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426阅读:1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



背景技术:

大刺鳅在分类上隶属鲈形目,刺鳅亚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纳锥,石锥,粗麻割,辣椒鱼,刀枪鱼,其肉细坚实,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目前,大刺鳅卵都是在一个固定池中孵化,但是这样的孵化方式使死卵和活卵掺和在一起,死卵没有及时的清理很容易使活卵感染水霉病,从而使得大量的活卵死亡,大大降低了大刺鳅卵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通过在上层孵化盘中放置大刺鳅卵,再采用流水的方式使活卵流到下层孵化盘中,即可以更好的实现活卵和死卵的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刺鳅卵的成活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包括上层孵化盘、下层孵化盘,所述上层孵化盘、下层孵化盘均呈矩形状,所述上层孵化盘一侧开设有一便于水流通过的切口,所述切口处设有翻折边,使形成可以扣合下层孵化盘的扣合部,所述上层孵化盘上还固定连接有一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由连接块、螺栓杆、导柱和底板组成,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上层孵化盘的一侧面上,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3个,其中间连接块上开设有供螺栓杆螺栓孔,且左右两连接块上分别穿设有一导柱,所述导柱的顶部设有用于防止导柱从连接块脱落的环状凸台,其尾部螺接在底板上,所述螺栓杆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孵化盘的左侧面上还连接有一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杆的顶部设置有一便于对其进行旋转的握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设于上层孵化盘远离翻折边的一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孵化盘和下层孵化盘的材质都为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沿上层孵化盘的宽度方向等间距排列,且左右两连接块分别与上层孵化盘的左右侧边呈同一水平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孵化盘的数量为1个,所述下层孵化盘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孵化盘的下方还连接有一带有刹车装置的滚轮。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通过由上层孵化盘和下层孵化盘相结合构成的孵化器,利用大刺鳅卵本身具有较好的粘性,可以将大刺鳅卵放置在上层孵化盘中,再采用流水的方式使活卵流到下层孵化盘中,即可以更好的实现活卵和死卵的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刺鳅卵的成活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通过在上层孵化盘的侧面上安装由连接块、螺栓杆、导柱和底板构成的升降组件,使得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上层孵化盘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活卵在流水的作用下更好的往下层孵化盘中游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的滚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层孵化盘2.翻折边31.连接块31a.中间连接块31b.左右两连接块32.螺栓杆33.导柱34.底板5.环状凸台6.排水阀7.握柄8.下层孵化盘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考图1、图2,一种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孵化盘、下层孵化盘,上层孵化盘1、下层孵化盘8均呈矩形状,上层孵化盘1一侧开设有一便于水流通过的切口,切口处设有翻折边2,使形成可以扣合下层孵化盘8的扣合部,上层孵化盘1上还固定连接有一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由连接块31、螺栓杆32、导柱33和底板34组成,连接块31固定设置在上层孵化盘1的一侧面上,连接块31的数量为3个,其中间连接块31a上开设有供螺栓杆螺栓孔,且左右两连接块31b上分别穿设有一导柱33,导柱33的顶部设有用于防止导柱从连接块脱落的环状凸台5,其尾部螺接在底板34上,螺栓杆32固定设置在底板34的中部,上层孵化盘1的左侧面上还连接有一排水阀6,螺栓杆32的顶部设置有一便于对其进行旋转的握柄7,连接块31设于上层孵化盘1远离翻折边的一侧面上,上层孵化盘1、下层孵化盘8的材质都为塑料,连接块31沿上层孵化盘1的宽度方向等间距排列,且左右两连接块31b分别与上层孵化盘1的左右侧边呈同一水平线设置,上层孵化盘1的数量为1个,下层孵化盘8的数量为2个,下层孵化盘8的下方还连接有一带有刹车装置的滚轮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刺鳅繁殖用叠式孵化器,通过由上层孵化盘1和下层孵化盘8相结合构成的孵化器,利用大刺鳅卵本身具有较好的粘性,可以将大刺鳅卵放置在上层孵化盘1中,再采用流水的方式使活卵流到下层孵化盘8中,即可以更好的实现活卵和死卵的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刺鳅卵的成活率,进一步的,通过在上层孵化盘1的侧面上安装由连接块31、螺栓杆32、导柱33和底板34构成的升降组件,即通过调节螺栓杆32与底板34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对上层孵化盘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活卵在流水的作用下更好的往下层孵化盘8中游动,进一步的,上层孵化盘1的左侧面上还连接有一排水阀6,将排水阀设置在上层孵化盘远离升降组件的左侧面上,便于对死卵进行排出清理,进一步的,螺栓杆32的顶部设置有一便于对其进行旋转的握柄7,握柄7的设置使得便于对螺栓杆的高度进行更好的调节,进一步的,上层孵化盘1、下层孵化盘8的材质都为塑料,通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的上、下层孵化盘,减轻了重量,即便于更好的对上、下层孵化盘的搬动,进一步的,连接块31沿上层孵化盘1的宽度方向等间距排列,且左右两连接块31b分别与上层孵化盘1的左右侧边呈同一水平线设置,通过合理的布置连接块在上层孵化盘上的位置,即有利于螺栓杆和导柱的良好配合,从而可以更好的对上层孵化盘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的,下层孵化盘8的下方还连接有一带有刹车装置的滚轮9,便于对下层孵化盘8进行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