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上种穴投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30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膜上种穴投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上种穴投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膜上种穴投土都是以人工完成,尚无机械产品替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投土的膜上种穴投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包括土箱、松土器、分配器、分离器、调节器、投土器、驱动器的膜上种穴投土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土箱包括:排杂器、排杂口和排土口;松土器包括:松土器轴、松土齿和驱动轮;分配器包括:分配器轴、绞龙和拨土轮;分离器包括:分配器轴驱动轮、驱动爪、从动器、驱动孔、分离杠杆、结合弹簧和松土器驱动轮;调节器包括:调节罩和调节杆;投土器包括:上进土口、回位器、开启滑轮支座、后抛支座、下进土口、开启后抛滑道、安全支座、回位弹簧、弹簧、投土嘴、投土嘴支座、投土嘴开启杠杆、投土嘴开启滑轮;驱动器包括:驱动盘和驱动滑轮。首先,在土箱中设有松土器轴和分配器轴,并且在松土器轴和分配器轴的轴承处设有排杂器,排杂器设置在土箱的侧壁上,底部与排杂口相通,所述排杂器的形状特征为半圆形或“U”形槽的一种,或是圆盖且底下设有开口的一种,或是轴承座的一种,安装位置是附着于土箱内侧壁的一种或外侧壁的一种,制作特征是独立加工的一种或由侧壁冲压一体的一种;排杂口是设置于土箱底壁的一种口或是设置于土箱侧壁冲压而成的一种槽,或是圆盖底下设有的一种开口,或是轴承座平面离开土箱外侧壁的一种距离。在松土器轴上,土箱的内侧设有松土齿,外侧设有驱动轮,所述松土齿为“U”字形的一种、“1”字形的一种或螺旋的一种,驱动轮为链轮的一种、皮带轮的一种、齿轮的一种或传动轴的一种。在分配器轴上,土箱的内侧设有绞龙和拨土轮,外侧设有分离器,所述绞龙为螺旋的一种,拨土轮为装有齿或片或勺的一种轮,或设有牙的“人字轮”的一种,并且在其前方通过土箱设有去土齿,去土齿为“1”字形的一种;上方设有调节罩,在调节罩上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罩为槽式的一种,调节杆为螺丝的一种杆、设有卡槽的一种杆或设有穿孔的一种杆,分离器包括:分配器轴驱动轮、从动器、结合弹簧和松动器驱动轮,并在分配器轴驱动轮上设有驱动爪,从动器上设有驱动孔和分离杠杆,所述分配器轴驱动轮为链轮的一种、皮带轮的一种、齿轮的一种或传动轴的一种;从动器为带卡槽的滑动套的一种,并且分离杠杆镶嵌在卡槽内,分离杠杆为杠杆的一种;松动器驱动轮为链轮的一种、皮带轮的一种、齿轮的一种或传动轴的一种;驱动爪与驱动孔为柱与孔、齿与齿、或凸与凹的相互扣合的一种。其次,在土箱排土口的下部设有投土器中的上进土口,上进土口为圆形的一种或方形的一种,在上进土口上设有回位器、开启滑轮支座和后抛支座,所述回位器为杆的一种或片的一种,并且其上设有回位弹簧;开启滑轮支座为杆的一种或片的一种,并且在开启滑轮支座末端设有投土嘴开启滑轮,投土嘴开启滑轮为轴承的一种或可转动轮的一种;后抛支座为合页的一种或轴套的一种,并且在后抛支座下部设有下进土口,下进土口为圆形的一种或方形的一种,在下进土口上设有开启后抛滑道和投土嘴,所述开启后抛滑道为 “J”字形的一种或“U”字形的一种,并在其上设有回位弹簧和安全支座,及安全支座上设置的弹簧,所述安全支座为“T”字形的一种或“7”字形的一种;投土嘴为尖鸟嘴的一种或鸭嘴的一种,并在其上设有投土嘴开启杠杆,所述投土嘴开启杠杆为“八”字形的一种,再次,于土箱下部设有驱动器,在驱动器上设有驱动盘,驱动盘为圆形的一种或多角形的一种,在驱动盘上设有驱动滑轮,驱动滑轮为轴承的一种或可转动轮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土箱上设置了排杂器,使土箱中的土与轴承完全隔离,保证了松土器和分配器的正常转动,由于应用了松土器和分配器,使膜上种穴投土装置可适应干湿两种土质,再加上投土器开启后抛滑道与驱动器的巧妙应用,使投土器投土时抵消了膜上种穴投土装置行走中产生的惯性,使投土更加准确和精量,为农民大大减轻了劳动量和压缩了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膜上种穴投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膜上种穴投土装置的投土嘴、驱动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膜上种穴投土装置仰视图。

