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011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小麦收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小麦收割机。



背景技术:

在农村,尤其是居住在山区的农民,大多还依靠人工通过镰刀收割粮食和蔬菜等,大型的收割机由于无法在梯田间或沟地间工作,使得收割粮食和蔬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时间,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收割机,解决什么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一种小麦收割机,包括顶支架、立柱Ⅰ、拨杆Ⅰ、传动带Ⅰ、传动轮Ⅰ、传动轴Ⅰ、传动带Ⅱ、立柱Ⅱ、传动轮Ⅱ、传动轴Ⅱ、传动轮Ⅲ、传动轮Ⅳ、底支架、收割刀头、传动带Ⅲ、连杆、偏心轮、齿轮组箱、传动轮Ⅴ、传动轮Ⅵ、拨杆Ⅱ、三角支架、动力输入轴、传动轮Ⅶ、小支架、轴承支架。

所述底支架前端设有刀架,后端设有小支架和齿轮组箱;齿轮组箱分别与动力输入轴、传动轴Ⅰ和偏心轮连接;传动轴Ⅰ一端设有传动轮Ⅰ。

所述底支架通过立柱Ⅰ和立柱Ⅱ与顶支架连接;立柱Ⅰ上固定2个轴承支架;轴承支架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轮Ⅴ、传动轮Ⅵ。

上述的立柱Ⅱ上固定三角支架;三角支架与顶支架之间设有传动轴Ⅱ;传动轴Ⅱ上设有传动轮Ⅱ、传动轮Ⅲ、传动轮Ⅳ。

上述的小支架上设有传动轮Ⅶ。

上述的传动轮Ⅰ与传动轮Ⅱ之间通过传动带Ⅱ连接。

上述的传动轮Ⅲ与传动轮Ⅵ之间通过传动带Ⅰ连接。

上述的传动轮Ⅳ、传动轮Ⅴ、传动轮Ⅶ之间通过传动带Ⅲ连接。

上述的传动带Ⅰ上设有拨杆Ⅰ;传动带Ⅲ上设有拨杆Ⅱ。

上述的偏心轮通过连杆与刀架连接;刀架前端设有收割刀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小型的机头前置收割机,可方便通过拖拉机或其他动力机构提供动力,实现机械化收割小麦或油菜,提高生产力,节约劳动力,提高秋后农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小麦收割机,包括顶支架1、立柱Ⅰ2、拨杆Ⅰ3、传动带Ⅰ4、传动轮Ⅰ5、传动轴Ⅰ6、传动带Ⅱ7、立柱Ⅱ8、传动轮Ⅱ9、传动轴Ⅱ10、传动轮Ⅲ11、传动轮Ⅳ12、底支架13、收割刀头14、传动带Ⅲ15、连杆16、偏心轮17、齿轮组箱18、传动轮Ⅴ19、传动轮Ⅵ20、拨杆Ⅱ21、三角支架22、动力输入轴23、传动轮Ⅶ24、小支架25、轴承支架26。

底支架13前端设有刀架,后端设有小支架25和齿轮组箱18;齿轮组箱18分别与动力输入轴23、传动轴Ⅰ6和偏心轮17连接;传动轴Ⅰ6一端设有传动轮Ⅰ5。

底支架13通过立柱Ⅰ2和立柱Ⅱ8与顶支架1连接;立柱Ⅰ2上固定2个轴承支架26;轴承支架26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轮Ⅴ19、传动轮Ⅵ20。

立柱Ⅱ8上固定三角支架22;三角支架22与顶支架1之间设有传动轴Ⅱ10;传动轴Ⅱ10上设有传动轮Ⅱ9、传动轮Ⅲ11、传动轮Ⅳ12。

小支架25上设有传动轮Ⅶ24。

传动轮Ⅰ5与传动轮Ⅱ9之间通过传动带Ⅱ7连接。

传动轮Ⅲ11与传动轮Ⅵ20之间通过传动带Ⅰ4连接。

传动轮Ⅳ1、传动轮Ⅴ19、传动轮Ⅶ24之间通过传动带Ⅲ15连接。

传动带Ⅰ4上设有拨杆Ⅰ3;传动带Ⅲ15上设有拨杆Ⅱ21。

偏心轮17通过连杆16与刀架连接;刀架前端设有收割刀头14。

实施例

将本装置安装在小型微耕机前端,微耕机输出动力通过动力输入轴23将动力传输给齿轮组箱18,动力输入轴23前端带动偏心轮17转动,偏心轮17通过连杆16带动刀架前端的收割刀头14做切割运动。

同时,在齿轮箱18内,动力输入轴23上的圆锥齿轮与传动轴Ⅰ6上的圆锥齿轮咬合,将动力传输给传动轴Ⅰ6,传动轴Ⅰ6带动传动轮Ⅰ5旋转,通过传动带Ⅱ7带动传动轮Ⅱ9旋转,与传动轮Ⅱ9连接的传动轴Ⅱ10旋转,带动传动轮Ⅲ11、传动轮Ⅳ12旋转;传动带Ⅰ4和传动带Ⅲ15也水平转动带动拨杆Ⅰ3和拨杆Ⅱ21转动,拨杆Ⅰ3和拨杆Ⅱ21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切割后的小麦抡至麦田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