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重控温的农业大棚智能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468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农业大棚设备。



背景技术: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较多的温室大棚,温室大棚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温室大棚一般都是采用人工对大棚内的生产设备进行管控操作,通常只能由人工记录和实时观察大棚内生产设备中的参数,再由人工手动操作各种生产设备进行运作,现有技术中的这些大棚,需要一直有人在大棚进行作业,需要较多的操作人员,大棚的运行管理不够自动化及智能化,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大棚的运行管理成本较高。

而且现在大棚的温度管理装置主要依靠喷淋降温,形式单一,往往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重控温的农业大棚智能管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温度管理装置结构单一的问题。

一种具有双重控温的农业大棚智能管理装置,包括大棚主体和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智能处理器、大棚采光控温装置和喷淋温控装置,所述大棚采光控温装置,包括三层棚架,外层棚架由内而外依次覆盖有防虫网、遮阳网,内层棚架的外侧由内而外依次覆盖有防虫网、薄膜、遮阳网,所述防虫网、薄膜和遮阳网均覆盖于整个棚架,最内层棚架为自动遮光棚架;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智能处理器连接,所述智能处理器与喷淋温控装置、自动遮光棚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喷淋温控装置包括雾化喷淋头、喷淋管道、电动阀门,所述雾化喷淋头设置在喷淋管道上,间隔的设置在井字形走道上方,所述电动阀门与智能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自动遮光棚架包括固定架、导轨、电机、遮光帘、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大棚框架两端,所述导轨设置在固定架上,横跨整个大棚,所述遮光帘与电机连接,电机带动遮光帘在导轨上移动,所述电机与智能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轨为齿条状,电机带动齿轮在齿条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大棚采光控温装置和喷淋温控装置相结合,更加有效的进行温度的控制;

2、所述雾化喷淋头设置在走道上,防止多余的水量给植物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3、大棚最内层棚架的移动和雾化喷淋头的开关均有智能处理器操控,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更加高效快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重控温的农业大棚智能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大棚主体、2-温度传感器、3-智能处理器、4-外层棚架、5-内层棚架、6-最内层棚架、7-雾化喷淋头、8-喷淋管道、9-电动阀门、10-固定架、11-导轨、12-电机、13-遮光帘。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重控温的农业大棚智能管理装置,包括大棚主体1和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2、智能处理器3、大棚采光控温装置和喷淋温控装置,所述大棚采光控温装置,包括三层棚架,外层棚架4由内而外依次覆盖有防虫网、遮阳网,内层棚架5的外侧由内而外依次覆盖有防虫网、薄膜、遮阳网,所述防虫网、薄膜和遮阳网均覆盖于整个棚架,最内层棚架6为自动遮光棚架;所述智能处理器3与喷淋温控装置、自动遮光棚架连接;所述喷淋温控装置包括雾化喷淋头7、喷淋管道8、电动阀门9,所述雾化喷淋头7设置在喷淋管道8上,间隔的设置在井字形走道上方,所述电动阀门9与智能处理器3连接;所述自动遮光棚架包括固定架10、导轨11、电机12、遮光帘13、所述固定架10固定在大棚框架两端,所述导轨11设置在固定架10上,横跨整个大棚,所述遮光帘13与电机12连接,电机12带动遮光帘13在导轨11上移动,所述导轨11为齿条状,电机12带动齿轮在齿条上移动;所述电机12与智能处理器3连接。

使用时,温度传感器2将所测的数据传给智能处理器3,此时,启动大棚采光控温装置或者喷淋温控装置,其中大棚采光控温装置,即启动电机12带动遮光帘13在导轨11上移动;其中喷淋温控装置,即启动或者关闭电动阀门9,水经过喷淋管道8从雾化喷淋头7流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