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式温控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271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热泵式温控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舍内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泵式温控大棚。



背景技术:

自20世界80年代后期,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及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能源问题也呈现加剧的趋势,尤其是畜禽养殖的温度控制,为了使猪、鸡等畜禽的生长达到最佳,必须将畜舍内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现代规模化养殖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锅炉燃煤式供暖,这就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用有效利用能源,使其与农业,尤其是娇贵植物养殖相结合,探索一种新的畜禽养殖新方向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热泵式温控大棚。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泵式温控大棚,包括棚体和热泵式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的棚体由型材构成的框架,以及相对所述的框架固定设置的侧墙和顶板,所述的侧墙包括中下部的砖石基建和上部的侧透光保温板,所述的顶板为多块依次布列且与所述的框架固定连接的透光保温板,

所述的热泵式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棚体外部的热泵机组,与所述的热泵机组通过管路连通的储水箱,以及分布在所述的棚体内的多个风机盘管,所述的风机盘管并联地设置在由进水管和回水管以及循环泵构成的循环管路上,所述的循环管路与所述的储水箱串接。

所述的棚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猪舍和鸡舍,所述的猪舍和鸡舍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循环管路连通的风机盘管。

所述的棚体与两侧猪舍和鸡舍之间的过道两端被封堵以构成集水槽,在所述的棚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的集水槽通过管路连通的至少一个集水池,在所述的集水池内设置有潜水泵以为棚内灌溉管路供水。

所述的风机盘管设置在温控大棚的侧壁的中上部。

所述的管路在棚体部分深埋地下,同时在棚体外部分的管路外部套设有硬质外管,在所述的管路和外管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

在温控大棚外侧且未深埋部分的管路上缠绕有电热带,在所述的电热带外侧包覆有保温材料,所述的热泵机组上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热带与所述的热泵机组电连接。

所述的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两个并联的循环泵以交替工作。

所述的热泵机组为二氧化碳源机组或者空气源热泵机组。

所述的储水箱为外壁为钢质结构,在所述的储水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及电加热器。

所述的棚体的顶板为斜坡,所述的风机盘管设置在高侧墙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大棚的棚体采用框架式结构,构建便利成本低且具有很高的透光性,尤其适用于花卉类植物生长,同时,为便于排气,在所述的侧墙上设置有推拉窗,而且在相对的两端设置有排风扇以进行热风强排,起到降温效果。而温控大棚内的风机盘管主要用于冬季保温和夏季过热时降温,两者相配合能有效保证控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实现不同植物品类、不同生长周期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泵式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畜舍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泵式温控大棚包括棚体1和热泵式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的棚体由型材构成的框架,以及相对所述的框架固定设置的侧墙和顶板,所述的侧墙包括中下部的砖石基建和上部的侧透光保温板,所述的顶板为多块依次布列且与所述的框架固定连接的透光保温板,

所述的热泵式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棚体外部的热泵机组,与所述的热泵机组通过管路连通的储水箱,以及分布在所述的棚体内的多个风机盘管2,所述的风机盘管并联地设置在由进水管和回水管以及循环泵构成的循环管路上,所述的循环管路与所述的储水箱3串接。其中,所述的棚体的顶板为斜坡,所述的风机盘管设置在高侧墙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棚体10两侧分别设置有猪舍和鸡舍20,所述的储水箱设置在猪舍的仔猪侧,所述的猪舍和鸡舍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循环管路连通的风机盘管。所述的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两个并联的循环泵以交替工作,即为了防止其中一个工作时间太长造成损伤,需要定期切换使用,能保证有效平稳运行,即循环泵的出水口并联三个分别供给至猪舍和鸡舍以及温控大棚的温控管路,所述的热泵机组为二氧化碳源机组或者空气源热泵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大棚的棚体采用框架式结构,构建便利成本低且具有很高的透光性,尤其适用于花卉类植物生长,同时,为便于排气,在所述的侧墙上设置有推拉窗,而且在相对的两端设置有排风扇以进行热风强排,起到降温效果。而温控大棚内的风机盘管主要用于冬季保温和夏季过热时降温,两者相配合能有效保证控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实现不同植物品类、不同生长周期的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热泵技术为畜舍及大棚进行温度控制,热泵系统因具有较高的供热效率和制冷系数,有效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且使用电能,避免了燃料燃烧排放,真正做到了无污染,真正实现了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通过新能源技术的提高运行期节能效果,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为散煤清洁化替代率达到90%的目标提供基础。而且通过散煤清洁替代技术推广方案,有针对性的实施散煤燃烧专项改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在集中供热系统不能覆盖的地区,用热泵取代原有的燃煤、燃油锅炉,利于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其次,热泵系统无需专门机房,节省空间资源,设备操作简单,运行维护成本低,且无需专人看管,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提高雨水收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果,所述的棚体与两侧猪舍和鸡舍之间的过道两端被封堵以构成集水槽,在所述的棚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的集水槽通过管路连通的至少一个集水池,在所述的集水池内设置有潜水泵以为棚内灌溉管路供水,所述的棚内灌溉管路为预埋,可采用喷淋或浇灌等多种方式,在棚体内设置集水池,提高雨水使用率的同时,能保持棚体内良好的湿度,同时能保证喷淋或浇灌水水温与棚内环境温度接近,避免因为浇灌导致的不良,而且在非雨季也可采用注入水的方式。

