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滑轮4和自锁装置2固定到钓竿装置3上,鱼线5上设置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可卡接在自锁装置2上,摆动装置8旋转时间断地触碰鱼线5,用于带动与鱼线5连接的鱼钩7上下位移,鱼钩7通过外部拉力带动鱼线5触动自锁装置2、自动起钓装置1带动钓竿装置3自动弹起。自动起钓装置1包括:主杆11、斜杆12以及弹簧13,斜杆12的一端与主杆11铰接,斜杆12的另一端与钓竿装置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弹簧13设置在靠近主杆11与斜杆12铰接处的主杆和斜杆之间,斜杆12和钓竿装置3的重量小于弹簧13压缩后的弹力。自锁装置2包括:连接件21、第一杠杆22以及第二杠杆23,第一杠杆22的一端为圆锥结构、中间开设有长圆孔、另一端开设有圆孔,第二杠杆23一端设置有开口、中间开设有多个通孔、另一端与主杆11中部铰接,开口与鱼线5间隙配合,连接件21设置在第二杠杆23左侧,连接件21的一端与主杆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杠杆22开设的圆形孔连接;第一杠杆22通过铰接件穿过第一杠杆22开设的长圆孔与斜杆12铰接,且第一杠杆22与铰接件紧固、可拆卸连接;第一杠杆22的圆锥结构穿入第二杠杆23开设的通孔内与之配合、且能够自由分离。钓竿装置3包括:鱼竿31、鱼线轮32以及设置在鱼竿31的多个卡环33,鱼竿31可拆卸的固定在斜杆12上端,鱼线轮32可拆卸固定在鱼竿31的大头端,卡环33均布在鱼竿31上;鱼线5一端绕接在鱼线轮32上,另一端穿过第二杠杆23设置的开口、绕过第一定滑轮4、穿过卡环33与鱼钩7连接。摆动装置8包括:支撑杆81、电源82、马达83以及旋转杆84,支撑杆81竖直固定设置在主杆11上,支撑杆81的顶端固定连接马达83,马达83的输出轴连接旋转杆84,电源82为马达83供电。固定装置6为太空豆,太空豆套接在鱼线5上、且与鱼线5过盈配合,太空豆的截面直径大于第二杠杆23设置的开口的宽度。连接件21为柔性件。还包括多个固定件9,固定件9用于将主杆11固定到岸边,防止主杆11倾倒。还包括第二定滑轮85,旋转杆84的两端各连接一个第二定滑轮85,可以减少与鱼线5的摩擦。实施例一:打开自动起钓装置1,将固定件9与主杆11连接,使自动起钓装置1与地面固定,将鱼钩7甩进河中,然后将鱼竿31固定在斜杆12上,随后将第二杠杆23拉起,将靠近鱼线轮32的鱼线5穿过第二杠杆23的开口,然后将鱼线5套在第一定滑轮4上,使鱼线5可以在第一定滑轮4上自由滑动;将太空豆卡在第二杠杆23的开口两侧,使鱼线5与第二杠杆23固定连接,松开鱼线轮32,使鱼线轮32与第二杠杆23之间的鱼线松弛,约2—3厘米的间隙量,然后将鱼线轮32锁死;将斜杆12压下,弹簧13受压缩,调整第一杠杆22,使连接第一杠杆22的连接件21绷直,随后将第一杠杆22的圆锥端插入第二杠杆23的通孔内,使连接件21、第一杠杆22、第二杠杆23、斜杆12和弹簧13之间静态平衡,当鱼咬到鱼钩7后,将会拉鱼钩7,与鱼钩7连接的鱼线5受到的拉力反作用到第二杠杆23上,由于鱼线5与第二杠杆23之间被太空豆固定,第二杠杆23受到拉力将向下运动,第一杠杆22与第二杠杆23相互脱离,连接件21、第一杠杆22、第二杠杆23、斜杆12和弹簧13之间的静态平衡被打破,弹簧13带动斜杆12与鱼竿31弹起,鱼竿31带动鱼线轮32上的鱼线5和鱼钩7向上运动,可以快速将鱼钩住。达到自动钩鱼的功能。实施例二:与所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增加摆动装置8,调整旋转杆84与安装在旋转杆84上的第二定滑轮85,使安装在旋转杆84上的第二定滑轮85能够与鱼线5接触,打开电源82开关,马达83低速旋转,马达83的输出轴与旋转杆84连接,马达83驱动旋转杆84低速旋转,旋转杆84旋转的同时带动鱼线5做上下的往复运动,能够起到诱鱼的效果。实施例三:当有鱼上钩时,将鱼竿31从斜杆12上拆卸下来,然后将鱼线轮32解锁,人工摇动鱼线轮32收缩鱼线5达到起钓鱼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