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加楼顶绿化雨水回用节能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5688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回用节能滴灌装置,尤其是一种互联网加楼顶绿化雨水回用节能滴灌装置。



背景技术:

楼顶绿化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楼顶却依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至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楼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楼顶绿化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园林教科书上的“楼顶绿化”,其区别于林业一样,同属而又有别,它有诸多不同于地面绿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是当代城市生态环保的新亮点、新阶段。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楼房绿化面积,一般采取在楼顶设置楼顶花园进行花草栽种等方式。这种现有的绿化方式,由于楼顶均不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故均须人工进行浇水维护才能维持绿化的长久。这样须人工维护成本过高,难以维持。但是在楼顶进行绿化,进行种植花草或者蔬菜也有诸多困难,例如浇水问题,由于楼顶高度较高,人员不方便经常到楼顶对绿化植物进行浇水,而且,在对楼顶绿化浇水时,如果没有人员上去,也不容易判断对楼顶绿化植物的浇灌情况。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在楼顶绿化地采用自动喷灌的技术,对绿化地进行自动浇水维护,可节省人工,但是这种方式需设置自动喷灌系统,该系统须具备定时喷灌等功能故成本较高,也不智能,灵活性差。同时喷洒出的浇灌水大部分会蒸发到空气中,增大了水使用成本。楼顶绿化大多都是采用自来水直接灌溉,耗费了大量珍贵的水资源。所以,这些现有技术均因成本过大,而难以推广实施。故现有城市中,绝大部分的楼房,特别是楼房楼顶,均还没有采取绿化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楼顶绿化智能化程度低、成本高和灵活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互联网加楼顶绿化雨水回用节能滴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互联网加楼顶绿化雨水回用节能滴灌装置,包括控制模块、雨水收集箱、蓄水箱、肥料箱、楼顶植被土层和旋转摄像头,在雨水收集箱内设置雨水收集箱液位计,在雨水收集箱上部设置与雨水收集箱相通的雨水收集箱溢流管,在蓄水箱内设置蓄水箱液位计,在蓄水箱的上部设置蓄水箱溢流管,在蓄水箱的下部设置蓄水箱放空管,在蓄水箱上设置与外接自来水管相通的蓄水箱自来水管接口,在肥料箱内设置肥料箱液位计,在肥料箱的上部设置肥料箱溢流管,在肥料箱的下部设置肥料箱放空管,在肥料箱上设置与外接自来水管相通的肥料箱自来水管接口,在楼顶植被土层内设置湿度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在楼顶植被土层上表面设置滴滤配水管,旋转摄像头设置在楼顶植被土层的上方,雨水收集箱通过雨水收集箱水泵和管道与蓄水箱相连接为蓄水箱供水,雨水收集箱水泵和雨水收集箱液位计都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当雨水收集箱液位计采集的雨水收集箱内的液位信号低于设定低值时,控制模块向雨水收集箱水泵发出打开指令为雨水收集箱供水,当雨水收集箱液位计采集的雨水收集箱内的液位信号高于设定高值时,控制模块向雨水收集箱水泵发出关闭指令; 蓄水箱通过蓄水箱水泵和管道与滴滤配水管相连接为滴滤配水管供水,蓄水箱水泵和湿度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当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楼顶植被土层内的湿度值低于设定低值时,控制模块向蓄水箱水泵发出打开指令为滴滤配水管供水,当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楼顶植被土层内的湿度值高于设定高值时,控制模块向蓄水箱水泵发出关闭指令;肥料箱通过肥料箱水泵和管道与滴滤配水管相连接为滴滤配水管供肥料,肥料箱水泵和电导率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当电导率传感器采集的楼顶植被土层内的电导率值低于设定低值时,控制模块向肥料箱水泵发出打开指令为滴滤配水管供肥料,当电导率传感器采集的楼顶植被土层内的电导率值高于设定高值时,控制模块向肥料箱水泵发出关闭指令;旋转摄像头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将采集的实时植物生长情况的视频信号通过导线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网络实现 