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缠线鱼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446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免缠线鱼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免缠线鱼钩涉及一种垂钓用具,尤其是一种能够适用于各类鱼竿的鱼钩。



背景技术:

垂钓是一种常见的休闲方式,能消除焦躁的心理,平衡心态,深受大众的喜爱。普通鱼钩采用鱼线直接缠绕鱼钩,虽然网上有很多图解,但对于普通的垂钓者,鱼线捆绑鱼钩还是比较难掌握的。如果鱼线和鱼钩绑的不牢固,容易发生鱼钩脱离情况;在钓鱼过程中想更换不同型号的鱼钩也比较耗费时间,捆绑不好直接影响钓鱼的效果。

市场上鱼钩的种类很多,但是结构基本都是一致的,采用鱼线直接缠绕、固定,对于初学者是比较不方便的。如果有一种无需采用鱼线缠绕的鱼钩,可以减轻钓鱼前安装鱼钩以及更换鱼钩的困难,显著提高钓鱼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免缠线鱼钩,采用上、下钩柄的结构,通过弹簧的伸缩特性,从而达到鱼线快速连接、更换鱼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免缠线鱼钩包括上钩柄、下钩柄、定位支架和钩身;钩身和上钩柄下端部相连;下钩柄通过旋转环与上钩柄的下端部相连;旋转环位于上钩柄和钩身的连接处,下钩柄通过旋转环能绕上钩柄转动;下钩柄的上端部设有钩夹,所述钩夹与上钩柄的上部尾端内侧相卡勾;在上钩柄中部和下钩柄中部之间设有定位支架;在定位支架上套有被压缩的弹簧,通过被压缩的弹簧的弹力使得钩夹与上钩柄内侧卡紧;安装时压住钩夹,使鱼线穿过钩夹,并调整到上钩柄上端中部即可完成鱼线与鱼钩的连接。

所述钩夹为倒三角形状,便于鱼线的穿进和穿出。

所述上钩柄为弓形,最高点位于鱼钩重量中心线上,上钩柄内侧的最高点处设有鱼线卡环,鱼线卡环上设有弹性卡扣,以便固定鱼线位置,使其不会脱移。

所述上钩柄和钩身为一体成形结构。

所述上钩柄和钩身通过螺纹连接,在上钩柄下端部设有内螺纹,钩身上部设有外螺纹;当钩身折断时,方便更换;当鱼钩收纳时也可以将钩身拆下收纳,以免划手或折断。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无需采用传统的鱼线缠绕鱼钩的绑定方式,采用上、下钩柄的结构,下钩柄能通过旋转环自由活动,定位支架上的弹簧保证钩夹于上钩柄内侧紧密卡合,从而防止鱼线的脱离,达到鱼线快速连接、更换鱼钩的目的。可靠性和更换方便性非常高,初学的垂钓者都能方便使用,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免缠线鱼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分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钩柄采用鱼线卡环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钩柄采用鱼线卡环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钩柄,2、钩夹,3、定位支架,4、弹簧,5、旋转环,6、下钩柄,7、钩身,8、鱼线,9、外螺纹,10、鱼线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免缠线鱼钩包括上钩柄1、下钩柄6、定位支架3和钩身7;钩身7和上钩柄1下端部相连;下钩柄1通过旋转环5与上钩柄1的下端部相连;旋转环5位于上钩柄1和钩身7的连接处,下钩柄6通过旋转环5能绕上钩柄1转动;下钩柄6的上端部设有钩夹2,所述钩夹2与上钩柄1的上部尾端内侧相卡勾;在上钩柄1中部和下钩柄6中部之间设有定位支架3;在定位支架3上套有被压缩的弹簧4,通过被压缩的弹簧4的弹力使得钩夹2与上钩柄1内侧卡紧;安装时压住钩夹2,使鱼线8穿过钩夹2,并调整到上钩柄1上端中部即可完成鱼线8与鱼钩的连接。

所述钩夹2为倒三角形状,便于鱼线8的穿进和穿出。

参照图3,上钩柄1为弓形,最高点位于鱼钩重量中心线上,上钩柄1内侧的最高点处设有鱼线卡环10,鱼线卡环10上设有弹性卡扣,以便固定鱼线8位置,使其不会脱移。

所述上钩柄1和钩身7为一体成形结构。

当垂钓者需要更换鱼钩时,把鱼线8从上钩柄1和下钩柄6处的钩夹2间穿过即可。因有弹簧4的存在,钩夹2和上钩柄1的接触处始终存在一定的弹力,保证在正常垂钓过程中鱼线8不会脱落。鱼线8需要与鱼钩脱离重复上述过程即可。

参照图2,所述上钩柄1和钩身7通过螺纹连接,在上钩柄1下端部设有内螺纹,钩身7上部设有外螺纹9;当钩身7折断时,方便更换;当鱼钩收纳时也可以将钩身7拆下收纳,以免划手或折断。

上述实施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表现,而不应视为收到实施例的描述限制。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为基础进行很多简单的修改和变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限制具体到结构、操作和描述,类似适当修改或者等同物均在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