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0510阅读:12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鸡食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禽养殖设备,特别是一种鸡食槽。



背景技术:

在现有中小型养鸡场内,通常采用鸡食槽来盛装饲料,再将鸡食槽放置在地上供鸡食用,这样就不会造成饲料的浪费。现有鸡食槽的品种多样,大部分结构简单,一般都是由料筒和槽体组成,为了拎放的方便,会在料筒处设提手。这种结构的鸡食槽虽然结构简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因喂槽体的槽口较低,鸡会在吃料的时候将饲料从槽体处弄出去,撒落在鸡食槽的附近,造成饲料的浪费,且整个鸡食槽的周向是相通的,鸡在啄食的过程中会出现跑料,致使鸡追食而占用大量食用空间,从而出现抢料现象。随着鸡的长大,鸡食槽的高度与鸡的增长速度不相适应,需要更换不同高度的鸡食槽,因此增加了饲养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应不同大小鸡使用的鸡食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鸡食槽,其特点是:设有底盘座,底盘座内中部设有导流塔,在导流塔外罩设有料筒,料筒的顶部设有筒帽,筒帽的帽檐延伸至底盘座的外壁外;料筒的底端与底盘座之间的空隙构成了饲料出口,在料筒外壁与底盘座内壁之间构成了环形吃食槽,所述环形吃食槽通过沿料筒周向方向设置的若干个隔板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吃食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所述料筒的上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台状,料筒的下部为柱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在料筒的底部边沿上设有一圈向料筒外部倾斜设置的导流圈,导流圈与底盘座之间的夹角为20°-4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在底盘座上部套接有升降圈,升降圈的上端与隔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沿隔板的外侧边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与升降圈配合调节高度的卡槽,所述升降圈的上端设有向内延伸与卡槽配合的檐口。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所述卡槽至少设置在对称设置的四个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所述升降圈由两个半圆形卡圈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在底盘座的下端套接有增高底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所述增高底圈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鸡食槽中:所述导流塔和筒帽均为锥体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料筒顶部设置筒帽,可以防止雨水弄湿饲料,同时可以防止鸡的粪便污染饲料;使用隔板分隔出若干个独立吃食槽,可以防止鸡在啄食的时候发生跑料现象,避免抢食现象的发生;料筒底端的导流圈可以使每个独立吃食槽内积存的饲料少,防止饲料大量积聚在底槽内而影响下料;升降圈通过隔板上的卡槽进行升降,可以灵活调整底盘座的高度,适用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鸡的喂食,防止饲料的浪费,同时高度调节方便,生产成本低;在底盘座的底部设置的增高底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鸡食槽的整体高度,使其适用性更强。另外料筒、升降圈、增高底圈、底盘座和筒帽可以分开,这样可以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鸡食槽,参照图1和图2,设有底盘座2,底盘座2内中部设有导流塔7,在导流塔7外罩设有料筒4,料筒4的顶部设有筒帽5,筒帽5的帽檐延伸至底盘座2的外壁外。导流塔7和筒帽5均为锥体状,导流塔7具有良好的自动送料功能,筒帽5可以防止雨水弄湿饲料,同时可以防止鸡站在鸡食槽顶部,其粪便污染饲料,造成饲料的浪费。筒帽5的顶部设有提手,方便拎放鸡食槽。

所述料筒4的上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台状,料筒4的下部为柱状。在料筒4的底部边沿上设有一圈向料筒4外部倾斜设置的导流圈9,导流圈9与底盘座2之间的夹角为25°。料筒导流圈9的底端与底盘座2之间的空隙构成了饲料出口,在料筒4外壁与底盘座2内壁之间构成了环形吃食槽,所述环形吃食槽通过沿料筒4周向方向设置的若干个隔板6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吃食槽。装配时,隔板6内侧边卡装在料筒4上,同时隔板6的底部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盘座2上。

在底盘座2上部套接有升降圈3,升降圈3由两个半圆形卡圈构成,升降圈3的上端与隔板6相连。在对称设置的4个隔板6上、沿隔板6的外侧边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与升降圈3配合调节高度的卡槽8,所述升降圈3的上端设有向内延伸与卡槽8配合的檐口。升降圈3上升的高度小于升降圈3与底盘座2的重叠高度。使用时,将升降圈3的底部套装在底盘座2上,其上端的檐口卡装在卡槽8中即可,需要调节高度是,只要将升降圈3向上拔起到需要的高度,然后将檐口卡在对应的卡槽8中,即可实现调节。根据不同阶段鸡的高度,向上提升升降圈3的高度,即可增加底盘座2的外壁高度,防止饲料浪费。

在底盘座2的下端套接有增高底圈1,使用增高底圈1可以进一步的增加鸡食槽的高度,使其适用范围更广泛。增高底圈1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可以增加鸡食槽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