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田地埋管道布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831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梯田地埋管道布设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田地埋管道布设系统,通过田坎调压给水池来连接并调节压力。



背景技术:

广西岩溶地区坡地多、坡度陡,难以实施机械化,种植成本高。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坡耕地改造,将坡地改造成梯田,并修建节水灌溉工程。由于梯田高差大,难以控制灌水均匀性,迫切需要提出一种能够调节压力的梯田地埋管道布设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梯田地埋管道布设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梯田地埋管道布设系统,其包括水井、水泵、上水管、田坎蓄水池、第一输水管道和田坎调压给水池,该田坎蓄水池、田坎调压给水池高于该水井,该水泵设置于水井中,该上水管连接该水泵与该田坎蓄水池,该田坎蓄水池与该田坎调压给水池通过第一输水管道连接,该田坎调压给水池上连接有一第二输水管道。

所述上水管连接于该田坎蓄水池的上部。

该第一输水管道一端连接于该田坎蓄水池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该田坎调压给水池的上部。

该第二输水管道连接于该田坎调压给水池的下部。

所述水泵为潜水泵。

所述上水管为镀锌钢管、PVC-U管或PE管。

该田坎蓄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浆砌墙结构或浆砌石结构,该田坎蓄水池设置于地表上。

所述田坎调压给水池为密闭结构,该田坎调压给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第二输水管道为PVC-U管或PE管。

所述田坎调压给水池的顶部设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使得各级梯田的管道工作压力保持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有利于提供灌溉系统的输水均匀性和灌水均匀性。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田坎调压给水池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梯田地埋管道布设系统,其包括水井1、水泵2、上水管3、田坎蓄水池4、第一输水管道5和田坎调压给水池6,该田坎蓄水池4、田坎调压给水池6高于该水井1,该水泵2设置于水井1中,该上水管3连接该水泵2与该田坎蓄水池4,该田坎蓄水池4与该田坎调压给水池6通过第一输水管道5连接,该田坎调压给水池6上连接有一第二输水管道7。

所述上水管3连接于该田坎蓄水池4的上部。

该第一输水管道5一端连接于该田坎蓄水池4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该田坎调压给水池6的上部。

该第二输水管道7连接于该田坎调压给水池6的下部。

所述水泵2为潜水泵2。

所述上水管3为镀锌钢管、PVC-U管或PE管。

该田坎蓄水池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浆砌墙结构或浆砌石结构,该田坎蓄水池4设置于地表上。

所述田坎调压给水池6为密闭结构,该田坎调压给水池6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第一输水管道5、第二输水管道7为PVC-U管或PE管。

所述田坎调压给水池6的顶部设有盖板8。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使得各级梯田的管道工作压力保持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有利于提供灌溉系统的输水均匀性和灌水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