植物生长情况的远程监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PE膜、承托滤料层和水槽,所述PE膜设置在楼顶植被土层的上表面且位于滴滤配水管的上方,承托滤料层设置在楼顶植被土层的底部,水槽设置在承托滤料层的底部且水槽通过管道与雨水收集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作为核心单元,运用“互联网+”技术,即高科技远程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植物24小时种植进行无人工自动化监控,本实用新型中湿度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信号输出,通过导线传输到控制模块,进行数据分析,作出反馈信号,控制水泵的电磁阀;当湿度值低于设定低值时,自动开启蓄水箱水泵,雨水收集箱以及蓄水箱中的水通过相应的管道进行滴灌,保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当电导率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开启肥料箱水泵,肥料箱中的肥料通过相应的管道进行滴灌,实现自动补水、滴灌等动作,保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摄像头实时监视植物生长情况,视频信号通过导线到控制模块,与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网络,无线路由器使用网线接入Internet互联网络,运用“互联网+”技术,即高科技远程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植物24小时种植进行无人工自动化监控。本实用新型中的PE膜起到防止扬尘、水分蒸发,水土流失等功能;承托滤料层起到过滤作用,使多余的水排至雨水收集箱进行存储,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滴滤配水管设置在PE膜下方,防止配水管在阳光暴晒的情况下较快速地氧化腐烂。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雨水回用发挥到极致,大大的节约了珍贵的水资源。且一旦植被土层中的湿度过低,控制模块就会自动打开水泵进行滴灌,大大的降低了灌溉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且使土壤始终保持在适宜植被生长的湿度。运用“互联网+”技术,体现出智能全自动控制,同时体现出环保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互联网加楼顶绿化雨水回用节能滴灌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雨水收集箱2、蓄水箱3、肥料箱4、楼顶植被土层5和旋转摄像头18,在雨水收集箱2内设置雨水收集箱液位计6,在雨水收集箱2上部设置与雨水收集箱2相通的雨水收集箱溢流管7,在蓄水箱3内设置蓄水箱液位计8,在蓄水箱3的上部设置蓄水箱溢流管9,在蓄水箱3的下部设置蓄水箱放空管10,在蓄水箱3上设置与外接自来水管相通的蓄水箱自来水管接口11,在肥料箱4内设置肥料箱液位计12,在肥料箱4的上部设置肥料箱溢流管13,在肥料箱4的下部设置肥料箱放空管14,在肥料箱4上设置与外接自来水管相通的肥料箱自来水管接口15,在楼顶植被土层5内设置湿度传感器16和电导率传感器17,在楼顶植被土层5上表面设置滴滤配水管21,在楼顶植被土层5的上表面且位于滴滤配水管21的上方设置PE膜23,在楼顶植被土层5的底部设置承托滤料层24,在承托滤料层24的底部设置水槽25且水槽25通过管道与雨水收集箱2相连接,旋转摄像头18设置在楼顶植被土层5的上方,雨水收集箱2通过雨水收集箱水泵19和管道与蓄水箱3相连接为蓄水箱3供水,雨水收集箱水泵19和雨水收集箱液位计6都与控制模块1相连接,当雨水收集箱液位计6采集的雨水收集箱2内的液位信号低于设定低值时,控制模块1向雨水收集箱水泵19发出打开指令为雨水收集箱2供水,当雨水收集箱液位计6采集的雨水收集箱2内的液位信号高于设定高值时,控制模块1向雨水收集箱水泵19发出关闭指令; 蓄水箱3通过蓄水箱水泵20和管道与滴滤配水管21相连接为滴滤配水管21供水,蓄水箱水泵20和湿度传感器16都与控制模块1相连接,当湿度传感器16采集的楼顶植被土层5内的湿度值低于设定低值时,控制模块1向蓄水箱水泵20发出打开指令为滴滤配水管21供水,当湿度传感器16采集的楼顶植被土层5内的湿度值高于设定高值时,控制模块1向蓄水箱水泵20发出关闭指令;肥料箱4通过肥料箱水泵22和管道与滴滤配水管21相连接为滴滤配水管21供肥料,肥料箱水泵22和电导率传感器17都与控制模块1相连接,当电导率传感器17采集的楼顶植被土层5内的电导率值低于设定低值时,控制模块1向肥料箱水泵22发出打开指令为滴滤配水管21供肥料,当电导率传感器17采集的楼顶植被土层5内的电导率值高于设定高值时,控制模块1向肥料箱水泵22发出关闭指令;旋转摄像头18与控制模块1相连接将采集的实时植物生长情况的视频信号通过导线到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到网络实现 植物生长情况的远程监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