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养殖拟穴青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3093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度养殖拟穴青蟹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底栖甲壳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密度养殖拟穴青蟹的装置。



背景技术: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又称青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青蟹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近海海域,目前在长江口区域如崇明岛也有养殖,属我国传统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蟹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青蟹具有生长快、体型大、肉味鲜美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青蟹养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区域,近年来,养殖区域已扩大到长江口流域,经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养殖青蟹年产量一直稳定在10万吨以上,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

青蟹有底栖生活习性,常聚集于池底,其性格凶猛、好斗,争配偶、占领地的行为明显,尤其在同伴蜕壳或缺乏饵料时,常使用螯足相互攻击,表现出很强的同类相残习性,即使养殖密度不高,也会因互相残杀,导致青蟹成活率不高。青蟹这种生活习性是制约青蟹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本领域技术人员中为了防止青蟹的相残而尝试了很多技术方案,如公布号为CN104686406A的《速生海蟹入水网箱养殖技术》、CN203120700U的《一种青蟹的循环水单个体养殖系统》、CN204426353U的《一种青蟹陆基工厂化养殖装置》、CN102106266A的《软壳青蟹养殖工艺》和CN204047622U的《养殖拟穴青蟹的水循环实验装置》等,虽然能够完美地避免青蟹在养殖过程中的相残习性,但是由于装置结构复杂,相较现有技术改动较大,因此推广困难,难以降低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对现有养殖设备进行改进,解决养殖青蟹容易互相残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高密度养殖拟穴青蟹的装置,包括长方体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前、后侧面分别通过设置连杆划分成若干网格;还包括管状的养殖室,所述养殖室水平地穿插于前、后侧面的网格中并固定;所述框架底面上通过绳索悬挂安装有重物。

优选的,所述重物平衡地悬挂安装于框架底部四个底角处。

优选的,所述框架前、后侧面为正方形;所述连杆分别水平、竖直地固定于框架的前、后侧面上,并将前、后侧面划分成若干正方形网格。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形成的网格形状及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养殖室的管壁采用不透光的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框架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养殖室使用具有外螺纹的管材制成。

所述养殖室通过将其螺纹沟与连杆或框架边相互嵌合,固定于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绳索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杆采用矩形杆的形式,所述矩形杆的宽度大于厚度。

所述矩形杆的长度是指连杆连接两个框架边的接点的连线长度,矩形杆的宽度是指连杆安装后在框架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矩形杆的厚度是当连杆紧贴养殖室时,所能给养殖室提供的最小间距。

优选的,所述养殖室的内径不低于16厘米。

采用本装置养殖青蟹时,每只青蟹都处在一个水平穿插的管状独立空间内,相互不能接触,使他们具有安全感,能避免互相残杀。立体的框架托住养殖室,使其可以叠放,从而大幅度增加青蟹养殖容量与养殖密度,提高成活率以及养殖效益。框架和养殖室的制作材料均能从养殖户和管道工厂取得,通过简单拼装和裁剪即可制成。

使用重物确保装置处于深水底层区域,并将重物平衡地悬挂安装于框架底部四个底角处,得以将保证装置平衡,不发生倾覆。

正方形的网格相较蜂巢状六边形及三角形、圆形等形状更加方便养殖户制作,同时规格整齐,便于养殖户管理。

网格设置成相同的形状及大小,便于穿插养殖室的流水化作业,为工厂化生产打下基础。

通过设置不透明管状养殖室,可以避免青蟹互相看到对方存在,增加青蟹生活环境的隐蔽性,减少互相残杀,大幅度提高拟穴青蟹的养殖密度,提高成活率以及养殖效益。

框架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为框架提供了抗水流冲击和支撑的养殖室强度,减少损坏。

养殖室使用具有外螺纹的管材制成,结构简单,外螺纹通过与框架及连杆嵌合即可固定,在提升连接可靠度的基础上,降低了安装操作的复杂度。

绳索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且稳定无毒性,能在承受一定冲击的情况下不断裂,扩大了可养殖区域,又不会对一般水体产生污染。

所述连杆采用矩形杆的形式,并且其宽度大于厚度的设置,是由于框架只有两个面设置了连杆,未设置连杆的面上容易发生扭曲,因此加大连杆的宽度,从而得以补偿提升框架在该方向上的强度。

所述养殖室的内径不低于16厘米,符合一般青蟹的体型平均大小,并且保证青蟹在管内前后的活动空间,减少了不必要的活动空间,符合青蟹的生活习性,从而大幅度增加青蟹养殖容量与养殖密度。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放置不同个数的本装置,也可以通过简单地拆卸或加装塑料管的个数,减少或增加青蟹容量。采用本装置养殖青蟹时,每只青蟹都处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使他们具有安全感,能避免互相残杀,从而大幅度增加青蟹养殖容量与养殖密度,提高成活率以及养殖效益。

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增加青蟹养殖密度,提高青蟹养殖成活率以及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养殖拟穴青蟹的装置概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室示意图;

其中:

1-框架 2-连杆 3-养殖室

31-外螺纹 4-重物 41-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高密度养殖拟穴青蟹的装置,包括长方体的框架1,所述框架1的前、后侧面分别通过设置连杆2划分成若干网格;还包括管状的养殖室3,所述养殖室3水平地穿插于前、后侧面的网格中并固定;所述框架1底面上通过绳索41悬挂安装有重物4。

所述重物4平衡地悬挂安装于框架1底部四个底角处。所述绳索41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框架1前、后侧面为正方形;所述连杆2分别水平、竖直地固定于框架1的前、后侧面上,并将前、后侧面划分成若干正方形网格。所述框架1上形成的网格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框架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连杆2采用矩形杆的形式,所述矩形杆的宽度大于厚度。

所述养殖室3的管壁采用不透光的材质制成。所述养殖室3使用具有外螺纹31的管材制成。所述养殖室3的内径不低于16厘米。

更加具体地可以描述为,该装置包括塑料制成的框架1、塑料的圆筒管状养殖室3、绳索41、充当重物的沙袋4,所述的框架1为正立方体结构,有且仅有相对的两个侧面被均分为若干方格子;所述的不透明塑料的圆筒管状养殖室3带有螺纹,能水平穿过并固定于两侧面对称的方格子上;所述的框架1底部四个底角处分别通过绳索3悬挂有沙袋4。所述的框架1采用硬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框架1长61厘米,宽61厘米,高61厘米。所述的框架1两对称侧面分别被均分为9个正方形格子。所述的框架1两相对侧面内两条横的连杆2宽度2厘米,厚0.5厘米,两条竖的连杆2宽度2厘米,厚0.5厘米。所述的不透明塑料圆筒管状养殖室3为两端开口螺纹管,螺纹间距1.2厘米,直径18厘米,长65厘米。所述的养殖室3能水平穿过任意两个分属两个不同侧面的对称方格,并通过螺纹沟与连杆2的相互嵌合,固定于框架1上。所述的不透明塑料圆筒管状养殖室3规格一致,为深黑色或其它深色不透明材料,可灵活安装与拆卸。所述的绳索3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