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水花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78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浇水花盆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支架,特别是涉及自动供水的花盆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美的需求约越来越高。一般的花盆架用来摆放盆景,花盆架在制作时是满足了人们对花盆摆放的需求,大多考虑到美观性。多个花盆组成的一体式花盆架由于占用空间小,即可以放在室外也可以放在室内,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在审美上给现代家居环境或公园等户外环境增添美感,功能上却符合时代的变化,一般的花盆架上的花盆都需要人工浇水,对于这种在花盆架上的花盆而言,浇水即费时又费力,如何对一体式花盆自动供水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自动浇水花盆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浇水花盆架,主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主支架和分支架为中空杆且相互连通,多个花盆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分支架固定在主支架上,花盆上部侧壁开有壶口,相邻两个花盆中的上一个花盆的壶口设置于下一个花盆上方,最底部的花盆的壶口设置于水槽上方,水槽中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主支架相连;

每个花盆底部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内设置有连杆和连杆支架,连杆通过销轴转动铰接在连杆支架上,连杆的一端与浮球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渗水阀门连接,渗水阀门设置于渗水管上方,当浮球达到一定水量高度时,连杆转动带动渗水阀门堵住渗水管,渗水管通过减压阀与主支架或分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花盆数量为4-9个。

进一步地,多个花盆绕主支架呈螺旋形。

进一步地,所述花盆为水土两用型花盆。

进一步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一带有通孔的隔离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浮球控制水位,实现自动输水,不需要人工浇水,省时省力,花盆壶口对应下方的花盆,多余的水会依次流入到下一个花盆,直至流入到水槽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一种自动浇水花盆架,主支架1固定在底座上,主支架1和分支架2为中空杆且相互连通,多个花盆3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分支架2固定在主支架1上,多个花盆绕主支架1呈螺旋形,花盆数量为4至9个。花盆3上部侧壁开有壶口4,上一个花盆的壶口4设置于下一个花盆上方,最底部的花盆的壶口4设置于水槽5上方,水槽5中设置有水泵7,水泵通过水管8与主支架1相连,驱动水泵水流进入相通的中空的主支架与分支架中,用于给主支架和分支架连接的花盆供水,下雨时,相邻的两个花盆的上方的花盆渗出的水依次流入下一个花盆,直到最底部的一个花盆通过壶口将多余的水流入水槽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参阅图3所示,每个花盆3底部设置有储水箱6,储水箱6内设置有连杆9和连杆支架10,连杆9通过销轴11转动铰接在连杆支架10上,连杆9的一端与浮球12固定连接,连杆9的另一端与渗水阀门13连接,渗水阀门13设置于渗水管14上方,当浮球达到隔板下端时,,连杆9转动带动渗水阀门13堵住渗水管14,渗水管14通过减压阀15与主支架1或分支架2连接。 浮球随储水箱中的水量升高,带动连杆绕连杆支架转动,渗水阀门与渗水口闭合,渗水管不再进水,当储水箱中的水量下降,浮球降低,连杆一端的渗水阀门打开,渗水管向储水箱中进水,如此,就可以实现自动浇水。

储水箱6的顶部设置有一带有通孔的隔离板16,使土栽容器中的土壤和植物能通过通孔吸收到水份,而又避免大量浸泡在水中,所述花盆为水土两用型花盆,当花盆用水栽培植物时,水通过带有通孔的隔板进入,及时补充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