采用温控大棚和畜舍集中设置的方式,拓展了多元化发展,尤其适用于具有旅游性质的农场采用,实现了能源的统一供给,而且实现有机物的转化,可实现有机肥处理后的直接使用,同时保证一定的肉蛋供应,满足区域性小规模经济的和谐发展。采用温控大棚,对其温度进行灵活控制,可在大棚内进行各种娇贵植物的培育,发展旅游效益,提高经济产出。同时,将温控大棚将猪舍和鸡舍分隔开,避免嘈杂影响,同时还有利于净化空气,避免恶臭。

具体来说,所述的风机盘管设置在畜舍两侧壁和温控大棚的棚体的高侧壁一侧的中上部。所述的风机盘管有与侧壁固定连接且分局两侧的三脚固定架21固定连接,所述的三角固定架设置在风机盘管上部。在温控大棚里单侧设置风机盘管,同时将集水池设置在另一侧,利用水的大比热容实现温度调控,减少基础建设成本。吊装式固定,减少下部空间占用。针对猪舍来说,在冬季,采用风机盘管进行空气温度调节,能满足大部分猪的温度需求,对于少量的仔猪或母猪,可以将其集中在储热箱附近或者利用个别区域内大密度且集中出风口的风机盘管实现局部温暖区或者局部低温区,利用储热箱散发的热量或者区域性高风供给实现其温热需求,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实现温度均衡式满足。

其中,所述的管路在畜舍及棚体的外部分深埋地下,同时在畜舍及温控大棚外部分的管路外部套设有硬质外管,在所述的管路和外管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而且,在畜舍及温控大棚外侧且未深埋部分的管路上缠绕有电热带,在所述的电热带外侧包覆有保温材料,所述的热泵机组上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热带与所述的热泵机组电连接。通过深埋及电热带的使用,有效避免在停机时间管路内结冰,提高其恶劣环境适应性,同时有效防止热量流失,保证其有效工作状态。而且,硬质外管的支撑避免因为碾压等造成的管路破裂。

其中,为保证设备平稳运行,所述的热泵机组固定设置有钢筋水泥基底上,所述的钢筋水泥基底为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载台,将热泵机组设置在载台上,有效避免工作噪声传递至畜舍内,避免打扰其生长,所述的管路经由载台之间的空隙深入地下。采用基底式支撑,有效防止沉降等造成的影响,而且将管路在载台中间直接深入地下,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避免机动车等碰撞。

其中,所述的储水箱为外壁为钢质结构,所述的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中上部设置有与热泵机组的出水口连通的进水口,中下部设置有与热泵机组的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储水箱可将热泵机组处理后的高温水或低温水进行存储并经由循环管路将高温水或低温水送至各个区域,实现整体式温度控制。在所述的储水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及电加热器,当低温时可直接启动电机热器进行辅助加热,同时,为提高对周围仔猪的供暖或母猪的降温,在所述的储水箱底部设置有截面呈凸字形的导热板31,所述的导热板下部浅埋或者铺设垫板。即提供一个温控的猪床,有效满足不同个体的温度需求。

为提高对光资源的使用,尤其是白天光资源丰富的地方,还包括高温储热机构包括通过储热支管与所述的储水箱并接的真空绝热罐,设置在所述的真空绝热罐内的高效储热液体;如水,导热油等,以及设置在所述的真空绝热罐内并与所述的储热支管连通的换热盘管。其中,所述的储热支管与所述的管路旁接,同时在接入点之后的管线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对应开度控制,可实现两者不同流量分配,实现在外部温度相对较高且阳光照度较好时,此时热泵产生的热量以及光伏产生的电能都相对较高,将其以热量的形式存储在真空绝热罐内,当晚上外部低温时,利用真空绝热罐内的热量再补充热泵,避免温度过低,减少电能使用。

具体来说,真空绝热罐内设置有与热泵通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感测计算需要加入热泵与储水箱循环水的量,可实现热量向真空绝热罐内的寄存或者获取。即,如图所示,真空绝热罐通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的储热支管进管旁接至热泵的管路的出水管上,同时在出水管于连接点后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真空绝热罐通过储热支管回管旁接至热泵的管路的回水管上,同时在回水管于连接点后部设置热循环泵,其中,此处的前后是以水流方向进行限定,上游为前,下游为后。

通过两个电磁阀的配合性调整以及与热循环泵的使用,可以有效实现热泵循环水的分配,在外部高温时,热泵产生更多的热量,则可将部分热能以循环水的形式对真空绝热罐内液体进行加热蓄能,同时因为循环水的分流,降低了实际储水箱内的循环水量,能控制其温度过高,即在室外高温时可全负荷运行进行蓄热而不会引起蓄水箱温度过高。当外部温度较低时,为保证蓄水箱内的温度,则通过电磁阀的控制实现真空绝热罐的热量参与到大循环中,实现热量的补充,提高整体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