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平式鱼钩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449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平式鱼钩分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平式鱼钩分配器。



背景技术:

海钓是休闲也是运动,一是既刺激又富有乐趣;二是还能锻炼身体。海钓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高尔夫、马术和网球被列入四大贵族运动之一而备受青睐。海钓爱好者,他们与礁石作伴,与海浪共舞,垂钓之间其乐无穷。

海钓可分为海洋底钓、海洋浮钓和海洋戏钓。海洋底钓就是使用组钩,在钓组的尾部挂上铅坠,将钩、饵直接坠入水底的一种钓法,多用于垂钓底层鱼类。浮钓就是选用重量合适的铅坠,与浮漂的浮力合理配比,能使钩、饵恰好悬浮于水中的钓法。浮钓适宜垂钓中上层鱼类,如竹鱼、金色小沙丁鱼等。若风浪较大,宜选择偏重的铅坠,以免钓饵随波逐流。若钓饵已漂远,则应提竿重抛。戏钓如淡水戏钓一样,不必用浮漂与鱼坠,仅用海竿配以拟饵或活的小鱼虾,由鱼线拖拉在水面迅速惊动,吸引游速较快的表层海鱼前来捕食。戏钓在钓饵落水时即应迅速拉动鱼线,左右摆动。因没有浮漂,只能凭手感,一旦发现竿梢弯曲,持竿的手有沉坠感时,即有鱼咬钩。此时应立即放线,给鱼以远游及吞钩的余地,待鱼已吞钩、不再往前游时,即可收线网鱼。其中为了提高上鱼的几率,通常使用2个以上的鱼钩,目前是将一个鱼钩绑在距离鱼线末端的铅坠上,另一个绑在距离铅坠20cm左右的位置,鱼钩一般还绑在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万向环,但由于海水洋流复杂,鱼钩经常会缠绕在一起。

公开号为CN203555054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钓鱼装置,钓鱼主线穿过一个钓鱼浮标连接一个连接环,连接环穿过多条钓鱼线,钓鱼线通过一个塑料片分钩器连接鱼钩和一个穿饵器,连接穿饵器的鱼线从塑料片的中间孔穿过,另外连接多个鱼钩的鱼线,均等分的从塑料片分钩器的周边孔穿过。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将多个鱼钩分开,但这种塑料分钩器表面积较大,阻力就较大,在比较平净淡水中还可,在洋流较大的海水中不适用。

公开号为CN202842158的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杆双鱼钩。它包括由钢丝一端弯曲而成的鱼钩一和鱼钩二,所述钢丝另一端缠绕在一起并与万向环连接,所述钢丝缠绕部位外部套设橡皮圈。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钢丝为记忆不锈钢丝,两个鱼钩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后会回弹到原位;将橡皮圈套设在钢丝的缠绕部位,可以防止该部位缠绕鱼线;采用2个鱼钩进行垂钓,大大增加了鱼的上钩机率但该技术方案的钢丝为记忆不锈钢丝造价较高,且鱼钩一和鱼钩二上绑鱼线再绑钓鱼钩,容易掉,钢丝弯曲成弧形,两个钓鱼钩之间距离相对小,仍容易缠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平式鱼钩分配器,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天平式鱼钩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主体,左臂,右臂,所述的主体由一根不锈钢钢丝对折并扭转形成的麻花状的竖杆,对折处弯折成第一封闭环,竖杆的一股不锈钢钢丝向左直线延伸形成左架,竖杆的另一股不锈钢钢丝向右直线延伸形成与左架长度相等的右架;左臂包括与左架长度相等的直线状的不锈钢钢丝制成的左臂体,左臂体的右端盘绕在左架上形成第一盘旋,左臂体的左端弯折成第二封闭环,左架的自由端盘绕在左臂体上形成第二盘旋;右臂包括与右架长度相等的直线状的不锈钢钢丝制成的右臂体,右臂体的左端盘绕在右架上形成第三盘旋,右臂体的右端弯折成第三封闭环,右架的自由端盘绕在右臂体上形成第四盘旋;第一盘旋、第二盘旋、第三盘旋和第四盘旋维护成的内接圆的直径稍大于不锈钢钢丝的直径使得左架与左臂体、右架与右臂体可行对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钢丝的直径为0.5mm-0.8mm。

进一步地,第一封闭环绑缚母线。

进一步地,第一封闭环通过八字转环绑缚母线。

进一步地,第二封闭环和第三封闭环分别绑缚鱼钩支线。

进一步地,第二封闭环和第三封闭环分别通过八字转环绑缚鱼钩支线。

进一步地,竖杆与左架和右架的交接处绑缚铅坠支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携带方便,阻力小,防止缠绕,同时左右臂的宽度可以伸缩调节,可使用不同的垂钓条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左右臂收缩到最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左右臂伸展到最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左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右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天平式鱼钩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主体1,左臂2,右臂3,所述的主体1由一根不锈钢钢丝对折并扭转形成的麻花状的竖杆11,对折处弯折成第一封闭环14,竖杆11的一股不锈钢钢丝向左直线延伸形成左架12,竖杆11的另一股不锈钢钢丝向右直线延伸形成与左架长度相等的右架13;左臂2包括与左架12长度相等的直线状的不锈钢钢丝制成的左臂体21,左臂体21的右端盘绕在左架12上形成第一盘旋21,左臂体21的左端弯折成第二封闭环23,左架12的自由端盘绕在左臂体21上形成第二盘旋15;右臂3包括与右架13长度相等的直线状的不锈钢钢丝制成的右臂体31,右臂体31的左端盘绕在右架13上形成第三盘旋32,右臂体31的右端弯折成第三封闭环33,右架13的自由端盘绕在右臂体31上形成第四盘旋16;第一盘旋21、第二盘旋15、第三盘旋32和第四盘旋16维护成的内接圆的直径稍大于不锈钢钢丝的直径使得左架12与左臂体21、右架13与右臂体31可行对滑移。所述不锈钢钢丝的直径为0.5mm。第一封闭环14绑缚母线。第二封闭环23和第三封闭环33分别绑缚鱼钩支线。竖杆11与左架12和右架13的交接处绑缚铅坠支线。

实施例2,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第一封闭环14通过八字转环绑缚母线。第二封闭环23和第三封闭环33分别通过八字转环绑缚鱼钩支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