图中:1、土箱,2、松土器,3、分配器,4、分离器,5、调节器,6、投土器,7、驱动器,8、排杂器,9、排杂口,10、排土口,11、松土器轴,12、松土齿,13、驱动轮,14、分配器轴,15、绞龙,16、拨土轮,17、分配器轴驱动轮,18、驱动爪,19、从动器,20、驱动孔,21、分离杠杆,22、结合弹簧,23、松动器驱动轮,24、调节罩,25、调节杆,26、上进土口,27、回位器,28、开启滑轮支座,29、后抛支座,30、下进土口,31、开启后抛滑道,32、安全支座,33、弹簧,34、回位弹簧,35、投土嘴,36、投土嘴支座,37、投土嘴开启杠杆,38、投土嘴开启滑轮,39、驱动盘,40、驱动滑轮,41、轴承,42、去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土箱1、松土器2、分配器3、分离器4、调节器5、投土器6驱动器7的膜上种穴投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土箱1,包括:排杂器8、排杂口9和排土口10;松土器2,包括:松土器轴11、松土齿12和驱动轮13;分配器3,包括:分配器轴14、绞龙15和拨土轮16;分离器4,包括:分配器轴驱动轮17、驱动爪18、从动器19、驱动孔20、分离杠杆21、结合弹簧22和松土器驱动轮23;调节器5,包括:调节罩24和调节杆25;投土器6,包括:上进土口26、回位器27、开启滑轮支座28、后抛支座29、下进土口30、开启后抛滑道31、安全支座32、回位弹簧34、弹簧33、投土嘴35、投土嘴支座36、投土嘴开启杠杆37、投土嘴开启滑轮38;驱动器7,包括:驱动盘39和驱动滑轮40。首先,在土箱1中设有松土器轴11和分配器轴14,为防止轴承41浸土,在松土器轴11和分配器轴14上设有排杂器8,排杂器8设置在土箱1的侧壁上,底部与排杂口9相通,使接触轴承41的土从此排出,保证轴承41的使用周期,所述排杂器8的形状特征为半圆形或“U”形槽的一种,或是圆盖且底下设有开口的一种,或是轴承座的一种,安装位置是附着于土箱1内侧壁的一种或外侧壁的一种,制作特征是独立加工的一种或由侧壁冲压一体的一种;排杂口9是设置于土箱底壁的一种口,或是设置于土箱侧壁冲压而成的一种槽,或是圆盖底下设有的一种开口,或是轴承座平面离开土箱外侧壁的一种距离;在松土器轴11上,土箱1的内侧设有松土齿12、外侧设有驱动轮13,松土齿12为“U” 字形的一种、“1”字形的一种或螺旋的一种,用其将土箱1中的土松动,增加其流动性,驱动轮为链轮的一种、皮带轮的一种、齿轮的一种或传动轴的一种;在分配器轴14上,土箱1的内侧设有绞龙15和拨土轮16,外侧设有分离器4,绞龙15和拨土轮16用于把土箱1内的土均匀拨送到投土器6中,绞龙15为螺旋的一种,拨土轮16为装有齿或片或勺的一种轮,或设有牙的“人字轮”的一种,并且在其前方通过土箱1设有去土齿42,去土齿42为“1”字形的一种,上方设有调节罩24,在调节罩24上设有调节杆25,用来控制拨土轮16的土量,调节罩24为槽式的一种,调节杆25为螺丝的一种杆、设有卡槽的一种杆或设有穿孔的一种杆;分离器4,包括:分配器轴驱动轮17、从动器19、结合弹簧22和松动器驱动轮23,并在分配器轴驱动轮17上设有驱动爪18,从动器19上设有驱动孔20和分离杠杆21,用来完成膜上种穴投土装置工作与行走非工作状态下的动力结合与分离,其中分配器轴驱动轮17为链轮的一种、皮带轮的一种、齿轮的一种或传动轴的一种,从动器19为带卡槽的滑动套的一种,并且分离杠杆21镶嵌在卡槽内,分离杠杆21为杠杆的一种,松动器驱动轮23为链轮的一种、皮带轮的一种、齿轮的一种或传动轴的一种,驱动爪18与驱动孔20为柱与孔、齿与齿、或凸与凹的相互扣合的一种,工作时通过结合弹簧22扣合,停止时通过分离杠杆21拨动脱离。其次,在排土口10的下部设有投土器(6)中的上进土口26,上进土口26为圆形的一种或方形的一种,在上进土口26上设有回位器27、开启滑轮支座28和后抛支座29,回位器27为杆的一种或片的一种,并且其上设有回位弹簧34;开启滑轮支座28为杆的一种或片的一种,并在其末端设有投土嘴开启滑轮38,投土嘴开启滑轮38为轴承的一种或可转动轮的一种;后抛支座29为合页的一种或轴套的一种,并在其下部设有下进土口30,下进土口30为圆形的一种或方形的一种,在下进土口30上设有开启后抛滑道31和投土嘴35,开启后抛滑道31为“J”字形的一种或“U”字形的一种,并在其上设有回位弹簧34和安全支座32,及安全支座32上设置的弹簧33,安全支座32为“T”字形的一种或“7”字形的一种;投土嘴35为尖鸟嘴的一种或鸭嘴的一种,并在其上设有投土嘴开启杠杆37,投土嘴开启杠杆37为“八”字形的一种。再次,于土箱1的下部设有驱动器7,在驱动器7上设有驱动盘39,在驱动盘39上设有驱动滑轮40,当驱动盘39转动时,驱动滑轮40滚动压迫于开启后抛滑道31,下进土口30在后抛支座29的固定下向后运动产生惯性,与投土装置前进惯性抵消,同时投土嘴开启杠杆37触及投土嘴开启滑轮38,投土嘴35打开,完成投土过程,驱动盘39继续转动,驱动滑轮40与开启后抛滑道31脱离,在回位器27和回位弹簧34的作用下进土口30回位,等待下一个工作过程,当膜上种穴投土装置倒退时,驱动滑轮40触及开启后抛滑道31时,在安全支座32的作用下退及错位避让过其转动位置,在弹簧33的作用下,开启后抛滑道31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