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型绿叶快白菜人力精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138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型绿叶快白菜人力精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用型绿叶快白菜人力精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绿叶快白菜种植势头很大,发展前景广阔。然而,由于大型高效、标准化播种机价格高昂、使用不便、对土地的平整和碎细程度要求苛刻,使得我国绿叶快白菜种植的大多数中小农户目前仍处于以人工播种为主的状态,结果导致播种间苗的人工劳动力成本大、苗情没保障、种植效益不高、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等问题。

绿叶快白菜传统的人工播种,虽符合其种植的基本要求,但①播种效率低下、易错过最佳播种时间,不能有效地抓抢农时、易造成生产者经济效益不高;②播种常常深浅不一、粒距不一、行距不一、种粒多少不一,尤其在酷暑天气条件下极易造成烧芽、蒸芽、闪芽、虚芽,极大影响其品质和产量;③播种、间苗所需人工劳动力成本极大,影响种植效益和农户种植积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实用型绿叶快白菜人力精播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型绿叶快白菜人力精播器,使其种植的开沟、精播、覆土三项作业为一体,且器具价格低廉、使用简单、操作轻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用型绿叶快白菜人力精播器,包括开沟耙、平衡杆、排种器、传动轴、地轮和覆土片,所述的开沟耙两端分别设置有耙柄和开沟头,耙柄和开沟头呈80°角,开沟头端设置有平衡杆,所述的开沟头设置有三个,开沟头采用四分无缝钢管,耙柄采用六分无缝钢管,所述的开沟头之间的间距为20cm;开沟耙前端还设置有多个排种器,排种器底部穿设有传动轴,且排种器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穿设在传动轴上的地轮,排种器前端设置有覆土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种器包括排种轮、顶种件、种子箱、拦种刷和调节挡板,排种轮上设置有三圈排种孔,调节挡板压紧排种轮设置,顶种件为舵形,且顶种件与排种轮内部相连,所述的顶种件上设置有六个舵针,拦种刷固定在排种器的箱壳上,种子箱通过螺钉固定在排种器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轮采用自行车牙盘,牙盘外缘卡置有凹形橡胶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轮与排种器为一体式结构,通过一根传动轴直接穿连而成,地轮直径20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人力精播器结构简单、使用轻便、价格低廉、播种精度好、播种效率高,实用于广大中小农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用型绿叶快白菜人力精播器,包括开沟耙1、平衡杆2、排种器3、传动轴4、地轮5和覆土片6,所述的开沟耙1两端分别设置有耙柄11和开沟头12,耙柄11和开沟头12呈80°角,开沟头12端设置有平衡杆2,所述的开沟头12设置有三个,开沟头12采用四分无缝钢管,耙柄11采用六分无缝钢管,所述的开沟头12之间的间距为20cm;开沟耙1前端还设置有多个排种器3,排种器3底部穿设有传动轴4,且排种器3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穿设在传动轴4上的地轮5,排种器3前端设置有覆土片6。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排种器3包括排种轮31、顶种件32、种子箱33、拦种刷34和调节挡板35,排种轮31上设置有三圈排种孔,调节挡板35压紧排种轮31设置,顶种件32为舵形,且顶种件32与排种轮31内部相连,所述的顶种件32上设置有六个舵针,拦种刷34固定在排种器3的箱壳上,种子箱33通过螺钉固定在排种器3上部。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地轮5采用自行车牙盘,牙盘外缘卡置有凹形橡胶圈。

此外,所述的地轮5与排种器为一体式结构,通过一根传动轴直接穿连而成,地轮直径20cm。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开沟耙由无缝纲管焊接而成。排种器由排种轮、顶种件、种子箱、拦种刷、调节挡板组成,该部件主要由塑铸元件组装而成。排种轮上有排种孔3圈(孔径3mm、每圈孔数16个);调节挡板紧压排种轮,为活动式,可调节控制排种孔的圈数;顶种件为轮舵形,相连于排种轮的内部,上有6个舵针,舵针随轮舵转动而顶入排种孔中;拦种刷由人造棕毛构成,固定于排种器的箱壳上;种子箱置于排种器的上部、两者由螺钉紧密连接。其工作原理:人力拉动播种器作业时,开沟耙前行开沟,地轮和地面接触转动,带动排种轮旋转,间接扭动顶种件转动,在排种轮和顶种件的配合作用下,种子将均匀播入深浅一致的沟内,覆土板随后覆土,完成播种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