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污分散收集前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962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养殖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污分散收集前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014年1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业部、环保部颁布实施了《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来约束和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现阶段规模化奶牛场的处理工艺一般是将各牛舍的粪污通过刮板、清粪车等工艺将粪污集中到舍后,再通过管道、泵送等方式将粪污运送至后续的固液分离设施中,通过固液分离将固体分离出来他用,液体进入后续处理系统。该方式的运送过程中由于牛粪的含固率过高导致管道、泵送要求高,同时还需补水进行强化稀释,无形中增加了粪污的总量;而部分养殖场采用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回冲,由于混合后的物质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水解酸化,导致固体容易出现断裂,形成固液分离机难以分离的细小颗粒,进而引起回冲水浓度越来越高形成悬浊液,难以处理,具体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连粪带水运输,粪污中含固率高,管道运输的坡降非常大,部分场区甚至达到了3%的坡降,导致后续储存设施下挖过深,工程投资大大增加。

2、因为连粪带水运输,在进入固液分离机时会出现浓度过低固液分离机喷浆或浓度过高固液分离机不可分离的情况,且用于混合后粪污量大大增加,调配需要大量的固体或者液体,难以控制。

3、常规处理工艺一般是将粪污集中收集后分离,分离时间一般持续2-4天,同时搅拌,物料在整个系统的停留时间较长,经过水解酸化后固体易发生断裂,形成悬浊液难以分离。

4、现有规模化奶牛场粪污混合收集方式用水量大,导致后续处理设施扩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污分散收集前处理系统,系统总投资较一般规模化奶牛场投资减少约20%,耗电量降低约20%,粪污总量减少约15%,节水20%,粪污处理设备总投资降低25%左右。

本实用新型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污分散收集前处理系统,包括奶牛舍、收集池、分离污水池、固体堆放棚、固液分离机、搅拌泵、分离污水回水管、连接井、粪污输送管道,具体连接关系如下:奶牛舍的粪污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收集池入口,收集池内设置搅拌泵,收集池外部设置固液分离机,将收集池内的固液分离,分离后液体出口连接分离污水池,固体出口连接固体堆放棚,在固液分离机液体出口管道连接一分离污水回水管连接收集池。

而且,可以在固液分离机液体出口管道上设置循环泵。

而且,所述分离污水池液体出口可以通过一连接井连接后续处理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前置了固液分离系统,使污水含固率大大降低,坡降可控制在1%-0.5%之间,极大的减少了工程难度和投资。

2、本实用新型将固液分离系统置于牛舍后,通过螺旋挤压的方式进行分离,该方式能承受8%-16%的含固率,与新鲜的粪污含固率一致,且分离后的污水含固率低于3%,便于运输。

3、本实用新型的物料停留时间一般在1-2天,固体处于较佳的韧性状态,分离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后续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了后续处理设施的难度。

4、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工艺中不存在需要补清水稀释的情况,即使需要稀释也可以用分离后的污水即刻补充,大大减少了处理量。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总投资较一般规模化奶牛场投资减少约20%,耗电量降低约20%,粪污总量减少约15%,节水20%,粪污处理设备总投资降低25%左右。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水量,保证分散收集前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不增加额外的水量,选用螺旋挤压固液分离机减少配水量,降低粪污总量。通过污水暂存池进行回水配比,保证固液分离机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过程和步骤,所有操作及数据均为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污分散收集前处理系统,包括奶牛舍1、收集池2、分离污水池6、固体堆放棚5、固液分离机4、搅拌泵3、分离污水回水管4-1、连接井7、粪污输送管道8,具体连接关系如下:奶牛舍的粪污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收集池入口,收集池内设置搅拌泵,收集池外部设置(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将收集池内的固液分离,分离后液体出口连接分离污水池,固体出口连接固体堆放棚,由于存在季节原因导致粪污含固率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在固液分离机液体出口管道连接一分离污水回水管4-1连接收集池,将分离污水池6中的水回用配水,为增加动力,可以在管道上设置循环泵,分离污水池液体出口可以通过一连接井连接后续处理设施9,比如发酵、制备沼液等。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所有的设备分为3个系统,分别为粪污收集系统、固液分离系统、输送管道系统,具体功能和操作说明如下:

粪污收集系统包括:奶牛舍1、收集池2、分离污水池6、固体堆放棚5、连通管道2-1,粪污从奶牛舍1内通过机械刮粪板、清粪车、人工清粪或水冲等形式统一收集到收集池2内。鉴于国内牛舍分布一般是双排,故图中建设两个收集池2,具体建设方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设一至多个,单个收集池2的容积为单栋牛舍存栏奶牛日粪污排放量的2倍,停留时间1-2天。收集池2内的粪污经过固液分离系统的处理后,液体部分进入分离污水池6内,通过输送管道系统进入后续设施,分离污水池6的容积为单栋牛舍存栏奶牛日粪污排放量的1倍,停留时间1-1.5天。分离出的固体在固体堆放棚5内暂存,定期运往他处进行其他利用。由于建设了两个收集池2,配套2套固液分离系统不符合降低运行成本的设计原则,故在池内设置连通管道2-1,将两个池体相连,同时处理,连通管道2-1管径应较大,一般采用1m以上直径的水泥管,并进行承压实验,保证管道上部车辆通行。

固液分离系统包括: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4、搅拌泵3、分离污水回水管4-1,粪污在收集池2内通过搅拌泵3进行搅拌,均匀后通过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4进行分离,液体部分进入分离污水池6内,通过输送管道系统进入后续设施,分离出的固体在固体堆放棚5内暂存,定期运往他处进行其他利用。由于存在季节原因导致粪污含固率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可通过分离污水回水管4-1将分离污水池6中的水回用配水,不外用其他清水配比,降低用水量。分离污水回水管4-1的出水口应位于分离污水池6的底部,能充分搅拌池内污水,防止出现死水现象;应位于收集池2的中部,保证配水效果。

输送管道系统包括:连接井7、粪污输送管道8,经分离后的污水在分离污水池6内停留1-1.5天自流入连接井7中,通过粪污输送管道运送至后续处理设施9内进行进一步利用。粪污输送管道的坡降为1%-1.5%,如场区范围较大,可在中间设置2次提升池,管道应选择700mm以上的水泥管,连接井7应根据坡降逐渐加深,与分离污水池6的连接口应不低于池深一半,保证存水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